分享

什么是上德与下德

 慧芸0 2017-04-10

干支纪年:丙申年 庚子月 癸未日


 

老子《德道经》的开篇就洋溢着辩证法和大智慧。老子运用对比的方法,揭示出两个著名的论点:“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什么是上德?什么是下德? 


上:这个“上”用的是上字的引申义,是质量、等级、地位比较高的意思,如上等、上乘、上品等等。 


上德:即最上乘的德,最淳厚、最纯正的德,最接近于道性的德。


下德:品级较低,不够纯正、不够淳厚的德。 


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为什么不德?不德为什么又有德?如果是刚刚接触《德道经》,对这句话很可能会感到费解。

 

所谓“不德”,就是不拘泥于世间的道德规范。因为在人类社会中,“德”早已被人们用后天意识赋予了一定的含义,给予了一定的解释。被人为地赋予含义之后,就不再是大道的自然流露了。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对德的认识不一样,解释不一样,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也不一样。被人们用后天意识所理解、所解释的德,已经与上德相去甚远。 


 

上德与一般人们心目中的德,根本不是一回事。上德是符合自然大道的淳德,不受后天显态的阴五行的制约。上德之人的德能是周全完整的阳五行能量态,是甲木丙火戊土庚金壬水周全完整的德能状态。


上德之人,是用道的能量全面规范和统驭心身,不拘泥于人类社会经过人工雕琢的道德,而具备自然淳厚的德性,一言一行自然而然地与大道相融合。 


这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基本含义。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下德虽然具备一定德性,但德性并不完善、有所欠缺的状态。下德还处于阴五行的制约之中,受乙木、辛金、丁火、癸水、己土阴浊能量的制约,还没有摆脱后天意识的禁锢。在这种状态下,就得时时注意不要丧失德性成分,就需要人为地、后天地去保持和维护德性,努力不让德性损失;同时注重修养,培补缺失的德性成分,以利于转化体内的五德阴阳属性,提升德能。还没有全部进入上德状态,从严格意义上讲,还属于无德。不是说一点德性都没有,而是五德不周全,还没有摆脱后天的制约,还没有进入先天无为的状态。在老子看来,这样的状态,本质上还属于无德状态。同一个人,用下德的标准衡量是“有德”,用上德的标准衡量则可能是“无德”。 


下德之人,所作所为往往比较教条,往往是教条刻板地遵循人为形成的某种道德规范,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偏离了道德。 


 

举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


一位老和尚带着一位小和尚一同赶路。路上遇到一条河,水流比较急。老和尚看见一位年轻女子过河有困难,就主动上前把她背过去了,过河之后放下女子,师徒二人继续赶路。小和尚对老和尚的这一举动大惑不解,心里说师父平时老是告诫我们要戒行精严,为什么今天他自己带头犯戒呢?走了好远之后,小和尚还在百思不解,实在忍不住了,就把心中的疑问向老和尚提出来了。老和尚听了就反问一句:“我把她背过河以后,立刻就放下来了;现在已经走上了这么远,你怎么还放不下呢?” 


老和尚背女子过河,就有“上德不德”的意味。出家人背民女,在下德之人看来,那肯定属于“不德”。而上德之人在特定情况下,不受世俗之见和清规戒律约束,自然而然地为众生解除急难,看似不德,其实有德。可以说,这位老和尚已经达到或者说接近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境界,那位小和尚则还属于“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的状态。




今天,我们重温这个故事,对于理解什么是上德,什么是下德,是不是有一定启发?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过好心办了坏事,或者好心帮了倒忙的经历。这种情况都和“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沾边。

 

知道了这个道理,那就千万不能以“上德不德”为借口,做损德败道或者姑息迁就自己的事情,千万不要用“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之类的话自欺欺人。 


 

选自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德道行天下》2013版第一册第132页


《德道经》是无上瑰宝

大人都读不懂经典 为何要让孩子诵读?

经典诵读是中国古代教育学习的根本方法

“可”字,在古代就是开口诵——老子德道经中的“可”

“国学” 这么热!你选对了吗?——学“国学”要寻根

帛书《德道经》,是当仁不让的首选慧性经典诵读教材

抢救传统中医必须抢救传统文化

看德国人对中医的喜爱——世界需要真正的中医

何谓“健康”?

黄帝内经中的作息与人们的健康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就像我们吃中西餐一样

老中医告诉我们该什么时候起床和睡觉——一日之四时与生命健康

原来“经典”是有层级之分的——哪我读的是经典吗?

慧智是个完美的太极图——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修身明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经典诵读是提升师德的关键方法

为教师点亮光明

孔子问道于老子——是对道德文化的实践与求索

古代教师节是哪一天

营造尊师重道的良好环境

“教师”的古今称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修身明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师德教育——教师首先要明德

师德建设“绝学三招”

师德建设的内圣外王体系

如此逼着孩子们辛苦……真是有点悲哀!——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用经典中丰富的精神营养,滋养孩子们久已饥渴的慧识和智识——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引导孩子掌握全面而准确的诵读方法

如何解决诵读与学习冲突?

抛弃经典诵读 产生民族灾难

赚钱别忘了身体要健康——伏羲黄老思想的养生方法

传统文化是国家的命脉

真诚的孝心是做人的根基(吴致知)

“孝”与“老”——析“孝”字,寻孝道文化之根

孝不孝是次要的问题吗?——孝道思想的根本

抛弃德的孝道,是无根之木———如何立体式的践行孝道文化

你发现细胞内的善粒子了吗?——孝道的能量来自善

明孝道层级之分,做真诚至孝之人

经典诵读开启心音——掌握生命能量的三种元素

脾胃信土之气是后天之本

人体生命有三种能量——21世纪以后是一个“音”的运用时代

孩子注意力严重不集中怎么办?——脾胃信德土的培养是关键霜降,

古代中国的数学水平高深莫测——不可思议的“善数”技艺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中国的文化说到底就是一个德育文化

意识宜清静 冬至正善治

冬天大家都可劲的嗑瓜子了!——冬至的口识养生

睡睡冬至夜——冬至的民俗文化

为什么人们脾气会变坏?——先天仁慈不足应该怎样补足(一)

怎么才能有一个好脾气?——先天仁慈不足应该怎样补足(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