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老火车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的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建筑。 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登上清华、同济的建筑类教科书,并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 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1904年德国人将胶济铁路自东向西铺到济南,不久,由英、德两国出借款项建造的津浦铁路也修到济南。当时因两条铁路的统辖权不同,津浦铁路济南站独立设置在今济南站的位置。相距数百米,有两座颇具规模、均为欧式风格的车站,这在中国其他城市中极为罕见。 20世纪30年代以前,这两座火车站同时使用,坐哪条线的火车就在哪座车站购票候车。1937年底,侵华日军占领济南,为了配合自己的分区管理,将原来的两座车站进行改造和扩建,于1938年将胶济铁路济南站并入津浦铁路济南站,所以,原来的铁路济南站,自此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济南老火车站了。 “济南火车站当年每天的客流量达5万人,并且以每年3000人的速度增长。”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加快,与民航、公路相比,铁路的运输压力开始增大,当时包括郑州、西安等在内的铁路枢纽,都开始扩建。老火车站当年确实已经不堪重负了,这是拆除的重要原因。而拆除的另一传言“老火车站是殖民地建筑,留着干什么用?”1991年底,原铁道部批准了济南新客站的立项。1992年3月,最终敲定拆除老火车站,1992年7月1日8时5分,正式拆除。这事情当时在全国的 学术界可谓骂声一片,痛斥当局 者“没有文化”,现为特等站。 济南老火车站于1992年7月被拆除。同年在原址建造济南火车站。从此,老火车站只能停留在人们记忆中了。 |
|
来自: 奥迪A60eph4izt > 《臧否春秋*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