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获奖征文】生与死的思考

 源源不断 2017-04-10


作者/王熙    指导老师/马正虎

生与死的思考

——我读《清水里的刀子》

文/ 王熙

我们的一生,从呱呱坠地开始,到闭眼辞世结束,人生,就夹在这生与死之间的几十年光阴中了。人之于天地、宇宙,犹蜉蝣之于草木,时时想来,难免感叹人生太过短暂,无法永远享受自己的生活,也无法永远进行自己的事业。秦始皇、汉武帝,幻想长生不老,四处访求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仙人居住的蓬莱海岛,然皆不可得,终归于一抔黄土,方知人之生死为自然之理,无法躲避。那么,我们生,该如何活着;死,又该怎样面对?


1

   

生篇

马子善老人的老黄牛,一生勤劳,拉车、带犁、耕田,任劳任怨,汗水洒进田地,生命播进了黄土,把一生都奉献给了马子善老人一家,忠厚而善良,博大而宽容。活着,怕就是要像老黄牛一样。我们经常被问起,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的人说,科学家;有的人回答,医生。无论要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首先要做一个好人,这之后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恰如马子善老人的老黄牛。雷锋同志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句话雷锋同志用一生来诠释,处处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时时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善良而有责任感,就像一颗螺丝钉,虽然很小,却在短暂的人生中实现了巨大的价值,就像老黄牛,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不求回报,实现了活着的意义。生,我们就该这样活着。


2

4

   

标题文字


   

死篇


对于死,许多人谈虎变色,无比恐惧但又无可奈何。的确,想到死后自己只剩一副躯壳,远离了人世间,和亲人永远分离,失去感觉,失去思想,不由得心中发怖。蒙田说:“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因为,“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老黄牛在清得能生出莲花的清水里看到一把刀子,知道自己将要离开这个世界,就不再进食,只为能有洁净的内里,清白地离去。预知死亡,老黄牛的选择令人感慨,但老黄牛一生辛勤劳作,知道自己已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便觉生已无憾,死亦无忧,而且自己死后能用到好路上,就不觉死之苦恼,安然地面对死亡。《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身患重病、知将不久辞世时,写下一封告别信,向广大读者告别。他在信中并没有诉说对死亡的恐惧,对人生的遗憾,而是坦然地叙述死亡,迎接死亡,向读者传递爱与感恩。马尔克斯始终热爱着生命,相信自己实现了人生价值,才让自己像老黄牛一样,坦然地面对死。死,我们就该这样面对。



3

   

生死篇

生和死,往往并不矛盾,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子善老人站在坟院门上,明白了人活一世,终是要回到这里来的,谁也逃不脱。蒙田认为:“生之本质在于死。”死是生的终点,活着,谁也免不了死;但有人的死比鸿毛还轻,有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死之轻重,在于生时的价值大小。“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是陆游的生和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的生和死;“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同的生和死;生时大义,死时凛然,他们生时报效国家,死也是为国家而死,生时有价值,死时不后悔。如果当我们死时反省自己的一生,真的能横刀大笑、汗青丹心、问心无愧,那就算我们是在真正地活着。生之价值大小,靠死时内心的平静程度来判断。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所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们应如何生,又该怎样死?马子善老人告诉我们,有价值地生,不后悔地死。当我们活着却不知该如何活着时,应常常想想死,想想死时我们会怎样回首往事,想想那清得能生出莲花的清水里现出的,那把刀子。


作者简介:王熙,固原一中宏志班优秀学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