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在纠结蛋黄的深浅?你已经掉进消费误区了!

 透明工场 2017-04-11
  • 常见误区


观察可以发现,生活中我们对鸡蛋有个普遍的认识。


就是土鸡蛋比洋鸡蛋好,蛋壳越厚越好,蛋壳颜色越深越好,蛋黄越大越好,蛋黄越黄越好。


实际上,这些“标准”未必就能衡量一枚好鸡蛋,比如蛋黄颜色就容易产生误导。


null



其实鸡蛋中的黄色主要来自类胡萝卜素,比如最常见的叶黄素。


而叶黄素是植物成分,鸡无法自身合成,因此只能从饲料或饮水中获取,所以饲料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家熟知的农家蛋、土鸡蛋等,多指农家散养的、自己觅食的鸡下的蛋。


这种鸡蛋的个头比较小,但因为土鸡吃绿叶菜较多。


蛋黄中的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2含量高,因此蛋黄更大,颜色更深一些。


但颜色深也只是相对而言,实际肉眼观察并不一定会十分明显。


而且这种养殖成本太大,养鸡场根本负担不起,饲养中还会掺杂其他饲料。



  • 常见增色方法


由于消费者的偏好,所以很多养殖户会想办法给蛋黄增色。


常见的增色方法为:

1.自然色素


辣椒粉给鸡蛋增色,1%的辣椒粉就能有很好的着色效果,蛋黄呈金黄色。


类似的还有苜蓿(俗称三叶草)、胡萝卜、南瓜等,这些属于自然色素。



2.合成色素


合成色素使用较多的的则为丽素红,它的主要成分是角黄素。


虽然是一种天然色素,但用于饲料的一般是人工合成的。


安全性不错,起效快,但它会使蛋黄颜色偏红,同时略微降低鸡的产蛋率。



3.提高矿物质含量


通常提高饲料中矿物质元素锌、硒、碘的含量可促进蛋黄着色,一般可以提高蛋黄颜色1~2个等级。


但添加的矿物质实际能被人体吸收的概率微乎其微。



4.违法添加



除以上外,就是个别养殖户用工业染料给鸡蛋染色。


比如“红心鸭蛋”中的苏丹红。由于色素使用量很少,因此对健康有极大威胁。

null




其实玉米色,才是鸡蛋蛋黄最标准的颜色。


鸡蛋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脂肪、卵磷脂和维生素、矿物质等。


叶黄素虽然属于营养物质,但它在蔬菜中十分丰富,所以鸡蛋黄颜色的差异对营养价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看到这里,大家还会纠结于蛋黄颜色跟营养含量的关系吗?


大家在挑选鸡蛋的时候更应该注意:


1.是否为正规渠道购买

2.日期是否新鲜

3.外壳是否干净无异味


理性选购,不盲目跟风,才是对我们身体的最大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