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食普:鸡蛋的假假真真

 卧竹轩主 2020-07-04

鸡蛋

是大家最熟悉、打交道最多的食物之一。几乎成了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有关“人造鸡蛋”的传闻层出不穷,到底有没有呢?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40年前我就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一个“国外科技产品展览”上还真见过。

没有,是说那种“人造蛋”与鸡下的蛋并不是一种东西,只是外形相像。

人造蛋

从科学家的角度,的确想发明人造鸡蛋技术,既保持鸡蛋原有的口味和主要营养,又不含或极少含有胆固醇。

我看到的“人造鸡蛋”是用化工原料合成的鸡蛋。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加了少量石膏的碳酸钙。蛋清的成分主要是树脂、淀粉、凝固剂、色素等化学物质。蛋黄由色素和树脂制成。

制作出来主要是用于做展品的,并不是食用的。就像有的餐饮业在大堂里展示各种仿真菜肴”一样。

解说员也说了,用这种技术可以生产食用的“人造鸡蛋“,但比真鸡蛋成本还高很多。

而这些年来某些商贩宣称出售所谓生产“人造鸡蛋”的技术,在给观众演示的过程中玩了一个魔术,最终阶段用真鸡蛋替换了“人造鸡蛋”。你付钱后回家按照他所传授的方法根本做不出,或一点也不像。揭露出来的“造假鸡蛋”事件,基本都是为了骗取点学费而已。

真正为了营养和健康,也没必要仿制鸡蛋,那个蛋壳又不能吃!做成豆腐形状不是挺好的嘛。

异常蛋

家鸡要生成一个完整的蛋,从一个蛋黄(卵细胞)排出卵巢,一路上包裹上卵白、内膜、钙质外壳,到生出,大约需要24小时。期间体内有什么异常可能会影响蛋的形态。

橡皮蛋

确实有不少消费者陆续反应买到过能“跳高”、韧性胜过乒乓球的“橡皮蛋”。经化验这些均为真鸡蛋

产生橡皮蛋有几种可能:

  • 北方的一些鸡蛋冬天没有及时保存,有可能蛋黄被冻坏,就跟乒乓球一样有弹性。

  • 棉籽饼当饲料喂鸡,有可能造成“棉酚”含量过高,导致“弹丸鸡蛋”;

  • 饲料中混入茴麻,也可能造成“弹丸鸡蛋”。

几种原因都有可能造成质地像橡胶,弹性非常大的异常“橡皮蛋”。

软壳蛋

如果食物中缺乏维生素D,或注射鸡瘟疫苗后出现反应、或鸡受惊吓后输卵管蠕动加强等原因,卵壳来不及形成就产出就有可能产出软壳蛋。

蛋包蛋

输卵管出现逆向蠕动,形成的鸡蛋又“回炉包装”一次。出现有两层蛋壳的“蛋包蛋”的现象。

与此类似的还有被中途退回再度包装一次蛋壳内的白膜形成的“坚强蛋”。

双黄蛋

主要是母鸡卵巢中2个卵泡成熟时间太近或同时成熟,两个蛋黄被包在同一个蛋壳里,形成双黄蛋

甚至还可能出现三黄蛋

当然,母鸡也有本事生出 “无黄蛋” 来。

偶尔出现一次这样的输卵管失误,就当做双胞胎可以原谅吧。

变形蛋

输卵管炎症造成的变形,可能会产生变形蛋。

以上外形异常,一般没有什么危害,可以继续食用。

正常的鸡蛋千千万,丢掉这几个也没什么可惜的。我每次买鸡蛋回家都会打坏个把,损失的比这异常的多了去了。

有色蛋

蛋壳色

蛋壳主要由碳酸钙、磷酸钙及少量蛋白质构成。

如果没有色素的参与,鸡蛋原本是白色的,比如来亨鸡、乌骨鸡等,就是白色蛋。

有些母鸡产道中会分泌一种特殊的粘液,在起到润滑并抑菌作用的同时也含有某些色素,赋予蛋壳多种多样的颜色。

大多数鸡蛋呈粉红色,是浸染了粉色色素。

  • 青蓝色的鸡蛋,是浸染了胆汁中的胆绿素,比如美洲的阿劳卡纳鸡、复活节蛋鸡等;

  • 巧克力色的鸡蛋,是由于“原卟啉”色素,比如麦兰鸡、普利茅斯鸡等;

  • 橄榄色灰绿色的蛋,是兼备以上两种色素,其中还有一些不同的渐变的色彩。

蛋黄色

蛋黄(卵黄)的诱人色泽主要源于叶黄素,对口感的影响并不大。

蛋黄带给人们口感上最大满足感的,是其中丰富的脂类蛋白质,使其具有浓稠的乳化质地和润滑口感。脂肪含量越高风味越香醇,尤其是脂类中的胆固醇卵磷脂

蛋黄中的色素是脂溶性的。叶黄素是类胡萝卜素中的一种,动物自身并不能制造,只能通过食物链获得。

颜色的深浅全由蛋鸡的品种和饲料组成决定,叶黄素一般来自于玉米等有色谷物和苜蓿草粉等青叶饲料。

黄色较深的鸡蛋更符合人们的需求习惯,饲养者有时会视情况在饲料中额外添加叶黄素,使蛋黄“品相”更好一些。

借助罗氏比色卡将蛋黄颜色分为15级。商品蛋一般为8级。

其实,无论是蛋壳颜色,还是蛋黄的颜色,都与鸡蛋的营养关系不大。

土洋蛋

与颜色情况类似的还有“柴鸡蛋”,也叫“土鸡蛋”,就是散养鸡下的蛋。

这些只是概念,可能口感上有点差别,那也只是某些风味物质上存在的微小差异,在基本营养上是没有明显差异的。

鸡蛋的营养主要与饲料有关。整体上说,正规企业生产的所谓“洋鸡蛋”,因饲料配比合理,反而营养更好。更重要的是,从食品安全角度上更可靠。

再说,所谓散养的“柴鸡蛋”,并没有国家标准,也无法检测判别。

新鲜蛋

鸡蛋内部可食部分由浓蛋清、稀蛋清和蛋黄三部分组成。

蛋从产出一刻起,就开始走向变质的倒计时了:

新鲜贴壳散黄腐败

浓度差带来的渗透压不同造成了不可逆的趋势:每天蛋清里的会有少量水朝蛋黄转移。蛋黄由此不断膨胀,并变得稀软。

粘壳蛋

蛋黄膜由韧变弱,蛋黄逐渐紧贴于蛋壳,成为粘壳蛋

仅仅是贴壳,没有异味,尚可食用,但不宜做溏心蛋等加热程度小的食物。

散黄蛋

最终包裹蛋黄的卵黄膜会被撑破,蛋黄溢出,就成了我们常说的“散黄蛋”。

到了这个阶段的鸡蛋就已经非常不新鲜了。程度很轻的还能食用,但要加热时间长些,严重散黄的就失去食用价值了。

这个过程是不是很像咱们血液中的红血球溶血破裂的慢动作?

家庭判断鸡蛋是否新鲜,简易方法是利用水的浮力,粗略判断新陈。把鸡蛋放在水里,新鲜的鸡蛋会沉在水底,而放置3周以上的鸡蛋在水里就能浮起来。

鸡蛋保鲜应当冷藏保存。鸡蛋放置在室温环境一天,劣化程度相当于冷藏环境下一周左右。

鸡蛋在冰箱中的正确存放方法是大头朝上小头在下,这样可使比重较轻的蛋黄上浮后贴在气室下,而不会靠近蛋壳,可延缓微生物侵入。

误伤蛋

相传至少有十几种食物与鸡蛋食物相克的说法,比如鸡蛋和红薯、甲鱼、雪莲果、兔肉、鹅肉、菠萝……等,要么吃了发病,要么不消化,要么中毒。

这些都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胡编乱造,捕风捉影。

还有说鸡蛋不能和豆浆一起吃。其实,从健康角度看,鸡蛋和豆浆是不错的搭配,营养上可以取长补短。

豆浆蛋白质虽属于优质蛋白,但它基本是优质蛋白中垫底的,不足之处是蛋氨酸含量较少。

而鸡蛋中蛋氨酸含量高,两者一起食用,鸡蛋中丰富的蛋氨酸正好可以弥补大豆中的蛋氨酸不足,从而提高整体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当然,鸡蛋和豆浆都应该是的,因为两位未煮熟前都含有抗营养素因子,降低吸收率或消化率。这与它俩合吃没关系,单吃也是同样。

滚鸡蛋

民间还有个巫术,用煮熟的鸡蛋,趁热将放在脸上滚。

据说可祛除身体中的风气和毒素,替人解蛊。

如果还有人相信这个,那就不配活在21世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