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揭秘:不同月龄的宝宝最“怕”什么?怎么破!

 李青华50w0kse2 2017-04-11


  在与宝宝朝夕相处的日子里

  你有没有觉得宝宝的心思很难猜

  上一秒还在开怀大笑

  下一秒就会哭的撕心裂肺

  自己好像永远都手足无措

  不知道该怎么养这个小家伙儿

  他们究竟在想什么、怕什么、哭什么

  读完这篇,你就一定了解了

  也会知道,不同阶段的宝宝,该怎么养

  


  

  

  0-1个月的宝宝

  最怕“失控”!

  

  “失控”的隐患:

  

  

  孤独症

  

  

  

  0-1个月的新生儿还分不清自己和周围一切的区别,最关心的是自己紧张程度的降低。比如宝宝饿了,会感到恐惧和紧张,如果能马上吃到奶,紧张和恐惧就会迅速降低;如果不能马上吃到奶,宝宝的紧张恐惧程度就会激增,这种“失控”是TA最害怕的。

  

  宝宝想:“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

  宝宝怕:这世界上一切失控的状态(饿了、困了、不舒服了)

  

  

  

  这个月龄的宝宝,大多数时间在睡觉,这段时间,妈妈要做的特别简单,就是无条件满足婴儿的所有需求,建立亲切、关爱的情感关系。

  

  妈妈应该这样做:

  饿了、困了、尿了、不舒服了……所有宝宝的需求,都需要及时回应,尽快满足!

  

  

  

  要知道即便是等上短短的几秒,对宝宝来说也是天大的恐惧。总是不被及时满足的新生儿,有可能将这个时期的“正常自闭”固着下来,为将来的“孤独症”埋下隐患,不定什么样的刺激,就会激发,真的成了一名孤独症患者。


  

  

  2-6个月的宝宝

  最怕“失恋”!

  

  “失恋”的隐患:

  

  

  觉得“我不行”

  或退回到上一个阶段的“自闭”

  或将来会“病理性自恋”

  

  

  

  这个月龄的宝宝,虽已不再把自己看做整个世界,但仍旧处在“全能自恋状态”。宝宝以为TA与妈妈是一个整体,意识不到妈妈存在。在这段时间里,妈妈往往会给予他最充分的关心和照顾:饿了,会喂TA吃奶;冷了,会给TA增添衣被;拉了尿了,会帮TA清理、换尿布……

  

  宝宝想:我是世界的中心,妈妈是我身体的一部分,随时随地满足我,“自恋”的感觉很美好

  宝宝怕:妈妈(我的一部分)不围着我转,我“失恋”啦(“母婴共生”的自恋被打破)

  

  此阶段,宝宝对妈妈的需要是绝对的,如果妈妈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各种需要,并且给予回应,要么孩子会用绝对的愤怒表达出来,要么可能会退回到之前一个阶段的“自闭”状态。

  

  妈妈应该这样做:

  努力和宝宝建立好关系,满足宝宝的自恋。同上一阶段一样,即时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多和孩子互动,增进母婴感情。

  

  “全能自恋”使宝宝产生一种自己无所不能的感觉,认为妈妈就是为自己存在的,妈妈为自己做的事,就是自己为自己做的事。这对孩子将来形成希望品质,即“我能行”十分关键。如果母婴关系不好,比如母亲很冷漠,孩子将来可能会“病理性自恋”:时刻需要被赞美、嫉妒心强、高傲自大,甚至活在幻想中。


  

  6-10个月的宝宝

  最怕“妈妈突然消失”!

  

  

  

  “妈妈突然消失”的隐患:

  

  

  不再信任(任何人、全世界)

  或一辈子逃不掉“分离焦虑的痛

  

  这个月龄的宝宝逐渐开始理解,妈妈不是我,宝宝的注意力更多的指向外部,而不再是自己的感觉。先是探索妈妈,比如抓妈妈的头发、耳朵或鼻子;被抱着的时候,拼命从妈妈身上挣脱开,或者在妈妈身上往后靠,想要看清妈妈的模样。

  

  宝宝想:原来我是我,妈妈是妈妈,我想要重新认识、了解妈妈

  宝宝怕:妈妈突然消失,会不会再也看不到妈妈

  

  这个时段,大多数职场妈妈会重返工作岗位,而这些短暂的消失会引起宝宝巨大的惊慌失措,宝宝开始和妈妈有了分离焦虑,担心被妈妈抛弃,并且宝宝要努力地应对由抛弃引起的沮丧感。

  

  

  

  妈妈应该这样做:

  

  

  无论是和孩子有怎样的分离,都要告诉孩子“你要去哪里,去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即便TA还听不懂)”。

  对待孩子的态度要始终如一!

  

  

  

  有些妈妈,或是受工作和育儿所累,或是厌倦了整日浸泡在孩子的“屎尿屁”中,好心情的时候给予孩子令人窒息的爱,坏心情时又拒绝孩子。如此忽冷忽热的对待孩子是最危险的,宝宝会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是好的,是讨妈妈喜欢的,什么时候自己是坏的,是被妈妈厌弃的。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过于敏感,过分在乎他人忽略自己,甚至是变得神经质。


  

  

  

  11-16个月的宝宝

  最怕“被控制”!

  

  

  “被控制”的隐患:

  

  

  依赖型人格

  

  

  

  这个月龄的宝宝已经慢慢的会走了,更加热衷于探索周围世界,会把前一段时间对探索妈妈的兴趣扩散、转移到玩具和周遭环境中。宝宝可以从妈妈身边暂时的爬开或走开,但眼睛会不时的回头看,有的孩子是离开一会儿,回到母亲怀里一会儿,然后再离开。

  

  

  宝宝想:妈妈在,我可以开心的去玩儿啦

  宝宝怕:妈妈不让我这样、不让我那样,我就长不大了

  

  此时,如果母亲能及时地满足孩子的这一需要,并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孩子就可以从与妈妈的共生圈中走出来,和妈妈逐渐变成2个独立的人。过度的好,宝宝将来都会更加独立,反之会过分依赖。

  

  妈妈应该这样做:

  接受孩子的脱离,欣赏孩子对外界的兴趣,鼓励孩子的冒险精神。当孩子真的需要时,妈妈能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保护。

  

  很多妈妈,还把这个月龄的宝宝当做小婴孩儿看待,处处保护、限制,比如不允许登梯爬高、过分溺爱、顺从孩子……甚至会因为宝宝开始有了脱离妈妈的迹象而难过,这是对孩子最可怕的控制。容易养成孩子的依赖型人格,独立性差,深感自己软弱无助,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


  

  16-24个月的宝宝

  最怕“失去妈妈的爱”!

  

  

  “失去妈妈的爱”的隐患:

  

  

  以后再难自信起来

  

  

  

  这个月龄的宝宝学会说“不”,以此来表达我就是要做我自己。与此同时,担心会失去妈妈的恐惧却越来越明显,这段时间的宝宝,比之前一个阶段更加依恋妈妈,需要在妈妈身边待得更久,才有能量去走向外界。

  

  宝宝想:我喜欢自己做,喜欢和妈妈对着干,但我好爱好爱妈妈

  宝宝怕:我总是说“不”,妈妈会不爱我

  

  这时的宝宝是矛盾的集合体,时刻处于纠结、矛盾的状态,烦人又可爱。比如,强迫母亲提供帮助,却又拒绝母亲的主动帮忙。成长中充满着满足,但同时挫折可能更多。宝宝开始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无能感、无助感,也会因挫折而大发脾气。

  

  妈妈应该这样做:

  接纳孩子的叛逆,最大限度的允许TA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并支持和鼓励TA。经常拥抱或亲吻TA,表达你的爱意。

  

  

  

  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困难阶段,如果妈妈真的因为孩子的对抗和犯错,表现出对厌弃和反感,孩子会在心里不断否定自己。如果妈妈能继续给予他充分的关注和肯定,宝宝在依恋母亲的同时,就会感受到感受“妈妈是爱我的,我自己也是很棒的,是个可爱的宝宝。”这种由“妈妈爱我”转化成“我很可爱”的感受,是构成宝宝健康“自信”的基础。


  


你不能错过的知识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