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刻解读《道德经》——什么是道?

 你晓得我 2017-04-11

欲成大事,先了心病。《道德经》就是一本根治心病的奇书,自古治愈无数能人,成就伟人,让我们今天一起来解读《道德经》,大悟老子,明心见性,了却现代人的心病,获取大道智慧古为今用。

两千五百多年前,在神州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诞生了中国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但是,两千多年来,中国的读书人大多读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书,熟读《论语》的人,比了解《道德经》的人多之又多,那么老子的伟大之处在哪里呢?

深刻解读《道德经》——什么是道?

津津乐道

老子的伟大表现在哪里,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如果读孔子的书,可以成为圣人;如果大家读老子的书,那么可以做成神人。神人不是神通,神人只是通神。老子就是通神的,否则他怎么知道“什么是道”呢?我们从历史中可以知道,抗战时期,就算日本人炮轰老君台,它都是完好无损的,这不是很奇怪吗?可是如果现在有人用炮来打,它并不一定仍然完好无损。这才显出神通。神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个神。西方的神是至高无上的,他可以主宰人的生命。中国人没有这个概念,这点得益于老子的教训,老子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全世界的人都在找万物的总根源。比如你是你妈妈肚子里出来的,你妈妈是从她妈妈肚子里生产出来的,追索到最后,那第一位生孩子的妈妈从哪里来呢?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按照这个逻辑,最终就是道生万物。那么道生万物以后,会不会离开万物呢?答案是不会。道永远追随你,一辈子不会离开你。所以,我们生而为人,不必刻意求道,因为道就在你的身上,它是与生俱来的。道不会离弃你,也不会主宰你。这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最大不同。西方文化是神造万物,所以要信仰宗教,神主宰一切。中国文化不是这样。道,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任万物自化。

老子所说的这个“道”究竟是什么?它是哪里来的?

道从哪里来,这句话是不能问的,因为道已经是万物的总根源,所以我们接下来就要去研究道如何生万物?老子告诉我们,一切都是道生的,道是永恒的变化,是先天地而生,所以叫先天。没有天地以前就有道,是道把天地开辟出来的,道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但他就在我们的身上,只要把他表现出来就叫德,德就是把心中已有的道表现出来。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阴的还是阳的?各位先想想,是阳的看得见,还是阴的看得见。如果阳代表物理上的能,那就是看不见的,比如物理上说这是一个波的世界,但波是看不见的,可是你一打电话,就算在美国也能听见的,可见波是存在的,当你看到看得见的东西,马上要去找那个看得见的东西,这两个同时存在的,手机再厉害也要有信号才行,手机是看得见的,信号是看不见的。这在儒家,被称为阴和阳。但是老子用有和无来代表。所有的有,就是从无当中生出来的,所有的有最后都归复于无。我们老祖宗说的话,没有一句说错,凡是不同的地方,都是我们理解错误,解释错误。

道就是我们的本,后来我们把它通俗化,叫做良心,在今天叫初心。这样大家就知道,诸子百家讲的道理,其实是相同的,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所以道德经第一句就讲“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谁都会背,但是就是不懂什么意思。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说,诸子百家都和有学问,但是只能讲片面的道理,而无法讲全面的道理。道可道非常道,告诉我们道是非常整全的,非常宽广的,可是我们一个人生命只有这么一点时间,只有一个嘴巴,所以只能讲一部分。

深刻解读《道德经》——什么是道?

道可道非常道

  • 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道”无处不在,却没有形状,也没有声音,看不见,摸不着,既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也不能用五官来了解。难么,这个道究竟是什么?它对于人们的生活,有哪些重要的影响?人类社会为什么一定要“依道而行”?我们又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了解道,认识道呢?

“道”究竟是什么?虽然老子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概念,甚至让我们随心所欲去理解,去解释,但我们最好还是尊重老子的原创性。因为“道”是他提出来的,虽然这是一个假设的名词。所以,我们从《道德经》来探讨老子的道到底为何,应该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途径。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文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这个“物”就是道。道是混成的,你看它含含糊糊搞不清楚,可是它确实是存在的,所以叫“有物混成”。它的特点是什么?“先天地生”,它比天地还要早,这是不起说是“道”把天地生出来的?不是!而是说在一片混沌的时候,道就存在了。然后开天辟地的时候,道就开始产生万物。尽管如此,老子还是替我们那描述一下,这个混成的“道”是怎么回事。“寂兮寥兮”,寂就是寂静的意思,没有声音,不声不响;“寥”是没有形状,你看不出它是什么样子,不知其所由来。但它独立不改。它独立于万物之上,可是它又恒久不改从来没有离开过万物。“周行而不殆”,它运行在宇宙之中,永远不停息。“可以为天下母”,它是天下万物共同的母亲。

深刻解读《道德经》——什么是道?

道法自然

道,早在天地还没有形成之前,一片混沌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天地形成之后,万物才慢慢的演化出来。而“道”就附在所有万物的身上,但它还是道。“吾不知其名”,因为本来就没有名,也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所以老子很诚实,他说我只知道有这么一样东西,可也没有人给它取名字,我也不方便给它起名字,更不知道它是什么名字。“强字之曰道”,所以我姑且,暂且把它叫做“道”吧。“强为之名曰大”,这里的名是形容的意思,因为这个道实在太大了,没法用一个具体的名字来命名它。这是老子对道的初步描述。

  •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有这样一种东西,它先于天地而生,不仅创造了万物。同时又存在于万物之中,我不知道这种东西叫什么名字,就暂且称它为“道”吧,在这里,老子似乎告诉了我们什么是道,但是为什么我们还是感到困惑呢?

虽然如此,我们对道还是不理解,不清楚。这让我们想起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所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什么叫恍惚呢?这是什么意思?道德经第十四章也这样说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道是混成的吗?是由什么混成的呢?它是那种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东西混成一体的。所以,很坦白讲,我们很难去研究它到底是什么。

我们已经说过了,当你摸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拿在手里可以把玩的时候,那变成道的应用了,就叫做“器”。器是道的一部分,但是它不能代表道。所以我们现在人常常说,你跟我说清楚一点,我怎么看不明白。其实这种观念都是不很合适的。

“视之不见”,就是你去看它,看来看去最终也看不出它的样子来,这就叫做夷;你用心去听,听了半天也听不出声音来,那就叫希。夷是没有色,希是没有声。你用手去摸索去触碰,碰不到东西,就叫微,就是无形的意思。无色,无声,无形,代表什么?代表道的虚无性。道,是虚无的。正因为它是虚无的,所以可以变成所有看得见的东西,变成所有很具体的东西,这就是它很特殊的地方。所以老子说道,实在大。

  • 老子告诉我们,道,既没有形状,也没有声音,它看不见,摸不着,既无法用语言形容它,也不能用五官来了解它。既然这个道,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鼻子闻不到,嘴巴说不清楚,那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了解它,来认知它呢?

那怎么办?就是你要静下心来,只有静下心来求之以神。这个“神”,也不是说外来的主宰,而是说你要用感应来了解“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气神,用自己的这个精气神的神来感应。因为这个“神”就是用来感应的。我们今天还在讲,我跟某人神交已久。神交就是靠感应。我们要去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深刻解读《道德经》——什么是道?

因此,我们接着看老子的话:其上不缴。缴就是光明的意思;其下不昧,昧就是昏暗的意思。其上其下怎么分?其上其下怎么分?其上是道本身,道本身没有光亮;其下是道德化身,它化成万物的时候,万物都很具体,看得见摸得着。你说它光明吧,它没有光明。因为如果它真的一片光明的话,你就看得见了。你说他昏暗吧,它也不昏暗。因为它显现出来就是很光明的,所有物体一显现就来就很清楚。上下就构成了这个道德全体,就是一阴一阳。既有隐的部分,也有我显的部分;有看得见的的部分,也有看不见的部分;有摸得着额的部分,也有摸不着的部分。听到声音,你马上就提高警觉性,它一定还有一部分是听不到的。

《易经》的道理告诉我们,否极泰来,物极必反,任何事物都是循环往复的。老子的《道德经》则进一步指出,任何事物都是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这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如果说《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泉,老子的《道德经》就是对《易经》最深刻的诠释。那么老子通过这种诠释,想告诉我们的什么呢?

老子用这种方式来告诉我们,世界到底为什么是这样子的。因为道是宇宙不变的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就必须要接受这样的一个规约,即按照“道”的轨道,遵照道的方式,自强不息,平平安安地过一辈子。你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因为人是离不开道的。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老子说的一段话很值得我们回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万物都是“道”所生,可是道依然存在。这是比较特殊的。它让万物顺其自然之性,万物该怎么样就怎么样。道的本质是什么?老子说,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它不做你们的主人。也不做你们的主宰,每个人都要去循自己的道,自己的德。换句话说,道只提供本钱,只提供机会,它只是指出方向,显示规律。你可以自由自在的做你自己。

深刻解读《道德经》——什么是道?

大道至简

这就告诉我们,老子没有主宰的观念。他没有说道在主宰谁,天在主宰谁。老子也不主张教条,他只是再告诉我们要顺其自然,我觉得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们应该在实践中走出自然、以我的道路。

  • 老子通过《道德经》告诉我们,道虽然生出万物,又存在于万物之中,但它不会主宰任何事物,因为道只是宇宙自然中的基本规律,能不能认知这个规律,是一个人的修行,要不要遵循这规律,是一个人的选择。但是,我们怎样才能看出,自己是否遵循了“道”了呢?

我们怎么样看出万事万物之中的道呢?我们用现在语言给出一种很粗浅的方法。第一步:当我们面临任何事物的时候,一定要先提醒自己:我生下来的时候,本无一物。其实,我们总是在嘴巴上讲自己本无一物。心里未必是这样想的。但是在这里,我提醒大家,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光溜溜的,一件衣服也没有带,我们的身体发肤是受之父母的。所以,一个人一定要体会到,连我们自己的身体都是身外之物,我本来一无所有,然后从。恍恍惚惚,一无所有的状态中逐渐的拥有,其实拥有的这些也不过是身外之物。

然后第二步:只有在这心态之下,你才有办法冷静的抵制欲望的引诱,你就不会有主观不恰当的执着。在这个时候,事物的真相,就比较容易如实的显现出来。因为我们一般人都很主观,都是带着有色眼镜,带着你自己的想法去看事物的,这是不正确的。

所以,你必须告诉自己,要冷静客观,公正的看待事物。这就是道心,即以“道”的能量,指引我们去了解事物的本性。这样一来。你就可能比较合理的面对它,处置它。

第三步:当你处置完了以后,要再退回来,再一次提醒自己:我原本身无一物,我也没有什么厉害关系,得到就是得到,没有得到就没有得到。属于我的,我尽力去争取;是别人的,我也不会去争,所以,我就心平气和。有必要去争执吗?有必要采取各种手段明争暗斗吗?没有必要。因为什么结果你都是可以接受的,过程比较重要,而最终的结果却是不可控制的。

我们生来是享受过程,而不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结果。这样一来,结果顺其自然就可以了。你看一个很好的珠宝,你欣赏过了,赞叹过了,至于它最终被谁买去,最终放在哪里,有必要那么计较吗?如果你买回家去,很可能寝不眠,食不安,不如放在别人家里,反而自己比较轻松。这样各位才知道,为什么最珍贵的珠宝都是放在博物馆里面去,就是这个道理。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基本明白,道就是宇宙自然中的基本规律,而这个规律就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所以,无论是我们的人生,还是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应该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因此,我们讲《道德经》,不是吃饱了没事干,讲讲所谓的国学,抄写点经文。我只是希望大家知道《道德经》是用来行的。所以尽管百姓日用而不知,都没有关系,你做出来,真正在用,就好了。我们要把《道德经》应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来印证,来实践,我想这才是老子当年的真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