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速“区间测速”的原理, 知道这些永远不会被扣分

 大石洞 2017-04-11

有多少人被高速路上的“区间测速”坑?有时候都没有任何提示,就被扣分罚款!

区间测速的工作原理为:在一路段上设置前后2个监控点,当车辆进入第一个监控点时进行拍照,等到车辆到第二个监控点时再进行拍照,然后统计该车辆从第一监控点到第二监控点时所使用的时间,从而判断该车辆有没有超速。

如果该车辆通过两个监控点所用的时间少于预设的时间,则表明该车辆的平均车速已经超过了最高限速了。如在路段中,区间测速距离为20公里,限速为120km/h。要是你的车在经过这段路用的时间不到10分钟,意味你的平均车速已经超过120km/h了。

区间测速系统在监测到车辆超速时,就会将车辆的速度、驾驶员特征、车辆特征、车牌号码等信息传输到交通指挥中心、控制分中心的数据库,并进行数据、信息的存储、查询、比对,最后认定该车辆是否超速行驶。

有人觉得,区间测速没什么用,只要我在测速路段内先飚到180km/h,然后再龟速开一段或停车休息一下,只要时间逗留长一点就没事了。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就等着去缴罚款吧。哪怕区间测速这时无作为,路上还有流动测速测速仪器,只要你超速了,就躲避不了罚单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