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择六中 | 优秀学生养成记

 昵称36114461 2017-04-11


温馨提示:我校特长生报名截止日期为2017年4月14日17:00

报名方法详见2017年广州六中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公告




持之以恒,方有所成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周紫轩,很荣幸能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竞赛旅程和学习经验。

我从初一开始参加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和培训,6年来共参加30多次比赛,获省级以上奖项20多次。目前已经获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降低60分的资格。在此我要感谢学校为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还要感谢恩师严开明老师和徐景全老师的细心栽培。

六年前,当我还是一名六年级小学生时,因为数学成绩优异,我被选中参加信息学竞赛培训,那时候我只知道计算机是用来打游戏和看视频的,对编程和设计一无所知。然而我知道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最前沿的科学,是改变世界最坚实的力量,带着这份憧憬我考进了珠江中学,在这里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竞赛之旅。投入其中我才知道信息技术奥赛并非打游戏那么好玩,我每周要花  小时完成我的电脑作业,有时候一份作业就要花掉我20个小时,废寝忘食、看花双眼那是很常见的事情。经常在网络看到有些IT行业的精英猝死,大家觉得很奇怪,但是我却知道这个行业的艰难。回顾六年的竞赛旅程,我有太多太多的感悟,真正值得与各位分享的,就是以下这三个关键词:坚持、专注、兼顾。


第一、坚持

我很喜欢苏轼的一句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其实,一个学生能否取得好的竞赛成绩,不是看他有多聪明,而是看他能坚持多久。一个很严峻的事实是:大多数搞理科竞赛的同学都没能坚持到最后。初一入学时,和我一起学竞赛的一共有80,一年之后就只剩下不到50人,到初三不到10人,而真正熬到高二参加省级联赛,只有两——我和另外一个同学。据我所知上一届的学长,没有一个人真正地走到最后。确实,理科竞赛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需要付出的时间太多。但也正因如此,只要你能坚持到最后一刻,你就能收获成功与喜悦。如果你能按照老师的指导,完完整整地走完六年的旅程,或是认认真真地学完三四年,你就会发现,省一(学科联赛全省一等奖)不再是你的终极目标,因为它们唾手可得。几天前,我与几个曾经参加信息学竞赛的同学闲聊,他们纷纷表示:早知如今,当初就再坚持一下,混个省一、二等奖,自主招生获胜的机会就多了。然而,亲爱的同学们,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早知道也没有那么多如果,不管是竞赛还是学习,千万不要轻言放弃,无论道路多么艰险,当我们坚持着走完这段旅程,成功一定属于你,我们一定会由衷地感谢当初那个坚持拼搏的自己。


第二、专注

我将这个词语拆分成两个部分:。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程颐曾说过:学贵专,不以泛滥为贤。据我的了解,有不少同学会同时参加多门竞赛的学习,抑或是出于广泛的兴趣,又或者是抱着多多益善的态度。但是我认为,这样做有点浪费。高中的学习时间是很宝贵,留给我课余参加竞赛培训的时间更不多,想要让自己每门竞赛都拔尖那很难!既然如此,何不专于一门竞赛呢?“滴水穿石,铁柱成针”,专方能有所成。第二个层面,就是的问题。选择了竞赛之路就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我经历过很多次失败。初一刚开始学习竞赛的时候,我迷上了网络游戏,那段时间,一上电脑,只要老师和父母不在身边,我就会不自觉的玩游戏,当然结果是那一年一无所成。直到如今,荒废的初一依旧是我深深的遗憾。因此,不论是竞赛还是学习,专注都是必不可少的态度,唯有专注,才能尽可能发挥每一分每一秒的价值,才能让我们真正学有所成。


第三、兼顾

针对时间分配问题,我想谈谈怎样兼顾课内学习和课外竞赛。很显然,竞赛培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定会影响到常规课程的学习,还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两头都重要,都不能放弃,这就需要我们寻求绝佳的平衡点也就是说需要我们在不同的时期作出合理的安排。初中阶段,课内学习比较简单,我在竞赛方面花费的时间比完成学科作业更多。到了高中学习比较紧张,我开始适当地偏向学习,竞赛训练调整到每天中午和周末的晚上。每次竞赛前三四个星期我会集中精力训练,那段时间每天晚上和每周末下午我至少花3个小时面对电脑进行枯燥的编程训练。到了高二,为了准备省赛和国赛,我几乎全力以赴进行冲刺训练。但即便如此,我也依旧会每天抽3小时时间完成学科老师布置课程的作业,也正因为这样的两头兼顾,我的学科成绩并没有因为竞赛而跌落得太多。人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才能,但是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学会兼顾、合理安排将使我们受益终生。

我参加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6年,这一路磕磕绊绊,我付出了许多汗水,收获的不仅仅是进入清华大学的机会,更多的是好的学习方法和深刻的人生体验,它将成为一笔财富伴随我终身。

最后我预祝每位参加竞赛的六中学子都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预祝高一高二的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期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预祝高三的我们能在高考中创下辉煌!



周紫轩




厚积薄发,砥砺前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其实今天站在这里,我还是有些底气不足,毕竟我不是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学霸,但我用2个月时间实现从年级44名进步到第9名,这让许多同学和老师都感到很惊讶。反思高三以来的学习,合理的时间计划、高效的学习方法和不断的自我鼓励是我进步的基石。


一、合理的计划让学习有的放矢

计划的制定对于平时的学习和考前的复习都至关重要,一个合理的计划可以让学习富有条理性和针对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三以前,我一直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只有在考试前才会写一个短期的计划。但上了高三后,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宝贵,如果没有计划,便会像无头苍蝇一样盲目,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我会先给自己定一个到两个月为期限的小目标,然后分配一下大概每天要完成多少任务,最后落实成每周学习计划和每天学习计划,按照计划执行你会发现自己很有成就感,不知不觉就完成了繁重的学习任务,像背成语、背单词、归纳生物知识点等小任务用一些零碎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样就大大减轻考前复习的负担。


二、平时的积累让复习更为有效

我也像大家一样,经常在考前加班加点,“临时抱佛脚”,希望能够扭转乾坤。而高效的“抱佛脚”,离不开平时踏实的积累,其中最重要的是笔记和错题整理。上课的时候最主要的是听和思考,但对于老师强调的重点和易错点要及时摘录,至于例题最好等到课后再重新做一遍,既当作整理又可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整理错题关键要把自己不会的地方弄懂弄透,争取达到“错一题懂一类”的效果。我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对待错题常常就是抄下答案就完事,没有深入思考,结果错误越积越多,不知道从何补起。知识的积累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一环扣一环,高一、高二欠下的“债”在高三终究还是要还的,这个过程十分艰辛与痛苦。所以高三以后,我特别注重错题的整理,每个周末对一个星期的错题进行详细的梳理与总结,不放过任何一个错漏。


三、不断的总结提升综合能力

考前考后的归纳和总结是考试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也有助于我们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从高三到现在,我都会在考前将重要的结论和方法梳理一遍,使思路更加清晰。在考试后我会将平时出错的考点和题目设问的陷阱记录在本子上,考前翻看一下可以大大降低错误的几率。


四、合理的策略与良好的心态收获理想成绩

合理的策略对于考试至关重要。首先是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分清哪些题是可以适当放弃的,哪些题是即使花多点时间也要拿下的,由此再分配好做题的时间和顺序,就不会手忙脚乱。对自己要有合理的定位,不要期望值过高,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考试过后心态的调整对下一阶段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高中以来的大考小考,我的成绩就如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有过全级前十的巅峰,也经历过一百名开外的低谷,到现在我也无法做到面对分数波澜不惊,但我能做的是考完后,该发泄的发泄,该反省的反省,收拾心情,继续前行。大家都说高三到最后拼的是心态,无论如何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所回报,相信所有努力都在铺就通往成功的道路。

总而言之,厚积薄发,砥砺前行,着眼于脚下,踏实走好每一步,胜利就在前方!


王家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