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课讲稿

 张勰 2017-04-11

  写作课讲稿


 

大家好!首先允许我做下一简单的自我介绍:

我叫方伟,研究生期间学习的专业是中国文学理论创作方向。在校期间,通过对创作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的结合,已经出版了一部诗集和一部长篇小说,感谢学校能给我这一次宝贵的机会!

今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上讲台,主要是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写作的问题。写作课,是一门面向中文系本科学生的基础课程,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学科。现在,各种各样的大学写作教材很多,虽然框架和思路多少有些不同,但涉及到问题却基本相同。

显然,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就某一个具体问题,展开详细的论述。因此,这堂课我想结合我们大学生的实际状况,谈一谈我的一点见解,希望在座的老师、专家和同学们能够批评指正!

既然是第一次见面,也是写作的第一堂课,那么我就做一做关于这门课程的开场白,就此开始向大家表白。(笑)

关于,写作,这似乎是一个司空见惯、老生常谈的问题。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我想绝不止于高考得几分,考上大学就完了。

同学们既然上了中文系,就不能停留在中学作文的水平。

古往今来,写作的人很多,流传下去的很少。只要你的人生辉煌,不必要都是作家。无论你将来是经商还是从政,当不当作家,人各有志,不必强求。但是,即使你不当作家,也离不开写作。

写作是一种本领。有的同学武侠小说看多了,就幻想着哪一天忽然遇到一位武林前辈,打了你的通任、督二脉。学习写作,难道没有一点就到的诀窍吗?从古到今,似乎找不到这样的秘笈、宝典。

——那些大作家,也并不是看了几本写作教材和上了几堂写作课,就成了大的作家。真正的作家其实也是很难培养出来的。每一个作家都是自己写出来,最终得到大家的认可,而不是自封或者他封出来的。在这一点上,“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贤于师”(《师说》)。

要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那也不可能,就连老师也做不到。你要求说教写作的老师首先必须自己作家,那似乎也不大可能。

况且,老师在课堂上教给你们的都是有限的。那么,写作老师做什么?无非也是如韩愈所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正是老师的职责所在。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入门须正,立意须高”。关于写作,我们就不妨从头说起: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写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是从结绳记事吗?说不清楚了。根据《史记》传说,在黄帝时期,有一位叫仓颉的能人干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那就是创造了文字,功能在写。既然创造了文字就要写作。

于是,甲骨文上写下的事情,比如占卜,打仗、天气、妇女生小孩等等。商灭周兴,世事兴替,那些诸侯们会盟之后,坐下来聊完天啃几块牛骨头,又被金文刻在鼎上了。到了春秋战国,“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无论你是千古流芳还是遗臭万年,都要写进史书。

所以,《左传》上说:“太上立功、其次立德、其次立言”,从此,“立功、立德、立言”,成为圣贤们的标准,(就是平常百姓没死了也要立块碑吧)。立言就是要著书立说,当然要写。那些往圣先先贤,他们说过的话,他们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但是他们的文章千古流传,穿越古今,与我们后人在思想上的交流,这些都要于文字的功劳。

到魏晋时期,文章才进入“自觉”的时代,鲁迅先生说的Art for itown sake。文章被曹丕认为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而且成了一种社会行为了。印度梵文翻译的佛经传入中国后,佛家甚至把文字当成通灵的符咒,尤其敬畏。

可见写作不是有用,简直是太有用了!将来,我们不一定要名垂千古,但一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要当个新闻记者、当一个中学教师,也照样要学习写作。毛主席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终究是你们的,你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在大学里面,我们要学会许多本领,其中写作时一项重要的技能。不得不承认先天基础是有差别的,但是后天的训练是也非常重要。学习写作,不仅仅要学习人家的修辞、表达,更要学习人家的涵养。尤其是中文系的学生,更不能光说不练,否则就会眼高手低。

正如有的同学说,啊呀老是,我有感受,我有想法,就是写不出来呢?怎么样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呢?只有一个办法,写!

写作不是听了几节写作课就会写作了,写,是写出来的!写作的功夫在写作之外,写作老师首先是站在不写的立场上教你的。

第一是要有大量的阅读

学习写作,为什么先要读书呢?有一句话叫做“书到用时方恨少!”又有一句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家刘震云先生讲过“大文章就是有大学问”。其实,学问和文章是水涨船高的。

我这里引用王国维先生的“三重境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每一个走向成功的人,必然要经历这一个过程,写作也不例外。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只有广泛的阅读,眼界才能开阔,认识才能到位,做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看过人家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是怎么写的,才能找到自我的差距。

同时,如果同学们能够学习一些文学理论,那么就更增加我们的创作自觉性,也就是加深对创作活动的认知,知道我们自己在做什么,就不会对创作感到感到神秘莫测了。

阅读也是培养鉴赏能力的途径,“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文心雕龙)说的是看得多了,也就识货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有许多作家得力于学识的涵养,我们一般称之为学者型的作家,比如王蒙、比如梁向阳先生等等。同学们可能比较喜欢海子,据说海子也是一旦创作停滞,马上就去看书补充元气,待到汲取了足够的营养,寻找到新的思路,然后又回到创作。

正如希腊神话中,巨人安泰一旦回到大地就会重新获得威力无比的力量。我们的大地在哪里呢?在浩瀚无边的书籍当中。

同学们,祖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但是,你不认真去读,就不会知道这些东西;所以同学们要认真读书,做一个理智和情感发展比较健全的人。春天花香鸟语,春来正是读书天,好好读书这是同学们要在课外做好的事情。

第二是要有广泛的实践

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读书太多容易让人固执,容易让人掉书袋。有一句欺负我们读书人的话“博士买驴,书诗三卷,不见一个驴字。”就是一种反讽。纸上得来终觉浅啊!

我们学到的书本知识,还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学、习,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为什么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王国维《人间词话》)呢?

因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手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如果杜甫没有目睹过大唐盛世由盛及衰,没有经历过“安史之乱”那一段社会生活,是不会写出这样的感人至深作品的!

为什么唐代的大诗人在出道以前,大都要骑着毛驴游历一番。李白说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大概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要饱览祖国的山河大川。诗人就是要把自己的情思与山川大地融为一体,登高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喜柔条于芳春,悲落叶于秋风。

每一个作家在写作之前,大概是要见一番世面的,见过大世面才能有大眼见。比如,曹雪芹没有早年的家世衰落,大概也写不出《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吧。路遥没有经历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巨大的变革,怎么能够写出《平凡的世界》这样的百万巨著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创作来源于生活,歌德借人之口说出了一句“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常青”(《浮士德》)。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生活当中。一样在这里上课的同学来源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家庭,生活是千差万别的。对于别人的生活,你其实很难体验,所以一定要写你熟悉的生活。只要你写你自己熟悉的生活,那么必然会得心应手的。

第三是要深入的体验

创作来源于生活,但是如何又能高于生活呢?我们每天都在生活当中,但是每天都能够高于生活吗?就像山里的人天天看山,但不一定能够发现生活的美。所以,古往今来,你看那些大作家的,未必活了很久,未必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但是,他们一定有所超越。

生命体验是一种更高级的体验。从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整个西方文学发展的轨迹走了一条由外而内的道路。其实也是经历了从生活的体验到生命体验的上升。生命体验更偏重于个体,应该说已经进入到审美的层次了。

比如要写诗,首先要诗心,然后才能成为诗人。怎么样才能诗心呢?首先是从世俗的生当中跳出来一下,对生活的诗化、心灵化。正所谓“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林黛玉如果没有一颗细微敏感的心灵,是不能把自己身世和落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借用哈姆雷特的话说,“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通向彼岸的路在哪里?生命体验的终极意义何在,我们精神何处皈依?人类正是有了这样的疑问,文学才有了宗教般寄托。

总之,大量的阅读、广泛的实践、深入的体验,如果你具备了这三方面的素质,那么恭喜你就具备了学好写作的先决条件了。

那么,才进入了真正的写作。

首先,要了解你自己写什么。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你为什么写不清楚呢?那是因为你想不清楚。”其实,文采的出色来自于思想的精炼,而不是辞藻的华丽,思想的深度决定文章的深度。

其次,才是了解自己应该怎么写。写作的主体必须符合自己的身份,选择恰当的文体。各种文体有其适用的功能,宏观上说理,叙事,抒情三种,具体分类很多,不一而足。但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平常而已。写好文章,不过“得体”而已,不必巧言令色。“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当个君子就可以了。 

以上是在应用层面说写文章的。文学创作是更高级的写作。但是却又是最不易得的,不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有句话叫做“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引发创作的机缘,总是不期而至,可遇而不可求的。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哪里,被触动了,激荡起了遥远的回声。

为了寻找到这种遥远的回声,一个作家可能要在无数个深夜里忍受孤独,在这中煎熬中拷问自己的灵魂,甚至面壁一生。

因此,捕捉灵感是一个作家一生的事业。庄子为什么要“斋心”、“坐忘”呢?就是要静下心来,聆听内心的召唤。李白“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达到忘我的境地了,“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更是物我两忘了。那个骑驴随意而走,廋弱削长的李贺,如果没有一番呕心沥血,是写不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写不出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更不可能“笔补造化神无功”。

但凡是那些能够把艺术渲染到极致的大家,都是非常执着一生去做一件事情的,那就是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步。

如此,才有可能获得艺术的青睐,成为缪斯的情人,流传下壮丽的诗篇。但是必须长期坚持,不可放弃,否则缪斯也会和你分手!

 “江郎才尽”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故事的主人江淹公早年《恨赋》、《别赋》写得非常精彩,因为文章写得好出了名。可能是因为他走向行政岗位以后,写不出什么东西来了。于是就说从前一个白胡子老头梦中给了他一只“生花妙笔”,后来这个白胡子老头又在梦中把那只笔要回去了,于是就不能笔下生花了。

这个故事,权作笑谈,我们的节课也要快要接近尾声了。有几句话还要给同学们交待一下,就是同学们下去一定要写;会写不会写,全在于写不写。教学相长,教和学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如果不动手去写,也就只能泛泛而谈了。人的天赋是靠自己慢慢发掘出来的。我希望大家不断发现自己、超越自己,我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

无论是在课上课下,我都乐意和大家交流、切磋。同时,我期待着在我们在我们这所光荣的院校中,再次路遥那样奇才横空出世。愿做铺路石,愿你们踩在我们的肩膀走向前进的道路!

总之,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情感,到位的表达,是我们学习写作课所要达到的目的。我们在课堂上给大家讲的内容总是有限的,希望同学们能够抛砖引玉,学到一种学习的能力,适应的能力。

这就是我今天给大家讲的写作课的内容。具体问题,我们以后会在具体章节里慢慢讨论。感谢各位老师、同学的聆听,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