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晋南北两朝篇:北魏琐事

 金色年华554 2017-04-11

公元450年,拓跋焘南下攻宋后,导致双方两败俱伤,刘宋自此一蹶不振,北魏也遭受到重创,这里也可以看出,拓跋焘和他的祖父拓跋珪一样,随着战争的节节胜利、占领的国土越来越大,他同样也失去了政治方向、同样也会焦虑,也开始乱吃药、乱杀人,这都是常态。

包括帮助他统一北方、打败柔然的崔浩也没有逃脱悲催的命运,崔浩来自于清河崔氏,这是当时的北方,乃至隋唐时期的中国第一大望族,而崔浩在当时也可以称为中国的头号学者,但是崔浩最值得关注的地方是“运筹帷幄 算无遗策”可以说北魏拓跋焘时代一次又一次的军事胜利都是崔浩“算无遗策”的实证。

西晋南北两朝篇:北魏琐事

当时的北魏也搜罗了很多人才,其中一个著名的人物叫寇谦之号称“天师”寇谦之对崔浩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在决策北伐柔然临行的前夕,寇谦之心里还是有疑问,他悄悄地问崔浩:这次北伐柔然能不能全胜,崔浩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这一仗打胜是毫无疑问的,就是怕将领们到时候会畏手畏脚、前后顾虑。

后来的事实说明崔浩的担心是对的,当北魏的军队出现在漠北大草原的时候,就见草原上牛羊遍野、部落安宁,柔然的各个部族就像崔浩所分析的一样,夏天的时候都在分散放牧,完全不会想到会有发战事发生,一见北魏的军队到来就四散逃跑,当时的北魏军队是战果累累,上百万人归附了北魏。

西晋南北两朝篇:北魏琐事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尽管战事如此顺利,拓跋焘这时感到迷惑了,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敌人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对方会不会是诱敌深入,有一句话叫做“穷寇莫追”但是崔浩的想法就是希望追下去,结果北魏大获全胜、凯旋而归。

回来的路上有从柔然经商回来的商人,告诉拓跋焘,如果大军再前进两天的话,柔然国王必成俘虏,这个时候拓跋焘后悔不已,通过这个战役寇谦之对崔浩更加的佩服。

西晋南北两朝篇:北魏琐事

但是这样一位“运筹帷幄 算无遗策”的人,最终没有算到自己的结局,最好落得一个非常悲催的下场,因为崔浩有四大情节 。

一、尽管他为北魏服务,他的身上已经有不少鲜卑的习气,但是他仍然有汉人情节。

二、他出生在名门望族,所以他念念不忘,要在北魏把门阀的观念重新树立起来,把天下的门第重新排列。

三、他是孺子的崇拜者,他主要学的是中原文化,这样一来,对于外来的西方宗教和文化,凡是对中原文化有冲击的,就会有一种排斥感。

四、随着功劳越来越来,崔浩心中的权利情节也越来越大。

这四种情节使他在北魏结怨甚多,只要有一根“导火线”就会身败名裂,北魏统一北方之后,就要开始修国史了,作为“天下第一学者”的崔浩肯定是当仁不让,拓跋焘要求要秉笔直书,不能有任何掩盖,于是崔浩等人把拓跋部的起源及壮大都记录下来,并且很大隐秘的、本来不应该公布于世的事情,都被记载了下来,但是这还不至于让他有杀身之祸,他最不应该做的事,是在被身边亲信的唆使下,将自己亲自注的“五经”和国史一起统统刻在了石碑上,在平城的郊区,建了一个巨大的碑林。

西晋南北两朝篇:北魏琐事

这下引起了整个拓跋族的愤怒,难道我们的祖先有这些丑陋的事吗,拓跋焘也十分恼火,一怒这下,命令把崔浩处死,而且将整个清河家族进行灭族,和崔氏有关系的家族,几乎被灭门,崔浩死后拓跋焘也非常后悔,不仅失去了他政治上的导师,也失去了军事上的主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