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微不忘立志,刻苦方能成才,再看范仲淹成事

 滹南行东一庄翁 2017-04-11

古往今来,凡想成大事,能成大事者,都必有大志向、大胸怀、大自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该是怎样一种放达与豪迈的人生态度!

基据《宋史》列传第七十三所说,范仲淹“少有志操”。从少年时代起,范仲淹就慨然有志于天下,怀一腔“利泽生民之志愿”,而要“行救人利物之心”。他认为,“思天下匹夫匹妇有不被其泽者,若已推而内(纳)之词中。”另据宋人赵善潦《自警篇》的一则传说上讲,范仲淹小时曾在一座祠庙中祷告神灵,他问神灵:“我将来能当宰相吗?”神说不能。他又问:“不能做宰相,做个良臣如何?”在范仲淹看来,“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也。”据其他资料显示,范仲淹少年时,有人问起他的志向,他回答说:“不是当个好郎中(医生),就是当个好宰相,好郎中为人治病,好宰相治理国家。”种种资料显示,范仲淹早年的志向基本上不存在升官发财之念,而意向鲜明地表达了为民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他的一生作为有重大影响,可以说,范仲淹的一生基本上都贯穿了为民谋福的精神。

身微不忘立志,刻苦方能成才,再看范仲淹成事

范仲淹

范仲淹说到了长大以后营做宰相。然而究其动机,范仲淹做宰相不在于把宰相作为一种官来当,而在于运用宰相之职为民做事。在封建社会中,天子最高。除了天子之外,当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了。居高位,最能为民造福的,当是宰相;在民间,能为民造福的,非良臣莫属。良相良医,尽管职位高低不同,在为天下人造福方面却是一致的。小时候的范仲淹,就已经抱定了上安社稷,下抚生灵的壮志。他在南都应天府书院时曾作有一首《睢阳学舍书怀》,诗中写道:“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从这些句子,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一个青年士子以天下为己任,希望驰骋于当世且有功于当世的远大志略与豪迈胸怀。

身微不忘立志,刻苦方能成才,再看范仲淹成事

范仲淹

正如前人所言,“立大志方能成大才”。纵看上下历史,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少有大志,并非范仲淹一人而已。比如孔子之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远大理想,孟子所谓“万物皆备于我”,“当今之世,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再如曾一度推翻秦王朝的统治的西楚霸王项羽,年少时见到巡游的秦始皇浩浩荡荡的车队仪仗,想当帝王的雄心油然而生,他叫道:“彼可取而代之。”后来,项羽建立了自己的帝国,虽然短暂,也算成就了大业。与项羽同时埋葬秦王朝的刘邦也是年少时即大志在胸,当亭长的刘邦去咸阳出公差,路上见到秦始皇威风凛凛的车队,也情不自禁地在人群中说:“大丈夫当如是也。”刘邦在后来战胜项羽后,建立了汉朝。

身微不忘立志,刻苦方能成才,再看范仲淹成事

范仲淹

因此,成大事者必有大志,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所遭遇的经历以及立身处世的方式不同,但他们能不以一身之微,而忘天下之忧,奋后有当世志,却总是大体相似的。也正因为这样,历史才得以记下一页页慷慨豪迈的壮丽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