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常用的50个经方方证

 杏林博览 2017-04-12
枝 9 克,芍药 9 克,甘草(炙)6 克,生姜(切)9 克,大枣(擘)4 枚, 【用法】水煎温服.服已须臾,食热稀粥一碗,以助药力,同时盖以 棉被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 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若不汗更服依前法.若病重者,一日 一夜服,周时观之,病证犹在者,更作服.禁生冷,粘滑,肉面,五 辛,酒酪,臭恶等物. 【方解】桂枝,生姜均属辛温发汗药,但桂枝降气冲,生姜治呕逆, 可见二药都有下达性能,升发之力不强,虽合用之,不至大汗.并且 二者均有健胃作用,更伍以大枣,甘草纯甘之品,益胃而滋津液.芍 药微寒而敛,既用以制桂姜的辛散,又用以助枣草的滋津.尤其药后 少食稀粥,更有益精祛邪之妙.所以本方既是发汗解热汤剂,又是安 中养液方药,也就是后世医家所谓的"甘温除热." 甘温除热之热不是一般的热,是胃气不振,津血有伤所致之热.有关 汗出身热的机理, 《内经》有类似的论述.如《素问评热病论》曰: "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 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
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 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 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这 里主要是说:汗出身热是邪气盛,精气虚.汗出为精液外溢,此时邪 乘虚入于肌表.正气为阳,邪气为阴,正气与邪气交争于肌表故称阴 阳交.此时精气流于外,邪气入于里,故病死.桂枝汤证虽不全同于 《内经》所说的阴阳交之证,但正邪交争于肌表,汗出身热的病机是 相同的.桂枝汤的主要性能是甘温健胃,通过调和营卫使精气胜而表 固,邪气不再入侵,故使汗止而热除.也即甘温除热的道理.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 12 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 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 汤主之. 注解:外为阳,内为阴.阳浮而阴弱者,谓脉有浮于外而弱于内的形 象,即轻取则浮,重按则弱也.阳浮者热自发.谓脉阳浮,为发热的 脉应.阴弱者汗自出,谓脉阴弱,为汗出的脉应.啬啬恶寒,谓缩缩 而恶寒也;淅淅恶风,谓洒淅而恶风也;鼻鸣干呕者,表不解,气上 冲也.此为太阳中风证,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第 13 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若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即宜桂枝汤主之.言外之 意不要以为它是中风证的专用方. 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为桂枝汤正证,凡病见之,即宜桂枝汤主

之,则无不验. 《伤寒论》第 15 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 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注解:气上冲,为气自小腹上冲胸的一种自觉证.太阳病为在表,宜 汗不宜下,误下后,其气上冲者,知病未因误下而内陷,还在表也, 故可与桂枝汤, 用前食稀粥, 温覆取微汗的方法解之. 若不气上冲者. 即病已去表内陷,不能给服桂枝汤. 《伤寒论》第 16 条: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 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注解:桂枝汤本为和解肌腠而设,与麻黄汤专为发表致汗者有别.若 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为表实,则宜麻黄汤发其汗解表.若误与 桂枝汤,则必致实实之祸.医者常须识此,慎勿误施也. 按:精气虚则不足以驱邪,虽得汗出,邪反乘汗出之虚,而深入肌肉 之内.桂枝汤促进胃气,加强精气,使盘踞肌腠之邪,不得复留,乃 得因汗而解.邪在肌,则肌不和,桂枝汤益气驱邪,而使之变和,故 谓桂枝本为解肌.若精气实于表.只宜麻黄汤发其汗,则邪共汗出即 治,若误与桂枝汤,再益其气,则实上加实,祸变立至矣. (举拙注: 和者,交相出入谓之和.若但出不入,或但入不出即为不和) 《伤寒论》第 24 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 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按: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有刺风池,风府辅助的一法,不可不知. 《伤寒论》第 25 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

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注解:脉洪大,当是脉浮.脉洪大为热盛于里,如何可与桂枝汤?必 是传抄有误,宜改之. 服桂枝汤不合法,而致大汗出,故病不解.脉浮者,病仍在表,宜与 桂枝汤和前法服之.若其人形似疟状,一日再发寒热者,让其小汗出 则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伤寒论》第 44 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 解外者,宜桂枝汤. 注解:太阳病,外证未解者,意同上.外不解,法当汗解,慎不可下 之,下之为逆,解外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 45 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 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 宜桂枝汤. 注解:太阳病,先以麻黄汤发其汗,而病不解,医不详审所以不解之 故,而复下之,若当时脉浮,病必不愈.因浮为在外,法宜汗解.而 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病仍在外,故须与桂枝汤解外即愈. 按:汗下后表仍不解者,则宜桂枝汤解之,以汗下后亡津液也(举拙 注:亡津液者似应宜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详见:各种禁汗的 感冒治法). 《伤寒论》第 53 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 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 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注解:病常自汗出者,其原因不在脉内的荣气,而在脉外的卫气不共 荣气谐和所致.荣自行于脉内,卫自行于脉外,卫失荣则不固,荣失 卫则不守,故令常自汗出也.宜桂枝汤复发其汗,使荣卫和则愈. 《伤寒沦》第 54 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 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注解:脏无他病者,谓无其他内脏病.言外之意病在外也.时发热自 汗出者, 谓发热自汗出有定时也. 此亦卫气不和所致, 宜于其发作前, 与桂枝汤发汗即愈. 《伤寒论》第 56 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 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 枝汤. 注解:伤寒已六七日不大便,头痛有热者,显系里热上攻的为候,故 可与承气汤以下之.不过里热小便当赤,其小便清者,知病不在里, 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解之.假设头痛且必衄者,宜与桂枝汤. 按:该条首冠以伤寒,其无汗可知,即病在表亦不可与桂枝汤,必须 头痛而衄者,始可与之.不过麻黄汤条有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 者, 麻黄汤主之. 本条所述, 脉必不浮紧而浮弱可知, 临证时须细辨. 《伤寒论》第 57 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 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伤寒以麻黄汤发其汗,则证已解,但半日许,其人复烦,切脉 浮数,知表热未解也,故宜桂枝汤更汗解之. 按:服麻黄汤后,表不解,不可再与麻黄汤,而宜桂枝汤;服桂枝汤

后,表不解,仍宜再与桂枝汤,不可与麻黄汤,此为定法,须记. 《伤寒论》第 91 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 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 宜桂枝汤. 注解:太阳伤寒,医误下之,因续得下利清谷不止.清谷,即排泄完 谷不化的大便之谓.下利清补不止,知已转属太阴虚寒里证,虽身疼 痛,表还未解,法宜急救其里,而后治其身疼痛.假若下后,未续得 下利清谷不止,但身疼痛,而清便自调者,则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 汤,救表宜桂枝汤. 按:表里并病,若里虚寒,当先救里,而后解表,此为定法,须记. 又与四逆汤,下利清谷已,而身疼痛不解者,当然亦宜桂枝汤,自在 言外. 《伤寒论》第 95 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 出.欲救邪风者,桂枝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发热汗出者,为中风,汗夺于荣则荣弱,邪并于卫则卫 强,荣卫不和,故使发热汗出也.桂枝汤调和荣卫,而解外邪,故主 之. 《伤寒论》第 164 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 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 黄黄连泻心汤. 注解: 伤寒本不宜下, 而医大下之, 下后表不解, 当与桂枝汤以解肌, 而反以麻黄汤发其汗,一再误治,邪既内陷而心下痞,表亦未解而恶

寒也.宜先与桂枝汤以解表,表解再与大黄黄连泻心汤以攻里. 按:表里并病,若里实宜攻者,须先解表,而后攻里,此亦定法,须 记. 《伤寒论》第 234 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 可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阳明病,虽脉迟,汗出多而微恶寒者,表还未解也,故可发汗, 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 240 条: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 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 汤,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病人烦热,汗出则解者,此暗示不汗而烦躁的大青龙汤证,服 大青龙汤则汗出烦热解也.但又如疟状,日晡所则发热,此时发热属 阳明.若脉沉实,则已传阳明无疑,宜大承气汤下之;若脉浮虚,则 仍在表, 日晡发热, 正是时发热汗出的桂枝汤证, 故宜桂枝汤以发汗. 《伤寒论》第 276 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此所谓太阴病,当指下利而言.下利而脉浮者,病欲自表解, 故宜桂枝汤以发汗. 按:下利脉浮,无非表里合病之属,本条所述,脉当浮弱或自汗出. 若脉浮紧无汗,则宜葛根汤,不可与桂枝汤.葛根汤条谓太阳阳明合 病,而此谓太阴病脉浮者,以葛根汤证为表实,桂枝汤证为表虚,异 其称呼以示虚实不同也. 不过二方均属太阳病的发汗剂, 其主治下利, 当均为太阳阳明的合病.若真是里虚寒的太阴病,即有表证,亦不可

与桂枝汤先攻表,当与四逆汤先救里也. 《伤寒论》第 372 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 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注解:下利而腹胀满,虚寒下利也,故虽身疼痛,法宜先温其里,乃 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按:本条所述乃真太阴病的下利,故虽身疼痛的表证在,亦宜四逆汤 先温其里,而后乃可与桂枝汤以攻其表,可见上条非真太阴病甚明. 《伤寒论》第 387 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 枝汤小和之. 注解:霍乱吐利止后,而身疼不休者,此里和表未和也,宜少与桂枝 汤小和其外. 按:霍乱上吐下利,损人津液至烈,虽遗有表证未解,也不可过汗, 则宜少与桂枝汤消息和解之,量证用药,亦是一法.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第 7 条: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 痛,恶寒,时时有热,干呕,汗出,病虽久,阳旦证续在者,可与阳 旦汤.即桂枝汤,方见下利中. 注解:产后风者,妇人产后患太阳中风也,虽延续数十日不解,表现 为仍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烦闷,干呕汗出,知桂枝汤证未 罢也.病虽久,而桂枝汤证续在者,即宜与桂枝汤. 按: 运用方剂在辨证, 只要见其证, 即宜用其方, 病之久暂无关紧要. 【辨证要点】基于以上论述,可见桂枝汤为一太阳病的发汗解热剂, 但因药味偏于甘温,而有益胃滋液的作用,故其应用,宜于津液不足

的表虚证.若体液充盈的表实证,或胃实里热者,不可与之.有关具 体的适应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浮弱者. 2.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 3.发汗或下之,而表未解者. 4.阳明病,脉迟,虽汗出多.而微恶寒,表未解者. 5.病下利而脉浮弱者. 6.霍乱吐利止,而身疼不休者. 【验案】例 1熊某,女,56 岁,门诊病历一号:22725,1964 年 8 月 20 日初诊.三个月来.每日下午 3~5 点钟发烧, 两臂肘窝发紧, 肩背拘急.热后汗出,两脉缓,苔薄白润.此属"病人脏无他病,时 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故予桂 枝汤: 桂枝 9 克,白芍 9 克,生姜 9 克,大枣 4 枚,炙甘草 6 克 结果:服一剂后,发热时间缩短,两剂后热已,诸证全消. 例 2贺某,男,8 岁,门诊病历号 79322,1965 年 10 月 23 日初诊. 外感发热一周不退,每日上午 11 点 30 分出现发烧(T38℃左右), 汗出,至夜 12 点后烧自已,饮食精神均好,大便隔一二日一行,无 他不适,苔白润,脉虚数.证属营卫失调,治以调和营卫,与桂枝汤: 桂枝 9 克,白芍 9 克,生姜 10 克,大枣 4 枚,炙甘草 6 克 结果: 上药服两剂, 上午已无发热, 下午 l 点后尚有低烧 (T37.2℃~ 37.5℃),苔薄黄,脉尚稍数,与桂枝汤合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服三剂,

诸证解.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葛根) 桂枝加葛根汤 【方剂组成】桂枝 9 克,芍药 9 克,生姜 9 克,甘草(炙)9 克,大 枣(擘)4 枚,葛根 12 克 【用法】以水先煮葛根数沸,再内余药煎取一怀,温服. 【方解】葛根甘平,《本经》谓主消渴,身大热.可见是一清润性的 解热药,而有解肌及缓解筋脉拘急的作用,尤其有解项背部强急的作 用.今加味于桂枝汤,故治桂枝汤证而又见项背强急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 12 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 葛根汤主之. 注解:"几几"是形容短羽之鸟,不能飞腾,动则先伸其颈之状.项 背强几几者,即项背强急,俯仰不能自如之谓.太阳病汗出恶风,是 桂枝汤证,今又见项背强几几,故加缓解是证的葛根来主治.葛根汤 是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这里的"反汗出恶风者",是 对葛根汤证而言,暗示二方在应用上的主要鉴别点,而以一"反"字 传其神.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又见项背肌肉强急. 【验案】任某,女,21 岁,门诊病历号;49703,1965 年 12 月 l0 日 初诊.昨日感冒,头疼头晕,汗出恶风,肩背疼痛,头向左顾则左项 发紧且痛,苔薄白,脉浮稍数.证属太阳表虚而见项背强几几之证. 予桂枝加葛根汤:桂枝 10 克,白芍 10 克,生姜 10 克,大枣 4 枚,

炙甘草 6 克,葛根 12 克 结果:上药服一剂证大减,二剂证已.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汤去枣 麻黄 防风+知母 术附) 桂枝芍药知母汤 【方剂组成】桂枝 12 克,芍药 9 克,甘草 6 克,麻黄 6 克,生姜 15 克,白术 15 克,知母 12 克,防风 12 克,炮附子 6 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桂枝汤增桂姜,去大枣,另加麻黄,防风发汗解表,复 用术附以逐湿痹.知母以消下肢肿,故以治风湿关节痛肢体肿而气冲 呕逆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第 8 条:诸肢节疼痛,身体尪赢.脚肿如 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注解:诸肢节疼痛,即四肢关节疼痛.身体尪赢,即言身体瘦之甚. 脚肿如脱, 即言脚肿之甚. 头眩短气, 温温欲吐, 为气冲饮逆的结果, 此宜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按:慢性关节炎下肢肿痛者,用本方有良验,并以本方加石膏治年余 不解的风湿热有奇效.又以本方合用桂枝茯苓丸,治疗下肢肿的脉管 炎亦验. 【辨证要点】关节痛疼,肢体肿而气冲呕逆者. 【验案】徐某,男性,19 岁,病历号 189520,l966 年 2 月 15 日初诊. 左足肿疼己五六年, 近二年加重. 经拍片证实为跟骨骨质增生. 现症: 左足肿疼,怕冷,走路则疼甚.口中和,不思饮,苔薄白,脉沉弦.

此属风寒湿客注关节,治以发汗驱湿,与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 10 克,白芍 10 克,知母 12 克,防风 10 克,麻黄 100 克,生姜 12 克,苍术 12 克,川附子 6 克,炙甘草 6 克 结果:上药服七剂.左足跟疼减,走路后仍疼,休息后较冶疗前恢复 快.增川附子为 9 克继服,一月后左足跟肿消,疼痛已不明显.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汤+附子) 桂枝加附子汤 【方剂组成】桂枝 9 克,芍药 9 克,甘草(炙)9 克,生姜〔切)9 克,大枣(擘)4 枚,炮附子 6~10 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附子辛温,为一有力的温中,祛寒,逐湿药,尚有振兴代谢 机能的作用,无论表里若陷于阴证者,多宜以本药配方治之.桂枝加 附子汤即治桂枝汤证而现少阴证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 20 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本桂枝证,医误以麻黄汤大发其汗,遂使汗漏不止. 其人恶风半由于桂枝汤证未解,半由于已陷入阴证.小便难,即由于 汗漏不止,体液大量亡失的结果.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亦由于津液 亡失,筋肉失和的极虚证候.以上种种,纯由于误治表证还未解而且 陷入阴证,故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按:桂枝加附子汤为少阴病的发汗剂,即不因误治,而见本方证者亦 宜用之.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见汗出恶风明显,小便难,四肢微急者. 【验案】任某,女,33 岁,首都机场门诊病历号 131,初诊日期 1966 年 3 月 25 日.因腰背疼在积水潭医院,北京中医学院附院检查均诊 断为"脊椎骨质增生".近来头晕,头痛,目胀,下肢关节胀疼,手 麻,乏力,四肢逆冷,易汗出,恶寒,苔白舌淡,脉沉细.证属桂枝 加附子汤证,予其方药: 桂枝 10 克,白芍 10 克,炙甘草 10 克,生姜 10 克,大枣 4 枚,制附 片 10 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痛减,四肢逆冷好转.服一月后全身症状好转. 小建中汤(桂枝汤+增芍药+饴糖) 小建中汤 【方剂组成】桂枝 9 克,芍药 18 克,生姜 9 克,炙甘草 6 克,大枣 4 枚,饴糖 45 克(分冲) 【用法】水煎五味,汤成去滓,内胶饴,更上火上消解,温服.呕家 不可用建中,以甜故也. 【方解】桂枝加芍药汤原治腹满痛,今加大量甘温补虚缓急的胶饴, 虽仍治腹痛,但已易攻为补,故名之为建中.谓之小者,以其来自于 桂枝汤,仍兼解外,与专于温补的大建中汤则比较为小也.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 100 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 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注解:涩为津血虚,阳脉涩,即脉浮涩,为表虚荣卫不利.弦为寒, 阴脉弦,即脉沉弦,为里虚有寒.伤寒得此脉,依法腹中当急痛,宜

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谓服小建中汤后,而病未全治,当已转属少 阳,故宜小柴胡汤主之. 按: 脉浮涩而沉弦, 为小建中汤与小柴胡汤共有的脉象, 但腹中急痛, 为小建中汤所属,而柴胡证不常见.先与小建中汤,不只是治腹中急 痛,而且因表里实,津液自和,即伤寒四证,亦当自汗而解.假设不 瘥,知已转属少阳,当以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第 102 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注解: 血少心气虚则悸. 表不解则烦. 小建中汤内能补虚, 外能解表, 故主之. 按:营气虚血少者,不可发汗.中气建,血液充,津液自和便自汗出 愈.论中有明文,可互参.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 13 条: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 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注解:虚劳,为古人对虚损不足之病的通称.里急,腹中痛,即腹中 急痛的互词.悸者,为血少心气不足.衄者,为气冲热亢.梦失精者, 为下焦虚,精不守.四肢酸痛者,为荣卫不利.手足烦热者,为虚热. 咽干口燥者,为津液枯燥. 腹皮弦急,按之腹筋不松软而拘挛者,即里急腹急之候.里急腹中痛 者,即小建中汤应用的主证.以上所述为小建中汤证,故以小建中汤 主之.不要以为小建中汤能治一切虚劳.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 18 条: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注解:腹中痛,即腹中急痛的简词.妇人腹中急痛者,当以小建中汤

主之. 这里虽举妇人腹中痛,实际有是证,男子也可用本方.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兼见腹中急痛,或见心悸而不呕者. 【验案】例 1?张某,男性,42 岁,某厂门诊病历号 529,1966 年 6 月 l0 日初诊.胃脘隐痛反复发作已五年.经检查诊断为"胃粘膜脱 垂",近症常饿时胃脘痛,恶寒怕冷,口中和不思饮.无恶心吞酸, 大便微溏,日二次行,下肢酸软.先与附子理中汤治之不效,后细问 症,据有汗出恶风,脉缓,知为表虚中寒之证,故予小建中汤: 桂枝 10 克,白芍 18 克,生姜 10 克,大枣 4 枚,炙甘草 6 克,饴糖 45 克(分冲) 结果: 上药服六剂, 胃脘疼已, 但饿时仍不适, 大便溏好转仍日二行, 仍服上方.7 月 1 日复诊,除大便微塘外,他无不适. 例 2?刘某,男性,28 岁,1968 年 9 月 21 日初诊.一年来,胃脘时 痛,同时见前阴抽痛,多治无效,苔薄白,脉弦细,此属表虚里寒之 证,与小建中汤三剂诸症已. 麻黄汤(麻甘桂+杏) 麻黄汤 【方剂组成】麻黄(去节)9 克,桂枝 6 克,炙甘草 3 克,杏仁(去 皮尖)9 克 【用法】水煎,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再内余药煎取一杯,温服. 服药后盖棉被取微似汗. 【方解】麻黄为一有力的发汗药,佐以桂枝再宜致汗.杏仁定喘,甘 草缓急,故治太阳病表实无汗,身疼痛而喘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 35 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 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以头痛,发热,恶寒为常,若更见有身疼,腰痛,骨 节疼痛,无汗而喘者,此为表实证,则宜麻黄汤上之. 按:桂枝汤证,由于自汗出,郁集于体表的体液和废物得到部分的排 出,虽亦身疼痛,但不剧烈,并亦不至迫及于肺.而麻黄汤证,由于 无汗体液和废物充盈于体表,压迫肌肉和关节,因使身,腰,骨节无 处不痛,并逆迫于肺而发喘.只以自汗出和无汗的关系,遂有虚实在 表的不同反映,亦即或宜桂枝或宜麻黄的用药关键. 《伤寒论》第 36 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 黄汤. 注解:太阳与阳明合病,当指既有发热恶寒的表证,同时又有大便难 的里证言. 喘为承气汤和麻黄汤的共有证, 不过承气汤证为腹满而喘; 而麻黄汤证为喘而胸满,故谓不可下,宜麻黄汤以发汗. 按:腹满而喘者,则腹满为主而喘为客,即先由于实满上迫胸隔,阻 碍呼吸因而发喘,下之满自去,而喘亦自已;喘而胸满者,则喘为主 而胸满为客,即先由于呼吸困难,胸腔内压增高因而胸满,发汗以平 喘,则满自消.证有主从,治分表里,对于辨证甚关重要. 《伤寒论》第 37 条: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 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注解:太阳病已十余日,脉虽浮但细,并其人多倦嗜卧,病已有内传

少阳之象,故谓外己解也.设更胸满胁痛者,则柴胡证具,故可与小 柴胡汤;若脉但浮而不细,并亦无嗜卧及胸胁满痛者,则病仍在表, 虽十日已去,也可与麻黄汤. 按:脉细主血少,而见之于浮,乃体表津血不足的为候,即小柴胡汤 条所谓血弱气尽腠理开的情况.嗜卧与嘿嘿都是倦怠形状,详见小柴 胡汤条,可互参. 《伤寒论》第 46 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 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 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为麻黄汤方证,病虽八九 日不解,但上述的表证仍在,此亦当与麻黄汤发其汗.服药已微除, 谓服麻黄汤后,上述为证即略减退.发烦目暝为病欲解而发作的瞑眩 状态. 剧者必衄, 谓此瞑眩发作的剧者又必鼻衄, 但病亦必随衄而解. 阳气指津液而言,其所以致衄者,即因为日久不得汗出,则郁集于体 表的津液过多过重的缘故. 按:古人常称津液为阳气,或简称为阳.桂枝汤证自汗出则阳气虚于 表; 麻黄汤证无汗则阳气实于表. 若久不得汗则阳气愈实, 因谓为重. 瞑眩为服药有验的一种反应,看似惊人,少时即已,而且所病亦必随 之而愈,故古人有"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的说法.病家医家均应识 此,免得临时慌张乱投药物,反而误事. 《伤寒论》第 51 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注解:脉浮,为病在表的脉应,若无汗则宜麻黄汤发其汗.

《伤寒论》第 52 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注解:脉浮数,为表有热的脉应,宜麻黄汤发汗解之. 按:以上二条均属简文,证已详于前,故只举可发汗的脉应论之. 《伤寒论》第 55 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注解:太阳伤寒脉浮紧,本宜麻黄汤发其汗,若拖延日久不发汗,体 表郁闭, 致阳气重于表, 邪无从出, 体液上冲因致此. 有因衄而解者, 如 46 条.也有虽衄而不解者,即本条. 按:表实宜发汗,若迁延不发汗者,往往因阳气重于表而致衄.亦有 因衄而表解病愈者,本条所论为虽衄而表不解者,故以麻黄汤发汗以 解表,表解则衄亦必已.又必与衄家不可发汗之戒相鉴.所谓衄家是 指长时鼻衄的病, 由于久失血, 即遭受外感亦不可发汗. 因汗夺津液, 必益虚其血液也.而本条所述是宜汗不汗,体液上冲而致衄,发汗表 解而衄亦自止. 《伤寒论》第 235 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 黄汤. 注解:脉浮无汗而喘,此喘发自于表实甚明,故发汗则愈,虽有阳明 证,亦宜麻黄汤先发汗. 【辨证要点】基于以上所论,则麻黄汤的应用,以表实无汗为主,至 于其具体证治,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②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 ③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者.

④太阳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 ⑥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 【验案】陈某,男性,24 岁,病历号 97771,1965 年 10 月 9 日初诊. 昨天打篮球后用凉水洗澡,今早感恶寒感身热(38.6℃) ,无汗,头痛, 身酸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此属太阳表实证,治以发汗解表, 与麻黄汤: 麻黄 10 克,桂枝 6 克,炙甘草 6 克,杏仁 10 克 结果:上药急煎即服,盖棉被得微汗出,热渐退.未再服药,调养二 天自愈. 葛根汤(麻黄+桂枝汤+葛根) 葛根汤 【方剂组成】葛根 12 克,麻黄 9 克,桂枝 6 克,生姜 9 克,芍药 6 克,炙甘草 6 克,大枣 4 枚 【用法】以水先煮麻黄葛根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杯,温 服,取微汗. 【方解】此于桂枝加葛根汤更加麻黄,故治桂枝加葛根汤证无汗而喘 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 31 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者,则以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今以无汗,故以有麻黄的本方主之. 《伤寒论》第 32 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注解: 既有头项强痛而恶寒的太阳表证, 同时又有自下利的阳明里证,

因谓为太阳与阳明合病,此宜以葛根汤主之. 按:下利而现太阳证,则病欲自表解,故发汗则愈,无汗表实者宜本 方, 自汗表虚者宜桂枝汤, 此证常见. 宜注意. 又太阳与阳明合病者, 必自下利,宜读作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者.意思是说:太阳与阳 明合病必须有自下利者,才可用葛根主之,而不是说太阳与阳明合病 者必定自下利.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第 12 条: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 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无汗,小便不当少,今由于气上冲胸,水不得畅行于 下,故小便反少.牙关紧急不得语,已是为痉之渐,故谓欲作刚痉, 宜以葛根汤主之. 按: 《金匮要略》曰:"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 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又曰:"太阳病, 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本条即述刚痉的证治.葛根汤 本治项背强几几,实即项肌肉失和因致痉挛的证候.若此证严重时, 则致背反张的痉病,故太阳病发热恶寒无汗而痉者,当然须以本方主 之.不过本方的应用,并不限于以上所论.由于葛根汤清凉解肌,而 且解毒,故疹痘诸疾于初期太阳病时,概以本方治之.依据经验,外 感咳喘须发汗者, 以用本方的机会为多. 尤其发热无汗而恶寒剧甚者, 不问项背急与否多属本方证.他如腰肌劳损,本无表证的明征,与本 方治之屡验. 《神农本草经》谓葛根治诸痹,痉与痛,皆得之肌不和 或均指为痹之属亦未可知.

【辨证要点】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或见下利者. 【验案】刘某,男性,49 岁,病历一号 5294,1967 年 7 月 26 日初 诊.背疼一年,胸椎 2~5 有压痛.经拍片证实胸椎 8,9,11 骨质增 生.曾经理疗不但无效,而且症状逐渐加重,出现腰痛,腿疼,无奈 找中医治疗.近症:腰背疼痛.不能翻身,颈项发紧疼痛,不能向右 转头,不能伏仰,苔白,脉沉.此属寒湿流注项背,治以散寒祛湿, 与葛根加苓术附汤: 葛根 12 克, 麻黄 10 克, 桂枝 10 克, 生姜 10 克, 白芍 10 克,大枣 4 枚,茯苓 10 克,苍术 10 克,川附子 10 克,炙甘 草6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疼即大减,增附子为 12 克,又服三剂,头左右转 动自如,可以伏仰,深低头时仅微痛,晨起可以翻身. 麻杏石甘汤(麻甘+杏+石) 麻杏石甘汤 【方剂组成】麻黄 18 克,杏仁 9 克,炙甘草 9 克,石膏 45~100 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麻黄伍桂枝攻表邪而发汗,伍石膏清里热,故反治汗出.今 于麻黄汤去桂枝,倍用麻黄,增量甘草而加石膏,故治汗出有热喘而 急迫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 63 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 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注解:无大热,谓不似阳明病热实于里的身大热,但并非无热之意. 大意是说:发汗后表不解,依法宜桂枝汤汗以解之.但汗出而喘,身

无大热者,虽亦外邪未罢,而不可更行桂枝汤,则可与麻杏甘石汤. 按:此汗出纯由于里热的熏蒸所致,汗出稠粘量多而臭味重,与桂枝 汤证的自汗淡薄量少而臭味轻者有异.不过热实于里身当大热,今无 大热则未至阳明内结的热实程度甚明. 故知此喘无关于里实满的承气 证, 而半由于麻黄证, 亦半由于热壅于里, 故以两解表里的本方治之. 《伤寒论》第 162 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 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注解:太阳误下后,热陷于里而致表里并病,亦每见本方证,当然不 可与桂枝汤而宜与本方. 按:喘而汗出,身无大热,为本方应用的主证.气管炎,肺炎等常见 本方证.但并非这两病的特效药,若适是病,即用是药反而多误.中 医治病在辨证,用非其证,不但无益,而且有害.学者常须识此,慎 勿等闲视之. 【辨证要点】汗出而喘,口干烦满而不恶风者. 【验案】陈某,男性,24 岁,病历号 97771,1965 年 3 月 25 日初诊. 自昨日恶寒身疼,咳喘咽干,自服 A.P.C 两片后,汗出不恶寒,但仍 身疼,咳喘,吐白痰,口干思饮,苔白舌尖红,脉滑数.证属外寒里 热,肺气不宣,治以解表清里,宣肺降逆,与麻杏甘石汤: 麻黄 18 克,杏仁 10 克,炙甘草 10 克,生石膏 45 克,半夏 12 克 结果:上药服二剂,汗出及喘减.继以桑杏汤加减,服六剂诸症已.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甘+杏 姜枣+桑白皮 连翘 赤小豆)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方剂组成】麻黄 6 克,生姜 6 克,生梓白皮 15 克,连翘 6 克,炙

甘草 6 克,大枣 4 枚,赤小豆 30 克,杏仁 6 克 【用法】先煮麻黄,去上沫,再内诸药煎,温服. 【方解】以麻黄汤去桂枝加姜枣发表,而且安胃,复以生梓白皮,连 翘,赤小豆清热并亦驱湿,故治表实无汗,瘀热在里而发黄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 262 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 汤主之. 注解:伤寒无汗,热不得外越,合湿瘀于里者,身必发黄,宜以麻黄 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按:黄疸初作,若无汗形似伤寒者,宜本方.若汗出形似中风者,宜 桂枝加黄芪.但表证已罢.当依证选用适方治之. 【辨证要点】表实无汗,或身黄,目黄,或身痒者. 【验案】尹某,男性,40 岁,病历号 192297,1966 年 3 月 4 日初诊. 近两月右上腹疼痛,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自昨日起发热恶寒, 身目发黄,身痒,口粘不思饮,小便黄少,苔白腻,脉浮弦.证属外 邪里湿,郁而化热,治以解表化湿,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 6 克,连翘 10 克,赤小豆 30 克,桑白皮 10 克,炙甘草 6 克, 大枣 4 枚,生姜 10 克,杏仁 10 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热退,痒已,但黄疸不退,且逐渐加重,后确诊 有胰头癌,不及两月病逝. 麻杏薏甘汤(麻甘杏+薏苡仁) 麻杏薏甘汤 【方剂组成】麻黄 9 克,薏苡仁 18 克,杏仁 6 克,炙甘草 6 克

【用法】同麻黄汤. 【方解】薏苡仁味甘微寒, 《神农本草经》谓:"主筋急拘挛,久风湿 痹."此与上方虽均治风湿,但前者偏于治寒,故用性温的白术;而 本方偏于治热,故用性寒的薏苡,且去桂枝.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第 21 条: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 甘草汤. 注解: 一身尽痛, 谓一身关节无处不疼. 病在表故发热. 日晡所剧者, 谓此身疼和发热于日晡所时尤剧烈.以上为证名之曰风湿.此病大都 由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之. 按:汗出当风,则欲出之汗被风寒所却,瘀滞体表,久而成湿,流注 关节因致炎证之变.久伤取冷,指天热汗出乘荫取凉的意思,其致病 的道理与汗出当风同. 本条所述, 颇似今之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证治. 【辨证要点】周身关节痛,发热身重或肿者. 【验案】黄某,女性,37 岁,某厂门诊病历号 1971,1966 年 4 月 1 日初诊.关节疼痛已五年,经多处检查诊断为"慢性关节炎","腰骶 关节韧带劳损".近症:四肢关节痛,不能屈伸,屈则酸痛,腰以下 发胀,且白带多,下肢微肿,苔白腻,脉沉弦滑.此风寒湿痹而湿重 者,治以温化寒湿,与麻杏苡甘汤加味: 麻黄 10 克,杏仁 10 克,生苡仁 30 克,炙甘草 6 克,茯苓 12 克,苍 术 12 克,制附片 10 克

结果:上药服四剂,关节痛减,白带也减.因天气变化症状有反复, 但继续以本方加减治疗,5 月 6 日复诊,关节痛已.服丸药以巩固. 越婢汤 (麻甘+姜枣+石) 【方剂组成】麻黄 18 克,石膏 45~100 克,生姜 9 克,炙甘草 6 克, 大枣 5 枚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此亦同麻杏甘石汤,为外邪内热的治剂.但无杏仁则治喘的 作用较弱,但有生姜大枣则健胃逐水的作用加强,余则大同小异.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 21 条: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 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注解: 外邪而又水肿者谓风水. 恶风, 脉浮为外邪; 一身尽肿为水气. 续自汗出无大热,与麻杏甘石汤证的汗出无大热者同.津液未至虚损 故不渴,宜越婢汤主之. 按:水气在表,法当发汗.但津液虚损者不可发汗,故《金匮要略》 有"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之戒.脉浮不渴,正是本方发 汗的关键, 后世误于石膏治渴, 而把脉浮不渴, 改为脉浮而渴, 大错. 其实石膏除热并不一定渴, 口舌干而烦躁者即可用之. 若真大渴欲饮, 乃津液伤损之候,须合用人参方能有济,详见白虎加人参汤条,互参 自明.又《金匮要略水气病》篇对于风水是这样说的:"风水,其脉 自浮,外证骨节疼烦,恶风".本条所述以续自汗出,故骨节不疼. 若无汗而疼烦,当属大青龙汤证,而不可与本方,须知.

【辨证要点】周身浮肿,脉浮,恶风者, 【验案】佟某,男性,63 岁,初诊日期:1965 年 7 月 6 日.因慢性 肾炎住某医院,治疗三月效果不佳,尿蛋白波动在(+)~(+++) 之间, 无奈要求服中药治疗. 四肢及颜面皆肿, 皮肤灰黑, 腹大脐平, 近几日不能饮食,小便量少,汗出不恶寒,苔白腻,脉沉细.此属水 饮内停,外邪不解,郁久化热,为越婢汤方证: 麻黄 12 克,生姜 10 克,大枣 4 枚,生石膏 45 克,炙甘草 6 克 结果:上药服一剂,小便即增多,喜进饮食,继服即余剂,浮肿,腹 水消,尿蛋白(—) ,病愈出院. 小青龙汤(麻黄汤以芍代杏+半夏 干姜辛味) 小青龙汤 【方剂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各 9 克,五味 子 12 克,半夏 15 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发汗以驱外邪.半夏,干姜,细辛, 五味子逐寒饮以平咳喘,故此为外邪里饮而致咳喘的治剂.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 40 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 或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注解:心下有水气,虽发汗而表不解;有外邪故发热;激动里饮故干 呕而咳,或喘;小便不利则少腹满;水停不化故或渴;水谷不别故或 利;水气冲逆故或噎,此宜小青龙汤主之. 按:表证而里有水饮者,无论伤寒或中风均须兼逐其水而表始得解.

前于桂枝剂已屡有说明, 故不再赘. 胃中有饮本无渴证, 今谓或渴者. 乃由于小便不利所致,与五苓散证之渴同,故或渴,或利,或噎均宜 读在小便不利,少腹满句之后,而或喘者,宜接于发热而咳句,此以 上为主证.或咳以下为客证.只若主证在,不问客证有无均宜本方主 之. 《伤寒论》第 41 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 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注解:气冲饮逆故咳而微喘,外邪不解故发热,胃有饮故不渴,宜以 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后则饮去胃中干,故遂渴,此为服药有效之验, 故谓寒去欲解也.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 35 条: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注解:倚息,即凭依于物呼吸之意.久有痰饮,复被风寒,因而咳逆 呼吸困难.以至倚息不得卧者.小青龙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 23 条: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 上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注解:见大青龙汤条.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 7 条: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 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注解:吐涎沫,指咳逆吐涎沫,暗示为小青龙汤证.而医反下之,故 心下痞, 仍宜以本方先治其咳吐涎沫, 涎沫止再以泻心汤治其心下痞. 按:涎沫即泡沫痰,为寒饮之候,本条当指咳吐涎沫,为外邪内饮的 小青龙汤证.若呕吐涎沫,则宜半夏干姜散;若头痛者,则宜吴茱萸

汤,此均为胃有寒饮而无外邪者.互参自明. 【辨证要点】外邪里饮而致咳喘者. 【验案】何某,女性,30 岁,病历号 74177,1965 年 10 月 22 日初 诊.自 1954 年患支气管哮喘合并支气管扩张,常咳逆倚息不得卧, 近鼻塞流清涕,咳吐黄白痰,怕冷,口干不思饮,苔白浮黄,脉细略 数.证属外邪内饮之咳喘,治以温化寒饮兼以解表,与小青龙汤: 麻黄 10 克,桂枝 10 克,白芍 10 克,半夏 12 克,干姜 6 克,细辛 6 克,五味子 10 克,炙甘草 6 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已能平卧而睡,咳喘显减而痰仍多.以原方服 9 剂,喘己.流清涕己.改服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加减,服一月而安.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细辛+附子) 麻黄附子细辛汤 附子细辛汤 【方剂组成】麻黄 6 克,炙甘草 6 克,炮附子 3 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此于甘草麻黄汤加附子,故治甘草麻黄汤证而陷于阴证者. 麻黄只取原量之半,亦以少阴病宜微发汗之因.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 302 条: 第 少阴病, 得之二三日, 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 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注解:少阴病,初得二三日的时期内,以不传里并发太阴病的里证为 常,故宜麻黄附子甘草微发汗以解表. 按:体弱或老年人若患伤寒或感冒,往往发作少阴病,以其在表的时 间甚暂,二三日后即常传里而并发呕吐,下利的太阴病,此所谓得之

二三日无里证.而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可见此二三日时纯属表 证甚明.二三日后传里,而始有里证,但不是说少阴病根本属里. 【辨证要点】表虚寒证见恶寒,无汗,脉微细. 【验案】许某,男性,47 岁,病历号 3752,1978 年 5 月 4 日初诊. 右头痛两天,自感无精神,两手逆冷,恶寒无汗,口中和,不思饮,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咽红多滤泡增生.此属虚寒表证,治以温 阳解表,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味: 麻黄 10 克,制附子 10 克,炙甘草 6 克,川芎 10 克 结果:上药服一煎.微汗出,头痛解,未再服药,调养两日,精神如 常. 射干麻黄汤(麻黄+半夏生姜大枣细辛+五味子 紫菀 款冬花 射干) 射干麻黄汤 【方剂组成】射干 9 克,麻黄 12 克,生姜 12 克,细辛 9 克,紫菀 9 克,冬花 9 克,五味子 13 克,大枣 3 枚,半夏 15 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射干,紫菀,冬花,五味子均主咳逆上气,而射干尤长于清 痰泄火,以利咽喉.麻黄,生姜发表散邪.半夏,细辛,大枣降逆逐 饮,故亦是外邪内饮而致咳逆的治剂,与小青龙汤所主大致同,而侧 重于上气痰鸣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 6 条: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 射干麻黄汤主之. 注解:水鸡,即青蛙.咳而上气,若咽喉痰鸣如水鸡声者,宜射干麻

黄汤主之. 按:气管炎咳逆痰多,咽中不利者,本方有良效.若口干或烦躁者宜 更加石膏. 【辨证要点】小青龙汤证喉中痰鸣明显者. 【验案】康某,男性,49 岁,1965 年 12 月 l 日初诊.1965 年脊柱骨 折后患喘息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 近一周受寒咳喘加重, 喉中痰鸣, 不能平卧,咯吐白粘痰,量多,头痛,背痛,口干不思饮,苔白腻, 脉浮弦.证属外寒内饮而属射干麻黄汤证: 麻黄 12 克,射干 10 克,生姜 12 克,大枣 4 枚,紫莞 10 克,冬花 10 克,细辛 10 克,五味子 10 克,半夏 15 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咳喘减,稍能平卧.因口渴明显,汗出较多,上方 加生石膏 45 克,服七剂咳喘明显减轻,可以平卧. 五苓散(猪苓术泽+桂枝) 五苓散 【方剂组成】猪苓 9 克,泽泻 15 克,白术 9 克,茯苓 9 克,桂枝 6 克 【用法】以上五味为细末,白饮和服 3 克,多饮暖水.汗出愈.以上 量作煎剂也可,但水逆证仍以散服佳. 【方解】集猪苓,泽泻,白术,茯苓诸利尿药,合以解外降冲气的桂 枝,故治脉浮有热,气冲水逆,渴而小便不利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 71 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 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

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注解:太阳病,依法当发汗,但发汗以取微似有汗者佳.若发汗不得 法而使大汗出,津液大量亡失,胃中水分被夺而干燥,故其人烦躁不 得眠.欲得饮水者,则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即愈. 若发汗后而脉浮, 小便不利, 微热, 消渴者, 此为里有停饮误施发汗, 而表仍不得解的为证,则宜五苓散主之. 按:里有水饮,虽发汗则表不解,前于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条已 详言之,可互参.小便不利,废水不得排出,新水不能吸收,组织缺 乏水的营养,故渴欲饮水,虽饮亦只留于胃肠,因致随饮随渴的消渴 证.此时以本剂利其小便,水液代谢恢复正常,则消渴自已,而表亦 自解. 《伤寒论》第 72 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注解: 发汗后而脉浮数, 为病仍在外. 表热未解故烦; 水停不化故渴, 宜五苓散主之. 按:此亦应有小便不利证,未明言亦省文也. 《伤寒论》第 73 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 苓甘草汤主之. 注解:见茯苓甘草汤方. 《伤寒论》第 74 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 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注解:中风发热,即指发热汗出的中风证.六七日不解而烦,谓病已 六七日,虽服桂枝汤而仍发热不解而烦.有表里证,谓既有发热而烦

的表证,同时并有以下所述水逆的里证,水停不化,故渴欲饮水.水 伴冲气以上逆,故水入则吐,此名为水逆,宜以五苓散主之. 《伤寒论》第 141 条: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 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 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 注解:见文蛤汤方. 《伤寒论》第 156 条: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 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注解:太阳病,每以误下,使邪热内陷而心下痞,此与泻心汤而治. 但亦有误下后, 水伴冲气逆迫于心下, 而心下痞者, 其人渴而口燥烦, 小便不利,即水停不行之证,此与泻心汤证显异,故与泻心汤则痞不 解,宜以五苓散主之. 《伤寒论》第 244 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 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 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 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注解:太阳病,脉浮缓弱为中风脉.发热,汗出,复恶寒,为中风证 未传少阳,故不呕.其所以心下痞者,当由于医者误下所致,言外宜 先以桂枝汤以解外,外解已,再与泻心汤以攻痞,此为第一段. 若上证未经误下,并其人己不复恶寒而渴者,此表证已罢而转属阳明 病了.若小便数者,大便必硬,故心下痞,但此属津液竭于里的脾约 证,即不大便十日亦无所苦,如其人渴欲饮水,则可以少少与之法救

之,此为第二段. 若上证未经误下,并亦未转阳明,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心下痞正是 水逆心下的五苓散证,则宜五苓散治之,此为第三段. 《伤寒论》第 386 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 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注解:霍乱初作,亦常见头痛,发热,身疼痛的表证.若其人渴欲饮 水,为有热,宜以五苓散两解表里.若其人口中和而不用水,为里多 寒,宜先救里而后表,宜理中丸主之. 按:霍乱上吐下利,耗人精气至烈,虽有表证,亦不可发汗,只有五 苓散两解表里的一法.《伤寒论》谓"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 有寒故也."故不用五苓散者,是因里多寒,须理中汤先救其里.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 31 条: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抹而 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注解:脐下悸为水动自下;吐涎沫为水泛于上,故脐下悸吐涎沫而癫 痫眩冒者,皆水饮为患,故以五苓散主之. 按:注家多把癫眩改为巅眩或颠眩,以为头眩之意,但屡依本条所述 用本方治愈癫痫证,足证癫眩二字无误.曾治一小儿患癫痫吐涎沫, 每脐下一跳动则犯病,服五苓散(汤剂)六剂而愈. 【辨证要点】表虚证兼见心下停饮,小便不利者. 【验案】李某,男性,47 岁,住院病历号 17020,会诊日期 1975 年 7 月 27 日.患者自感上腹有肿物已两月多,因无不适,未曾检查治 疗,近一月来因感到左上腹疼痛而来门诊治疗.经内外科检查,怀疑

是肿瘤而收住院治疗.体查:上腹左右均可触及拳头大实性肿物,表 面不光滑,轻度压痛,部位深在与体位无关.尿常规:蛋白(土), 红血球 15—20, 白血球 3—5. 血沉 61 毫米/小时. 尿酚红排泄试验: 一杯 3%,二杯 5%,三杯 5%,四杯 7%.静脉肾盂造影:左肾扩大, 右肾未显影.临床诊断:双肾肿瘤?肾结核?因尚等待手术要求服中 药一试.依证所见:左腹胀痛,头晕心悸,汗出恶风,口渴思饮.饮 后渴仍不止,而心下水响,尿频涩痛,苔白,脉浮数,心率 100 次/ 分.此属表虚心下停饮之证,与五苓散加减两解表里; 猪苓 10 克,泽泻 15 克,苍术 10 克,茯苓 12 克,桂枝 10 克,滑石 30 克,阿胶 10 克(烊化),生大黄 3 克,生薏苡仁 30 克 结果: 上药服二剂后, 小便增多, 尿中排出绿豆大结石. 三剂服完后, 连续四五天排出细砂样结石,腹部肿物消逝于无形,其他症状也全消 失.追访五年未见复发. 苓桂术甘汤(苓术+桂甘) 苓桂术甘汤 【方剂组成】茯苓 12 克,桂枝 9 克,白术 9 克,炙甘草 6 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桂枝甘草汤中加利尿逐水的苓术,故治桂枝甘草汤证而 里有水饮,见小便不利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 67 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 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汤主之.

注解:太阳伤寒,法宜发汗,若吐若下,均属误治.表不解故气上冲 胸. 若里有水饮, 更必伴冲气以上犯, 心下逆满, 起则头眩即其候也. 脉沉紧为寒饮在里之应,虽表解,亦不可发汗,若误发之,则势必动 及经脉,将使身为振振摇的剧变,无论发汗与否,均宜苓桂术甘汤主 之. 按:平时即有水饮的人,若患外感而误施吐下,表不解而气上冲者, 最易使水伴气冲上犯,气上冲胸,心下逆满,起则头眩即水伴气冲的 为候,亦即本方的主证.此时与本方降冲气以逐水饮,则上证治而表 自解.若再误发其汗,不但表不解,而且激动里饮,更必使其人身为 振振摇,当然此时还宜以本方治之. 《伤寒论》第 164 条: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 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注解:此即上条重出,前之脉沉紧,是指发汗前,此之脉甚微,乃指 发汗后.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虽亦皆气冲饮逆的 为证,但较发汗前已更重一等.经脉动惕即前之身为振振摇的互词. 久而成痿,谓此证若不速治,久将成为肢体不用的痿证. 按:此条虽未提治法方药,但据所述肯定是苓桂术甘汤方证.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 16 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苓桂术甘汤主之. 注解:《金匮要略》谓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 饮. 心下有痰饮, 即胃中有停饮. 胸胁支满, 目眩亦水气冲逆的为候, 故以苓桂术甘汤主之.

按: 本方治头晕目眩确有良效, 若无气冲之候者则不验. 若心下逆满, 气上冲胸,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胸胁支满等均属其候, 临证时宜注意.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 17 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 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注解:《金匮要略》谓:"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悸,微者短 气."短气为胃有微饮的征侯.利其小便则饮即去,宜适证选用苓桂 术甘汤或肾气丸. 按:就去微饮而治短气这一点,二方均有用之的机会,但不是说任取 一方即能治之.临证时仍宜细辨自在言外. 【辨证要点】头晕目眩,或短气小便不利见气上冲者. 【验案】刘某,女性,19 岁,1977 年 l0 月 3 日初诊.两月来耳鸣耳 聋,鸣甚则头眩,苔白,脉沉细.此属水饮上犯之证,予苓桂术甘汤: 桂枝 10 克,茯苓 18 克,苍术 10 克,炙甘草 6 克 结果:上药连服八剂,耳聋好转,头已不晕,耳鸣亦大减.原方增桂 枝为 12 克,茯苓 24 克,又服六剂痊愈. 麻子仁丸(麻仁 杏仁 白芍+小承气汤/大黄+厚枳) 麻子仁丸 【方剂组成】麻子仁 30 克,芍药 24 克,枳实 24 克,大黄 18 克,厚 朴 24 克,杏仁 18 克 【用法】以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 10 丸,日三服,渐加, 以知为度. 【方解】此于小承气加润下的麻仁,杏仁,芍药等物,和蜜为丸,安

中缓下,使正不伤.习惯性或老人便秘,及虚人里有积滞者宜之.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 247 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 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注解:趺阳为足阳明胃经之脉,古人用以候胃.脉浮主热,胃有热则 气盛,故谓浮则胃气强.涩主津液虚,小便数则耗伤津液,故谓涩则 小便数.浮涩相搏,亦必使阳绝于里,大便则硬,古人谓脾为胃运输 津液, 今胃中干已无津液可运, 则脾的功能受到制约, 故谓其脾为约, 宜麻子仁丸主之. 【辨证要点】经常便秘而无所苦者. 【验案】李某,男性,59 岁,病历号 61448,初诊日期 1965 年 2 月 18 日.感冒两周经服药治愈,唯胸胁闷满,纳差,大便干燥,三四 日一行,苔白,脉弦细.肝下缘肋下 1cm,轻微压痛.此属脾弱兼阳 明内结,与麻仁丸,早晚各一丸. 结果;服一日大便即通,继服无所苦. (大黄 芒硝 甘草+桃仁+桂枝) (调胃承气汤+桃仁+桂枝) 桃核承气汤 【方剂组成】桃仁 9 克,大黄 12 克,桂枝 6 克,炙甘草 6 克,芒硝 6 克(分二煎) 【用法】以水煮四味,汤成去滓,内芒硝,更上火上微沸,温服. 【方解】此于调胃承气汤加驱瘀血的桃仁,和治气冲的桂枝,故治调 胃承气汤方证气上冲,而有瘀血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 106 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 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 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注解: 热结膀胱, 即指热和血结于膀胱所在的部位. "急"即胀满之意. "结"即结实之意,少腹急结,谓小腹有自他觉的硬满证候.太阳病不 解,常传里为胃家实的里实证,然亦有热结于膀胱部位的瘀血证,瘀 恶之气上犯头脑, 故其人如狂, 若其血自下则亦常自解, 故谓下者愈. 假如血不自下, 或虽下而不尽, 势须以本方攻之. 不过太阳证不罢者, 还不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后,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 承气汤. 按:据本条其人如狂的说明,则精神病,神经系统疾患有由于瘀血所 致者,宜注意.又据证合用柴胡剂效果更好. 【辨证要点】调胃承气汤证,见腹痛有定处,气上冲者. 【验案】段某,女性,14 岁,病历号 173651,1965 年 10 月 4 日初 诊.于 64 年 3 月月经初潮,但后来未再来潮.今年 4 月 23 日发四肢 抽搐,昏厥,近来发作频繁.每发作前厌食,右上腹痛,胸闷,当有 气自腹向上冲时即发抽搐及昏厥,时伴呼吸急迫,大声喧喊,口苦便 干,苔白腻,脉弦细.证属瘀血阻滞,郁久化热,治以祛瘀清热,与 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 柴胡 12 克,白芍 10 克,枳实 10 克,生姜 10 克,大枣 4 枚,半夏 12 克,大黄 6 克,桃仁 10 克,桂枝 1Q 克,炙甘草 6 克,黄芩 10 克, 芒硝 10 克(分冲)

结果:上药服三剂,右上腹痛,胸闷未作,抽搐也来发,据证改服小 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调理三月诸证已,月经来潮. 桂枝茯苓丸/(茯苓+桂枝+芍药 丹皮 桃仁) 桂枝茯苓丸 【方剂组成】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各等分 【用法】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重一钱,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 加至三丸. 【方解】桂枝,茯苓镇气冲而治心悸.桃仁,丹皮,芍药祛瘀血而治 腹满痛,故此治瘀血证,气冲心悸而腹满痛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妇女妊娠病》第 2 条: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 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 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血不)也.所以下血不止者,其 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 注解:症病,即由瘀血结成的病块. (血不) ,即蓄积的恶血.久有症 病的妇人,经断还不到三月而下血不止,且自觉胎动在脐上,当是症 痼为患. 因为妊娠胎动于脐, 即动亦不全在脐上, 故肯定其为症痼害. 至于是否怀胎,则可验之于三月前的经水利否,如果经断前三月经来 均很正常,即可断定为胎;若前三月即不断下血,后虽断三月亦必非 胎而为(血不) .无论怀胎与否,而所以下血不止者,概由于其症不 去的缘故,故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 按:本方不仅能治妇人症病下血,无论男女因瘀血而下血,或其他血 证,不宜桃核承气汤的攻下者,大多宜本方.又此和下方本不应分类

列于此,为便于祛瘀方药的对照研究,故并附之. 【辨证要点】久有瘀血,腹痛胁痛,或有肿块,或下血者. 【验案】陈某,女性,50 岁,病历号 192067,1966 年 3 月 2 日初诊. 一年来头晕心悸, 气上冲胸闷或胸痛, 时汗出, 常失眠; 服用安眠药, 常身疲倦怠,心电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苔黄,脉弦迟.证属久有 痰瘀阻滞,治以化痰祛瘀,与桂枝茯苓丸合大柴胡汤加减: 桂枝 10 克,桃仁 10 克,茯苓 15 克,丹皮 10 克,白芍 10 克,柴胡 12 克,半夏 10 克,黄芩 10 克,生姜 10 克,枳实 10 克,大枣 4 枚, 大黄 6 克,生石膏 45 克,炙甘草 6 克 结果:3 月 20 日来诊,上药服三剂后诸症均减,睡眠好转,胸痛也 好转,上方加赤芍 10 克,继服,今自感无不适,以前不敢走路,现 走路如常人. 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黄连+瓜蒌半夏) 【方剂组成】黄连 6 克,半夏 15 克,瓜萎 30~60 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瓜萎,半夏开胸逐水.黄连除热解烦,故此治饮与热结,胸 胁胀满,心下按之痛或痰咳烦热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 138 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 小陷胸汤主之. 注解:小结胸证,虽亦为水与热结所致,但为证不剧,故正在心下, 按之则痛,较大陷胸汤从心下至少腹硬满不可近者,大相悬殊,由于

结实的程度亦较浅,故脉亦不沉而浮滑,此宜小陷胸汤主之. 按:本方的应用并不限于小结胸证,凡胸隔满闷,痰嗽烦热,按之心 下有结痛感者,即可用之. 【辨证要点】胸膈满闷,心烦,按之心下痛者. 吴茱萸汤(吴茱萸+参姜枣) 吴茱萸汤 【方剂组成】吴茱萸 15 克,人参 9 克,生姜 18 克,大枣 4 枚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 吴萸辛温, 《神农本草经》 谓"温中下气, 止痛, 除湿血痹. " 伍以生姜,人参,大枣健胃止呕之品,故治胃虚寒饮冲逆,因食谷欲 呕者,或呕而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或干呕吐涎沫而头痛者,或呕 而胸满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 243 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 剧者,属上焦也. 注解:属阳明,这里是指胃,不是指阳明病.胃中有寒饮,故食谷欲 呕,宜吴茱萸汤主之.若服吴茱萸汤而呕反增剧者,是误犯上焦有热 的呕,不当用本方治之. 按:属上焦是暗示小柴胡汤证,由于欲呕为二方的共有证,故特提出 教人临证时要细心辨别,读者宜与小柴胡汤方证条互参. 《伤寒论》第 309 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 萸汤主之. 注解:少阴病转属太阴病而吐利,若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为寒饮

暴迫所致,故宜吴茱萸汤主之. 按: 文中虽谓吐利, 应以吐为主, 即是说吐而不利, 即利亦微不足道. 手足厥冷,烦躁欲死,才可能说是寒饮逆迫的急剧情况,否则与另条 "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证无所别,又何以吴茱萸汤主 之? 《伤寒论》第 378 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注解:干呕或吐涎沫而头痛者,为寒饮冲逆的征候,吴茱萸汤主之.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 8 条: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注解:寒饮自里以上迫,故呕而胸满,吴茱萸汤主之. 按:本方主治寒饮冲逆,若上之食谷欲呕者;呕吐,手足厥冷,烦躁 欲死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呕而胸满者,均属其证,亦即运用本 方的要点.应用于胃肠及头脑诸症,均有惊人的疗效,今略举数端以 供参考. 剧烈头痛或头晕而呕吐,或恶心欲吐,无热象者(即除外小柴胡加石 膏汤证),本方俱有捷验,西医所称的美尼尔氏症亦多见本方证,宜 注意;偏头痛,尤其偏于左侧者,大多属于本方证;胃脘疼,呕而不 欲食者,宜本方.若更腹鸣,大便溏频者,可于半夏泻心汤加吴茱萸 治之,即本方与半夏泻心汤合方,无论胃肠炎,胃溃疡依证用之,均 有良验;剧痛的青光眼而呕恶者,也多有应用本方的机会. 【辨证要点】胃虚寒干呕吐涎沫,胸闷或头痛者. 【验案】李某,女性,43 岁,东北锦州人,头痛呕吐已六七年,近 二年来视物模糊,到处求医,诊断为青光眼,而服中西药罔数.近一

月左眼失明,因专程来京求治,自感有物覆于眼上,常头痛如裂,伴 呕吐,目干涩,心中发热,手足心热,口干不欲饮,苔薄白,脉弦细. 证属血虚饮盛,治以补血除饮,与吴茱萸汤合柴胡桂姜汤,当归芍药 散:吴茱萸 10 克,党参 10 克,干姜 6 克,大枣 4 枚,柴胡 12 克, 黄芩 10 克,桂枝 10 克,花粉 12 克,当归 10 克,白芍 10 克,川芎 10 克,泽泻 18 克,生龙骨 15 克,生牡蛎 15 克,茯苓 12 克,苍术 10 克,炙甘草 9 克 结果:上方服三剂,诸证即见好转,连服 21 剂,视物渐清,治疗二 月未易一药,左眼视物清晰,头痛等症也消失. (三黄)泻心汤(大黄+芩连) 三黄)泻心汤 【方剂组成】大黄 12 克,黄连 6 克,黄芩 6 克 【用法】以水三杯,煮取三杯,顿服之. 【方解】 大黄伍以除热解烦的黄连, 黄芩, 功能泻火. 古人以心主火, 故名以泻心汤.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第 17 条:心气不足,吐血 衄血,泻心汤主之. 注解:心气不足,《千金方》作"心气不定",可信.吐血衄血,其 人心悸烦不安者,为有热,宜泻心汤主之. 按:本方治吐血衄血如神.心气不定即心悸烦,精神不安之谓,以是 则失眠惊狂,癫痛,以及出现其他神经症等,亦有用本方的机会.高 血压现本方证明显者,亦多有之,须注意.

【辨证要点】心烦吐衄,大便干者. 【验案】赵某,男性,53 岁,病历号 154112,1965 年 4 月 2 日初诊. 发现高血压 20 多年,常头疼失眠,近一月来常鼻衄,烦躁心慌,大 便干,血压 170~200/130~140 毫米汞柱,苔黄,舌红脉弦数.证属 里热上犯,治以清泄里热,与泻心汤: 大黄 10 克,黄连 6 克,黄芩 6 克,生地炭 10 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大便通畅,心烦已,睡眠好转.因时有胸闷,改 服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青, 服一月, 鼻衄未作, 血压在 150~ 160/100~110 毫米汞柱波动.

当归四逆汤(桂枝汤—生姜+细辛+当归 通草) 当归四逆汤 胶艾汤(归芎芍地+胶艾甘)小柴胡汤/柴甘(柴芩+参甘枣 夏姜) 胶艾汤( 大柴胡汤(小柴胡汤—参甘+大黄+枳实芍药)即(柴芩+枣+夏姜+大 大柴胡汤 黄+枳实芍药) 四逆散(柴胡甘草+枳实芍药散) 四逆散 柴胡桂枝干姜汤(干姜甘草+柴芩+瓜牡+桂) 柴胡桂枝干姜汤 半夏泻心汤(干姜+芩连+参甘枣+半夏) 半夏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增甘草) 甘草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减干姜,增生姜) 生姜泻心汤 黄连汤("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增量黄连加桂枝" 干姜+连+参甘枣+半夏 黄连汤 +桂枝) 桔梗汤(桔梗+甘草) 桔梗汤

旋覆代赭汤(参甘枣+夏姜+旋覆花 代赭石) 旋覆代赭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仁 败酱草+附子) 薏苡附子败酱散 栀子豉汤(栀子+香豉)白虎汤/石膏(石膏 知母+甘草粳米) 栀子豉汤 理中汤或丸/人参汤(干姜甘草+人参+白术) 理中汤或丸 四逆汤(附子+干姜 甘草) 四逆汤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麦门冬汤去大枣) 竹叶石膏汤 竹皮大丸(竹茹白薇 石膏+桂甘枣)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参甘 竹皮大丸 +姜夏+厚朴) 酸枣仁汤(川芎 甘草+酸枣仁 知母 茯苓) 酸枣仁汤 猪苓汤(滑石+猪苓 茯苓 泽泻+阿胶) 猪苓汤 甘姜苓术汤/肾着汤 甘姜苓术汤 肾着汤 (苓术+干姜甘草) 真武汤(姜芍+苓术+附)小半夏汤(夏姜) 真武汤 泽泻汤(泽泻 白术) 泽泻汤 半夏厚朴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厚朴 苏叶) 半夏厚朴汤 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 杏仁+甘草) 茯苓杏仁甘草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