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复胃黏膜任重道远

 wzh5050293 2017-04-12

临床表明:包括反酸、胀气、疼痛、消化不良在内的所有胃部不适几乎都与胃黏膜病变有关,只要让胃黏膜细胞恢复到健康状态,所有胃部不适都将随之消失。因此,通过修复胃黏膜来摆脱慢性胃病的困扰如今已成为医生和患者们广泛认知的唯一途径。

然而,令医生苦恼的是,胃黏膜细胞虽然可以再生,但当胃黏膜出现慢性炎症如糜烂、溃疡、萎缩等时,由于外界刺激和细胞生长营养素的缺乏,使得胃黏膜的自我修复能力衰退,康复过程十分艰难,几乎每个慢性胃部炎症的患者都经历过反复治疗、反复发作的苦痛经历。了寻求有效的胃黏膜修复方法,各国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胃病患者现在正在接受的可能还是一百年前的疗法。

20世纪初,医学家施瓦茨就发现胃酸增加不断刺激胃黏膜使得胃粘膜细胞无法正常生长,创面难以愈合。于是开始通过口服无机弱碱中和胃酸,最早的抗酸剂就此诞生。如:小苏打、胃舒平、达喜、果胶铋、丽珠得乐、铝镁混悬液等都属于抗酸剂。虽然可以暂时作用,但药效很短,需要频繁服用,对于夜间的胃液分泌高峰也是鞭长莫及,治愈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还会加重消化不良、胀气等症。

功能更强大的抑酸剂并不能阻止胃病的反复

20世纪末,效果更持久的抑酸剂逐渐取代抗酸剂,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酸抑制剂等,都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常用药物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以及枸橼酸类药物等。

虽然抑酸剂在促进胃黏膜康复方面更进一步,但并不能阻止胃病的复发,严重的药物依赖、副作用,及停药后的胃酸“反跳”更让服用者苦不堪言。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塔尔纳夫斯基教授提出“溃疡会在原病灶处复发,瘢痕愈合质量差,黏膜基本功能未恢复,是造成胃病复发的基础原因。”说明了抑酸剂虽然会加快胃黏膜的愈合速度,但愈合质量欠佳,功能难以恢复,复发几率大。

胃黏膜修复成熟度底,功能的恢复不彻底,也是胃病反复发作的症结所在。

科学家发现,幽门螺杆菌念珠菌等的入侵会在胃黏膜发炎破损处大量繁殖,释放毒素阻止创面愈合,然而即便是采取用三联疗法(抗生素+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强化治疗,还是无法完全修复胃黏膜慢性胃炎依然呈现高复发状态。

21世纪,医学界已将慢性胃炎治疗的重点放在了胃黏膜的修复上,只有当胃黏膜厚度恢复正常标准,黏膜腺体恢复密集状态,结构佳,血管网丰富,结缔组织少,才能被认为是康复质量高;反之则属于康复质量差,即使当时症状消失,日后复发的几率也会非常大。

胃病方面的问题,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平台:JKWLF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