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昵称tfKn5 2017-04-12

在刘邦创汉立国的各位功臣中,有一个人绝对是功不可没的。尽管,他的下场甚为悲惨,但不能磨灭他的功绩。这个人就是汉大将军-韩信。想当年,若不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哪有后来绵延四百余年的大汉(西汉+东汉)王朝~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萧何月下追韩信'典故

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问到: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见韩信所说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释放,并将韩信推荐给刘邦,但未被重用。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后来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重用,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追回,这就是小说和戏剧中所说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材,应重用韩信。刘邦采纳萧何建议,七月,择选吉日,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据载,公元前206年,相传韩信无奈不辞而别后独骑北上,是夜,寒溪夜涨而道路受阻,萧何星夜追至,力劝韩信回到汉中。“不是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便出于此。

为什么历史给予韩信如此之高的评价?那得看看韩信到底做了什么!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韩信

(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萧何誉他为“国士无双”,刘邦评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而“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韩信的评价。作为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

主要成就: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一:早年落魄潦倒,身受胯下之辱

韩信为平民,性格放纵不拘礼节。没有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很多人都讨厌他。甚至韩信的母亲在死后,他都穷得无钱办丧事。当时有一亭长见韩信非凡夫俗子,韩信曾多次前往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开饭时,韩信去了却不给他饭食。韩信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离去不再回来。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其后,韩信靠钓鱼维持生活,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淮阴有个屠夫,他侮辱韩信,说:你虽长得高大,也喜欢带刀配剑,但其实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敢用你的佩剑来刺我吗?如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人的面从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集市上的人都讥笑他,以为韩信真的很胆小。

这在史书上被称为“胯下之辱”,有传说韩信富贵之后,找到那个屠夫,屠夫很是害怕,以为韩信要杀他报仇,没想到韩信却善待对屠夫,封他为护军卫,且对屠夫说:若没有当年的“胯下之辱”,就没有今日的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二:结缘萧何,首战告捷 初露锋芒

夏侯婴很赏识韩信并将其推荐给萧何与刘邦,后来汉王任他为治栗内史,其才能仍未得到发挥。韩信多次同萧何交谈,萧何也十分赏识他。当韩信与数十名不被重用的将官离开汉营时,萧何星夜把他追回,并竭力向刘邦保举道:要想争得天下,非韩信不可。

于是,韩信被刘邦任命为大将。韩信拜将后,刘邦问韩信定国安邦之良策。韩信竭力进言献策,为刘邦制定了东征以夺天下的方略。刘邦听后大喜,自以为得信晚。对韩信言听计从,部署诸将准备出击。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陈仓之战

公元前206年六月,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韩信以“汉中策”助刘邦定“东向争权天下”之方略。八月,韩信乘项羽进攻齐地(今山东大部)田荣之机,出兵东征。出征前,韩信派樊哙、周勃率兵一万余人佯修已被刘邦进汉中时烧毁的栈道,摆出出兵的架势。关中守军闻之,密切注视修复栈道情况,并派主力在此路线各个关口要塞加紧防范,阻拦汉军进攻。

“明修栈道”之策吸引了敌军注意力,当敌主力被引诱到栈道一线时,韩信却率大军西出勉县转折北上,顺陈仓小道入秦川,渡渭河于陈仓古渡口,倒攻大散关,对敌人突发袭击,轻易拿下陈仓城,打开守卫关中平原的大门。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敌将章邯从废丘仓促率军驰援陈仓,被汉军击败,逃至废丘、好峙。汉军分路追击,在壤东、好峙两地再度取胜,围其残部于废丘。接着,汉军主力挥师东进,占领三秦,奠定了与项羽争雄天下的基础。

可以说,这是韩信生平所指挥的第一个战役,便初出茅庐一鸣惊人,成功创造战争史上由汉中进夺关中的战例。韩信出其不意奇袭陈仓,在这一战中,韩信的指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开始显示其卓越的军事才华。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三:虏魏破代,平赵下燕且定齐

虏魏王豹:刘邦兵败彭城之时,司马欣、董翳叛汉降楚,齐王田荣和赵王歇也反叛、与楚媾和。六月魏王豹以探母病为由回到封国后,就封锁了河关切断汉军退路,叛汉与楚约和。刘邦派郦食其说服魏豹不成,八月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兵击魏。韩信故意多设疑兵,陈列船只假意要渡河关,而伏兵却用木盆、木桶等代替船只渡河,袭击魏都安邑。魏王豹大惊,引兵迎击韩信,韩信大胜,虏魏豹,平定魏国,改魏为河东郡。

破代之战:刘邦采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对楚实施战略包围的建议,在坚持对楚正面作战的同时,给韩信增兵3万,命其率军东进,开辟北方战场。刘邦派张耳与韩信一起引兵东击赵王歇,北击代王陈馀,活捉代相夏说、破代。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东进灭赵: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张耳统兵几万欲过太行山井陉口进攻赵国,赵王与成安君陈馀陈兵二十万在井陉口抗击汉军。成安君陈馀乃一个书生,陈余以“义兵不用诈谋奇计”韩信兵少而疲,避而不击会贻笑诸侯,拒不采纳李左车建议。韩信派人暗中探听,得知李左车之计策没被采纳,非常高兴。

韩信根据敌强我弱,士卒多数未经训练,用'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战术,经激战而大败赵军,终在泜水(河北省魏河)斩杀成安君陈余,活捉赵王歇。此战,韩信奇正并用,背水列阵,拔帜易帜,灵活用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最终以少胜多,谱写古代战争史上之光辉篇章,是古代灵活用兵、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胁燕之战:平赵之后,北方诸国只余燕、齐。燕国虽没有像太行山这样的险阻,但国大兵众、城池坚固,而汉军远离后方,连续征战士卒疲惫。韩信采纳李左车“先声后实”之计,将军队屯住赵地休整,摆出大举攻燕之势。同时,韩信遣使者入燕,致书燕王,说以利害劝其归降。

燕王闻知韩信取三秦、平魏、破代、灭赵之功绩,早已吓破胆,不敢与韩信交锋。鉴于魏、代、赵等败亡的教训,燕王果然背楚归汉。 韩信不费一兵一卒就迫降了燕国,不愧为名将,有勇有谋,有胆有识。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破齐之战:公元前203年十月,韩信兵锋直指齐地,齐王田广派重兵以备汉军。是时,刘邦遣郦食其游说齐王田广,齐王同意与汉和。韩信乘田横、田广正和郦食其纵酒作乐,疏于戒备,迅速率军渡过黄河,袭占历下,齐王、相国与一众将领纷纷逃散。乘势,韩信杀死敌将龙且进而攻占齐都临淄,后并分兵追击,楚兵皆被俘。齐王田广逃走不久被杀,汉四年(前203年)齐地全部平定。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四:垓下破项羽,封侯将相

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刘邦、韩信等各路汉军约40万人与10万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汉军以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韩信挥军进攻失利,引兵后退,命左、右翼军继续攻击。楚军迎战不利,韩信再反击。楚军大败,项羽军队不断收缩,退至垓下,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被汉军重重围困。

楚军屡战不胜,兵疲食尽,韩信又用'四面楚歌'之计致使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韩信乘势进攻,楚军大败,十万军队被全歼,项羽败退至乌江,被迫自刎。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战役,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也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垓下之战后刘邦于是还至定陶,驰入韩信军中,收夺韩信的兵权,后改封韩信为楚王,都下邳(江苏邳县东)。

五:功成被贬,结局甚为悲惨

项羽兵败后,其逃亡将领钟离眛因素来与韩信交好,就投奔了韩信。刘邦记恨钟离眛,且听信韩信之谋反。后,钟离眛自杀而亡,韩信持钟离眛首级去谒见刘邦。刘邦令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放在随从皇帝后面的副车上。韩信曰: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今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刘邦斥其谋反,给韩信戴上械具,待回到洛阳后又赦免了韩信的罪过,改封他为淮阴侯。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汉高祖十年(前197年),陈豨(xī) 反叛(过去是韩信的部将),自立为王,刘邦帅兵亲征。期间,韩信以告病为由未随刘邦亲征,在京亦有疑似响应陈豨之举措,被密告于吕后,被吕后与萧何设计杀害于长乐宫,至此,韩信英雄的一生终于走完了。韩信死后,刘邦诛灭其三族,即将韩信父族、母族、妻族三族的人全部诛杀。

小史个人愚见:

在汉初三杰(萧何、韩信、张良)之中,后人叹惜韩信一世英雄,却最终死于妇人之手。在西汉诸功臣中,韩信之功,可以说是'功高无二,略无世出',但同时他也是西汉第一个被诛杀的功臣。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关于他被诛杀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一说,韩信功高震主,手握重兵,成为刘邦的心病,不得不夺其兵权,他的被杀完全是屈杀功臣,谋反只不过是个名义上的借口而已;二说,韩信拥兵自重,自立为王,野心日渐终有反叛之心,他的被杀完全是因为谋反叛乱所致。

可是,我们却不得不感叹韩信之开汉立国的功勋,倘若当年月下的萧何没有追回韩信,那后面这一系列的攻伐谋取之事,在当时的诸多历史人物中又有谁能胜任?张良吗?非也,一介谋士而已;萧何吗?非也,后勤管理者。

读史明志,翻翻书,看点儿历史~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