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微信头像可以看出和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吗?

 海枯石烂海枯 2017-04-12

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赵小明

互联网时代的开始,意味着人就开始有了第二种身份。

小明的故事:

记得小明上大学的时候,那是二十年前,当时,中国能上网的地方一般只有大学网络实验室里的电脑可以上网。有聊天室,那个时候你进入聊天室,一般只会有十多个人在聊天室里面,大部分都是男生,估计可能寂寞的男生多,女生少吧,女生较少花费时间在聊天室。

有一次上网的时候,我遇见一个人起名叫做泡菜。在我的想象中,也许泡菜会是一个女生,说不定还会是一个美女。于是我立即上去和她打个招呼,我说泡菜泡菜,我要吃你。引起了她的兴趣,后来聊天之后,果然是一个女生。我们天南海北的,胡吹滥侃,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吹了一个小时。结果突然网络断了,没来得及留下彼此的传呼机号码,线下见面就泡汤了。(关注“三体的秘密”)

从微信头像可以看出和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吗?

从学校的网络实验室出来之后。我突然想,她真的是女生吗?

这就是互联网的魅力

互联网给了每一个人第二种身份,甚至第二种生活的可能。从最早的网络聊天室,到UC,贴吧,微博,QQ,到现在的微信。唯一不变的是每一代的虚拟聊天工具,都能给人提供一个有别于现实生活的虚拟身份。(关注“三体的秘密”)

那么虚拟身份虚拟头像在我们的心理学里面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类,我们把它叫做自我安慰类头像。

这种虚拟身份和虚拟头像最大的特点就是,当事人用这类虚拟名字和头像来达到对自我精神的一种安慰和补偿。比如说有些人,渴望大海就会用海水做头像。有些人渴望自由飞翔,就会用天空做头像。以此类推,这一类头像的本质目的就是补偿和弥补生活中所没有的东西,来达到自我安慰的效果。总的来说,这类头像的是对自我内部起作用的,换句话说也就是,他的头像的主要目的是给自己看的。从这类群体的心理画像来看他们的性格,他们大多当下,处于一个需要安慰,和情感需要抚慰的精神状态。

从微信头像可以看出和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吗?

第二种虚拟身份。我们把它叫做对外标签效应。

它的特点就是,想要让别人把自己当做是某一类人,或者某一种身份。比如说,我玩某类游戏,或者喜欢某一个影星歌星。我就会用这个游戏中我的头像,来标签我的归属的群体

从微信头像可以看出和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吗?

赵灵儿(刘亦菲)

甚至还有些人会用奇奇怪怪的头像,用来标榜自己特立独行,以及与大众和普通人的不同。这里头像的目的是为了显示和标榜自己的身份。有一部分装逼类型的头像可以归在此类。

从微信头像可以看出和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吗?

与第一种对内作用的头像,最大的区别就是,第二种头像多是对外作用的。如果从这个群体的心理角度来看,他们大多处于需要他人,来对自己产生认同的一个阶段,有强烈的外在认同需要。(关注“三体的秘密”)

第三种虚拟身份。我们把它叫做现实身份的直接迁移。

这类人的特点是在现实生活中,或者是知名人士,或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真实社会生活的成功。他们就会直接使用自己的头像,来让网民认识自己。或者在现实生活中对自己的生活比较满意。或者为了让他人看到自己的幸福生活,婚姻生活,以孩子的生活等等。他们往往会用自己真实生活中的某些场景做头像。

从微信头像可以看出和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吗?

马云粑粑

包括有一些微商直接会把某类产品当作自己的头像。对这一类群体的性格描述是,他们并不把网络当作是一个,现实生活的虚拟空间和逃避空间去看待。他们往往把网络当成是现实生活的延伸。这是一种比较现实的心理状态。

以上是对我们使用网络虚拟身份头像的心理动机进行的分析。

如果从年代上来区分。你会发现最典型的,有三个年代的特征

第一种,五零六零后左右的。

他们使用网络虚拟头像时。多会使用风景照。特别是有一些年龄较大的大妈和奶奶级别的人。他们会喜欢用花来代表自己。这是一种对逝去年华的,怀念和追忆。而年龄大的大叔和爷爷级别的人,他们有时往往会选用自己年轻时的照片。

第二种,70,80后群体的特点。

他们在使用微信姓名和头像时,选择种类是最为多样化的。有些人,会使用自己的远景的照片,但你无法仔细的看清楚这个人。有些人会选择“上善若水”诸如此类等一些含有强烈价值观取向的的文字,作为自己的虚拟姓名。会选择诸如安静,宁静,类似一些古诗词里面的字句。

从微信头像可以看出和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吗?

第三种,90后之后,包括九五后,00后。

他们的名字有些来源于自己姓名的变种。有些来源于游戏世界。他们的头像,更多的会采用自己的大头照。有一些是自己大头照的45度角,侧面自拍像。近来更年轻的一些人,会使用半边脸的头像。从这些角度而言,这个群体的心理特征与上两代人相比较,他们更喜欢直接的展示自己的形象示人。在虚拟空间的交往中,而很少再去隐藏和藏匿。

从微信头像可以看出和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吗?

从微信头像可以看出和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吗?

那么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呢?

小明可以预测的是,人们不仅仅会是一个,虚拟头像在网络上的存在。再过二十年左右。人们会更多的完全生活在虚拟空间。我们会在虚拟空间上重新定义自己的性别,身份,性格,社会角色等等。每个人都会试图,寻找自己的另一种人生的,多样化可能。从微信头像可以看出和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吗?

欢迎加小明的微博“财经频道心理专家赵小明”,与小明深度讨论未来互联网时代的心理学。

关注我。了解更多、更有趣的心理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