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没有相爱但永不同居的伴侣?| KY约稿:“我不想要套路式的亲密关系 ”

 春秋大梦1010 2017-04-13


作者 / 匿名

编辑 / KY主创们


在一开始,我要告诉你们,我在后面要讲述的,并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答案”。我没有答案——也许你能告诉我。

 

(一)


不知不觉中,社会还是给我们养成了很多对于“伴侣”这件事约定俗成的理解。


从小的方面来说,你们要在节日里互相问候,经常保持联系,基本掌握对方的行踪;


从大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在考虑自己未来的选择时,无论是由哪一方做出妥协, 一定要把对方考虑其中。


两个人如果是情侣,他们或者在一个地方生活,或者计划着某一天在同一个地方生活;


人们在修成正果的路上必须考虑同居,很大部分的夫妻认为必须在同一个房间里睡觉。


当然现在也有越来越多推崇“开放式关系”的伴侣们。但那似乎又是一个新的套路的出现:就好像,只有因为不想履行一对一排他性的感情义务,才要挑战关于“感情“的种种被默认好的规定。


但这几年我常常在想,如果脑洞大开的话,“伴侣”这个身份,能不能脱离上述所有存在?形成持久稳定的亲密关系这件事,有没有可能完全不参考前面的套路?那时,这种伴侣身份能让双方满足么?


两个人能不能是伴侣,但是一直在不同的地方生活,能不能仍然做所有自己想做的人生选择,即便会带来好几年的分离?能不能仍然因为对对方的爱,不会对其他人产生情感?


我其实的确并没有答案。




(二)

 

当然我也并不是闲着没事才想这些事的——还是因为有着切身的需要。


我不知道在你的心中有没有一个“有羁绊”的人。我的世界里是有一个这样的人存在的。


在非常多年的时间里,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让我们反复体会到彼此并不适合在一起生活,也的确早已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对对方深刻的理解——他理解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光明和黑暗;他明白我的矛盾、我的困惑、我的不安与不甘;我觉得他有九成以上的把握,能够预测我在某种情境下会大致做出怎样的反应和行为。


我在和他分开的这些年里,很多次都在心里“下决定”要切断这种羁绊,但这种羁绊似乎有着超越我个人意志的更大的力量。


但同时,我也不断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我们之间存在着的,不符合套路的那些“不合适”。 无论是哪一方,我们都没有办法如对方需要的那样做出妥协。有些事就算我愿意我也知道我做不到。我们都欣赏一种人,但符合套路的生活都需要另一种人。


就这样,我终于慢慢开始一点一点思考,这些关于感情的约定俗成的东西,究竟是不是不可挑战的。




(三)


有这样一个人存在,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意义是,感受到自己还不是绝对的孤独。我曾经在一篇书评里写过:

 

“假想一下,你在一个荒芜的星球上,这个星球上除了你之外,只有那么一个人,因为那个对方的存在,你才能够不对自身的存在产生怀疑,你才能从绝对的孤独中得到一点点虽然微渺却不可或缺的拯救——因为‘孤独感的消除或减轻’而造成吸引,可以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无法抗拒的。而不难想知,一个主体的特异性越高,其孤独感,以及消除这种孤独感的难度也会越高。那种存在的诱惑力对这样的主体来说几乎就是致命的。”


除了孤独感之外,可能更重要的一件事,是“信任”。对我来说,如果世界上还有一种感觉比“强烈的爱”更好,那就一定是信任感了。我毫无保留地相信他,对我来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两点,也许对于这羁绊一直不消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

 

这个被我称为“有羁绊”的人,其实我们平时联系非常少,可能一两年才会见一次,一起喝个茶、散个步,也仅此而已。但在并不联系的时刻里,我始终知道他对我的重要性;每次见到的时候,我们还像当年一样“近”。


我能感受到的自己的变化是,我已经不再会把关系中的事,像查字典一样,对照大众那些约定俗成的标准,去查找意义。我曾经会那样做,但那样做从来没有给我们的关系带来过任何好处。


当我不那样做的时候,其实我对我们之间的模式、状态,都是舒服的;而一旦我那样做,我就开始焦虑,试图为无法匹配的东西寻求解释和意义。


我开始从我们自己出发,接受关系中发生的事。我不去给这种关系命名,接受它自然的发展——也许有一天,这种我所感受到的羁绊就会自然消失,那也没有什么。那必然也是那时的我所需要的。


对我来说,爱并不需要是陪伴,我更需要的爱和我想要的家一样,是一个困顿的时候,可以用来回首的地方。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我的这种状态是不好被理解的。毕竟在所谓“现实”的世界里,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其实,当我们都以个体的形式存在的时候,我们都很容易理解每个人都有独特性,因此,两个独特的人之间发生的关系,原本就应该是独特的。


我只是觉得,社会中有很多声音训化着我们,广告、电视剧、约会专家。他们让我们每个人都去学习一套通用的感情和关系中的语言,要求我们都以这套语言去相爱。这套语言的存在让我们在关系中变得十分自以为是,妄加评判。当对方表达出这套语言时,我们判断为爱;当对方的言行不符合这套语言时,我们就得出一些负面的解读和结论。


和所有认知范式一样,这套通用模版的存在,会让认知的过程加快。这套模板可能对大部分人来说,在百分之七八十的时候,都是适用的;但往往就是那不适用的百分之二三十时间,让我们错过彼此。而且,人是复杂而立体的,只有当我们深深接受这种复杂性,我们才能真正和对方产生独特的“羁绊”——正是你们所理解了对方身上不被通用模板理解的部分,才让你们对彼此来说不可替代。


是在昨日 梦还是

温柔的长毛巨兽 年幼,脆弱,不知深浅。

我是你笔下精细的,树叶的脉络

你如月光般注视我。

(写于201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