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苍生 作者:周伟兵 在泰国很难看见乞丐在街头流浪,倒是僧侣化缘的场景不时遇到。那天我一大早在曼谷的街上溜达,迎面就碰到一个捧着钵盂的出家人,只见他光头赤足右肩裸露,披在身上的佛衣橙黄灿耀,在静静的晨曦里宛若一个上天下凡的外星客。他掠过繁华走向熙攘,看样子是要到哪儿去化缘。我一时好奇,就跟上他去探个究竟,他身后还有一个身材瘦小的年轻人,也好奇心十足地成了小尾巴。 那僧人左弯右拐来到一处摊点云集的早市,刚刚在一家店铺前站好行礼,那店主就把已准备好的一袋食物放到他的钵盂里,接着双手合十以表虔诚。几个店子下来,那钵盂很快就满了,我以为此时僧人会马上收兵,却不料他回头与尾随的小伙子嘀咕了几句,那年轻人就掏出一个大袋来,迅速把钵中食物倒腾过去,这和尚就又拿着空钵去化缘了。我被眼前的这一幕震惊了。 旅行途中,我向导游提出来,希望他能够反映给当局。话音未落,导游就哈哈大笑起来:“周先生您弄错了,真的弄错了。泰国人都信佛,真假和尚一眼就能辨清楚,您见到的一定是真和尚。”接着,他向我详细介绍起当地的僧众关系来。原来,泰国寺庙的僧人都靠化缘为生,早、中两餐之后就不再进食了。寺庙每天清早都会派人沿街化缘,化缘来的食物不仅个人吃、全寺庙的僧人吃、天下的饿肚之人都能吃。所以,他们化缘是多多益善,拿不了了才返回。返回后一份份摆上案几,念经祷告,然后享用。多出的会通知慈善机构派车派人将其送到福利院、养老所这些地方,接济穷人或老幼。那些缺吃少喝的人只要找到寺庙,都能得到一份布施的,这已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比较完善的机制。 “那么,长年累月这样化缘,布施善食的老百姓能受得了,愿意持恒下去吗?”我提出疑问。导游答道:“这样的习俗已延续了几百年,差不多跟泰国的历史一样长了。百姓们愿意向僧人布施善食,一是因为他们都信佛,敬仰佛祖尊重僧侣;二是在他们的观念里这些也是献给自己的祖先长辈,济予天下苍生的,他布施得越多,坚持得越长久,善缘就越深,于己和家人就越有益。所以,他们是心甘情愿甚至认为必须去做的。就像中国人进寺庙要上炷香,献上些祭品一样。”这下我才恍然大悟。 我非常惭愧,有一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深深内疚。环境一步步地改变着我们,使我们从心地光明胸怀坦荡的信者,逐步沦为了现在这般心存幽暗的疑人。我真的很赞赏泰国这样的传统习俗和相助理念——以寺庙为枢纽,聚天下善者之食,去接济天下穷人之饥,在人人助人中实现人人爱人和人人被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