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圣心源”读书笔记》连载(27)

 中辕国医馆 2017-04-13
《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血脱》原文:

肝藏血而性疏泄,血病则脱亡而不守。未脱之先,温气虚亏,凝瘀不流。瘀少则结积而不下,瘀多则注泄而莫藏。凡便溺流漓,崩漏不禁,紫黑成块,腐败不鲜者,皆阳虚而木陷,血瘀而弗容也。

盖木性善达,水土寒湿,生气不达,是以血瘀。木郁风动,疏泄不敛,是以血脱,而肺血之脱亡,较多于肝。肝血下脱,则遗泄于便溺;肺血上流,则吐衄于口鼻。以血在下焦则宜升,而既升于上,则又宜降。降者,肺之所司,缘肺金主收,收气盛则血降,收气不足,则血涌而上溢也。



要点(1) 血瘀久则血脱。

肝藏血而性疏泄,血病则脱亡而不守。未脱之先,温气虚亏,凝瘀不流。瘀少则结积而不下,瘀多则注泄而莫藏。这里说的是,血中温气虚亏,则凝瘀而不流。而如果血中温气虚亏久了,血凝瘀久了,则因为肝气的疏泄能力,凝瘀的血总要找到一个出路,则出现血脱的情况。用一个水管中流着的水来类比血在经脉中流动的情况:如果水管有轻微的堵塞,则水管会出现滞胀而水流慢的情况;而如果水管堵塞得厉害,则水管中的水都堵在哪里,则迟早水管有爆掉而水喷射出来的状况。



要点(2) 血脱的四种情况。

吐血之病重于衄血。《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吐血》:肺气莫收,经络之血,乃从鼻衄;胃气莫降,脏腑之血,因自口吐。可见衄血之病,仅仅是经络之血,而吐血之病,则伤及脏腑了。经络为阳在外,脏腑为阴在内,同样说明吐血之病比衄血之病更重。

便血是阴络受伤,其病重于衄血,主要是大肠之燥,根原在于脾陷木郁。《灵枢·百病始生》: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黄师在《灵枢悬解》中注解这段是这样说的:阳络伤则血外溢于鼻孔,阴络伤则血内溢于大便。这里说的是对血脱的两个大分类:衄血,后血。阴在内而阳在外,阳络伤则病尚浅,阴络伤则病重。可见便血的病比衄血的病更重。

溺血的道理同于便血,但是木气之郁更甚于便血。《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溺血》:溺血与便血同理,而木郁较甚,故梗涩痛楚。



《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血脱》原文:

而肺血之上溢,总由阳明之虚。以血秉木气,但能升而不能降,升而不至于上溢者,恃肺金之善敛。肺金之收敛者,胃土之右转也。

血盛于肝脾,而虚于肺胃,其脱于便溺,则由肝脾之寒,其脱于口鼻,或缘肺胃之热。而阳衰土湿,中气颓败,实为脱血之根。若专用清凉滋润,助阴伐阳,以败中气,人随药殒,百不一生。此非血病之必死,皆粗工之罪也。



要点(3) 阳衰土湿,中气颓败,实为脱血之根。

血盛于肝脾,而虚于肺胃。我们在《四圣心源.卷一 天人解.气血原本》中学习的: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所以说血盛于肝脾。而肺气也是一气的一部分,所以也是包含气与血的,但是因为肺气自上而往下降洒,总是气多而血少。《四圣心源.卷一 天人解.气血原本》:血统于肝,凡脏腑经络之血,皆肝血之所流注也。肺气中也有血,就是肝血之所流注也。所以肺血之脱亡,相对肝血之脱亡,就是比较轻微的血脱之证。

肺气之上溢,总由阳明之虚。参考《四圣心源.卷一 天人解.脏腑生成》: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肺气之右降,实在是因为戊土(胃)的右降。所以足阳明胃之虚,则肺气不降。

其脱于便溺,则由肝脾之寒,其脱于口鼻,或缘肺胃之热。而阳衰土湿,中气颓败,实为脱血之根。如果血脱于便溺,是肝脾之寒,肝脾寒而不能升,郁而不升,则血脱于下。而肺胃之不降,有可能是肺胃之热导致的,也有可能是中下湿寒,中气不转而导致肺气不降。不管那种原因,都是中气颓败导致的血脱。



《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衄血》原文:

肺窍于鼻,肺气降敛,则血不上溢。肺气逆行,收敛失政,是以为衄,其原因于胃土之不降。

《灵枢·百病始生》: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衄血者,阳络之伤,则营血逆流,而卫气不能敛也。

肺主卫气,其性收敛,血升而不溢者,赖卫气敛之。而卫气之敛,由于肺降,降则收令行也。而肺气之降,机在胃土,胃土上壅,肺无降路,收令失政,君相升泄,肺金被刑,营血不敛,故病鼻衄。



要点(4) 胃土壅塞,肺金不降,则病鼻衄。

衄血乃肺胃的经脉之血上脱,衄血之证是血脱中相对最轻微的证状。总体来说,血脱之证都是比较严重的,要慎重对待。《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吐血》原文:血证是虚劳大病,半死半生,十仅救五。但是衄血之证相对来说是最轻微的证状。肺经之血上脱,则衄血,其缘由总是胃土上壅。



《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衄血》原文:

而火炎金伤,不皆实热,多有中下湿寒,胃逆而火泄者。至于并无上热,而鼻衄时作,则全因土败而胃逆,未可清金而泻火也。外感伤寒之衄,亦非关火盛。缘寒伤营血,营郁而卫闭,卫气壅遏,蓄而莫容,逆循鼻窍,以泄积郁。卫气升发,故冲营血,而为衄证。衄则卫郁泄而表病解,原非火旺金刑之故也。



要点(5) 衄血不皆是实热,多有中下湿寒。

我们日常生活的时候,经常有这种体会就是,最近身体比较热气,所以容易流鼻血。而这里黄师反复提醒我们,流鼻血并不一定都是真正的、真实的热证,很多情况下都有中下湿寒、气不得降,胃逆而火泻者也有很多流鼻血的。如果没有上热之证而时常流鼻血的人,则一定是土败而胃逆,这个湿寒一定不能清金而泻火。若清金而泻火,则中下寒湿加重,流鼻血的情况就会更加加重。



要点(6) 伤于寒者,寒伤营血而卫气闭也,衄则卫郁泄而表病解。

在《伤寒悬解》中,黄师对太阳伤寒为什么会导致流鼻血、流鼻血为什么就太阳伤寒证就痊愈进行了详细描述。我这里粗略描述一下:

(1) 我们先看看《伤寒悬解》中对太阳伤寒的描述:寒者,天地闭藏之气也;皮毛未合,寒气内入,伤其营阴,则窍阖而营闭;营性升发,营欲泄而寒闭之,欲泄不能,则外乘阳位,而束卫气,是以病也。这里说的就是,因为人皮肤孔窍张开,收到天地的寒气侵袭,寒气入侵伤害营血,使得营血不能与卫气互通,则卫气闭敛而生表寒。

(2) 参考《伤寒悬解.卷三 太阳经上篇.太阳伤寒.太阳伤寒麻黄汤证》的如下证状描述:麻黄证四 太阳二十三;【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麻黄证五太阳二十四;【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麻黄证六 太阳二十五;【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宜麻黄汤主之。

(3) 表寒卫气郁住,若头痛不已者,是卫郁不得旁泄,而逆冲头面,故致头痛。及其郁迫莫容,自寻出路,必将冲突鼻窍,以泻积郁。卫气上泄,升逼营血,是为衄证。就是说,表寒使得卫气郁住不能有泻出的地方,则会逆冲上头,逼迫营血寻找出路。因为病浅,则逼迫营血自鼻孔而出,是为衄血。衄血之后,卫气之郁则解除,所以表病就好了。

(4) 这个时候衄血,也不是火气旺的原因。黄师特意加此说明。



《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衄血》原文:

仙露汤(麦冬三钱;五味一钱;贝母二钱;半夏三钱;柏叶三钱;甘草二钱;芍药三钱;杏仁三钱),煎大半杯,温服。

衄血之证,火泄金刑,气伤血沸,宜清金敛肺,以回逆流。而必并降胃气,降胃必用半夏。近世误以血证为阴虚,半夏性燥,不宜血家,非通人之论也。

若上热非盛,而衄证时作,则全因中下湿寒,当加干姜、茯苓温燥之药。若大衄之后,气泄阳亡,厥逆寒冷,宜加参、芪、姜、附,以续微阳,清润之药,切不可用。



要点(7) 仙露汤的理法:黄芽汤、地魄汤与下气汤的合方。

衄血主要是肺胃之不降,故仙露汤以阴虚的地魄汤为底子;若土败阳衰,中下湿寒,则黄芽汤加味做辅助。具体分析如下:

(1) 以地魄汤为底子。地魄汤(甘草二钱,炙;半夏三钱,制;麦冬三钱,去心;芍药三钱;五味子一钱,研;元参三钱;牡蛎三钱,煅,研),去除元参、牡蛎,其它药(甘草,半夏,五味,麦冬,芍药)都在仙露汤中。麦冬、芍药,双清君相之火,半夏、五味,降摄肺胃之逆。这里黄师强调衄血是因为胃逆,降胃必用半夏。请参考后面药物分析的半夏药解部分。

(2) 若吐土败阳衰,中下湿寒,则黄芽汤加味做辅助。流鼻血的时候,有很多情况是上热不盛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看情况增加(干姜,茯苓,人参,附子,黄芪)。实际上(甘草,人参,干姜,茯苓,附子)就是黄芽汤加附子,在这个基础上在增加黄芪以补气。所以说,若土败阳衰,中下湿寒,则需要黄芽汤加味做辅助。

(3) 杏仁理气,贝母凉金泻热;柏叶止血。在地魄汤、黄芽汤基础上增加了杏仁、贝母、柏叶。杏仁破气下行;柏叶秉秋金之收气,最能止血,缘其善收土湿;贝母苦寒之性,泻热凉金,降浊消痰,其力非小,然轻清而不败胃气,甚可嘉焉。



《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吐血》原文:

血敛于肺而降于胃,肺气能收,则鼻不衄,胃气善降,则口不吐。肺气莫收,经络之血,乃从鼻衄;胃气莫降,脏腑之血,因自口吐。而肺气之敛,亦因胃气之降,吐衄之证,总以降胃为主。

胃气不降,原于土湿,土湿之由,原于寒水之旺。水寒土湿,中气堙郁,血不流行,故凝瘀而紫黑。蓄积莫容,势必外脱。土郁而无下行之路,是以上自口出。凡呕吐瘀血,紫黑成块,皆土败阳虚,中下湿寒之证。瘀血去后,寒湿愈增,往往食减而不消,饮少而不化。一旦土崩而阳绝,则性命倾殒,故大吐瘀血之家,多至于死。

其血色红鲜者,则缘肺热。然始因上热,而究变中寒。以血藏于肝,而肝木生火,心火之热,即血中之温气所化。血去而血中之温气亡泄,是以大失血后,寒慄而战摇也。而其上热之时,推其中下,亦是湿寒。盖君相之火,随戊土下降,而归坎水,则上清而下暖。胃土不降,则君相升泄。非戊土之逆,而火何以升!非己土之湿,而胃何以逆!非癸水之寒,而土何以湿!胃逆火泄,升炎于上,而坎阳绝根,其肾水必寒。寒水泛滥,其脾土必湿,理自然也。

若夫零星咯吐,见于痰唾之中者,其证稍缓。以血去非多,则气泄有限,虽亦中下寒湿,而一时不至困败。但一遭庸手,久服清润,败其中气,则亦归死亡耳。

血证是虚劳大病,半死半生,十仅救五。而唐后医书,皆滋阴泻火,今古雷同,百不救一,实可哀也。



要点(8) 吐血的原因,总因为胃气之逆。

吐血之病,重于流鼻血,治法总以降胃为主。肺气莫收,经络之血,乃从鼻衄;胃气莫降,脏腑之血,因自口吐。而肺气之敛,亦因胃气之降,吐衄之证,总以降胃为主。经络为阳,脏腑为阴,流鼻血是经络之血脱亡,病还算轻,吐血则是脏腑之血外脱,并就更加重了。我理解这时候说的脏腑之血的吐衄外脱,主要是肺脏与胃腑。肝血外脱是自便溺下脱。肝血下脱,则遗泄于便溺;肺血上流,则吐衄于口鼻。

凡呕吐瘀血,紫黑成块,皆土败阳虚,中下湿寒之证。如果吐的是紫黑成块的血,说明血中温气丧失,土败阳虚,中下湿寒了。

其血色红鲜者,则缘肺热。然始因上热,而究变中寒。如果吐的是鲜红色的血,则说明血气还在,吐血是肺热的因素。但是若处理不当,吐血不止,虽然开始是因为肺热而吐血,但是血中温气随着吐出去的血而脱亡,最终还是导致了中下寒湿。

夫零星咯吐,见于痰唾之中者,其证稍缓。但一遭庸手,久服清润,败其中气,则亦归死亡耳。



灵雨汤(甘草二钱;人参二钱;茯苓三钱;半夏三钱;干姜三钱;柏叶三钱;丹皮三钱),煎大半杯,温服。治大吐瘀血者。

吐血之证,中下湿寒,凝瘀上涌,用人参、甘草,补中培土,茯苓、干姜,去湿温寒,柏叶清金敛血,丹皮疏木行瘀,自是不易之法,尤当重用半夏,以降胃逆。

血本下行,肺胃既逆,血无下行之路,陈菀腐败,势必上涌。旧血既去,新血又瘀,逆行上窍,遂成熟路。再投清润之药,助其寒湿,中气败亡,速之死矣。若温中燥土,令其阳回湿去,复以半夏降逆,使胃气下行,瘀血既吐,鲜血自不再来。若下寒甚者,蜀椒、附子,亦当大用。



要点(9) 灵雨汤的理法:温中燥土,令其阳回湿去,复以半夏降逆。

灵雨汤的方子非常简单,就是黄芽汤的底子,加上半夏降逆,柏叶止血。具体分析如下:

(1) 首先是黄芽汤的底子。黄芽汤原方(人参,甘草,茯苓,干姜),加丹皮以疏肝。

(2) 其次就是加半夏以降逆,柏叶以止血。

(3) 如果下寒,则再加附子、蜀椒以温下寒。其实附子也是黄芽汤原方加味而成。



其零星咯吐,红鲜不凝,虽有上热,亦非实火,稍加麦冬、贝母,略清肺热。总以泻湿培土为主,不可过用苦寒也。

白茅汤(人参二钱;甘草二钱;茯苓三钱;半夏三钱;麦冬三钱,去心;茅根三钱;芍药三钱;五味子一钱),煎大半杯,温服。治零星吐鲜血者。

血之零吐红鲜者,虽缘土湿胃逆,而肺家不无上热,泻湿降逆之中,自宜加清肺之药。若相火极旺,则加黄芩而倍芍药。仲景三黄泻心汤,是治相火之极旺者。但此等颇少,未易轻用。若上热不敌下寒之剧,当大温水土,清润诸法,切不可用也。



要点(10) 白茅汤的理法:泻湿降逆,加清肺之药。

吐鲜血的人,血中温气还在,虽然吐血是土湿胃逆,肺气中还是有热的。所以治法就是泻湿降逆,加清肺之药。

(1) 首先还是黄芽汤的底子(人参,甘草,茯苓),没有用干姜是因为干姜温热中焦,可以裁减。但是黄师又在后面补充了“上热不敌下寒之剧,当大温水土,清润诸法,切不可用也”,所以若有中下寒的情况,则又可以增加干姜、附子、川椒。这样,就完完全全是黄芽汤的底子了。

(2) 增加了地魄汤中的降逆、清上热的药:半夏、五味降摄肺胃之逆,麦冬、芍药双清君相二火。

(3) 增加茅根清金止血。

(4) 如果相火极旺,则可以倍芍药,加黄芩。

(5) 我一直记得,若泻利,则可以用干姜替代芍药。虽然黄师在这里没有说,但是“上热不敌下寒之剧,当大温水土,清润诸法,切不可用也”其实就是代表这个意思。



《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便血》原文:

血生于脾,藏于肝,肝脾阳旺,血温而升,故不下泄。水寒土湿,脾陷木郁,风动而行疏泄之令,则后脱于大便。

阳气收敛,则土温而水暖,其脾湿而肾寒者,庚金之收令不行也。后世以为肠风而用清润,脾阳愈败而愈陷,无有止期也。

其肝脾阳败,紫黑瘀腐,当补火燥土以回残阳,暖血温肝而升郁陷。若痔漏、脱肛之治,亦依此法通之。

桂枝黄土汤(甘草二钱;白术三钱;附子三钱;阿胶三钱;地黄三钱;黄芩二钱;桂枝二钱;灶中黄土三钱),煎大半杯,温服。

便血之证,亦因水土寒湿,木郁风动之故。仲景黄土汤,术、甘、附子,培土温寒,胶、地、黄芩,清风泻火,相火。黄土燥湿扶脾,法莫善矣。此加桂枝,以达木郁,亦甚精密。



要点(11) 便血乃庚金之收令不行,其原总在水寒土湿,脾陷木郁。

便血在于大肠的收敛之能力不足,但是其根原总在水寒土湿,脾陷木郁。有的人认为便血是大肠之风燥,所以多用清风燥之法而用清润之药。如果只用清润之药而不注意水寒土湿、脾陷木郁,则药用越多,脾阳越败,则治法有错矣。治法总以补火燥土以回残阳,暖血温肝而升郁陷。痔漏、脱肛理与便血相同,治法也相同。



要点(12) 桂枝黄土汤的理法:培土温寒,清风达木。

如果简单理解,白术、甘草、附子是培土温寒,阿胶、地黄、黄芩清风泻火,黄土燥湿扶脾,桂枝达木郁。不过我们还可以深究两个方面:

(1) 为什么黄师不用最喜欢的茯苓祛湿,而用白术呢?一般的祛湿药物,因为其祛湿功能,往往会让人丧失津液而造成燥的伤害。而白术也去湿,但气味浓郁,汁浆淳厚,最生津液,而止燥渴,故不令人伤于燥也。便血本来就有风木之燥,所以用白术而不用茯苓啊。

(2) 另外一个就是:柏叶燥手太阴、足阳明之湿,故止吐血,燥则气降而血敛;黄土燥手阳明、足太阴之湿,故止下血,燥则气升而血收也。当然灶中黄土如果不容易获得,总以燥湿达木、补中摄血的其它药物替代,也可以收到效果。



《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溺血》原文:

水寒土湿,脾陷木郁,风动而行疏泄,谷道不收,则后泄于大肠,水道不敛,则前淋于小便。

阳气蛰藏,则土温而水暖,其脾湿而肾寒者,壬水之藏令不行也。水性蛰藏,木性疏泄,水欲藏而不能藏,是以流漓而不止;木欲泄而不能泄,是以梗涩而不利。缘木愈郁则愈欲泄,愈欲泄则愈郁,郁生下热,小便赤数。虽火盛之极,而实以脾肾之阳虚。

泻湿燥土,升木达郁,自是主法。寒者温之,热者清之。然热在乙木,不在脾土,在肝则宜清凉,至于脾家,但宜温燥,虽肝热极盛,不可泻其脾土也。



要点(13) 溺血的病理与便血相同,只是木郁更甚。

(1) 溺血原理理解:水寒土湿,脾陷木郁,风动而行疏泄,谷道不收,则后泄于大肠,水道不敛,则前淋于小便。

(2) 虽火盛之极,而实以脾肾之阳虚。溺血看起来是火气非常旺的表现,但是木郁是标,脾肾之虚是本。可以泻肝之热,同时应该温水燥土。



宁波汤(甘草二钱;桂枝三钱;芍药三钱;阿胶三钱;茯苓三钱;泽泻三钱;栀子三钱;发灰三钱,猪脂煎,研),煎大半杯,温服。

溺血与便血同理,而木郁较甚,故梗涩痛楚。苓、泽、甘草,培土泻湿,桂枝、芍药,达木清风,阿胶、发灰,滋肝行瘀,栀子利水泻热。膀胱之热。若瘀血紫黑,累块坚阻,加丹皮、桃仁之类行之,此定法也。



要点(14) 宁波汤的理法:达木清风,滋肝行瘀,利水泻热。

(1) 用甘草、茯苓、泽泻来培土泻湿。溺血没有便血时候的大肠之燥,所以不用白术泻湿。

(2) 桂枝、芍药达木清风。因为溺血木郁更加严重,所以溺血用了三钱的桂枝,而便血用了两钱的桂枝。溺血用了桂枝较多,木郁较甚,所以同时用了芍药收敛一下,不要让桂枝发散过头了。

(3) 阿胶、发灰,滋肝行瘀。

(4) 栀子泻膀胱之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