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泡尿就能看出你的内脏有几种病!

 NF11 2017-04-13


吃喝拉撒都是人们日常中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也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但有些人,这些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出现了问题,调查显示,女性患尿道炎的比例高达20%—40%,而中年男性中约有16%有排尿的困扰。

到底什么样的小便才是健康的?一喝水就跑厕所是不是肾虚呢等等,答案都在这里。

小便的颜色是身体的照妖镜

尿的颜色有很多种。平时常见的颜色是从淡黄色到深琥珀色不等,而这其中包含了各种类型的黄色。

1、无色透明

说明被检查者有过大量饮水,或许还会想去厕所。

2、淡黄色

说明被检查者尿液颜色正常,并且机体暂不缺水。

3、深黄色 /琥珀色

同样是正常的,但是最好赶紧喝水。

4、深褐色(如糖浆)

提示人体可能伴有肝脏疾病严重脱水。尽快补水,如果尿液颜色持续为深褐色那么要及时就医。

5、淡粉色或浅红色

遇到这种情况,首先需要排除一下最近是否食用过甜菜、蓝莓或大黄?

如果没有的话,那么被检查者可能伴有血尿。

而这种情况可能出现于肾脏疾病、肿瘤、尿路感染、前列腺疾病等。所以,一旦出现这种颜色的尿液请及时就医。

6、橙色

这种情况有可能是饮水不足。如果排除了食物导致的尿液颜色改变的话,那么被检查者可能患有肝脏或胆管疾病,需要及时就医。

7、蓝色或绿色

这种特殊颜色的尿液还真是与众不同。有些非常罕见的基因疾病可能会导致尿液变成蓝色或绿色,而某些特殊的尿路感染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但较常见的是饮食结构或者服用药物所致。尽管没有生命危险,但这种情况持续存在的话,还是去医院看看吧。

8、白色

尿中有乳糜,源自丝虫病、肾、淋巴管堵塞。

血尿警惕肾癌!

无痛血尿非常值得注意,肾癌的血尿常为无痛性间歇发作,而且肉眼可以看见。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尽快就诊,千万不要忽视。

要知道,泌尿系统疾病中,但凡痛的血尿反而没那么可怕,因为那常常与炎症或结石有关。

相反,不痛的血尿,则往往预示着恶性疾病,不仅是肾癌,还包括了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等。

小便的频率也不能忽视

如果是正常的饮水,那么每天的排尿次数到达8次,就算是尿频,但大家有个误区。

尿频 ≠ 肾虚

而且大多数尿频和肾虚是无关的。

尿频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尿频但尿量少,另外一种是尿频但尿量正常。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么很有可能是膀胱和尿道出了问题。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么很多都是内科代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多尿症。

尿量也有大讲究

每天尿量如果多于3000ml,就属于多尿。

相当于6个矿泉水瓶

很有可能是糖尿病、尿崩症等内分泌疾病,也有可能是精神性烦渴症。

每天尿量如果少于400ml,就属于少尿,一般人不会有这种现象,一旦发生就属于急性肾衰竭。

尿里有泡泡

这种尿液叫做泡沫尿,因为有泡沫,颜色又像啤酒,被人戏称为「啤酒尿」

如果排尿中有泡沫,但很快就消散了,那就不必紧张,属于正常情况。

但如果泡沫经久不散,就说明尿液中的成分发生变化,如多出蛋白质、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后,尿液表面张力会增高,这才导致泡沫不散。

啤酒尿意味着?

一次摄入过多高蛋白高糖食物、剧烈运动、混入精液或生殖道粘液,甚至是寒冷、长久站立以及便器本身的清洁度等,都有可能造成尿液成分的变化,而出现泡沫尿,属于正常现象不必紧张。

但是如果泡沫尿持续了一段时间,而且泡沫久久不散。就要留心是不是肾脏或泌尿系统出了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啤酒尿?

偶尔一次尿中出现泡沫,不用紧张。注意休息,保证饮水量,健康饮食就好。

但对于异常的啤酒尿,特别是出现泡沫尿又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甚至水肿、高血压等其他症状时,一定要及时至医院检查。

小毛病可以自己解决

盆底肌训练

排尿时,尝试通过收缩盆底肌(用力排尿时,下身正在发力的肌群)中途停止排尿。练习时不要收缩大腿或臂部肌肉,每天至少练习两次。

膀胱耐力练习

尽量将小便时间固定,通过适当的等待来控制排尿次数。当出现尿急时,做几次强烈的盆底肌收缩,坐下深呼吸5次,从而降低膀胱的敏感性。

适时补水

成年人平均每天需要补充1.5~2升水,但晚餐后应避免喝水过多。还可选择苹果汁、葡萄汁、梨等对膀胱刺激小的食物,避开咖啡、可乐、苏打水等。

不滥用药物

如特效抗疟药奎宁,会产生黑褐色的血红蛋白尿;治疗痛风的药物保泰松,大量使用易导致血尿;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会造成肝损伤,使尿液呈绿色。

躲开“有味”果蔬

如果小便气味难闻,可能是饮食导致的,如吃芦笋小便就会有烂白菜味,因为其中含有包含硫磺的氨基酸。

避免憋尿

为了让尿路顺畅,应多喝水、少憋尿,经常清洗阴部,勤换内裤。晚上睡觉注意保暖,着凉会使血管收缩,也会造成排尿次数増多。

定期尿检

揪出肾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尿检。一般每年应定期查一次尿常规。心血管病患者、长期贫血者、年纪大且骨头疼的人、大量使用抗生素者,应每半年查一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