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典◎天涯何处无芳草

 静雅轩345 2017-04-13


  絮飞花落,每易伤春,但苏轼有“此心安处是吾乡”支撑,则再反观上片结句“天涯何处无芳草”,就是诗人强作宽解之词了。


 张梅析典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晏殊《破阵子》云:“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燕子飞时”,点明此句节序是在春社。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约在春分前后。惊蛰桃花开,春分燕子来。春分时,在南方越冬的燕子会飞回北方的巢穴,在原来的屋檐下衔草含泥、筑巢居住,这与起句所描写的时序恰相符合。春分过后,早开的春花渐渐飘落,尤其是杏花,含苞待放时朵朵嫣红,开花后颜色逐渐变淡,花落时变成纯白色,枝上青杏初结,是谓“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翩翩起落,春水迤逦地从人家宅院外绕过,有一种富贵的安闲气象。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柳绵,柳絮。柳条上的花絮被风吹四散,益发少了。又,越来越,这里着一“又”字,暗示诗人一直在观察,所以注意到柳絮一天比一天少了。何处无芳草,即处处是芳草,春越来越深,温凉各异的地方,处处都已长满萋萋芳草。芳草茂盛,必然伴随着百花零落,怎不引人伤春惜春的缠绵悱恻。两句皆暗暗表明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枝上柳绵”句,写景极细,婉约处不让柳永。王士祯《花草蒙拾》评此语曰:“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彼但解作‘大江东去’耶?”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此句暗暗回应上片的“绿水人家绕”。行人从这户环绕着绿水的深宅广院外走过,高墙森森,只能看到院内高高耸立的秋千架。从宅院里隐隐传来女子的欢笑,那想必是这户人家的女眷们在荡秋千为戏吧。因为水环深院,墙外行人只能远远看到秋千架的顶部,听到隐隐传来的笑声,揣想墙内女子的欢畅容止,想象她们一定是妍丽清妙的佳人吧。如此这般,这情景方为立体动人,若将佳人形貌举止一览无遗,则是另外一种情绪,必难有“多情却被无情恼”这样的妙句了。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墙外行人被女子银铃般的笑声迷住了,驻足久久,凝神谛听。然而墙里佳人并不知道墙外行人已被自己的笑声感染倾倒。游戏已毕,她们渐渐散去,多情的行人听得笑声愈低愈远,再也捕捉不到,不禁怨怪佳人为什么不多留一会呢。笑者无心,听者有意,终究是自寻烦恼,结语在惆怅中又带着一丝活泼轻妙,让人读了忍不住粲然莞尔,黄蓼园评之为“奇情四溢”。普天下的自作多情,哪个不是“多情却被无情恼”呢!



  这首词是描写春景的名作。上片写春深伤感,下片写佳人无心,墙里墙外,顶真相接,词气流畅,但从情绪上看,上下片之间却有点跳脱。首句写春景,自然过渡到伤春惜春之情。“天涯何处无芳草”,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占卜者劝屈原弃楚国远游的话。此诗经学者考证,当写于苏轼贬官惠州时期。这一时期他的诗里常常用到“天涯”二字,不一定是泛指,有可能就是指其身所在。传闻朝云极爱此词,却为之掩抑惆怅,哽咽不能终曲,因“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句,状伤春之景太过真实,令远处谪居的人心恸吧。不久后朝云病逝,苏轼终身不复听此词。明代沈际飞竟至说“‘枝上’一句,断送朝云”,可见此语之沉痛。若从此理解,则词意便明白晓畅起来,下片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有一定的政治寓意了,含蓄表示的是诗人对宋庭一片赤诚却遭贬官远谪的感慨。絮飞花落,每易伤春,但苏轼有“此心安处是吾乡”支撑,则再反观上片结句“天涯何处无芳草”,就是诗人强作宽解之词了。



作者/张梅

责编/家筱

制作/兰宇、跃升

版权声明:【阅读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