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当前儿科医疗火热,火的“飘飘然”,少了些根基和内涵。近期给大家分享下我国近代儿童医疗历史的一些故事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现代儿科的主要奠基人,儿科之父与北京儿童医院的故事,让我们在反自己思中借鉴前行! 北京儿童医院门口,诸福棠院士雕像 如今的北京儿童医院,已经是全国顶级的儿童医院。在2013,年联合20家主要儿童专科医院组成北京儿童医院集团。 2016年年底联合各大儿童医院成立福棠儿童医学研究发展中心。2017年1月卫计委正式宣布北京儿童医院称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按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及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履行其责任。 那这个国家级儿童医学研究发展中心,为什么叫“福棠”呢? 福棠是一人名,全名为诸福棠,是北京儿童医院医院的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现代儿科的奠基人 ,也被称为中国“儿科之父”。他将毕生心血献给国家的儿童事业。 求学与职业成长: 诸福棠,1899年11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东亭乡杨亭村。祖父是以正直闻名乡里的儒医。当过私塾教师、小学教员、小学校长。姑母诸希贤是终身未嫁的教育家,对他树立“放弃家产,外出求学,独立谋生,为国为民”的理想,有着很大影响。 诸福棠五六岁随长辈读古书,8岁起正式上小学。1910年11岁时离家去上海,考入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小学部,继而升人中学部。他体弱多病,在南洋公学几年曾患脚气病、白喉、伤寒、菌痢等病,他因此决心学医,以济世救人。1917年中学毕业以后及1918年夏两次因病耽误升学考试。1919年考取北京协和医学院预科,1922年升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本科。1927年诸福棠从协和医学院毕业,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获文海奖,毕业后留校工作。 1931年赴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医学院儿科进修,以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疗效果赢得人们的尊敬。在美期间他首创用胎盘球蛋白预防麻疹。进修前后,又在美国各地遍访医学名家,旋赴英、德、法、奥、丹麦等国拜访权威学者,参观著名大学、研究院、儿科医院。回协和医学院后任讲师,1936年升襄教授、副教授,又任儿科主任,是为协和医院任临床科主任的第一位中国人。 呕血著巨作 诸福棠曾目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落后,当时一切医疗常规都要依靠外国,参考书籍也都是来自国外。他在1937年立下志愿,一定要编写一本切合中国具体情况的儿科学书籍,于是立即动笔。白天他忙于繁重的医疗工作,每当夜深人静便伏案写作。到1942年,整整六易寒暑,终于完成一部80万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儿科巨著《实用儿科学》 ,并把文稿无偿地交给中华医学会出版。 宋庆龄在上海见到此书后,立即把它寄往解放区有关部门广为翻印,该书对解放区儿童的医疗工作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实用儿科学》于1957年、1965年、1973年、1985年、1995年先后5次修订。为了集思广益、精益求精,诸福棠请了全国各地有经验的儿科医师参加修订工作。初版时该书有80万字,到第四版已增加到400万字,作者由10人增加至100余人。 诸福棠老院士和其学生胡亚美商讨修改《实用儿科学》 胡亚美:儿科血液病专家,曾在北平私立儿科医院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1980年至今,任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每版都要重印刷二三次才能满足医务人员和许多孩子的家长的需求。1973年第三版共印刷了25万册之多。为了增加新内容,诸福棠在办公室和家里的书桌上,总有一二本老版书以备随时修改,其中几乎每一页的边角、行间都有他新增的字迹,或者夹有纸条作出大段的修改,他还要求编辑组人员也要注意随时加入适合国情的新材料,有时他还将所见到的新资料寄给外地负责编写的儿科同道作为参考。他只要在新出版的书籍或杂志中看到了新课题和新的有效的诊治经验,就立刻摘录下来,为修订新版作准备,以期赶上科学发展的新水平。 《福棠实用儿科学》,1942年印刷的初版本和最新第八版 此书已是当今儿科医生必读之书 开办私立儿童医院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协和医院被日军关闭。北京儿童医院的首任院长诸福棠当时是协和医院的儿科主任。协和医院关闭后,他邀请吴瑞萍、邓金鍌共同创办北平私立儿童医院。这三人正是北平私立儿童医院的“三元老”。 吴瑞萍(左)、诸福棠(中)、邓金鍌(右) 吴瑞萍,儿科传染病专家,江苏常州人,1933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 邓金鍌,广州开平县人,1928年毕业后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后改入医预科肄业,1932年转入北京协和医院,1937年毕业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医院在自家院落开始办起 1942年2月,北平私立儿童医院在吴瑞萍家的一处院落中开始运营。这座院落位于东城区东堂子胡同13号,三人将院子里的一幢二层小洋楼改成了医疗用房;没有钱买药,诸福棠夫人朱定一的亲戚就卖掉了房子;没有护士,他们就请来协和医院的同事、小儿科护士长刘静和等人参加办院。2月,门诊首先开放;之后又设立6张病床。 1942年北平私立儿童医院院址东堂子胡同13号 1942年4月4日是当年的儿童节,在那一天,北平私立儿童医院正式成立。一家发行量很大的报纸用一个版面的篇幅介绍这座新开的医院,诸福棠、吴瑞萍、邓金鍌三位医生的照片也上了报。 1942年北平市私立儿童医院建院时13名员工 医院越办越好,很快日门诊量就达到了200人次。1946年,北平私立儿童医院搬到了府前街。 1955年北京市儿童医院位于府前街的门诊部 搬到市中心之后,日门诊量很快增加到300人次,病床也增至30张,其中有3张病床专门留给免费患儿,工作人员由建院之初的13人增加到30人。随着一批批患儿康复出院,北平私立儿童医院的口碑也从北平扩大到周边地区。 护士带领住院患儿在病房外活动。 在当时的交通枢纽前门火车站前,聚集了一批“等活”的三轮车夫。他们看到病病歪歪的患儿下车后,不用家长开口,就会把孩子送到府前街。患儿越来越多,三人将三家分住的西小楼腾出来改为病房,这样又增加了20张病床。医院的业务扩大了,原来的设备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三人便动用了几年积累的资金,购置了一大批药物和医疗器械,增加了X光机等医疗设备,请来了专职的药剂师、化验员…… 北平私立儿童医院医生在指导孩子做仪器检查 遇到贫困病儿医生会写下“free”字样! 诸福棠教授和同事们在给孩子们检查身体,接种疫苗。 诸福棠教授深入托幼机构,亲自打预防针 诸福棠教授为患者儿童会诊 儿童医院院训“公慈勤和” 1949年,诸福棠根据自己行医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同吴瑞萍、邓金鍌酝酿研究,为儿童医院制定了“公慈勤和”的院训,并亲自挥毫书写,悬挂在门诊大厅里。至今“公慈勤和”仍是北京儿童医院的院训。21世纪初,“公慈勤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激情、奉献、责任、忠诚”,老院长的院训精神被进一步发扬光大。 私立儿童医院交给了人民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诸福棠同大家一齐走上街头,在红旗飘扬的大街上欢迎解放军入城。1949年10月1日,诸福棠被邀请参加开国大典。他站在观礼台上,亲眼看着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市长的彭真同志亲自看过儿童医院拥挤的门诊部,他约诸福棠一齐商议建一座大型儿童医院。诸福棠非常高兴,他决定用实际行动履行“公慈勤和”院训第一条的要求,把私立的儿童医院交给人民。在诸福棠、吴瑞萍、邓金鍌三人的一再要求下,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了他们的请求。 1952年6月1日儿童节,吴晗副市长代表政府来院接收儿童医院。市政府决定把医院改名为北京市第二儿童医院,医院领导人一律不变,三位院领导私人住房和工资待遇全部保留。三位院领导主动提出,把每月700多元工资降为300多元。艰苦逆境中创建的北平私立儿童医院,从此获得了新生。 1955年“六一”儿童节,有600张病床、设备完善、各科俱全的新建北京儿童医院举办落成典礼,诸福棠被任命为首任院长。后来北京市相继建立几个区级儿童医院,全国各省市也新建各自的儿童医院,对此他都积极给予支持。1956年,诸福棠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生物学部委员(现称院士)。1958年诸福棠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所长。以后北京市儿童医院还先后建立了北京市儿童保健所、北京儿科研究所,该院并成为首都医学院儿科系的教学医院。 1994年1月23日 诸福棠因吸入性肺炎逝世于北京。 诸福棠教授的对中国儿科医疗发展的付出,及卓越贡献值得后来者发扬和学习!每一个做儿童医疗的人应该要知道这段历史。 北京儿童医院的前世和今生 跟私立儿童医疗机构有着很深的关系。 北京儿童医前生时北平私立儿童医院暂不说,但前北京很多私立儿童医疗机构都打着“北京儿童医院”专家的招牌,甚至中国第一家上市的儿科医疗集团新世纪,也是和北京儿童医院的公私合营开始起步的。 胡亚美院士也被两家私营儿童医院北京天使儿童医院和上海鸿慈儿童医院请去当终身名誉院长(暂不论真假),同时在网络上查到这一系列私立儿童医疗机构也挂着北京胡亚美儿童医学研究院的。经《诊锁界》调研,胡亚美儿童研究院并没有对外发表什么研究成果和临床研究中心,只有从网上在百度百科有部分资料,都是各家机构自封为胡亚美儿童医学院的临床基地。“胡亚美”院士的名气有点被乱“用”。这些儿科机构,比当前的新型儿童医疗诞生的较早,不称为是新型儿科医疗,不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但它们也是一段私立儿科发展的历史,我们也要看到,在民办医疗时,因“医生、资金、信任、品牌”都弱势,在建设和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可加以借鉴和思考。! 现任北京儿童医院倪鑫院长说“天下儿科是一家”,那是更高层面共同商谈国家儿科发展大计。但公立和私立儿科现在可能还成不了“一家”,对于现进入儿科医疗的朋友,可能考虑没到考虑那么“高尚、高远”,我们要做的是怎样当前政策、拥有相关资源怎么把机构起来,运营起来! 无论如何,诸福棠教授都不愧是中国现代儿科最主要的奠基人。 他,也许是中国最牛私立儿童医疗创办人! 私立儿童医疗的进入者们,知历史,才能断未来。这个榜样,怎么也可从他身上学点什么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