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研学旅行实用手册!鸟语花香,快带学生去撒点野!

 如水138 2017-04-13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又到了出发的好时节。“研学旅行”不仅得到了官方认可,还被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成为课堂的延伸。


研学旅行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那么如何设计,让学生游有所学,又如何保障研学旅行中的安全、秩序?




去年年底,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要求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


但是从眼下的“研学旅行”或游学课程的实施状况看,多数学校依然“不敢做,不愿做,不会做,随便做”,即使组织了游,也多是只游不学、只学不游两种极端情况,多维有序深层次游学还未常态化。


对于开好游学课程,我想提出三方面的建议。


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城乡中小学公共游学课程“地图”



中小学公共游学课程资源指的是:


开发相对成熟的自然类、人文类、科技类、活动体验类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适合研学旅行的路线、景点、工商企业。


有特色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


丰富多彩的少年宫。


名校投资巨大但利用率较低的场馆设施、选修课。


高校有个性的校园、校史馆。


…………


各地市可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将上述课程资源系统开发,建立城乡中小学游学公共课程“地图”,便于学校之间、地市之间的资源共享。


若各地市再建成城乡中小学公共课程运行电子监控系统平台,对错开研学旅行高峰、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率更有帮助。



学校牵头研发游学课程指南对于游学可以开发出三类“课程手册”



“游学课程建议手册”,主要是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程序与方式、学习评价、资源支持、不同学科教师前后参与的要求、课程准备等内容。


“游学课程教师指导手册”,主要围绕这些问题做好研究:


活动前如何做好知识铺垫?


活动中发生安全问题怎么处理应对?如学生突发疾病、遇到骚扰、遇到小偷怎么办?


学生太过调皮,不服从老师要求,怎么办?


对于各种突发问题应做出预案,甚至学生晚上内省、带队教师自我反思建议,等等,都要做出详细的规范要求。


“游学学生活动手册”,主要涵盖这些内容:


学生研学旅行目的地的地图,详细“攻略”,活动意义、目标、日程安排、相关准备、安全注意事项、评价表,还可以有前几届学生的活动体会、反思文章、研究成果,等等。此类似于课程操作指南。


游学课程指南就像产品使用说明书,针对性强。一方面,可以保障“生手”会做,效果有保证;另一方面,还能解决游学课程的延续、再生、推广等问题,实现游学课程的可持续、再拓展、可复制的良性循环。



学校要对游学课程实施做多元评价


依据游学目的,本着关爱、呵护、督导、培育、评估原则,游学课程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部分。


总结性评价的形式可以有晨会、班会,以及全校性的主题演讲、摄影展、征文比赛、橱窗成果展等。



过程性评价的关键点有:


时间观念。能够做到守时,活动中遵守时间计划。


专心学习。出发前有准备,过程中有记录,结束时有收获、感悟。


遵守纪律。服从带队老师和导游的管理,维护好的秩序。


文明礼貌。公共场合懂得文明礼貌,不大声喧哗,守秩序。


个人形象。注意个人卫生,服装干净整洁,在团队中乐于助人。


…………


返校后展示分享评估项目及关键评估点有:

  

原创性。分享内容是否为原创?原创比重占多少?


分享主题。主题是否分明?是否来自本次游学实践?


分享内容。内容全面、细致与否?设计是否独到?


分享形式。形式有无特色?是否声情并茂具有真情实感?


分享表达。表达是否流畅清晰?能否体现团队协作?


…………


原载:《教育时报》

作者:王红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