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可敌国的沈万三,致富手段?

 Confucius365 2017-04-13

沈万三是600多年前元末明初的江南首富,据说他富可敌国。

民间传说,沈万三有一只聚宝盆,放进一支金钗,能取出一大把金钗;放进一只银元宝,就能取出一盆银元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才能富甲天下。在南京,他为朱元璋修筑城墙以及有关设施,还修筑了廊庑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所耗费的钱财不计其数。今天南京的玄武湖公园,便是他当年的后花园旧址。奢侈的宴饮和富丽的服饰,更是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他的一把玛瑙酒壶质地通明,类似水晶。中间有葡萄一株如墨点,称为月下葡萄,据说可以换取“嘉兴一郡盐钞”。

富可敌国的他又有怎样的发家历程呢?

一、靠积累房产、田地。

沈万三“躬稼起家”,这一点从明人《留青日札》里也可以得到印证:“初居东蔡村时,人以圩菜之地归之,佑(沈三万的父亲)躬率子弟服劳,粪治有方,潴泄有法,由是致富不赀。”这段文字描述了沈万三随父亲从浙江迁居苏州后,通过躬耕田地而发家。明人孔迩还记载沈万三很注重兴修水利:“万三有田近湖者,沿湖筑成石岸以障田。”

二、利用当地优势再加善于经营管理的才能,以致成为江南首富。

明人记载沈万三来往在“徽州、池州、太平府、常州”等地,而这恰是“徽商”频繁贸易活动的地区。而另一方面,苏州和杭嘉湖地区历来是闻名全国的“粮仓”,素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沈万三拥有田产数千顷,自然有大量的稻米作为商品出售。而当时的北方,包括元大都(北京)在内所需食粮,主要靠南方供给,沈万三肯定是一“售粮大户”。由此,沈万三积累了大量资本。

三、靠经商,主要是国际贸易。

富起来的沈万三转而“通番”,将地产的纺织品、瓷器等输往亚非各国,而回船进口大量的珍宝、香料和药材,一去一回从中赚取巨额差价。据史料记载,元代为了鼓励和发展工商业,实行轻商税的政策,这有利于商业特别是海外贸易的发展。沈万三也在此背景下“暴富 ”。

看来沈万三的财富起于“农”,而繁于“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