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活财神”之称的沈万三,是如何做到富可敌国的?

 昵称VChmUhmv 2017-06-26

有“活财神”之称的沈万三,是如何做到富可敌国的?


沈万三(有说生于1296年,另有两说1330年和1328年,卒于1376年),本名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所以又称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元末明初商人、巨富。

如果换成今天说法,沈万三在当时应该算是首富,富可敌国,因此关于他有聚宝盘、点金术等说法,神乎其神,那么他真正是怎么发财致富的呢?

史料记载,沈万三的祖籍在浙江湖州,祖上迁居长洲(今江苏苏州)东蔡村,到他父亲沈祐时迁至湖州南浔镇。元至正二年(1342)南浔一带大水,贫民纷纷逃往他乡,沈祐也在此时迁往周庄。

沈祐用一条渔船载起四个儿子,连夜逃到距南浔百里外的周庄镇。老大老二不幸夭折,只留下沈富和沈贵。

有“活财神”之称的沈万三,是如何做到富可敌国的?

明中期苏州人黄省曾《吴风录》记:“自沈万三秀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沿至于今,竟以求富为务。”由此看出,沈万三(富)的父亲从湖州南浔镇迁居到长洲县东蔡村以后,辛勤耕作,充分开发了当地大片抛荒的肥沃田土。

由于经营得法,占田日广,沈家转为招集佃户、出租田地、雇佣长短工和发放高利贷的大地主,到沈万三兄弟主持家业时就已经拥有地跨数县的良田。传至沈达卿一辈时,沈家“产益广、赀益饶”,有史籍称其田产多达数千顷。

明人孔迩还记,“万三有田近湖者,沿湖筑成石岸以障田”。另外,秀南村的沈氏墓地,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墓主为沈庄,是沈万三的孙儿。其墓志铭中记载,“其先世以躬稼起家,大父富(沈万三),尝身帅其子弟力穑事”,等等。这是沈万三最先由“躬耕起家”的一大铁证。

在宋元之际,江南地区未受到什么破坏,经济发达,到元朝后期已为全国之冠。尤其苏州和杭嘉湖地区,素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沈万三拥有田产数千顷,作为“售粮大户”,积累大量财富显而易见的。

相传元代苏州富室陆德源富甲江左,很欣赏沈万三,觉得自己已老,看破红尘。又恐时局动荡,反而会酿成祸害,便将巨额财产全部赠给沈万三,自己当了道士,直到寿终。

沈万三得到了陆德源的这笔巨资,如虎添翼。

沈万三一方面继续开辟田宅,另一方面把“东走沪渎,南通浙境”,水路交通发达的周庄,作为商品贸易和流通的基地,从事海外贸易。有“活财神”之称的沈万三,是如何做到富可敌国的?

元朝时海运发达,外贸畅通,来中国贸易的外国人不少。富起来的沈万三转而“通番”,沈万三把内陆的丝绸、瓷器、粮食和手工艺品等运往往亚非各国,而回船进口大量的珠宝、象牙、犀角、香料和药材,一去一回从中赚取巨额差价。

孔迩在《云焦馆纪谈》中记载,沈万三成为海商,来往于徽州、池州(今贵池)、太平府(今当涂)、常州之间,辗转贸易,获金数百万,所以显富。

《吴江县志》相印证,“沈万三有宅在吴江二十九都周庄,富甲天下,相传由通番而得。”凭借这些有利条件,加上外贸能获得丰厚的利润,沈万三迅速成为江南第一豪富,创造了令世人难以想象的奇迹。

可以说,他的财富起于“农”,而繁于“商”,其他多为传说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