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材详解⊙解表药——柴胡

 李静曦 2017-04-14

柴胡

处方用名

柴胡、醋柴胡、炒柴胡、北柴胡。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根。

药性

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

功效

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应用

1.用于少阳证和表证发热。

    本品辛散苦泄,能和解少阳,解表退热,不仅适用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而且适用于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热或风寒表证均可使用。如治伤寒邪在少阳半表半里,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常与黄芩、半夏等配伍,以和解表里,透邪外出,方如《伤寒论》小柴胡汤。治外感表邪未解之发热,可用本品与葛根、黄芩同用,以解表清热,方如《伤寒六书》 柴葛解肌汤。本品亦可治疟疾寒热往来,可在截疟药中加用本品,方如《丹溪心法》截疟方、《济生方》清脾饮。近年来,用柴胡注射液治疗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炎、疟疾所引起的发热,有较好的退热效果。

2.用于肝气郁结,胸胁或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

    本品辛行苦泄,性善条达,能疏肝解郁,常用之治疗肝失疏泄,气机郁阻所致的胸胁或少腹胀痛,多配白芍、川芎、枳壳同用,方如《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如肝郁甚而化火,胁痛而见烦热、口干者,则再配以黄芩、丹皮、山栀,以清肝泄热。肝气 郁结,极易导致气滞血瘀,故又每于和血通络祛瘀方中加用,方如 《医学发明》复元活血汤,即在当归、红花、桃仁等活血药中加用本品,以治胁下痛久,络脉瘀滞之证。现用治肝炎、胆囊炎之肝区疼 痛和肋间神经痛等有较好疗效。

3.用于中气不足,脾气不升,清阳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下垂以及短气、疲乏。

    本品能升举脾胃清阳之气,治中气下陷之脱肛、子宫下垂,常与升麻、黄芪等同用,方如《脾胃论》补中益气汤。

用量用法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退热宜生用, 量较大;退虚热,鳖血拌炒;疏肝宜醋炒,用中等量;升提宜生用,量宜少。

使用注意

真阴亏损,肝阳上亢及肝风内动者慎服。

验方举例

1.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來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满,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伤寒论》小柴胡汤)

    柴胡25g, 黄芩9g,人参9g,制半夏10g(洗),甘草(炙)、生姜各9g(切),大枣3枚(擘)。上七味,以水1000ml,煮取500ml,去滓,再煎取300ml。温服100ml,日三服。

2.治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痎疟初起(《景岳全书》 正柴胡饮)

    柴胡3?9g,防风3g,陈皮4. 5g,芍药6g,甘草3g, 生姜3?5片。水350ml,煎150ml,热服。

3.治妊妇寒热头痛,嘿嘿不欲食,胁下痛,呕逆痰气;及产后 伤风,热入胞宮,寒热如疟,并经水适來适断;病后劳复,余热不解 (《类证活人书》黄龙汤)

    柴胡30g,黄芩、人参、甘草(炙)各10g。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15g,水150ml煎100ml,去滓,温服。

4.治黄疸(《孙尚药方》)

    柴胡30g(去苗),甘草3g。上都 细挫作1剂,以水350ml,白茅根15g,同煎至200ml,绞去滓。任意时时服,一日尽。

5.治积热下痢不止(《太平圣惠方》)

    柴胡、黄芩各12g。水煎服。

6.治耳聋不闻雷声(《医林改错》通气散)

    柴胡30g,香附30g, 川芎15g。为末。早晚开水冲服9g。

7.治舌本强,两边痛(《圣济总录》柴胡散)

    柴胡(去苗)、升麻各30g,栀子仁15g。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3g,熟水调下,

日三。

8.治大人小儿口疮(《普济方》)

    柴胡、吴茱萸各等份。上为细末。每用3g,好酒调敷脚心。

临床报道

1.退热

    北柴胡浸泡蒸馏液,每安瓿2 ml(1ml含生药10g),每次2?4ml肌内注射,酌情重复使用。治疗急症发热57例,显效17例,有效23例,无效17例。【湖南医学杂志,1984,(1):45】

2.治流行性腮腺炎

    柴胡注射液(每lml相当于原生药1g)2ml, 10岁以上者每次3 ml,每日2次,肌内注射。治疗28例,其中27例在24?72日内痊愈,1例合并颌下淋巴结炎者疗效不显。【新中医,1986,(6): 14】

3.治梅核气

    以柴胡注射液2ml注入天突六,每日或隔日1次,4次为1疗程。治疗25 例,结果治愈15例,好转6例,无效4例。【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7,(6): 52】  

4.治高脂血症

    干柴胡、罗汉果 (调味用)混合水煎2次,每次煎2小时以上,煎出液过滤澄清浓缩,制成降脂合剂,每次口服20ml(相当于柴胡3g),每日3次,3周为1疗程。治疗86例,对降甘油三酯有较好效果,平均降低1.06±0.132mmol/L,下降率为39.7%,对降胆固醇效果不显。【中医杂志,1988,(2): 62】

实验研究

1.化学成分

    柴胡根主含柴胡皂苷a、b、c、d,还含α-菠菜甾醇、豆甾醇、侧金盏花醇和少量挥发油。地上部分主含黄酮类。狭叶柴胡含柴胡总苷0.15%,其中柴胡皂苷a 0.05%,柴胡皂苷C0.10%,柴胡皂苷d微量,并含挥发油。地上部分亦含黄酮类化合物。

2.药现作用

    柴胡有较明显的解热、镇静、抗惊厥、镇痛、镇咳作用,主要成分为皂苷,但挥发油亦有解热作用,柴胡皂苷的抗炎强度与泼尼松龙相似,抗肉芽肿增生比抗渗出作用强。柴胡对动物实验性肝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有利胆作用。柴胡粗皂苷对动物实验性胃溃疡有防治作用。有降血脂作用,对甘油三酯作用比胆固醇明显。对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并能增加大鼠的蛋白质生物合成。用柴胡皂苷d腹腔注射或口服对小鼠移植肉瘤S180、P388及艾氏腹水癌细胞均呈明显抑制作用。煎剂对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和钩端螺旋体有一定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亦有抑制作用。柴胡还有抗疟原虫作用。

注意:以上一些处方必须是专业医师开取,根据病情轻重程度不同药量有加减,切不可私自使用。以上处方都是医师基于实践得来,仅供大家参考,不可私自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