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粪肥如何发酵?

 alexdu818 2017-04-15

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经常到村里给老百姓讲课。几乎每到一个地方,老百姓都有使用农家肥的习惯。

农家肥,也称粪肥。生产队时代,很少见到化肥,农民种地全靠农家肥,“种地不上粪,就是瞎胡混”。只要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知道农家肥好,但现在粪肥的使用方式大都不正确。结果,吃力不讨好,上了粪,却倒了霉。种子不出苗,烧了根、烧了苗,死苗烂棵,病虫害越来越多……

前段时间到肥城、聊城等地跟踪调查马铃薯,就遇到了这么个情况。

马铃薯卷叶、萎蔫,但叶片无病斑

拔出来看,茎秆、根系也没问题,唯独种薯出了问题,烂掉了

原来是这个农户使用了鲜牛粪,马铃薯生长期牛粪发酵散热,烧种了。

绝大多数老百姓不了解粪肥发酵的必要性。未发酵的粪肥携带大量病虫害虫卵以及杂草种子,发酵会产生高温,将其杀死一大部分;没有发酵的鲜粪肥施用到土地里后,随着时间推移和浇水等农事操作,仍然会进行发酵,所以产生大量的热量,造成了烧种烧苗等问题,到时候再补救就晚了。

讲课的时候,总有老农提问如何发酵粪肥,我都会给做一下简单介绍。正值周末,查阅了一些资料,结合实际情况,整理了下发酵粪肥的合理方法。我喜欢化繁为简,因为当前我们的农技推广大都还是服务于零散种植户。在农村,发酵粪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堆肥。

堆肥发酵过程一般需要45-60天的时间。堆肥前期的升温阶段以及高温阶段会杀死植物致病病原菌、虫卵、杂草籽等有害微生物,到后期的降温期,产生大量有益于植物生长吸收的代谢产物,这个过程需要45-60天。经此过程的堆肥可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无害化;二是腐殖质化;三是大量微生物代谢产物如各种抗生素、蛋白类物质等,方便作物吸收和利用。

堆肥的基本方法:

①选择向阳、地势较高的地方,避开风口;

②粪堆形状最好是球形,高度一般以15米以上为宜,有利于升温保温;

③选好堆肥位置后,先铺一层乱草或废旧草苫子,再堆放农家肥,方便堆肥排水,同时边堆肥边加入适量水;

④堆肥堆上应该有所遮盖,比如用塑料布,冬季为了加快发酵,还需要在堆肥表面进行封泥处理。

⑤一般堆积10天左右,堆中温度即可达到60℃—70℃,保持10小时左右。此时堆顶塌陷,冒热气,没有塌陷处可补浇点水,然后立即翻倒粪堆,较干部分补浇水分,再照原样堆好。10天左右,堆温再次升到60℃左右,再翻倒1次。

⑥堆肥腐熟后,体积会缩约1/3,堆温下降至稍高于气温,这时将堆肥压紧,以利于保肥。

整个过程大约45-60天。老百姓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简单化处理。

发酵好的有机肥无臭味,无白色菌毛,质地松散。这样处理过的粪肥才真正应验了那句流传已久的农事谚语:“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感谢提供资料的各位老师,也欢迎大家微信交流。

长按识别即可关注哦!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