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天衡东京谈艺录

 伯乐书香小屋 2017-04-15






韩天衡东京谈艺录


晋鸥  文凯

(原文刊载于《书法报》2004年5月17日)




韩天衡先生应日本《乐篆》杂志社和日本中国书法学院之邀,于2004年3月7日在日本东京池袋会馆中心举办公开讲演。


韩天衡先生在演讲会上指出,全世界很多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体系,为什么只有中国的汉字能成为世界公认的高级艺术?重要的原因是汉字的形成是由图画演变来的。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个非常精致的图画形成的。当然,现在有五万的汉字是经过组合的:如“见”字,由“目”加“人”而成;“为”字,由“爪”加“象”而成,这是最通俗的讲解。中国文字的形成法,讲究“六书”,但归根结底是一幅画。



中国文字能成为高级的艺术,关键是“用笔”。毛笔柔软而又有弹性,代表着柔中有刚。先人为了让每一笔都能连起来组成一个字,方法有两种,即藏锋与护尾。写篆书用笔,180度笔势逆行;晋代人写楷书用侧锋,45度切入;唐人写楷书用中锋,90度切入。写字,用笔非常关键。用笔的技巧可归结到两个字:“圆和健',毛笔在平面纸上写字,要写出浮雕感,即为“圆”,排除臃肿,使线条有张力,充满力量感称为“健”。书法的用笔,线条就像雨水从墙上流下来,形成微妙的波纹,古人称为“屋漏痕”,中国书画中最好的线条是“积点成线”。


书法艺术的第二个要领是“结体”。“结体”也有两个关键字:“平”与“奇”。一个字全体平正,这显得呆板;如果每一笔都用“奇”则走向怪诞。唐代欧阳询写过一个“充”字,每一笔都不是横平竖直,但他深得“歪歪得正”的神髓。把握“平”与“奇”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书法“结体”的关键。“用笔”做到“圆”与“健”,需要花十年,二十年的基本功训练;“结体”则需要书家像画家一样,不断地思考,追求造型结构。明代大书家董其昌,在给儿子的写字秘诀中讲到写“盥”字的心得。董其昌对这个字思考了很多年,但“结体”始终不成功。有一次,他看见一个小孩在石上写这个字,虽然写错了字,却解决了这个字的结构之难,便认孩子为“一字之师”。所以,对于字的结构,需要思考探索终身。



书法艺术第三个要点是“章法”。古人讲,“十音为章”,有节奏、旋律,才成为“章”。“章法”的要领也是两个字:“疏”与“密”。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关系,都需要彼此顾盼。“章法”的含义,用现代语言来解释,就是强调“团队精神'。在技巧以外,书法还有比技法更重要的东西,包括书法家的修养、格调、境界等,这些,决定了技巧的高低和优劣。


作为中国当代最有代表性的篆刻艺术大师,韩天衡也对篆刻艺术作了精妙的讲解。他认为,篆刻艺术在中国历史上不是出现一个高峰而是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以周秦两汉为代表,第二个高峰是明代末期崛起一直持续至今灿烂的流派印章。前者为篆刻的铜印时代,后者为中国印章的石印时代。



篆刻艺术有三美:

1、篆法之美,可概括为四个字:平、直、圆、曲。能在方寸之间,把各种矛盾捏在一起,自如处理,这是条件的基本。

2、章法之美:关键在于“计白当黑”。黑白关系,就是密疏关系。疏可走马,密不插针。我们可以举出邓石如的“江流有声,断岸千尺”一方印章来论证“疏密”的经典关系。从印章的视觉审美来说,斜角呼应关系十分重要。篆刻家创作一方印章,需要很长的构思和推敲。

3、刀法之美:传统用刀技法有四种:冲,切,披,削。此外,一代巨擘吴昌硕先生还发明了一个“做”,即“做”出刻印刻不出来的效果,对印章艺术是一种升华。一个出色的书法家用笔需要八面用锋,研究历史上篆刻大师的作品,他们用印刀也得兼及三面:刀角,刀刃,刀背。三者并用,刻出的线条才能美轮美奂。明清流派印章,最谙于刀法是吴让之和钱松两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