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结核病的传染与防治

 小五zlsmeex53x 2017-04-16



结核病是结核菌感染人体并产生临床病症的总称,结核菌感染人体后,可以在几乎所有的人体器官和组织中形成结核病变,但最多见的是在肺脏,称肺结核,占结核病的80%以上,因此人们常常把结核病称为肺结核,结核病人排出的痰液是最重要的结核菌来源。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可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将含结核杆菌的痰液经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为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为含有结核杆菌的“微滴核”,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空气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肺结核传染性的大小与传染性病人的病情严重性、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频度、病人居住房子的通风情况及接触者的密切程度有关。“咳嗽传染”是肺结核传播的主要方式;随地吐痰形成的“尘埃传染”是次要的传播方式;再者还可以通过食入含结核菌的食品而经消化道感染;还有极少部分是通过破损皮肤、黏膜接触感染的;有咳嗽症状的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是最主要的结核病传染源。




由于结核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只要呼吸尚存,就无法从根本上避免传染。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如果不加控制,每个 肺结核病人平均每年会传染给10到15名健康人,但耐多药结核病的传播人数可能会大于这个估计值,因为耐多药的病人带菌时间长,而且治疗时间也长,潜在传播人数会更多。




要预防结核病的传播,首要的任务是控制传染源,即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结核病的传染通常是在结核病人没有被发现时传染性最大,如果发现后及时得到合理治疗,结核病传染性很快减弱和消失。其次是保护易感人群,得了结核病后最担心的问题是怕传染给别人。为此,在儿童中,对所有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在密切接触者中,进行结核病胸部X线等相关检查;给结核菌感染者中的高危人群服用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等。最后病人更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肺结核患者有痰时,一定要吐出来,不要下咽,不要随地吐痰,应把痰吐于纸中包好后焚烧,或吐在有消毒液的痰盂中;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传染期内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去时应佩戴口罩;最好要有单独的卧室,无条件者分床或分头睡,光线要充足,要经常开窗通风;所用物品应经常清洗和消毒。




作者: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  李向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