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4日 第24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宣传主题: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1、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人体除毛发和牙齿外,其他器官系统都可能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发病,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肺结核病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是结核病传染的主要类型。结核菌侵犯什么脏器叫什么脏器的结核,如侵犯脑膜叫脑膜结核,侵犯骨骼叫骨结核,侵犯肾叫肾结核等。 2、什么是肺结核的可疑症状者? 肺结核的可疑症状者指咳嗽、咳痰2周或以上,或有咯血、血痰、发热或胸痛等症状者。肺结核病的早期,由于病变小而没有明显症状,或肺结核的症状没有很明显的特点,患者和医生容易误认为得了别的病而忽略了肺结核病,导致结核病的就诊延误和诊断延误。 3、肺结核的可疑症状者应如何处理? 人体一旦出现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应当想到自己是否患了肺结核病,需要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检查。检查的主要方法包括痰涂片结核菌检查(包括快速痰培养和结核菌分子生物学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如果诊断为结核病,应及时给予抗结核治疗与管理。 4、接触过结核患者就一定会得结核病吗? 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生结核病,是否发生结核病,主要受感染结核菌数量和毒力的大小以及身体抵抗力高低的影响,结核菌毒力强而身体抵抗力又低则容易发生结核病。人体初次受到结核菌感染后,通常绝大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发生结核病。但当少数感染结核菌的人出现抵抗力降低时,可在一生中任何时候发生结核病。 5、肺结核治好后还会传染给别人吗? 肺结核一经治疗传染性急剧下降,通常对药物敏感的传染性肺结核,接受治疗2周后,特别2个月内痰内结核菌迅速减少,细菌的活力也受到抑制或完全消失,对周围人群已多无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按照规定的治疗方案和疗程治好后,肺内病灶消失或形成硬结、钙化,痰中也查不到结核杆菌,因此已不具有传染性。 6、结核菌是如何传播的? 当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为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含有结核菌的“微滴核”,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空气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咳嗽传染”,是肺结核传播的主要方式;随地吐痰形成的“尘埃传染”,是次要的传播方式。 7、什么是结核病流行病学三要素? 结核病流行病学三要素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8、患了结核病如何治疗? 结核病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治疗,疗程不少于6个月。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控制结核病传播的最有效方法,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最主要武器。我国目前采用直接面视下的短程督导化疗。短程督导化疗分为两个阶段:强化期和继续期。强化期为杀菌阶段,即在治疗开始时的2-3个月,联合应用4-5种抗结核药,以便在短时间内尽快杀灭大量繁殖活跃的敏感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继续期为巩固治疗阶段,即在强化期之后的4-6个月内,继续消灭残留的结核菌,并减少和避免复发机会。 9、肺结核患者不坚持规律治疗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1)造成大量的慢性传染源和耐药病例。 10、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有哪些? (1)煮沸消毒:一般含有结核杆菌的物品,应该持续煮沸10分钟以上才能杀死全部的结核分枝杆菌,达到完全灭菌的效果。所以,患者在家中的痰纸、废纸、痰均可采用火烧消毒。 11、对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有哪些? (1)70%~75%的酒精:结核分枝杆菌直接接触5分钟可以被杀死,可用于手的消毒,不能用于痰的消毒。 12、结核病能预防吗? 预防结核病的传播,首要任务是控制传染源,即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其次是保护易感人群,为所有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密切接触者接受结核病相关检查,给结核菌感染者中的高危人群服用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此外,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减少传播的可能,如不随地吐痰、注意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13、肺结核患者的家人须注意什么? 当家中出现结核患者时,特别是传染性强的排菌患者,首先应弄清楚家庭其他成员是否感染上结核菌或是结核病的传染源。家庭中其他成员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对在家中治疗的结核患者,应督促其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排菌的结核患者最好能单独居住,无条件时可分头、分床睡,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患者的衣物、被褥要经常洗晒,患者的餐具可煮沸消毒;患者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吐在纸上烧掉,也不要近距离对别人咳嗽、高声谈笑以减少传播机会。 最后,要注意给患者加强营养,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同时要给患者更多的关心、同情和照顾,不能歧视,帮助患者放下思想包袱,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尽快恢复健康。 14、学校疫情特点 1. 学生结核病早期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甚至无自觉症状,易忽略; 2. 一部份学生是通过体检才发现患有肺结核而就诊; 3.好发年龄一般在12岁以上的中学生居多; 4. 学生患者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 5. 人群集中,易发生暴发流行。 15、为什么学生易受肺结核等传染病的危害? 1.学生都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内分泌变化快,心理不成熟,情绪易波动,再加上各种营养需求量大,容易造成营养缺乏,加之学生学习紧张,精神压力大,休息时间少等诸多原因,导致了抵抗力下降。 2. 无疫苗进行有效预防。接种卡介苗仅对1岁以内的儿童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初高中学生没有针对疫苗接种来预防肺结核。 3. 由于多数患病学生症状不典型,对咳嗽发烧不在乎,家长又不了解,学校也没注意到,如果学生不说,就容易掩盖病情,不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 4.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人群相当密集,学习、住宿环境拥挤。肺结核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一旦有肺结核病患者,就更易在校园引起传播。 16、学校如何做好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1、及时发现、报告、管理肺结核疫情 肺结核患者的首要症状一般为连续二周以上的咳嗽、咳痰,如果同时痰中带有血丝,就有极大的可能是得了肺结核病,其它常见的症状还有低烧、夜间盗汗、午后发热、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如果同寝室或同一个教室有以上症状的学生不断出现或超过3个人时,更应该特别警惕。 2、落实晨检及请假制度 如果发现连续咳嗽、咳痰两个星期以上或者有咯血等症状的学生,就应怀疑可能得了肺结核,要及时报告校医和学校领导,并尽快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带同学到泉港区医院结核门诊进行检查。加强晨检及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工作,密切关注与确诊病例同班级、同宿舍学生的健康状况。 3、做好休学和复学管理工作 休学管理:根据区疾控中心的休学诊断证明,学校对患结核病的学生采取休学管理。休学学生可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并接受区疾控中心的管理。 复学管理:患病学生经治疗,在区内治疗的学生取得区疾控中心、在区外治疗的学生取得治疗地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诊疗证明后,方可复学。 4、积极协助区疾控中心对结核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 密切接触者筛查无异常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可正常上课、上班,学校应当要求其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密切自我观察。一旦出现咳嗽、咳痰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应当及时到泉港区医院结核门诊就诊。 5、建立学生健康体检制度 及时发现结核病等传染病患者,认真做好新生入校体检和每年的教职员工健康检查工作。 6、加强学校的环境卫生工作 保持教室、宿舍、图书室等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每天要开窗通风,确保室内新鲜空气流通和交换。提倡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行为,不随地吐痰,咳出的痰液要用纸裹住扔垃圾桶内,不面对他人咳嗽和高声说话等。保持生活规律、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 公众号:泉港区山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ID:qghqy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