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做大官做'焦官',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信

 Purefact 2017-04-16

家之书


  家之书,关于家的记忆;一封家书,一段家国情怀……今天,让我们和你一起打开一封封家书,走进家书背后的故事,在字里行间,感受那穿越时空的精神和力量。

  你们说我做大官,我官好比周老官;


  起得早来眠得晚,能多做事即心安。


  【解说】谢觉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一,是我国著名的法学家、教育家以及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解说】这首诗写于1950年10月,当时,谢觉哉刚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部长不久。消息传回湖南宁乡老家,乡亲们都议论说,山沟沟里出了个大官,真了不起。


  【谢觉哉之子 谢飘】解放了以后,就和老家通上信了。他们提出来要到北京来看看我父亲,因为20多年没有见过面了。同时也想借着我父亲当官的由头,来谋个差事。


  【解说】因为路途遥远,家人还在信里问询谢觉哉能否搭乘机关的便车去北京。于是,谢觉哉给儿子写了封回信。

“子谷、廉伯:

  儿子要看父亲,父亲也想看看儿子,是人情之常。


  刻下你们很穷,北方是荒年,饿死人;你们筹措路费不易,到这里,我又替你们搞吃的住的,也是件麻烦事。如你们还没起身,可以等我一下,等到今年秋收后,估计那时候光景会好一些。到那时来看我,是一样的。打听便车是没有的。因为任何人坐车,都要买票。”

  谢觉哉在信里跟儿子说,没有便车可搭,要坐车必须自己买票。还说自己是个“焦官”。他在信里这样写道:“官而不焦,天下大乱;官而焦了,转乱为安。”


  【谢觉哉之子 谢飘】“焦官”就是穷官,老百姓说我爸爸这样的又不照顾家人,又不提携家人,又不拿钱的人,就叫做“焦官”。周老官是我们当年在老家的一个长工。这个人非常勤劳,一天到晚不停地在做事,这个人就成为我父亲后来为人民服务的一个楷模。


  “焦官”回信,语言朴实,却微言大义。“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仅是党的老一辈革命家留传下来的光荣传统,也是《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党员领导干部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的要求。


启事



  一封家书,一段家国情怀。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家之书”栏目现面向广大网友征集各类家书素材,与您一起分享那浸透着时代印记的家书记忆和珍藏于心灵深处的亲情故事。您可将家书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等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jsccdi@126.com。欢迎您的参与,期待您讲述家书背后的精彩故事。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