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硬笔楷书的结构,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几种常见书法作品样式的章法布局,自己创作出比较完整的书法作品,这些“格式”是历来书法家们实践的结晶,随着水平的提高自己还可以创作很多赏心悦目的书法样式,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偏旁部首的写法并能较好的运用到实际,1.找四名同学到讲台前写8个粉笔字衣微地医女酒没红2.找3~5名同学当评委,打分3.找1~2名同学点评4. ![]() 1.找四名同学到讲台前写8个粉笔字 衣 微 地 医 女 酒 没 红 2.找3~5名同学当评委,打分 3.找1~2名同学点评 4.老师总结 楷书结构为历代书家所重视。唐代欧阳询总结的《结体三十六法》明代李淳有《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清代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等,这些对人们尽快地掌握汉字楷书的结构规律,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由于相隔年代久远,有好多的繁体字,异体字现在已经不用。有的结字规律套用现代的汉字已不现实,所以我们在总结前贤好的经验基础上,屏除一些现已不实用的规律,梳理一些能帮助我们写好现代简化字的一些规则和方法来指导我们书写规范的汉字。 这其中有的规律性非常强,有的结字规律则稍弱些。比如:偏左结构的字力,刀,母等不管是单独写还是在合体字里,百分百地都是这种形态,但上盖下结构;官,室,富,等字都是如此,如果帽盖儿底下有撇捺或竖弯钩就不一样了。我们在讲授过程中,一定细化这些规律,让学生写字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以斜取正的字要强调角度,不要“太正”或“太偏”。 上盖下结构的字上宽下窄的比例要合适。“帽盖”太大或过小都不妥。 上小下大结构,一般常规是笔画少,结构小要写得小点,但要因字而异,如:“口和曰”曰显然要比口大些,但和其他结构比,它也经常是小结构。 上下相同 要强调“上小下大,上收下放” 左右相同 要强调“左小右大,左偏右正” 品字结构 要强调“上居中,下对称” 左窄右宽 所函盖的汉字最多。 左小右大 强调“左靠上” 上中下相等:是上中下各占1/3;但左右要参差。 左中右相等:是左中右各占1/3;强调一定不写扁;上下参差。 二 教师辅导,学生练习 第七次课 硬笔楷书的结构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汉字结构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指导书写楷书。 课程类型: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具体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一、讲解 1.找4名同学到讲台前写8个粉笔字 万 窗 晨 炎 森 绿 峰 谢 2.找3或5名学生当评委,打分 3.找1~2名学生点评 二、教师总结 两肩结构是上宽下窄,左右角度相等,左短右长。 下托上:凡带“心”“皿”字底的字大多是上窄下宽。 上大下小的字和上小下大的字是相对的。道理是一样的。 左右相等结构是指左右两个结构的宽大约各占1/2但要强调绝大多数这类结构的字上下不是齐平的,是参差的。 左宽右窄的字通常都是左边结构笔画多,结构大,右边笔画少,大都有长竖或竖钩。 左大右小和左小右大是相对的,小结构在右侧都是靠下。 上中下不等:一是要写出参差关系,二是比例要合适。 左中右不等:结构最容易写得扁宽,而这个类型的字大多是方块字;二是一定要写出三个结构的上下参差关系。 第八次课 硬笔楷书的结构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汉字结构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指导楷书的书写 课程的类型: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具体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步骤: 一、讲解 1.先找四名同学到讲台前写8个粉笔字 雨 蓝 蜜 竹 鲜 都 爱 狮 2.找3~5名同学当评委 3.找1~2名同学点评 二、老师总结 包围结构的字分半包围和全包围两部分。总体要求是:被包围部分要大小适中。包围部分都不可过紧,过松或过偏。 左上包右下,笔顺全都是先写包围部分,再写被包围部分。 左下包右上,除“走之底”“建字底”外,其余的字都是先写包围部分。这一类字底下的捺大都应该比上面被包围结构长出个捺脚。 上包下结构,笔顺也都是先写包围部分。框里的结构千万不要靠下。 长框结构包括国字框的字要强调右侧的竖底下一定要长出一段 方框和扁框一定要上宽下窄,不可上下一样宽。 左上包右下,笔顺能复杂些 左包右,要强调竖是直的;字型是长的。 下包上,要强调竖是斜的;上宽下窄,左短右长。 第九次课 硬笔楷书的结构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汉字结构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知道书写楷书 课程类型: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具体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一、讲课前找几个学生到讲台上用粉笔写楷书,按照老师讲过的结字规律去写;然后再找学生去当评委,指出字的优劣;再找学生当场讲评,最后老师总结。 讲解:捺在字的左侧一定要变成侧点或长点(因笔画长短而异)。 有中线(竖,竖钩,弯钩)的对称撇捺一定要高于中线的最底端,并且要对称。有中线的对称点同样。 左右都是纵线(垂露竖,悬针竖,竖撇等)底部都是左高右低。 弯钩(竖弯钩,横折弯钩)在左侧要变成竖提和横折提。 在一个字的底部左侧是竖,右侧是横的字,通常都是左低右高。 横长撇短的字和横短撇长的字区别就在于横长撇短的字下面基本都是带“框”的字; 横短撇长的字下面则没有“框” 二、教师辅导,学生练习 第十次课 章法布局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几种常见书法作品样式的章法布局,自己创作出比较完整的书法作品。 课程类型:实践 板书设计:图解式 教学方法:讲解、练习、辅导 教学过程: 讲解: 章法,就是指整幅字的安排,是字行距、格式、提款和用印的一种综合。明代张绅说:“古人写字如作文有文法、有章法、有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具体地讲,章法是由无数“格式”构成的,这些“格式”是历来书法家们实践的结晶。楷书章法,较之其他书体要简单一些。章法问题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对于初学者来说,先掌握一些常见的格式就可以了。通过多次实践,会对章法的理解越来越深刻,随着水平的提高自己还可以创作很多赏心悦目的书法样式。 具体讲解: 1.条幅(竖幅)《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2.对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第十一次课 楷书的偏旁部首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偏旁部首的写法并能较好的运用到实际书法中去。 课程类型:理论知识传授和具体辅导相结合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讲课前找四名学生到讲台上用粉笔写楷书,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写,然后再找学生当评委指出字的优劣,再找同学当场讲评,最后教师总结。 讲解:横折弯钩,要强调两种写法,两种用法,如果“九”写成“飞”,“飞”写成“九”就不好看了。 “两点水”这样的小偏旁位置要靠上。 “秃宝盖”前边垂点最容易写成小撇点。 “言字旁”侧点和横折提之间距离要稍大一点;点儿和竖是在一条直线上,竖段不要斜和弯。 “厂字边”上横一定不能写弯,撇是斜撇并且和横的接触不能是“头碰头”区字框 “区字框”上横要短,不能弯;竖要直,不能斜。字型是长框而不是“方框字”。 “立刀旁”短竖要靠上。 “人字头”人做字头时撇要稍出一点头,出的大或不出头都不对。 “单人旁”左竖是垂露,斜撇大致是45度左右。 “卜字旁”竖是垂露,点要靠上。 “同字框”和“门字框”“国字框”横竖比例差不多,不可太窄或太宽或上宽下窄。 “单耳刀”在右侧时位置靠下,转折时一定要稍斜。 “双耳刀”右耳刀要大,靠下,写法大致和左耳刀相似。 第十二次课 楷书的偏旁部首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偏旁部首的写法并能较好地运用到使用书写中去。 课程类型:理论知识传授和具体辅导相结合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一、讲解: “横折钩”要强调几种横折钩写法上的差异 “又字旁”要强调横长时撇是斜长撇,横短时撇是斜长撇。 “工字旁”在左侧和右侧及在字底的不同 “土字旁”在左侧和右侧及在字底的不同 “力字旁”倾斜要适度,撇不能弯 “竖心旁”第一笔不能写成撇,不能写得太低,第三笔侧点要高 “宝字盖”第二笔不能写成小撇 “广字旁”撇要在横下,是斜撇而不是竖撇 “弋字旁”斜钩不可太弯或太直 “门字框”横和竖的比例;不能写成上宽下窄 “走之旁”点和横折折撇距离要稍大 “寸字旁”点要靠上而不是在中间,更不是在底下 “提手旁”横上面的那段竖不呢功能写得太长或太短 二、学生练习,老师辅导 第十三次课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偏旁部首的写法,并讷能较好地运用到使用书写中去。 课程类型:理论知识传授和具体辅导相结合。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一、讲解: “草字头”第三笔竖要写成撇,不要和第一笔挤在一起。 “小字旁”在和其他结构组成合体字时,中竖不写钩 “口字旁”要强调右下角一定是横托竖 “国字框”横,竖比例要合适,右下角竖长 “巾字边”框要上宽下窄,左短右长 “山字旁”框要上宽下窄,左短右长但在左旁时可上下同宽。 “双人旁”两撇起笔几乎在同一直线 “三撇儿”和“三”“川”同讲,相似,中短后长 “夕字旁”点不露头 “反文旁”第二笔和第三笔的起笔不要挤在一起 “反犬旁”弯钩要稍直 “尸字旁”撇是斜撇 “食字旁”小横钩不可写弯 “弓字旁”做左旁时第三笔横不可太宽 “日字旁”在合体字中,处在上方,绝大部分是上宽下窄,在左,右,下方写成上下同宽就可以了。 二、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星文库包含总结汇报、IT计算机、计划方案、考试资料、专业文献、教学教材、文档下载、旅游景点以及初中书法硬笔楷书教案等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