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变“要我走访” 为“我要走访”||新闻~首页

 重整行装 2017-04-16


开展大走访活动,是省里一项重大决策重大部署。活动开展以来,很多干部表示受教很多、收获很大,“对基层了解更深更透了,与群众更亲更近了”。大走访的目的,是要实现对情况的大排查、对矛盾的大化解、对工作的大促进,这就必须变“要我走访”为“我要走访”,使大走访活动不仅“开头热”,而且“一直热”。

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在第四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上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展大走访活动,是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严肃的政治问题,是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举措,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发展。对机关干部来说,把“要我走访”变成“我要走访”,首先要有很高的站位,能够从履行政治责任、事关事业兴衰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大走访活动的意义,把深入基层大走访当成“应该做的事”“分内的事”和“自己的事”。说到底,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提高参与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问题是,不是每个机关干部都有这么高的站位,不是每个公务员都有这般境界。解决干部因为站位不同、激励不一而步调不协调、行为有差异的问题,历来是为政的难点。其办法不外乎两种:通过广泛、深刻而有效的宣传动员,以思想教育统一认识;通过激励、奖惩等制度设计, 把“要我走访”内化为各级干部“我要走访”的内在自觉。换言之,解决“站位不一”的难题,既要有思想认识上的自觉,也要有利益考量上的激励,更要有惩戒制度的督导,内外同向发力,多管齐下,才能打通“要我做”与“我要做”间的通道。

大走访活动不仅是改进作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已成为推动全局工作的重要方法和载体。为确保活动扎实有效,省里明确大走访要由各级党委总抓,由党委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统筹协调,同时形成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从目前看,为解决“我要走访”的问题,一些地方建立起督查考核、台账检查、第三方测评、群众反馈等制度,但也有些地方缺乏必要的制度设计,大走访尚处于“要我走访”的自发阶段。要让大走访走得远、走得好、走得深,一方面要行之有效地加强干部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与认识水平,使之从内心深处领会并认同开展大走访的深刻意义;另一方面,要建立富有针对性、可操作性、长效性的激励机制,通过有效的监督考核,让各级干部真正走下去、访到位、访出效果。

说起大走访,有的干部说,刚开始是被动介入,后面是快速融入,最后是主动作为、能动解决。这一心路历程,其实就是从“要我走访”到“我要走访”的过程。只要让绝大多数机关干部都能尽快由“被动介入”转化为“快速融入”直至“主动作为、能动解决”,形成争先恐后的生动局面,大走访活动就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刘庆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