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只讲一首经方丨关于猪苓汤,我是这样理解的

 杉木轩 2017-04-17



上周我们一起学习了五苓散,大家反响很热烈,应大家邀请,我们再次请到了郭威老师讲解经方。那篇五苓散的文章,还没来得及阅读的朋友,点击链接今天只讲一首经方丨关于五苓散,我是这样理解的马上阅读。好了,书归正传,接下来全神贯注跟着郭老师学习猪苓汤吧。


先列条文如下:


22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319、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金匮中亦有两条: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观其条文,症状不难总结,辨证眼目即在于“发热、渴、小便不利、心烦”等。但仅看症状,同其他方证如五苓散证等不好鉴别,故需更进一步,明晰其理。第一次出现猪苓汤证即223条,乃是上呈221条阳明变证,应是“若下之”之后的变化(按:221条原文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据标本中气论之,阳明病多涉肠、脾、胃、肺四官,此处下之,应是误下或过下等,伤于大肠,阳明受损,不得主津,故生此证。所以,本证有言称阴伤蓄水者,有言饮热互结者,莫如再添一名,曰阳明蓄水


太阳之中,有五苓散一证,乃汗下失常,有碍膀胱气化、营卫和谐,故也见口渴、小便不利一证,用利水法治之,后世众医家名之曰太阳蓄水证,那阳明之中,误下之后,见口渴、小便不利之证,亦用利水法治之,岂不可类名之为阳明蓄水?


故阳经在外,气化类同,外邪入里或误治,均易导致水液之患,太阳阳明,其理类也。太阳蓄水,据前所述,乃蓄在膀胱,此在阳明,当蓄在大肠。缘因阳明病误下,伤及大肠气化,燥无所主,津不得行,燥金本是收敛,下降,凉燥,冷肃之象,譬如海绵吸水,现津不得被汲出,反蓄大肠,故正津少而邪水结。阳明脉大、洪、盛、或沉结,现经误治后,脉反浮而发热,以药测证,定是无表,所谓何故?


当时阳明本有热结,下未彻尽,燥金又伤,阳不得敛,余热外越,类似栀子豉汤证之客气上逆,此乃“客气”外浮,故见脉浮发热。正常津液代谢,“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众皆见脾为胃行津液,所谓胃,应有“阳明病,胃家实”之意。


故此处,可广义的包含肠,故大肠受损,津不得汲,自然化源匮乏,再加阳明浮热未去,则渴欲饮水。而水结大肠,不得偏渗膀胱,且源头匮乏,上归于肺已不足,下输膀胱自亦不足,小便自当不利。再看224条,此条更明确点出,猪苓汤乃利水重剂,并不能补津液,非一些医家所言“饮热互结、阴伤有水”,汗出多者尚不能用本方利之,更况阴虚者乎?所以本证仍是以蓄水为主,兼有阳明浮热,乃可直用清利。


再看319条,属少阴病篇,心肾水火之脏也,下利六七日,如属寒证,早应四逆、腹满、脉微,更不可能渴、心烦等,故应是少阴热化证。少阴一界,涉肾、心、小肠、膀胱四官,病理变化从本从标,此即应为从本化火证。


少阴病,从本本就易化热,即所谓心火上炎证,可因心火致小肠不利而波及大肠,或因他由而下利六七日,伤大小肠之津液,不得正化,邪水败津蓄于肠中,又心火亢于上,先伤肺金,大肠津又不足,无以上济于肺,邪水循其表里上犯,故见咳,大肠伤及胃土,津液又伤,水饮停聚上犯,故见呕、渴,津液亏而不化阴血,君火偏亢,则心烦不得眠。可见少阴病中猪苓汤证虽兼心火,但与阳明变证中的猪苓汤证兼阳明余热,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是肠有蓄水,上有热,故均可用一方治之


再看金匮中条文,所得者,言渴,当是言其因津液代谢失常而得,用猪苓汤,乃是利水,调其津液运化之意也。下面看猪苓汤方组成:


猪苓汤 五味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方以五味药一比一组成,虽无用量偏重,但亦有先后在之分。以猪苓打头,且名之以猪苓汤,可见猪苓作用之重。在前文论述五苓散时以提及,猪苓味甘,平。主治痎疟,解毒,辟蛊疰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一名豭猪矢。生川谷。虽利在三焦水道,但其一名豭猪矢,乃公猪屎也,故其治大肠可知,再看其形状颜色,色黑成坨,从大肠而出不言而喻,故其能走三焦利水,重大肠而渗水。茯苓、泽泻,在五苓散中已重点论述,茯苓利小便,泽泻消水,均为祛水之剂。


而后两味药,才是眼目。阿胶味甘平。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一名傅致胶。在本方中,医家多解释为补津液养阴,其实不然。仲景用方,津液不足者,多用人参补之,阴伤者,可用麦冬、花粉等,均未见用阿胶者,且补津液、补阴之品,用量多重,以味才能复其质,而本方仅用一两,虽曰多用恐碍利水,但仍觉证据不足。且224条明言,津液不足者不可用,可见阿胶在此处必不为补津液补阴所设。

考伤寒金匮中用阿胶之处,有炙甘草汤,黄连阿胶汤、妇人病篇等,用量均较本方为多,在其中用意,多为止血,养血,乃血肉有情之品,直入血分,与水饮、津液无关,而通过少阴病中猪苓汤证与黄连阿胶汤相比,则可看出,此处阿胶入少阴心养血,黄连阿胶汤中尚有黄连治心烦,而本方亦治心烦不得眠,何药主之?阿胶是也。


故猪苓汤一证中,以口渴、小便不利为主症,以发热、心烦不得眠、咳、呕为或然证,利大肠水以治口渴、小便不利,加以阿胶,意应为未病先防之意,因大肠小肠本一体,水蓄大肠,易波及小肠,进而影响心神君火,此即少阴病中下利六七日之后出现心烦之因,故加阿胶,先稳君火,未病先防;如已出现心烦,则正用阿胶治之。所以,猪苓汤证,应是阳明蓄水,可兼有少阴火盛。


再看滑石:味甘寒。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久服轻身,耐饥,长年。生山谷。其用较为明晰,滑以渗水,重以荡涤,“胃中”二字恰可涵盖大肠,即利小便,又荡大肠,寒性又可清阳明,故专为阳明蓄水而设。煎服法,少量日三服,非顿服之剂,亦不像五苓散多饮暖水,可见此证祛水,亦应较少水量以缓图。

所以,猪苓汤一证,以阳明蓄水为主,津液源头不利,可兼有少阴火旺,猪苓汤所应用,亦应以原文症状为主,符合此病机者方可用之,如真是津液亏虚之证,当慎用,或可考虑瓜蒌瞿麦丸之证治。由此亦可见,津、液、水,阴、血、精,皆有不同,中间细微差异,不可不察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