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规则下的自由

 资源868 2017-04-17

【张忠宝专栏】

规则下的自由

文|张忠宝(辽宁省首批专家型校长、辽宁省首批正高级教师、辽宁省特级教师,锦州市第八中学校长)


有些人总想自由,总想要民主,却很少考虑规则,殊不知,没有规则的自由就是无政府,没有规则的民主就是脏乱差,无政府的状态你能接受吗?脏乱差的环境你能生存吗?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警醒!应该强调规则下的自由,亦即基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切行为准则!


当下,《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校园里落实得极其到位,孩子们在校园里可谓自由自在,教师管理学生有了诸多掣肘,个别地方甚至到了老师不敢管学生的地步:一个13岁女孩,打扮成成年女性状,班主任老师要求她穿校服,她非但不改,还和老师顶嘴,老师无奈,只好请家长,家长来到学校后,非但不配合学校,还说老师多管闲事,不就穿个成人装吗,有啥大惊小怪的,家长摔门走人!老师无奈,找学校,又不能不让她上学!就这样,这个孩子从服装到举动都开始成人化,半年后,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这个女孩子晚上和一个成年男子过夜受到迫害,家长幡然醒悟,转而怪罪老师,说自己孩子上学穿成那样老师都不管,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家长不依不饶、四处诽谤,网络、微信,甚至街头小报都开始讲老师的不是,有媒体采访那个孩子,孩子说,老师从来都不管,任由自己咋做!老师被媒体折磨得近乎疯掉了,学校也是无可奈何。怎样化解舆论危机呢?老师突然想到学校要求老师的谈话记录签字簿,拿出来,每次谈话内容都有详细记录,还有孩子和家长的签字,学校通过政府新闻传媒把它发出去,给老师一个公道评价!不良信息戛然而止,这件事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一个警示,更给广大学生家长一个尽责的理由!


我们在教师专业成长管理领域里强调“规则下的自由”,亦即提醒广大教师管理学生应该基于规则,学生享受自由应该源于规则,师生应该基于规则才会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规则的产生应该基于民主并在核心价值观框架内。教师组织学生制定规则,要依法依规并在核心价值观框架内,这是政治要求,亦即不可突破的底线。比如说有一个教师,管理学生特别有方法,她的班级秩序井然、学习风气浓厚,但班级发生群体打一个孩子后,他们班级管理内幕就被揭开,深入他们班级调查才发现,这个班级的班规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学生违规后受处罚令人发指,这次打人事件就是依据班规处罚的,结果出了大事,学校马上停止了她的班主任工作,避免了事态的继续恶化。再有有的教师自己定班规,要求学生遵守,结果是孩子们心里不服气,很难贯彻落实。班规通过民主的方式产生,才会有很强的认同感:比如,谁迟到,谁就多为班级值日一天,结果班级100%的学生举手通过。通过尽责任改正错误,没有那个孩子不认同!


规则的执行应该基于真落实并保持恒久。一个生物老师对作业的要求有两个,一个是必须按时完成,另一个正确率要保持90%,不达要求者,为全班学生讲明白自己的错题。这个规则是经过民主程序产生的,大家都认同。偏偏班级里有一个特别弱势的孩子,科科不及格、次次作业完不成,怎么办,对他特殊,班级规则被打破,以后就没办法约束大家了。老师很聪明,每次都给他布置适合他的特殊作业,既能让他能完成,又保全了规则的不折不扣的落实,而且可以坚持恒久。


规则的评价应该基于实效并有阶段性。如果规则执行了很长时间都不去评价,就会影响任务的晚成,评价是为了修订、为了更好地执行。一般的规则一个学期要修订一次,最长不应该超过一学年,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作出必要的调整,这是学校管理的底线要求。


我们讲“规则下的自由”,实际上是学生个体自由的最大化保障,它也是集体自由、集体公权力的具体化。走廊里不能大声喧哗,既是保障大多数学生的权利,也是保障当事者的权利;课堂上不许扰乱秩序,既是保证全体同学的学习权利,也是给当事者健康成长的机会;回家必须完成作业,既是保障班级良好的学习风气的形成,也能督促个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个教师都应该深谙这样的道理,灵活运用这样的法则,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本文为张忠宝校长原创投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