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出“别人家的孩子”?

 生如夏花222k9b 2017-04-17

如何培养出“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到大,我们的身边会出现各色各样的人。

有的人教会我们如何生存;有的人教会我们如何读书;有的人教会我们如何做人……

而有的人生来就是为了告诉你:你不行,你永远不如我。

这个人就是那个最神秘的宿敌:别人家的孩子。

01

上个周末休息,带着姐姐的孩子希希出去玩。

她今年9岁,正在读小学三年级。

“姨姨,我们老师总对我们讲,别班的同学比我们班认真听话,成绩也比我们班的好。我们班真的很不优秀吗?”她一脸失落中还带着点自卑。

我连忙和她说:不,大家很优秀,只是老师想让你们变得更优秀而已。

你们是我遇到的最差的一届!

全楼层就你们最吵!

你们看看隔壁班,他们成绩多好!

……

相信很多人在上学的时候都会听到过老师这样的评价。

老师经常给我们灌输这种思想:你们很差劲,不如别人。

老实说,老师的初心是好的,想以此来激励学生们更加努力读书,但是孩子们天性敏感,每天灌输这种“不如人”的观念,难免会当真。

到最后,想必大多数的孩子不仅成为不了“别班的同学”。

这也会对他们以后的成长过程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02

人具有社会性,但又是相对独立的个体。

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千千万万的角色有千千万万的思想,有千千万万的性格,有千千万万的特长……

身为个体的你我他都希望自己对这个社会乃至这个世界有所贡献。

所以在我们尽心尽力做好一件事的时候,最怕别人冷不及防甩你一句:“别人家某某比你做得好多了。”

03

邻居家的孩子白晓天是长辈的眼中特别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

他的成绩十分优秀,性格开朗又十分勤奋,学习之余主动帮忙做家务,逢人微笑打招呼,是典型的“学校的好学生,家里的好孩子”。

他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只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

然而在他的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远远比他优秀多了。

他的父母总能举例出无数个比他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来,有的是具体的人,有的是他们虚构出来的。

今年过年回家,发现他完全像变了一个人。

他成绩下滑严重,眼神木讷空洞,整天躲在屋内不愿出来见人。

他的父母无奈在旁边摇头:这孩子本来就比别人差劲,现在更是没用了。

04

为什么 “别人家的孩子”比你优秀?

这是多少父母会在孩子没能变成自己所设想的样子时说出的话,而大多数父母认为这句话只是自己恨铁不成钢方才说出来的。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对孩子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

在我们的生活里,如果长辈偶尔对孩子讲“别人家的孩子”,给他们树立一个榜样,或许他们会以此为动力,向他们看齐。

但如果反复地在他们面前念叨“别人家的孩子”,这时候孩子心里会产生嫉妒,进而失落自卑,最后对自己进行否定,从而产生不安全感。

这样孩子不仅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而且也会对长辈产生不信任,自然而然不能成为长辈眼中的“别人家孩子”。

05

凡事都是相对的。

想要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无论身为父母还是教师的我们要学会以下几点:

1、不吝啬地夸奖孩子每个人都喜欢听正能量的话。每当孩子完成一件事,我们由衷地对孩子说一句:“你真棒!”

2、 要给孩子留面子成年人所需要的尊严,孩子亦需要。不要总是在孩子面前讲 “别人家的孩子”比你好、你怎么那么笨类似的话,特别是在人多的时候。

3、相信孩子。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无限可能的创造性。不要让孩子完全去复制“别人家的孩子”的模式,相信孩子可以做得更好。

4、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挫折教育并不适合每一个孩子。每个孩子有不同的性格,有的孩子能在打击中奋起直追,有的则会在打击中自卑堕落。所以我们教育孩子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方式。

5、 相信我们自己。其实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来作比较,归根结底是父母内心深处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如果自己足够自信了就会相信自己教出来的孩子会比别人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