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物 | 栖霞山这么有名,这堆石头功不可没

 汐钰文艺范 2017-04-17

南京栖霞山 栖霞寺舍利塔,高18.04米,南唐时期


栖霞山位于南京的东北郊。从火车站出发,经过近两小时公共交通的颠簸,到达栖霞山景区入口。进入景区,再走上一段山路,便会到达栖霞寺。


南京人向来有“春牛首,秋栖霞”的说法,指的是春游要去牛首山,秋游首选栖霞山。栖霞山上遍植枫树。每当深秋时节,漫山遍野的红叶如同烈火,为萧瑟的秋天增添了不少活力。



栖霞山的红叶


然而红叶并不是我们此行的重点。在栖霞寺里,还有一件南唐时期的珍贵文物在等着我们。这就是建于南唐时期的南京栖霞寺舍利塔。


这座塔全用石头建成,为仿木结构。塔身呈八面体,高18.04米,造型小巧玲珑,逐级向上收缩。据《金陵梵刹志》、《栖霞山志》等文献记载,栖霞山上原有一座隋代的舍利塔,而现存的石塔为南唐时期的重臣高樾、林仁肇主持重修:“南唐高樾、林仁肇并为国主大臣,勋贵无二。尊礼三宝,钦隆佛法。隋文帝所建舍利塔,岁久剥蚀,金毁落,二公同志兴修,复加修饰”。


1930年,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在南唐遗物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制作了塔刹(原塔刹已毁),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景象。


塔刹是塔最顶上的装饰,结构上与一座微型古塔相似


塔发源于古印度,是佛教的一种纪念性建筑。初传入中国时名“窣(音“苏”)堵坡”,是梵文“stūpa”的音译。印度的佛塔多为覆钵式,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本土的建筑技艺融合,逐渐发展出多种形态。


但无论是印度的窣堵坡还是中国的塔,都属于佛教建筑。借各类寺、塔来传播佛教教义,是建筑的初衷之一。以栖霞寺舍利塔为例,塔身满布精美传神的浮雕和各类装饰纹样,不禁令观者对佛教世界心生向往。其中尤以塔基部分的八面浮雕《佛迹图》最为精彩。


《佛迹图》的每一面都讲述了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中的一个故事,分别为“骑象投胎”、“树下诞生”、“出游四门”、“出家修行”、“牧女献糜”、“二商奉食”、“降魔成道”、“佛祖涅槃”。比较完整地再现了佛祖的生平经历。



“牧女献糜”故事浮雕:释迦牟尼苦修六年,即将得道,向人乞求食物。两名牧女用牛乳和粳米煮成乳糜,献给释迦。



“二商奉食”故事浮雕:两名富商返乡途中,受到神明的指引,向佛祖进献食物。


塔基之上为仰莲座,座上为五层塔身,塔身正面仿照木构建筑,刻成门形,面与面之间有倚柱。其余各面浮雕菩萨、金刚、力士等。


第一层(最下一层)塔身侧面的倚柱上还刻有长短不一的偈语(偈,音“记”。偈语指附缀于佛经的一些读后感,或根据修行实践得到的体悟写成的语句)。每层塔身之间的条石上雕刻有飞天。



第一层的浮雕



倚柱上刻有佛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层与层之间的飞天


除各类人物之外,舍利塔上还有不少植物纹样。例如《佛迹图》下方的石榴卷草、凤穿牡丹等纹样,一丝不苟,十分精美。




除了宣扬佛法,以及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之外,这座南唐时期的舍利塔还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唐代的装饰风格以饱满大气,华丽雍容为特征,而到了宋代,这种风格却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小巧写实、柔美精致的风格。


这种装饰风格转变的过程是怎样的?这是学者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五代十国时期介于唐代和宋代之间,正是一个重要的转变期。



唐大智禅师碑侧纹饰(图:刘小旦《唐代石刻线画之研究》)



宋代卷草纹(线描图,图:齐庆媛《四川宋代石刻菩萨像宝冠造型分析》)


然而这一时期的实物资料,大部分集中在敦煌地区,只有少数在中原及南方地区留存。中晚唐及五代时期的敦煌与中原地区,并不处于同一政权的统治之下。敦煌地处西域,受多种文化影响,艺术传承自成一派,与中原地区不尽相同。


与敦煌不同,南唐政权“奉唐为正朔”,在各个方面仿效唐代。因此,在艺术风格上,南唐艺术既继承了唐代遗风,又引领了宋代的新潮流。


探究南唐艺术的发展,对理清唐宋之际艺术风格的演变情况大有裨益。栖霞寺舍利塔上的种种纹样,作为传世稀少的南唐纹样实例,为学者们探索由唐至宋的艺术传承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