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并茂: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一看就明了!

 醒真 2017-04-17


小编导读


小儿推拿手法的种类较少,清·张振鋆在《厘正按摩要术》中,首次将“按、摩、掐、揉、推、运、搓、摇”列为小儿推拿八法。随着小儿推拿的发展,许多成人推拿手法也变化运用到小儿推拿疗法中来,成为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主要有推、揉、按、摩、掐、捏、运、捣、拿、擦、搓、捻、刮、摇、拍、按揉、揉捏17种常用手法。

一、推法

以拇指或食、中两指的罗纹面着力,附着在患儿体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做单方向的直线或环旋移动,称为推法。临床上根据操作方向的不同,分为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合推法。

>>>>

1.操作

(1)直推法:以一手握持患儿肢体,使被操作的部位或穴位向上;另一手拇指自然伸直,以罗纹面或桡侧缘着力,或食、中两指伸直,以罗纹面着力单方向直线推动。频率每分钟约250次。见图1。

图1 直推法

(2)旋推法:以拇指罗纹面着力于一定的穴位上,拇指主动运动,带动着力部分做顺时针方向的环旋移动,频率每分钟约200次。见图2。

图2 旋推法

(3)分推法:以双手拇指罗纹面或桡侧缘,或用双掌着力,稍用力附着在患儿所需要治疗的穴位或部位上,用腕部或前臂发力,带动着力部分自穴位或部位的中间,向两旁做直线或弧线推动。一般连续分推20~50次。见图3。

图3 分推法

(4)合推法:合推法是与分推法相对而言。以双手拇指罗纹面或双掌着力,稍用力附着在患儿所需要治疗的穴位或部位的两旁,用腕部或前臂发力,带动着力部分自两旁向中间做相对方向的直线或弧线推动,本法又称合法或和法。

>>>>

2.动作要领

(1)直推法:用拇指着力做直推法时,主要依靠腕部带动拇指做主动的内收和外展活动;用食、中指着力做直推法时,主要依靠肘部做适当的屈伸活动。操作时,动作要轻快连续,一拂而过,如帚拂尘状,以推后皮肤不发红为佳。操作时必须直线进行,不可歪斜。

(2)旋推法:肩、肘、腕、掌指关节均要放松,仅依靠拇指做小幅度的旋转推动。动作要轻快连续,犹如用拇指做摩法,仅在皮肤表面推动,不得带动皮下组织。要求动作协调,力度均匀柔和,速度较直推法稍缓慢。

(3)分推法:操作时主要依靠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带动指、掌着力部分做横向直线分推,依靠腕部和拇指掌指关节的内收、外展活动,带动拇指着力部分做弧线分推。双手用力要均匀,动作要柔和而协调,节奏要轻快而平稳。

(4)合推法:动作和要求与分推法基本相同,推动方向相反,主要是做直线合推,不做弧线合推,动作幅度较小,不要使皮肤向中间起皱。

>>>>

3.注意事项

不能推破皮肤,一般需要辅以介质,随蘸随推。根据病情、部位和穴位的需要,注意掌握手法的方向、轻重、快慢,以求利用手法的补泻作用,达到预期的疗效。推法是从摩法中演变而来,手法比摩法、运法重,而较指揉法轻,所以旋推法与指摩法极为相似,操作时需要准确掌握力度。操作时手法不可呆滞。

>>>>

4.适用部位

直推法适用于小儿推拿特定穴中的线状穴位和五经穴,多用于头面部、四肢部、脊柱部;旋推法主要用于手部五经穴及面状穴位;分推法适用于头面部、胸腹部、腕掌部及肩胛部等;合推法适用于头面部、胸腹部、腕掌部。

二、揉法

以手指的指端或罗纹面,手掌大鱼际、掌根着力,吸定于一定的治疗部位或穴位上,做轻柔和缓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称为揉法。揉法是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之一,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分为指揉法、鱼际揉法、掌根揉法3种。

>>>>

1.操作

(1)指揉法:以拇指或中指的指面或指端,或食、中、无名指指面着力,吸定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做轻柔和缓、小幅度、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旋揉动,使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分为拇指揉法、中指揉法、食中两指揉法和食中无名三指揉法。见图4。

图4 指揉法

(2)鱼际揉法:以大鱼际部着力于施术部位上,稍用力下压,腕部放松,前臂主动运动,通过腕关节带动着力部分在治疗部位上做轻柔和缓、小幅度、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旋揉动,使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见图5。

图5 鱼际揉法

(3)掌根揉法:以掌根部着力,吸定在治疗部位上,稍用力下压,腕部放松,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及着力部位连同前臂做轻柔和缓、小幅度、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旋揉动,使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见图6。

图6 掌根揉法

>>>>

2.动作要领

腕部放松,紧贴体表,带动皮下肌肉组织,动作宜轻柔。

>>>>

3.注意事项

揉法在操作时,着力部位不能与患儿皮肤发生摩擦,也不能用力下压。揉法的动作与摩法颇为相似,需注意区别。揉法着力相对较重,操作时要吸定治疗部位或穴位,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摩法着力相对较轻,操作时仅在体表做抚摩,不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

>>>>

4.适用部位

拇指与中指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或穴位,食、中双指揉法适用于肺俞、脾俞、胃俞、肾俞、天枢等穴位,三指揉法适用于胸锁乳突肌及脐、双侧天枢穴处。鱼际揉法适用于头面部、胸腹部、胁肋部、四肢部。掌根揉法适用于腰背部、腹部及四肢部。

三、按法

以拇指或中指的指端或罗纹面,或掌面(掌根)着力,附着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压,按而留之或一压一放地持续进行,称为按法。根据着力部位不同分为指按法和掌按法。

>>>>

1.操作

(1)指按法:分为拇指按法和中指按法。

拇指按法:拇指伸直,其余四指握空拳,食指中节桡侧轻贴拇指指间关节掌侧,起支持作用,以协同助力。用拇指罗纹面或指端着力,吸定在患儿治疗穴位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持续一定的时间,按而留之,然后放松,再逐渐用力向下按压,如此一压一放反复操作。见图7。

图7 拇指按法

中指按法:中指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略屈,稍悬腕,用中指端或罗纹面着力,吸定在患儿需要治疗的穴位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余同拇指按法。见图8。

图8 中指按法

(2)掌按法:腕关节背伸,五指放松伸直,用掌面或掌根着力,附着在患儿需要治疗的部位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并持续一定的时间,按而留之。见图9。

图9 掌按法

>>>>

2.动作要领

操作时,按压的方向,要垂直向下用力。按压的力量要由轻到重,力量逐渐增加,平稳而持续。按压时着力部位要紧贴患儿体表的部位或穴位上,不能移动。

>>>>

3.注意事项

操作时,切忌用迅猛的暴力,以免造成组织损伤。按法结束时,不宜突然撤力,要逐渐减轻按压的力量。

>>>>

4.适用部位

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的经络和穴位。掌按法适用于面积大而又较为平坦的部位,如胸腹部、腰背部等。

四、摩法

以食、中、无名、小指的指面或掌面着力,附着在患儿体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运动,不带动皮下组织,称为摩法。分为指摩法与掌摩法两种。

>>>>

1.操作

(1)指摩法:食、中、无名、小指四指并拢,指掌关节自然伸直,腕部微悬屈,以指面着力,附着在患儿体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前臂主动运动,通过腕关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形摩动。见图10。

图10 指摩法

(2)掌摩法:指掌自然伸直,腕关节微背伸,用掌面着力,附着在患儿体表一定部位上,腕关节放松,前臂主动运动,通过腕关节连同着力部位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形摩动。见图11。

图11 掌摩法

>>>>

2.动作要领

肩、肘、腕均要放松。操作时,前臂要主动运动,通过放松了的腕关节使着力部位形成摩动。动作要和缓协调,用力要轻柔、均匀。

>>>>

3.注意事项

同成人推拿手法中的摩法。

>>>>

4.适用部位

指摩法和掌摩法主要适用于胸腹部。

五、掐法

以拇指甲切掐患儿的穴位或部位,称为掐法。又称切法、爪法、指针法。

>>>>

1.操作

术者手握空拳,拇指伸直,指腹紧贴在食指中节桡侧缘,以拇指指甲着力,吸定在患儿需要治疗的穴位或部位上,逐渐用力进行切掐。见图12。

图12 掐法

>>>>

2.动作要领

准确取穴。操作时,垂直持续用力切掐,也可以间歇性用力,以增强刺激。

>>>>

3.注意事项

掐法是强刺激手法之一,不宜反复长时间应用,更不能掐破皮肤。掐后常继用揉法,以缓和刺激,减轻局部的疼痛或不适感。

>>>>

4.适用部位

适用于头面部和手足部穴位。

六、捏法

以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四指的指面做对称性着力,夹持住患儿的肌肤或肢体,相对用力挤压并一紧一松逐渐移动,称为捏法。小儿推拿主要用于脊柱,故又称捏脊法。

>>>>

1.操作

(1)患儿取俯卧位,被捏部位裸露,术者双手呈半握拳状,拳心向下,拳眼相对,用两拇指面的前1/3 处或指面的桡侧缘着力,吸定并顶住患儿龟尾穴旁的肌肤,食、中两指面前按,拇、食、中三指同时用力将该处的皮肤夹持住并稍提起,然后双手交替用力,自下而上,一紧一松挤压向前,移动至大椎穴处。见图13。

图13 捏法(1)

(2)患儿取俯坐位或俯卧位,被捏部位裸露,术者双手呈半握拳状,拳心相对,拳眼向上,食指半屈曲,用中节的桡侧缘及背侧着力,吸定并顶住患儿龟尾穴处的肌肤,拇指端前按,拇、食两指同时用力将该处的皮肤夹持住并稍提起,然后双手交替用力,自下而上,一紧一松挤压向前移动至大椎穴处。见图14。

图14 捏法(2)

>>>>

2.动作要领

肩肘关节要放松,腕指关节的活动要灵活协调。操作时,既要有节律性,又要有连贯性。操作时间的长短和手法强度的轻重及挤捏面积的大小要适中,用力要均匀。

>>>>

3.注意事项

捏脊时要用指面着力,不能以指端着力挤捏,更不能将肌肤拧转,或用指甲掐压肌肤,否则容易产生疼痛。捏拿肌肤不可过多,过多则动作呆滞不易向前推进,过少则易滑脱。用力过重易导致疼痛,过轻又不易得气。挤压向前推进移动时,需做直线移动,不可歪斜。捏法靠慢功奏效,不可急于求成。

>>>>

4.适用部位

脊柱。

七、运法

以拇指罗纹面或食、中指的罗纹面在患儿体表做环形或弧形移动,称为运法。

>>>>

1.操作

以一手托握住患儿手臂,使被操作的部位或穴位平坦向上,另一手以拇指或食指、中指的罗纹面着力,轻附着在治疗部位或穴位上,做由此穴向彼穴的弧形运动;或在穴周做周而复始的环形运动,每分钟操作60~120 次。见图15。

图15 运法

>>>>

2.动作要领

操作时,术者着力部位要轻贴体表。用力宜轻不宜重,作用力仅达皮表,只在皮肤表面运动,不带动皮下组织。运法的操作较推法和摩法轻而缓慢,幅度较旋推法为大。运法的方向常与补泻有关,操作时应视病情需要而选用。操作频率宜缓不宜急。

>>>>

3.注意事项

操作时一般配合使用润滑剂,以保护患儿皮肤。

>>>>

4.适用部位

多用于弧线形穴位或圆形面状穴位。

八、捣法

以中指端,或食、中指屈曲的指间关节着力,有节奏地叩击穴位的方法,称为捣法。实为“指击法”或“叩点法”。

>>>>

1.操作

患儿取坐位,以一手握持住患儿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使手掌向上,用另一手的中指端或食指、中指屈曲后的第1指间关节突起部着力,其他手指屈曲相握,以腕关节做主动屈伸运动来发力,带动着力部位做有节奏的叩击5~20次。见图16。

图16 捣法

>>>>

2.动作要领

前臂为动力源,腕关节放松。捣击时取穴要准确,发力要稳,而且要有弹性。

>>>>

3.注意事项

捣击时不要用暴力。操作前要将指甲修剪圆钝平整,以免损伤小儿肌肤。

>>>>

4.适用部位

适用于手部小天心穴及承浆穴。

九、拿法

以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食中两指相对夹捏住某一部位或穴位处的肌筋,逐渐用力内收,并做一紧一松的拿捏动作,称为拿法。有“捏而提起谓之拿”的说法。

>>>>

1.操作

以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食、中两指的罗纹面的前1/3处相对着力,稍用力内收,夹持住某一部位或穴位处的肌筋,并进行一紧一松轻重交替持续不断的提捏动作。见图17。

图17 拿法

>>>>

2.动作要领

肩、肘、腕关节要放松,手掌空虚,着力部位要贴紧患儿被拿处的肌肤。操作时,要蓄劲于掌,贯注于指,拇指与余指主动运动,以其相对之力进行捏提揉动。用力要由轻而重,缓慢增加,逐步深透,使动作柔和而灵活。

>>>>

3.注意事项

操作中,不能用指端与指甲内扣。操作时,不可以突然用力或使用暴力,更不能拿住不放。由于拿法的刺激较强,拿后手掌继以揉摩手法,以缓解拿后不适。

>>>>

4.适用部位

主要适用于颈项、肩部、腹部、四肢部。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