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诵读灵枢?? 经脉 第十。 主持:刘豫蓉。 纽约中医论坛

 longshengsheng 2017-04-17

   

诵读灵枢??  经脉 第十


本篇主要论述了人体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各经脉发生病变时的表现与治疗方法,介绍了各经脉气绝时和经脉受邪时病人的表现,络脉的颜色变化和所主的病证,人体十五络脉的名称、循行路线和各络脉发病时病人的表现

1.【原文】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服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

【译文】

雷公问黄帝:《禁服》篇中说,要掌握针刺治病的原理,首先就应该熟悉经脉系统,明白经脉循行的部位和起止所在,知道经脉之长、短、大、小的标准,明了经脉内与五脏相属,外与六腑相通的关系。希望听到您详尽地讲解一下其中的道理

2.【原文】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纲,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译文】

黄帝说:人孕育之初,先(源自于父母的阴阳之气会合而)形成精,精形成之后再生成脑髓,逐渐成形以骨骼作为支柱,以脉道作为营运气血的通道,以筋的刚劲来约束和强固骨骼,以肌肉(作为保护内在脏腑和筋骨血脉的)墙壁


等到皮肤坚韧之后,毛发就会生长出来,(人的形体就长成了)。(人出生以后),五谷入胃,(化生精微而营养全身),脉道贯通,如此血气才能在脉道中运行不息


3.【原文】

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
【译文】

雷公说:我希望能够全面地了解经脉的起始及循行分布的情况。黄帝说(经脉不但能够运行气血,濡养周身),还可以用来决断死生,诊断百病,调和虚实,(治疗疾病),所以不能不通晓(有关它的知识)

【原文】

 4.【原文】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譯文

肺的經脈叫手太陰經,起於中焦(胃脘部),向下行,聯絡於(與本經相表裡的臟腑--)大腸腑,返回,循行環繞胃的上口,向上穿過橫膈膜,聯屬於(本經所屬的臟腑--)肺臟,再從肺系橫走出腋下,沿著上臂的內側下行於手少陰心經與手厥陰心包絡經的前面,至肘部内侧


再沿着前臂的内侧、上骨的下缘,入寸口动脉搏动处,前行至鱼部,再沿鱼部的边缘到达手大拇指的指端;另一支脉,从手腕后方分出,沿着食指内侧尖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5.【原文】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mao4),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译文】   

手太阴肺经之经气发生异常,见肺部胀满,气喘,咳嗽,缺盆部疼痛等症状;在咳嗽剧烈的时候,病人常常会交叉双臂按住胸前,并感到眼花目眩、视物不清,这就是臂厥病,(是由肺经之经气逆乱所导致的一种病证)


     手太阴肺经上(的腧穴)主治肺脏所发生的疾病,咳嗽气逆,喘促,心中烦乱,胸部满闷,上臂内侧前缘的部位极度疼痛,手掌心发热 

6.【原文】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译文】

本经气盛有余,出现肩背部遇风寒而作痛,自汗出而易感风邪,以及小便次数增多而尿量减少等症状。本经经气虚,出现肩背部遇寒而痛,呼吸气少不能接续,小便颜色改变等症状


     治疗上面这些病证时,属于经气亢盛的就要用泻法,属于经气不足的就要用补法;属于热的就要用速针法,属于寒的就要用留针法;属于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而仅仅只是经气运行失调的,就要用本经所属的腧穴来调治。属于本经气盛的,其寸口脉的脉象要比人迎脉的脉象大三倍;而属于本经气虚的,其寸口脉的脉象反而会比人迎脉的脉象小

7. 【原文】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译文】

大肠的经脉手阳明经,起始于食指的指端,沿着食指(拇侧)上缘,通过拇指、食指歧骨之间的合谷穴,向上行至拇指后方、腕部外侧前缘两筋之中的凹陷处,再沿前臂外侧的上缘,进入肘外侧,然后沿上臂的外侧前缘,上行至肩,出于肩峰的前缘,再向后上走到脊柱上而与诸阳经会合于大椎穴,然后再折向前下方,进入缺盆,并下行而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肺脏,再向下贯穿膈膜,而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大肠腑


另一条支脉,从缺盆处向上走至颈部,并贯通颊部,而进入下齿龈中,其后再从口内返出而挟行于口唇旁,左右两脉在人中穴处相交汇,相交之后,左脉走到右边,右脉走到左边,再上行挟于鼻孔两侧,而在鼻翼旁的迎香穴处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8. 【原文】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译文】

手阳明大肠经之经气发生异常的变动,就会出现牙齿疼痛,颈部肿大等症状。手阳明大肠经上的腧穴主治津液所生的疾病,其症状是眼睛发黄,口中干燥,鼻塞或出鼻血,喉头肿痛以致气闭,肩前与上臂疼痛,食指疼痛而不能活动


本经经气有余时,就会出现经脉所过之处发热而肿的病象。本经经气不足时,就会出现发冷颤抖,不易恢复温暖等病象

 9. 【原文】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译文】

治疗上面这些病证时,属于经气亢盛的就要用泻法,属于经气不足的就要用补法;属于热的就要用速针法,属于寒的就要用留针法;属于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


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而仅仅只是经气运行失调的,就要用本经所属的腧穴来调治。属于本经经气亢盛的,其人迎脉的脉象要比寸口脉的脉象大三倍;而属于本经经气虚弱的,其人迎脉的脉象反而会比寸口脉的脉象小

10.【原文】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廉:《太素》卷八,《脉经》卷六第六【'廉”并作“膝”),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译文】

胃的经脉“足阳明经”,起于鼻孔两旁(迎香穴),由此上行,左右相交于鼻根部,并缠束旁侧的足太阳经脉,到达内眼角(睛明穴),下行,沿鼻的外侧,入上齿龈,环出口唇,下交会于承浆穴, 再沿腮后下缘出大迎,沿下颌角部位的颊车,上行至耳前,通过足少阳胆经所属的客主人穴,沿着发际至额颅部


有一条支脉,从大迎穴的前方,向下走行至颈部的人迎穴处,再沿喉咙进入缺盆,向下贯穿横膈膜,而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胃腑,并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脾脏;其直行的经脉,从缺盆处下行至乳内侧,再向下挟脐的两侧,进入毛际两旁的气街部位(气冲穴)


另有一条支脉,起始于胃的下口处(即幽门,大约相当于下脘穴所在的部位),再沿着腹部的内侧下行,到达气街的部位,而与前面所讲的那条直行的经脉相会合,再由此下行,沿着大腿外侧的前缘到达髀关穴处,而后直达伏兔穴,再下行至膝盖,并沿小腿胫部外侧的前缘,下行至足背部,最后进入足次趾的外侧间(即足中趾的内侧部)


还有一条支脉,在膝下三寸的地方分出,下行到足中趾的外侧间;又有一条支脉,从足背面(冲阳穴)别行而出,向外斜走至足厥阴肝经的外侧,进入足大趾,并直行到大趾的末端,与足太阴脾经相衔接



11.【原文】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呻:《太素》卷八作“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向腹胀,是为骭厥

【译文】

足阳明胃经之经气发生异常的变动,就会出现全身好像被冷水淋洒过而发冷,好伸腰挺足,时作呵欠,额部暗黑等。发病时怕见人和火光,听到木器撞击所发出的声音,就会神慌惊恐,心中跳动不安,因此病人喜欢关闭门窗而独处室内。在病情严重时,病人会攀高而歌,脱衣而跑,以及腹胀肠鸣等症状,这时的病证称做骭厥病

12.【原文】
是主血(血:《脉经》卷六第六校注云:“血”一作“胃”)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口?:莫文泉曰:“按口?属筋病,与脉病不干,口?当为“瘑”,谓口生瘑疮,与“唇胗”同为疡证)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

【译文】

足阳明胃经上的腧穴主治血所发生的疾病,如高热神昏的疟疾,温热之邪淫胜所致的大汗出,鼻塞或鼻出血,口角歪斜,口唇生疮,颈部肿大,喉部闭塞,腹部因水停而肿胀,膝髌部肿痛,足阳明胃经沿着胸膺、乳部、气街、大腿前缘、伏兔、胫部外缘、足背等处循行的部位都发生疼痛,足中趾不能活动自如等

13.【原文】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译文】

本经经气有余时,就会出现胸腹部发热;若气盛而充于胃腑,使胃腑之气有余,就会出现胃热所导致的谷食易消而时常饥饿,以及小便颜色发黄等症状。本经经气不足时,就会出现胸腹部发冷而战栗;若胃中有寒,(以致运化无力,水谷停滞中焦)出现胀满的病象。足阳明胃经上的腧穴主治血所发生的疾病,如高热神昏的疟疾,温热之邪淫胜所致的大汗出,鼻塞或鼻出血,口角歪斜,口唇生疮,颈部肿大,喉部闭塞,腹部因水停而肿胀,膝髌部肿痛,足阳明胃经沿着胸膺、乳部、气街、大腿前缘、伏兔、胫部外缘、足背等处循行的部位都发生疼痛,足中趾不能活动自如等


14. 【原文】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译文】

这些病证时,经气亢盛的用泻法,经气不足的用补法;热的用速针法,寒的用留针法;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不起的用灸法;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而仅仅只是经气运行失调的,就要用本经所属的腧穴来调治。本经经气亢盛的,其人迎脉的脉象要比寸口脉的脉象大三倍;本经经气虚弱的,人迎脉的脉象反小于寸口脉


15.【原文】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入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中:《病沅》卷十六《心腹相引痛候》作“经”)

【译文】

脾足太阴经,起于足大趾的末端,沿着足大趾内侧的白肉处,通过足大趾本节后方的核骨,上行到达内踝的前缘,再上行至小腿的内侧,然后沿胫骨的后缘,与足厥阴肝经相交会并穿行至其前方,此后再上行经过膝部、大腿之内侧的前缘,进入腹内,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脾脏,并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胃腑,然后再向上穿过横膈膜,挟行于咽喉两侧,连于舌根,并散布于舌下;它的支脉,在胃腑处分出,上行穿过膈膜,注人心中,(而与手少阴心经相衔接)

16.【原文】

是动则病舌本强(舌本:《太素》卷八“舌”下无“本”字),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得后与气:《太素》卷八,《伤寒论》卷一成注引并作“得后出余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译文】

足太阴脾经之经气发生异常的变动,就会出现舌根强直,食则呕吐,胃脘疼痛,腹部胀满,时时嗳气等症状;在排出大便或矢气后,就会感到脘腹轻快,就好像病已祛除了一样。此外,还会出现全身上下均感沉重等病象


17.【原文】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急痛:《脉经》卷六第五,《图经》卷二“急痛”下并有“寒疟”二字),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

【译文】

足太阴脾经上的腧穴主治脾脏所发生的疾病,如舌根疼痛,身体不能活动,食物不能下咽,心中烦躁,心下牵引作痛,大便溏薄,或痢疾,或水闭于内以致小便不通,面目皮肤发黄之黄疸,不能安静睡卧等。勉强站立时,就会出现股膝内侧经脉所过之处肿胀而厥冷的病象。此外,还有足大趾不能活动等症状



18.【原文】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译文】

【译文】

治疗上面这些病证时,属于经气亢盛的就要用泻法,属于经气不足的就要用补法;属于热的就要用速针法,属于寒的就要用留针法;属于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而仅仅只是经气运行失调的,就要用本经所属的腧穴来调治。属于本经经气亢盛的,其寸口脉的脉象要比人迎脉的脉象大三倍;而属于本经经气虚弱的,其寸口脉的脉象反而会比人迎脉的脉象小


19.【原文】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肠:《素问.诊要经终论》王注作“腹”);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行:与注本,张注本 ,  营校本“行”下并有“手”字),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太素》卷八“内”下无“后”字),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译文】

心的经脉手少阴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的脉络,向下贯穿横膈膜,而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小肠腑;它的支脉,从心的脉络向上走行,并挟行于咽喉的两旁,此后再向上行而与眼球连络于脑的脉络相联系;直行的经脉,从心的脉络上行至肺部,然后横出于腋窝下,向下沿着上臂内侧的后缘走行,且循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络经的后方,下行至肘内,再沿着前臂内侧的后缘循行,直达掌后小指侧高骨的尖端,入手掌内侧,再沿着小指内侧至尖端,(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衔接)


20.【原文】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热痛:《图经》卷二“热”下无“痛”字)

【译文】:手少阴心经之经气发生异常的变动,就会出现咽喉干燥,头痛,渴欲饮水等症状,这样的病证叫臂厥证。手少阴心经上的腧穴主治心脏所发生的疾病,其症状是眼睛发黄,胁肋疼痛,上臂及下臂的内侧后缘处疼痛、厥冷,掌心处发热、灼痛等

 21.【原文】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译文】

治疗这些病证时,经气亢盛的用泻法,经气不足的用补法;热的用速针法,寒的用留针法;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而仅仅只是经气运行失调的,就要用本经所属的腧穴来调治。本经经气亢盛的,其寸口脉的脉象要比人迎脉的脉象大两倍;而属于本经经气虚弱的,其寸口脉的脉象反而会比人迎脉的脉象小


22.【原文】
原文: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斜络于颧:《太素》卷八无此四字)

【译文】

小肠的经脉手太阳经,起始于手小指外侧的尖端,沿着手外侧后缘循行而向上到达腕部,过腕后小指侧高骨,沿前臂后骨的下缘直行而上,出于肘后内侧两筋的中间,再向上沿着上臂外侧后缘,出肩后骨缝,绕行肩胛,再前行而相交于肩上,继而进入缺盆,深入体内而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心脏,沿咽喉下行并贯穿横膈至胃,最后再向下行而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小肠腑


它的支脉,从缺盆部分出,沿颈上颊,再从颊部行至外眼角,从外眼角斜下而进入耳内。它的另一条支脉,从颊部别行而出,走向眼眶下方,到达鼻部,再达内眼角,从内眼角向外斜行并络于颧骨,而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衔接

23.【原文】

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颊:《脉经》卷六第四,《图经》卷二“颊”下并有“颔”字),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译文】

手太阳小肠经之经气发生异常的变动,就会出现咽喉疼痛,颔部发肿,颈项难以转动而不能回顾,肩部就像在被人拉拔一样紧张疼痛,上臂部就像已被折断一样剧痛难忍等症状。手太肠经上的腧穴主治液所发生的疾病,其症状是耳聋,眼睛发黄,面颊肿胀,以及、颔、肩、上臂、肘部、前臂等部位的外侧后缘处疼痛等症状

24.【原文】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zi4),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bo2)内,挟(Xie2)脊,抵腰中,入循膂(lv3),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bi4)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腨)(shuan4)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

【译文】

膀胱经脉足太阳经,起始于内眼角,上行额部,交会于头顶(巅顶);它的一条支脉,从头顶下行至耳的上角;它直行的经脉,从头顶向内深入而络于脑髓,然后返还出来,再下行到达颈项的后部,此后就沿着肩胛的内侧,挟行于脊柱的两旁,抵达腰部,再沿着脊柱旁的肌肉深人腹内,而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肾脏,并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膀胱腑;


另有一条支脉,从腰部分出,挟着脊柱的两侧下行并贯穿臀部,而直入于膝部的腘窝中;


还有一条支脉,从左右的肩胛骨处分出,向下贯穿肩胛骨,再挟着脊柱的两侧,在体内下行,通过髀枢部,然后再沿着大腿外侧的后缘下行,而与先前进入腘窝的那条支脉在腘窝中相会合,由此再向下走行,通过小腿肚的内部,出于外踝骨的后方,再沿着足小趾本节后的圆骨,到达足小趾外侧的末端,而与足少阴肾经相衔接。

25.【原文】

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锐,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腨)如裂,是为踝厥

【译文】

足太阳膀胱经之经气发生异常的变动,会有伴有气上冲的头痛,眼睛疼痛就像要从眼眶中脱出似的,颈项就好像在被牵拔一样紧张疼痛,脊柱和腰部就好像已被折断一样疼痛难忍,髋关节不能屈曲,腘部就好像已被捆绑住一样紧涩结滞、不能运动自如,小腿肚疼痛得就好像要裂开一样,以上这些病证就叫做踝厥病

26.【原文】

 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癲疾、頭颅項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腘踹(腨) 脚皆痛,小趾不用

【译文】

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腧穴主治筋所发生的疾病,如痔疮,疟疾,狂病,癫病,头、囟与颈部疼痛,眼睛发黄,流泪,鼻塞或鼻出血,项、背、腰、尻、腘、小腿肚、脚等部位都发生疼痛,足小趾不能活动

 27.【原文】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译文】

治疗上面这些病证时,经气亢盛用泻法,经气不足用补法;热用速针法,寒的用留针法;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不起用灸法;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而仅仅只是经气运行失调的,用本经所属的腧穴来调治。 本经经气亢盛的,其人迎脉的脉象要比寸口脉的脉象大两倍;而属于本经经气虚弱的,其人迎脉的脉象反而会比寸口脉的脉象小

 28.【原文】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素问.厥论》王注“小趾”下有“之端”二字),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从肺出络心:《外台》卷七《胸胁痛及妨闷方门》“从”作“起“,汪琥曰“心”字当作“心包”),注胸中

【译文】

肾的经脉足少阴经,起始于足小趾的下方,斜行走向足心,出于内踝前大骨之然谷穴,沿着内踝的后方,别行向下,入于足跟,再由足跟部上行至小腿肚的内侧,出腘窝内侧,再沿着大腿内侧的后缘,贯穿脊柱,会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肾脏,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腑--膀胱腑;其直行的经脉,从肾脏上行,贯穿肝脏和横膈膜,入肺脏,从肺脏沿着喉咙上行挟傍于舌的根部;另有一条支脉,从肺脏发出,联络于心脏,并贯注于胸内,而与手厥阴心包络经相衔接

 29.【原文】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喝喝:《脉经》卷六《千金》卷十九第一作“喉鸣”),坐而欲起,目??(huang1)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译文】

足少阴肾经之经气异动,出现饥不欲食, 面色像漆柴一样黯黑无泽,咳唾带血,喘息喝喝有声,刚坐下去就想站起来,视物模糊不清,心如悬挂在空中似的空荡不宁,其感觉就好像处于饥饿状态一样等症状;肾气虚的,常常会有恐惧感,心中怦怦跳动,就好像有人要来逮捕他一样,以上这些病证就叫做骨厥病

 30.【原文】

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译文】

足少阴肾经上的腧穴主治肾脏所发生的疾病,可见口热舌干,咽部肿胀,气息上逆,喉咙干燥而疼痛,心中烦乱,心痛,黄疸,痢疾,脊柱及大腿内侧后缘疼痛,足部痿软而厥冷,嗜睡,足底发热并疼痛

31.【原文】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灸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译文】

治疗上面这些病证时,经气亢盛用泻法,经气不足用补法;热用速针法,寒用留针法;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不起用灸法,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只是经气运行失调的,就要用本经所属的腧穴来调治。要使用灸法的患者,都应当增强饮食以促进肌肉生长,(结合适当的调养--)宽松腰带,披散头发,使全身气血得以舒畅;扶拐杖,着重履,缓步行走,使全身筋骨得以舒展。属于本经经气亢盛的,其寸口脉的脉象要比人迎脉的脉象大两倍;而属于本经经气虚弱的,其寸口脉的脉象反而会比人迎脉的脉象小

 32.【原文】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心包络:《太素》卷八“心包”下无“络”字),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入掌中:《甲乙》卷二第一上无“入掌中”三字),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译文】

心主的经脉手厥阴心包络经,起于胸中,出属于本经所属的脏--心包络,下行贯穿横膈膜,由此而经过并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腑--三焦;它的一条支脉,从胸走胁,到腋下三寸处,上循行至腋窝部,再沿着上臂的内侧,在手太阴肺经与手少阴心经的中间向下循行,进入肘中,沿前臂内侧两筋之间下行,入于掌中,再沿着中指直达其末端;它的另一条支脉,从掌心沿无名指到达其末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衔接

33.【原文】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太素》卷八无“喜笑不休”四字)一。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译文】

我手厥阴心包络经之经气发生异常的变动,就会出现掌心发热,臂肘关节拘挛,腋下肿胀等症状;更严重的还会出现胸胁肋部胀满闷,心中惊恐不安以致心脏跳动剧烈,面色发赤,眼睛发黄,喜笑不止。手厥阴心包络经上的腧穴主治脉所发生的疾病,其症状是心中烦躁,心痛,掌心发热


34.【原文】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译文】

这些病证时,经气亢盛的用泻法,经气不足的用补法;热的用速针法,寒的用留针法;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不起的用灸法;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而仅仅只是经气运行失调的,就要用本经所属的腧穴来调治。本经经气亢盛的,其人迎脉的脉象要比寸口脉的脉象大三倍;本经经气虚弱的,人迎脉的脉象反小于寸口脉


35.【原文】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译文】

三焦的经脉手少阳经,起始于无名指尖,上行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沿着手背上行腕部,出前臂外侧两骨的中间,过肘部,沿上臂外侧至肩,而与足少阳胆经相交叉,并出行于谤经的后方,进入缺盆,分布于两乳之间的膻中,并散布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心包络,下穿横膈膜,而依次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上、中、下三焦。它的一条支脉,从膻中处上行,出于缺盆,向上走颈项,连系于耳后,再直上而出于耳上角,并由此屈折下行,绕颊部达眼眶下;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再出行耳前方,经过足少阳胆经所属之客主人穴的前方,与前一条支脉交会于颊部,由此再上行至外眼角,而与足少阳胆经相衔接


36.【原文】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 痛:当注本作“肿”) , 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译文】

手少阳三焦经之经气发生异常的变动,就会出现耳聋,听声模糊,咽喉肿痛,喉咙闭塞等症状。三焦经上的腧穴主治气所发生的疾病,其症状是自汗出,外眼角疼痛,面颊疼痛,耳后、肩部、上臂、肘部、前臂等部位的外缘处均疼痛,无名指不能活动.


37.【原文】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译文】

这些病证时,经气亢盛的用泻法,经气不足的用补法;热的用速针法,寒的用留针法;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不起的用灸法;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而仅仅只是经气运行失调的,就要用本经所属的腧穴来调治。本经经气亢盛的,其人迎脉的脉象要比寸口脉的脉象大三倍;本经经气虚弱的,人迎脉的脉象反小于寸口脉



38.【原文】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太素》卷八,《十四经发挥》“别”下有 “目” 字), 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之间,循大趾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译文】

胆的经脉足少阳经,起于外眼角,向上至额角,再折而下行,绕至耳的后方,然后沿着颈部,到达肩上,再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交叉并出行到其后方,进入缺盆


它的一条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再出行至耳前,达外眼角后;又一条支脉,从外眼角处别出,下行至大迎,与手少阳三焦经相合至眼眶下方,下行达颊车,再向下循行至颈部,与前述之本经的主干会合于缺盆部,然后下行至胸中,穿过横膈膜,而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肝脏,并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胆腑


此后再沿着胁部内下行,经气街,绕阴毛的边缘,而横行进入环跳穴;直行的经脉,从缺盆下行至腋,沿胸部过季胁,并与前一支脉相合于环跳穴所在的部位,由此向下行,沿着大腿的外侧到达膝部的外缘,再下行到外踝上方三寸处的骨凹陷处,下出于外踝前,沿着足背,进入足之第五趾与第四趾的中间


还有一条支脉,从足背别行而出,进入足之大趾与次趾的中间,并沿着足大趾的外侧(靠近次趾的那一侧)行至其末端,然后再回转过来,穿过足大趾的爪甲部分,出于趾甲后方的三毛部位,而与足厥阴肝经向衔接




39.【原文】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

【译文】

足少阳胆经之经气异动,出现口苦,时常叹气,胸胁部作痛以致身体不能转动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出现面部像有灰尘蒙罩着一样黯无光泽,全身皮肤干燥而失去润泽之色,以及足外侧反觉发热等症状,为阳厥病


40.【原文】

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

【译文】

足少阳胆经上的腧穴主治骨所发生的疾病,其症状是头痛,颔部疼痛,外眼角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胀,腋下或颈部病发瘰疬,自汗出而战栗怕冷,疟疾,胸胁、肋部、大腿、膝盖等部位的外侧,直至小腿外侧、绝骨、外踝前等部位以及胆经经脉循行所经过的各个关节都发生疼痛,足小趾旁侧之足趾(即第四足趾)不能活动

41.【原文】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译文】

这些病证时,经气亢盛的用泻法,经气不足的用补法;热的用速针法,寒的用留针法;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不起的用灸法;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而仅仅只是经气运行失调的,就要用本经所属的腧穴来调治。本经经气亢盛的,其人迎脉的脉象要比寸口脉的脉象大三倍;本经经气虚弱的,人迎脉的脉象反小于寸口脉

42.【原文】

原文: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入:《脉经》卷六第一“入”下有“阴”字),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hang2 sang3),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译文】

肝的经脉足厥阴经,起于足大趾二节间丛毛的边缘,沿足背上缘上行,至内踝前一寸, 入内踝上方八寸,与足太阴脾经相交叉并出行到其后方,上行至腘窝内缘,沿大腿的内侧进入阴毛之中,左右交叉,环绕并通过阴器,上抵少腹,挟行胃的两旁,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肝脏,再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胆腑,向上贯穿横膈膜,并散布于胁肋,沿着喉咙后方,向上进入于面部至喉咙上孔,上行与眼球连络于脑的脉络相联系,出额部,与督脉会合于头顶的最高处(即百会穴所在的部位)


一条支脉,从眼球连络于脑的脉络处别行而出,向下行至颊部里面,再环绕口唇的内侧;另一条支脉,从肝脏别出,穿横膈膜,上走并注于肺脏,与手太阴肺经相衔接


43.【原文】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译文】

足厥阴肝经之经气发生异常的变动,就会出现腰部作痛以致不能前后俯仰,男子病发疝疾,女子少腹肿胀等症状;病情严重时,还会出现喉咙干燥,面部象蒙着灰尘一样黯无光泽等症状


44.【原文】: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sun1) 泄,狐疝,遗溺,闭癃

【译文】:足厥阴肝经上的腧穴主治肝脏所发生的疾病,如胸中满闷,呕吐气逆,完谷不化的泄泻,睾丸时上时下的狐疝,遗尿,小便不通等


45.【原文】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译文】

这些病证时,经气亢盛的用泻法,经气不足的用补法;热的用速针法,寒的用留针法;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不起的用灸法;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而仅仅只是经气运行失调的,就要用本经所属的腧穴来调治。本经经气亢盛的,其人迎脉的脉象要比寸口脉的脉象大三倍;本经经气虚弱的,人迎脉的脉象反小于寸口脉


46.【原文】

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皮节:此二字是衍文);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则爪:《难经.二十四难》“则”字上有“皮节伤”三字,“爪”作“皮”);毛折者则毛先死,丙笃丁死,火胜金也

【译文】

手太阴肺经之经气竭绝,则见皮毛焦枯的病象。(提示)手太阴肺经能够运行气血而温润肌表的皮肤和毫毛。所以肺经经气不足,就会使皮毛焦枯。出现了皮毛焦枯的病象,就表明津液离开了皮毛;津液离开了皮毛,进而还会出现爪甲枯槁,毫毛断折等现象。毫毛折断脱落,表明毫毛已经先行凋亡了。这种病证,逢丙日就会加重,逢丁日就会死亡。这都是因为丙、丁属火,肺属金,火能克金的缘故

47.【原文】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笃癸死,水胜火也

【译文】

手少阴心经之经气竭绝,使血脉不通;血脉不通,使血流不畅;血流不畅,毛发和面色就会没有光泽。故若病人的面色黯黑,好像烧焦的木炭一样,表明营血已经先行衰败。这种病证,逢壬日就会加重,逢癸日就会死亡。(是因为壬、癸属水,心属火),水能克火的缘故

48.【原文】

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难经》二十四难,《甲乙》卷二第一上并作“则脉不营其口唇”)。唇舌者(《脉经》卷三第三上并作“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译文】

足太阴脾经之经气竭绝,就会使经脉不能(输布水谷精微)荣养肌肉。(脾主肌肉,其华在唇,其脉连于舌本、散于舌下),由唇舌能观察出肌肉的状态,所以说唇舌为肌肉的根本。经脉不能(输布水谷精微)荣养肌肉,使肌肉松软;肌肉松软,则舌体萎缩,人中部肿满;人中部肿满,则口唇外翻。出现口唇外翻,表明肌肉已经先行衰痿了。这种病证,逢甲日加重,逢乙日死亡。(因为甲、乙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的缘故

49.【原文】

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冬:《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作“肾”),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著也(著:“著”下脱“骨”字,应据《脉经》卷三第五补);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胜水也

【译文】

足少阴肾经之经气竭绝,则骨骼枯槁。足少阴肾经应于冬脉,行于人体深部而濡养骨髓,(故足少阴肾经之经气竭绝),使骨髓得不到濡养,肌肉也就不能再附着于骨骼上了;骨与肉分离而不能相互结合,使肌肉松软短缩;肌肉松软短缩,就会使牙齿显得长长了一些,并使牙齿上积满污垢,同时,还会出现头发失去光泽等现象。头发枯槁无泽的病象,表明骨骼已经先行衰败了。这种病证,逢戊日加重,逢己日死亡。这是因为戊、己属土,肾属水,土能克水的缘故

50.【原文】
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阴气:《素问.诊要经络论》王注作“阴器”),而脉络于舌本也(脉《难经.二十四难》无“脉”字)。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唇青:《难经.二十四难》无“唇青”二字),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

【译文】

足厥阴肝经之经气竭绝,就会出现筋脉挛缩拘急、不能活动的病象。因为足厥阴,是络属于肝脏的经脉,且肝脏外合于筋,所以足厥阴肝经与筋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再者,各条经筋都会聚于生殖器部,而其脉又都联络于舌根


所以倘若足厥阴肝经之经气不足以致不能荣养筋脉,就会使筋脉拘急挛缩。筋脉拘急挛缩,就会导致舌体卷屈以及睾丸上缩。所以如果出现了唇色发青、舌体卷屈以及睾丸上缩等病象,那就表明筋脉已经先行败绝了。这种病证,逢庚日就会加重,逢辛日就会死亡。(因为庚、辛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的缘故

51.【原文】

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

【译文】

五脏所主的五条阴经之经气都已竭绝,就会使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扭转;由于这种扭转,就会使目昏眼花,目睛上翻。出现了这种眩晕目睛上翻的病象,就表明病人的神志已经先行败绝了。病人的神志既已败绝,则最远不过一天半会绝亡

52.【原文】

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译文】

六腑所主的六条阳经之经气都已竭绝,就会使阴气和阳气相互分离;阴阳分离,就会使皮表不固,精气外泄,而流出大如串珠、凝滞不流的绝汗;这是人体精气败绝的病象,所以如果病人在早晨出现了这种病象,预计当天晚上死亡,在晚上出现了这种危象,将在次日早晨绝亡


53.【原文】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外:《太素》卷九《经络别异》作“内”),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

【译文】

手足阴阳十二经脉,隐伏循行于分肉之间,其位置较深而不易在体表看到;通常可以看见的,只有足太阴肺经之脉经过于手外髁骨之上的那一部分,(因为该处的皮肤细薄),使经脉无所隐匿的缘故。大多数浮现在浅表以致平常可以看见的经脉,都是络脉。(在手之阴阳六经的络脉之中),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这两条经脉的大络,分别起于手部五指之间,由此再向上会合于肘窝之中

54.【原文】

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动:《太素》卷九《经络别异》作“病”)

【译文】:饮酒之后,酒气会先随着卫气行于皮肤,充溢于浅表的络脉,而使络脉首先满盛。卫气已经充溢有余,在内的营气也随之满盛,会使经脉中的血气也大大地充盛


如经脉突然发生异常的变动,说明有邪气侵袭于内,并停留在了经脉自本至末的循行通路上。此时的邪气不能走窜,会郁而发热,(使脉形变得坚实);如络脉的脉形不显坚实,说明邪气已经深陷于经脉,并使络脉之气空虚衰竭了


(被邪气所侵袭的经脉),会出现与其他正常经脉不同的异常表现,由此可以测知是哪一条经脉感受到了邪气而发生了异常的变动

55.【原文】

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译文】

雷公问: 怎样才能知道经脉或络脉之中病变的不同呢? 黄帝说:经脉隐伏在内,其发生病变,在体表常常看不到,其虚实的变化情况能从气口部位的脉象变化来测知。在体表可看到的脉,都是络脉。


56.【原文】
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

【译文】

雷公说我还是不能明白道理。黄帝说所有的络脉都不能通过大关节所在的部位,必然都要经过经脉所不到的地方而出入,与经脉相合于皮中,相合的部位会在皮表部显现出来。


因此,凡是针刺络脉的病变,都必须刺中其有瘀血结聚的地方。血气郁积的病证,虽然它还没有出现瘀血结聚的现象,但也应该尽快采用刺络的方法,以泻除其病邪而放出其恶血;如果把恶血留在体内,就会导致血络凝滞、闭塞不通的痹证。


57. 【原文】

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其小而短者少气,甚者泻之则闷,闷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


【译文】

在诊断上,可察络脉(颜色诊病),络脉呈现青色,是寒邪凝滞于内,气血不通而痛的病证;络脉呈现红色,是体内有热的病证。(例如),胃中有寒的病人,其手鱼部的络脉大多都会呈现出青色;而胃中有热的病人,其鱼际部的络脉就会呈现出红色。突然呈现出黑色的,是留滞已久的痹病。络脉的颜色时而发红、时而发黑、又时而发青的,是寒热相兼的病证。颜色发青且脉络短小的,那是元气衰少的征象。


凡针刺邪致寒热并作的病证时,多刺血络,必须隔日一刺,直到把恶血完全泻尽才能停止,然后再根据病证的虚实来进行调治。络脉色青且脉形短小的,是属于元气衰少的病证。如果对元气衰少很严重的病人使用了泻法,就会使他感到心胸烦闷,烦闷至极就会出现昏厥倒地、不能言语等症状;故见昏闷就应立即将他扶起,成坐位,(再施以急救)。

58.【原文】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寸半,别走阳明也。

【译文】

手太阴肺经别出的络脉,名叫列缺。它起于手腕上部的分肉之间,与本经的正经并行,直入于手掌内侧,散于鱼际的部位。若发生病变,实证的,出现腕后之锐骨部与手掌部发热;虚证的,出现张口呵欠,小便失禁或频数等。可取腕后一寸半处的列缺穴来治疗。本络由此别出,联络于手阳明大肠经。

59.【原文】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译文】

手少阴心经别出络脉,名叫通里。它腕后內侧一寸处,别行分出,沿本经上行,入心中,再向上循行系于舌根,属于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若络脉发生病变,实证的,出现胸膈间支撑不舒的症状;虚证的,出现不能言语的症状。都可取手掌后方一寸处的通里穴来进行治疗。本络由此别出联络手太阳小肠经。

60.【原文】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烦心:《甲乙》卷二第一下,《脉经》卷六第三,《千金》卷十三第一,原作'头强”)。取之两筋间也。

【译文】

手厥阴心包络经别出的络脉,名叫内关。它起于掌后腕上两寸处,出两筋之间,沿本经向上走行,联系于心包,并包绕联络于心脏与其他脏腑相联系的脉络。本络脉发生病变,实证的,出现心痛的症状;虚证的,出现心中烦乱的症状。可取手掌后方、两筋之间的内关穴来进行治疗。

61.【原文】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肬,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

【译文】

手太阳小肠经别出的络脉,名叫支正。它起于腕上五寸,向内注于手少阴心经;它的别行的支脉,在支正穴处别行而出,向上走行至肘,(再向上循行),联络于肩髃穴。若发生病变,实证的,就会出现骨节弛缓,肘关节痿废而不能活动等症状;虚证的,皮肤上会生出赘疣,小如指头中间的痂疥一样大小。可以取用(手太阳小肠经的络脉从其本经所别出之处的络穴--)支正穴来治疗。


62.【原文】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译文】

手阳明大肠经别出的络脉,名叫偏历。它起于腕上外侧三寸处,由此别行并进入于手太阴肺经;


它的一条别行的支脉,在偏历穴处别行而出,沿手臂上行,经肩髃穴再向上走行,达曲颊的部位,斜行到牙根部;它的另一条别出的支脉,走入耳中,而与耳部的宗脉相会合。如本络脉病变,实证的,会发生龋齿、耳聋等病证;虚证的,出现齿寒,胸膈间闭塞不畅等症状。可以取用手阳明经的络脉从其本经所别出之处的络穴--偏历穴来治疗。

63.【原文】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译文】

手少阳三焦经别出络脉,名叫外关。它起于腕上两寸处,向外绕行于臂部,再向上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络经相会合。如络脉发生病变,实证的,出现肘关节拘挛的症状;虚证的,出现肘关节弛缓不收的症状。可以取用手少阳三焦经的络脉从其本经所别出之处的络穴--外关穴来治疗。


64.【原文】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译文】

足太阳膀胱经别出的络脉,名叫飞扬。它起于外踝上七寸处,别行并走向足少阴肾经的经脉。若本络发生病变,实证的,出现鼻塞不通,头背部疼痛等症状;虚证的,出现鼻塞或鼻出血。可以取用足太阳膀胱经的络脉从其本经所别出之处的络穴--飞扬穴来进行治疗。

65.【原文】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译文】:足少阳胆经别出的络脉,名叫光明。它起于外踝上五寸处,别行并走入足厥阴肝经的经脉,再与本经相并向下走行,络于足背。如本络发生病变,实证的,出现下肢厥冷的症状;虚证的,出现下肢痿软无力以致难以步行,以及坐而不能起立等症状。可以取用足少阳胆经的络脉从其本经所别出之处的络穴--光明穴来进行治疗。

66.【原文】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瘁瘖。实则狂巅,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

【译文】:

足阳明胃经别出的络脉,名叫丰隆。它起于外踝上八寸处,由此别行并走向足太阴脾经;它的一别行支脉,于丰隆穴处别出,沿着胫骨的外缘向上走行,络于头项,与该处各经的经气相会合,再向下走行联络于咽喉。如果它的络脉发病,脉气上逆,会导致咽喉肿闭,突然失音等病证。实证的,就会出现神志失常的癫狂证;虚证的,就会出现两足弛缓不收,小腿部肌肉枯痿等症状。可以取用足阳明胃经的络脉从其本经所别出之处的络穴--丰隆穴来进行治疗

67.【原文】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肠:《脉经》卷六第五,《千金》卷十五上第一并作'腹”);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译文】

足太阴脾经别出的络脉,名叫公孙。它起于足大趾本节后方一寸处,别行走向足阳明胃经的经脉;它有一条别行的支脉,向上走行,进入腹部而联络于肠胃。如果络脉发病,脉气厥逆上行,就会导致吐泻交作的霍乱证。实证的,出现腹部痛如刀绞的病证;虚证的,出现腹胀如鼓的病证。可以取用足太阴脾经的络脉从其本经所别出之处的络穴--公孙穴来进行治疗

68.【原文】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者也。

【译文】

足少阴肾经别出的络脉,名叫大钟。它起于足内踝后,绕足跟别行分出,走向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它有一条别行的支脉,与本经并行而上,抵达心包络,然后再向外下方走行,贯穿腰脊。如果络脉发病,脉气上逆,就会出现心烦胸闷的症状。实证的,出现二便不通;虚证的,出现腰痛。可以取用足少阴肾经的络脉从其本经所别出之处的络穴--大钟穴来进行治疗。

69.【原文】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径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译文】

足厥阴肝经别出的络脉,名叫蠡沟。它起于内踝上五寸处,别走向足少阳胆经的经脉;它有一条别行的支脉,经过胫部而上行至睾丸,并聚结于阴茎。如果脉气上逆,会致睾丸肿大,突发疝气。实证的,导致阴茎勃起而不能回复;虚证的,出现阴部奇痒难忍等症状。可以取用足厥阴肝经的络脉从其本经所别出之处的络穴--蠡沟穴来进行治疗。


70.【原文】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

【译文】

任脉别出的络脉,名叫尾翳。由胸骨下方的鸠尾处,向下散于腹部,(如络脉病变),实证的,出现腹部皮肤疼痛;虚证的,就出现腹部皮肤瘙痒。可以取用任脉的络脉从其本经所别出之处的络穴--尾翳穴来进行治疗。

71.【原文】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膂:张注本用“脊”),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译文】

督脉别出的络脉,名叫长强。由尾骨尖下方的长强穴处,夹着脊柱两旁的肌肉向上走行到项部,并散于头上,再向下走行到肩胛部附近,此后别行走向足太阳膀胱经,深入体内,贯穿脊柱两旁的肌肉。(如本络发生病变) , 实证的,出现脊柱强直以致不能俯仰;虚证的,出现头部沉重、振摇不定。(以上这些症状是)由本条络脉之夹行于脊柱两侧的部分发生病变而引起的;可以取用督脉的络脉从其本经所别出之处的络穴一长强穴来进行治疗。

72.【原文】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

【译文】

脾脏的大络,名叫大包。起始于渊腋穴下方三寸处,散布于胸胁。倘若本络发生病变,其实证的,就会出现全身各处都疼痛的症状;虚证的,就会出现周身骨节皆弛缓无力。此络病,若大包穴附近出现网络状的血色斑纹。可以取用脾之大络从其本经所别出之处的络穴--大包穴来进行治疗。

73.【原文】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译文】

以上所说的十五络脉,实证的,其脉络会变得突出明显可见;虚证的,其脉络都会变得空虚下陷而不易察知。如果在络穴所在部位的体表处看不到任何异常的现象,那么就应当到该穴所在部位的附近去上下寻求。人的形体有高矮胖瘦的区别,其经脉就会有长短的不同,而其络脉所别行分出的部位也就多少会有一些差异,所以医者在诊察病情时,都应当灵活变通,而不能执一而求。(完)

(感谢蓉儿精心准备无私分享经典灵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