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痹症针刺原则

 山东中医竹林 2014-05-09

    痹者,闭也。痹证指感受风寒湿等邪气,导致气血闭阻引起肢体疼痛酸楚、麻木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的一类病证。《内经》所论“痹”之涵义主要有:一为病名,泛指风寒湿邪所致气血经脉闭阻不通的肢体痹;二为闭塞不通之病机。《医学入门》云:“痹者,气闭塞不通流也,或痛痒,或麻痹,或手足缓弱。”

  病因病机

  《内经》认为,痹证是多种外邪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病因上《素问·痹论》强调“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然而没有正气不足亦不会发生痹证,所以《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云:“血气皆少则无须,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血气皆少则无毛……善痿厥足痹。”指出血气不足,不耐邪袭是痹证发生的内在因素。因此《素问·痹论》在论述肢体痹时说“营卫之气,亦令人痹乎……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提出外因风寒湿之邪,只有在内因营卫之气逆乱的情况下,才有机会侵入机体而发生肢体痹。

  脏腑痹亦是在先有脏腑之内伤的基础上痹邪内传而成。即首先就邪气而言是肢体痹日久不愈,各在其所主之时复感于风寒湿邪而发脏痹,说明不仅邪气存在而且邪气较盛。另外《素问·痹论》指出:“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在阐述六腑痹发生的病机时云:“此亦其饮食居处,为其病本也。”旨在说明若五脏所藏之神躁扰妄动,必致所脏阴精损耗,正气不足。而饮食不节,起居失常,造成肠胃损伤亦是引发六腑痹的内在病理基础。因此只有脏腑先伤,风寒湿邪才有内舍之机。

  按病因分类

  根据感邪偏重和病邪性质之不同,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

  行痹 行痹指以感受风邪为主的痹证,临床以肢节痠痛、游走无定处为特点,亦称风痹。《素问·痹论》云:“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因风性善行而数变,居无定处,故行痹疼痛游走无定处。

  痛痹 痛痹指以感受寒邪为主的痹证,临床以疼痛剧烈、痛处固定为特点,亦称寒痹。《素问·痹论》云:“寒气胜者为痛痹。”因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滞,故痛痹疼痛剧烈而部位固定。《素问·痹论》亦云:“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着痹 着痹指以感受湿邪为主的痹证,临床以痛处重滞不移,或顽麻不仁为特点,亦称湿痹。《素问·痹论》云:“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因湿性重着黏滞,致病缠绵难愈,故着痹疼痛重着麻木,病邪难去。

  热痹 热痹指以感受风寒湿邪,若患者体质偏热,则意产生热郁湿阻为主的痹证,临床以疼痛剧烈,痛处红肿灼热为特点。《素问·痹论》云:“其为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

  形体分类

  根据受邪季节和部位不同,分为五体痹,即骨痹、筋痹、脉痹、肌痹和皮痹。

  骨痹 骨痹因外感风寒湿邪,肾虚内亏,不能生髓养骨而致痹证。临床以骨重不可举,骨沉重酸痛为特点。《素问·痹论》云:“痹在于骨则重。”马莳注云:“骨重难举,髓中酸疼,而寒冷气至,病成骨痹。”

  筋痹 因其病变部位在筋为筋痹,临床以筋脉拘急而骨节疼痛为特点。《素问·痹论》云:“痹在于筋则屈不伸。”《素问·长刺节论》亦云:“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张志聪注云:“诸筋皆属于节,故筋挛节痛;病在筋者,屈而不伸,故不可行也。”

  脉痹 因心气不足,风寒侵袭血脉,使血脉凝滞而发为脉痹,临床以肢体血流不畅,局部疼痛,遇寒加重为特点。《素问·痹论》云:“以夏遇此者为脉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马莳注曰:“心主夏,亦主脉,心气衰,则三气入脉,故名之曰脉痹。”

  肌痹 因寒湿侵于肌肉之间,寒则脉凝,湿则阻滞气血而发为肌痹,临床以肌肉顽麻不仁或疼痛为特点。《素问·痹论》云:“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在于肉则不仁。”张介宾注云:“太阴者湿土之气也,湿邪有余,故为肉痹,寒湿在脾,故为寒中。”

  皮痹 因风寒湿邪乘肺,卫表不固而侵袭皮肤,留而不去,营卫受阻而发为皮痹,临床以皮寒、麻木不仁为特点。《素问·痹论》云:“以秋遇此者为皮痹……在于皮则寒。”马莳注曰:“痹之所以不仁者,以其皮肤之中少气血以为之营运,故皮顽不动而为不仁也。”

  按脏腑分类

  由五体痹久不愈发展为肾痹、肝痹、心痹、脾痹、肺痹之五脏痹。若风寒湿气中于脏腑之俞穴,兼内有食饮伤及脏腑,形成肠痹、胞痹之六腑痹。实为脏腑功能失调之证。

  肾痹 因骨痹不愈,复感于邪或寒湿内侵于肾而发为肾痹。其临床表现以浑身肿胀,活动受限,甚则能坐不能行,或能俯不能仰为特点,兼有遗溺。如《素问·痹论》云:“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肝痹 因筋痹不已,重感于风寒湿三气,内舍于肝,肝气闭结,气机不畅,疏泄失常,发为肝痹。临床以夜卧多惊、口渴多饮、小便频数、腹胀满如怀妊之状为特点,兼有乏力。如《素问·痹论》云:“肝痹者,夜卧多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心痹 因脉痹不愈,重感于风寒湿邪,则内舍于心,心气闭结,心阳不宣,发为心痹。临床以心脉瘀滞,心悸不宁,气喘,甚则胸痛引背为特点。如《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脾痹 因肌痹不已,重感风寒湿三气,内舍于脾,脾气闭结,运化失职,发为脾痹。临床以胸膈痞满、肌肉消瘦、呕吐清水等为特点,兼有皮肤干劲憔悴。如《素问·痹论》云:“脾痹者,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肺痹 因皮痹不已,重感于风寒湿三气,内舍于肺,肺气闭结,宣降失和,发为肺痹。临床以喘息、呼吸不利、胸满、气逆而呕等为特点。如《素问·痹论》云:“肺痹者,烦满喘而呕。”

  六腑痹的分类论述并不全面,仅以肠痹、胞痹为主。肠痹因风寒湿邪侵袭大肠、小肠,发为肠痹。临床上以数饮水而小便不利,肠鸣飧泄为特点。如《素问·痹论》云:“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痹因风寒湿邪侵于膀胱,则为胞痹。临床上以少腹膀胱按之疼痛,小便短涩、灼热等为特点。如《素问·痹论》云:“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濇于小便,上为清涕。”

  按发病特点分类

  根据症状特点的不同,分为众痹、周痹。

  众痹 众痹“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导致津液迫聚为痰,痰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产生痹证之疼痛。其疼痛在人身之上下左右呈阵发性,“左右相应”对称,并“各在其处”说明疼痛部位较为固定,但“更发更止”,时止时休,变化不定而且较快,但并不是周身性游走。张介宾云:“各在其处,谓随聚而发也,不能周遍上下,但或左或右,更发更休,患无定处,故曰众痹。”

  周痹 周痹病位则“在于血脉之中”,经脉痹阻不通则产生相应症状,其疼痛遍及全身,“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以游走性疼痛为临床特点的一类痹证。张介宾注云:“能上能下,但随血脉而周遍于身,故曰周痹,非若众痹之左右移易也。”

  治疗

  《内经》中提出“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的循经、随病、随痛取穴的治疗原则,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结合脏腑之腧穴、合穴进行针刺。

  行痹,针刺治疗,张介宾云:“在分肉间痛而刺之,谓随痛所在,求其络而缪刺之也”;方药治疗,可选用《类证治裁》防风汤。

  痛痹,针刺治疗,《灵枢·寿夭刚柔》提出火焠药熨之法,提出“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 方药治疗,可选用《类证治裁》加减五积散。

  着痹,针刺治疗,《灵枢·四时气》提出针刺足三里穴;方药治疗,可选用《类证治裁》川芎茯苓汤加黄芪白术,或除湿蠲痹汤加蚕砂防己薏苡仁

  热痹,方药治疗可根据湿与热的程度不同,选用宣痹汤、清热渗湿汤、加味二妙散及白虎加桂枝汤等。

  筋痹,针刺治疗,《灵枢·官针》提出用恢刺和关刺之法,马莳注曰“恢刺,以针直刺其旁,复举其针前后,恢荡其筋之急者,所以治筋痹也”,“关刺,直刺左右手足,尽筋之上,正关节之所在,所以取筋痹也”;方药治疗,可选《张氏医通》羚羊角散。

  肌痹,针刺治疗,《灵枢·官针》提出用合谷刺法,马莳注云:“合谷刺,左右用针如鸡足然,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方药治疗,可选除湿蠲痹汤加减。

  皮痹,针刺治疗,《灵枢·官针》载用毛刺法,张志聪注云:“毛刺者,邪闭于皮毛之间,浮浅取之”;方药治疗,可选黄芪建中汤合羌活胜湿汤加减。

  脉痹,以“血实宜决之”为原则,可选用当归四逆汤合活络效灵丹之类。

  骨痹,针刺治疗,《灵枢·五邪》提出可选涌泉、昆仑穴,《灵枢·官针》提出用短刺和输刺法,短刺即慢慢进针,并摇动针体使针深入至骨,上下提插,以摩擦其骨。输刺即将针直入直出,取穴少刺得深而留针久;方药治疗,可选用右归饮合肾着汤。

  心痹,针刺治疗可选神门、心俞或根据《灵枢·官针》提出的偶刺法治疗,即当其痛所,一针刺于胸前,一针刺其背部;方药治疗,可选《证治准绳》五痹汤加远志、茯苓、麦门冬犀角

  肝痹,针刺治疗可选太冲、曲泉穴;方药治疗,可选《类证治裁》五痹汤加枣仁、柴胡。

  肺痹,针刺治疗可选太渊、尺泽穴;方药治疗,可选《类证治裁》五痹汤加半夏杏仁麻黄、紫菀。

  脾痹,针刺治疗可选太白、阴陵泉穴;方药治疗,可选《类证治裁》五痹汤加厚朴枳实砂仁神曲

  肾痹,针刺治疗可选太溪、阴谷穴;方药治疗,可选《辨证奇闻》肾痹汤加减。

  肠痹,针刺治疗可选曲池、小海穴;方药治疗,可选《证治准绳》五苓散加桑皮、木通、麦门冬或吴茱萸散。

  胞痹,针刺治疗可选委中、束骨穴;方药治疗,可选《证治准绳》肾著汤、肾沥汤。

  众痹,针刺治疗,《灵枢·周痹》提出“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方药治疗,可选麻黄散加术汤之类。

  周痹,针刺治疗,《灵枢·周痹》提出“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过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过之,后刺其下以脱之”;方药治疗,可选《类证治裁》蠲痹汤加桂枝、白术、狗脊、薏苡仁,或《丹溪心法》上中下痛风方。

  综上所述,治疗痹证总原则为祛除风寒湿之外邪,内调逆乱的营卫之气。以上可供临床参考。
       

论《黄帝内经》的针刺原则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秦汉之际,集中的反映了古代的医学成就,其中相当多的内容都涉及到针刺理论,例如:汪机在《针灸问对》中所言:“内经治病,汤液醪醴为甚少,所载服饵之法才一二,而灸者四五,其他则明法,无虑十八九。” 针刺原则是临床上指导正确施用针刺的纲领。《黄帝内经》中对针刺原则作了精辟论述,至今对现代针灸临床仍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1 法天则地

    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生存于自然界中,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保命全形论》也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明天地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生命之源。同时,作为自然界组成部分的人类,也要受到自然界各种规律的影响与支配,故《灵枢?岁露》中说:“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法天则地”是“天人相参”思想指导下所确立的针刺原则,也是“天人相参”思想的具体体现。《素问?八正神明论》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法天则地,合以天光。……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基于这一原则,在《黄帝内经》中出现了根据不同时间针刺的理论,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按日之寒温决定针刺“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涩而卫气沉。…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素问?八正神明论》);二是据月之盈虚决定针刺,“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三是据四时季节不同决定针刺,“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则针刺之,间则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腧,邪在府,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灵枢?四时气》)

    2 先诊后刺

    针刺是《黄帝内经》中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是,能否正确运用针刺首先要诊察疾病,弄清疾病的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的多少及疾病涉及的脏腑、经络、病位,并据此确定针刺治疗的取穴、针具的选择、针刺的深浅、留针与否时间的长短、针刺手法等。如《灵枢?官能》云:“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谋伐有过。”可见,《内经》强调辨证精当是能否正确针刺的前提条件。为了确保诊治的正确,《内经》在许多篇章中提出了许多诊察方法,如“审扪三部九候之盛虚”(《素问?离合真邪论》)。“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言上工知相,五色于目,有知调尺寸大小,缓急滑涩,以言所病也。”(《灵枢?小真解》)。“五脏六腑,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审皮肤之寒温滑涩,知其所苦,膈有上下,知其气所在。”(《灵枢?官能》)等等。

    3 刺明补泻

    补虚泻实是《皇帝内经》中运用针刺治病的重要原则。在《内经》许多篇章中,都有针对针刺虚实补泻的论述,“盛者泻之,虚则补之”是《内经》针刺补泻的一般原则。具体的补泻原则,则需根据病人阴阳气血虚实的情况而制订。《素问?调经论》中云:“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是据气血虚实而定补泻原则。《灵枢?终始》:“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是据阴阳盛虚而足补泻原则。虚实补泻还需决定补泻先后。《内经》基本遵循“先补虚,后泻实”的原则。“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灵枢?终始》)

    4 刺本手神

    《灵枢?本神》开篇即提出“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强调了神在针刺疗法中的重要性。神是血脉营气精的外在表现,由五脏守藏,故病人神气盛衰,有神无神直接反映了脏腑精气盈亏功能状态,是医生决策治疗的依据,决定治疗效果及预后。因而治神守神也成为针刺的重要原则。《素问?宝命全形论》日:“凡刺之其,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治神是指医者全神贯注,将注意力集中到针和病人身上,即《灵枢?终始》“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治神贯穿于整个针刺过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细心体察持针之手的手下感觉,以了解病人的得气情。守神是指进针后要求医者和病人用心体察针下的情况,《灵枢?九针十二原》中云:“粗守形,上守神”。《灵枢?小针解》日:“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可补泻也”。守神即守血气,行气守气都是以治神守神为基础。

    5 因人施针
 
病人有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的差异,故《内经》强调施针时因人而异。《灵枢?顺逆肥瘦》曰:“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瘦人者,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灵枢?行针》:“此人之多阴而少阳,其七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乃知也。”可见,《内经》对此针刺原则非常重视具体运用重要体现在根据病人的体质、性情等决定具体的针刺措施。

    6 刺人禁忌

    《内经》对针刺禁忌非常重视,内容涉及禁刺部位、针刺手法、慎刺疾病等。如《素问?刺禁论》中云:“脏有要害,不可不察。”《素问?诊要经终论》:“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五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不可刺伤。此外,《内经》还强调大血管不可刺伤,髓不能刺伤,“刺郗中大脉,令人扑脱色。”“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脊间中髓,为怄。”《内经》还特别重视精神气血,精神不足,针刺禁用,《禁刺论》曰:“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 《内经》对针刺原则的论述特别突出了以人为本,与自然相应的观点,是针灸医学的重要内容,至今对指导针灸临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九针,针具名。为九种针具的总称。出《黄帝内经》。即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灵枢·官针》:“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指出九针的形状、用途各异,据情选用,方可去病。

点击查看原图

九针的创制与使用,大约开始于青铜器时代,最早记载于《内经》,直至公元1315年在《济生拔粹》中始见图形。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西汉刘胜墓(葬于公元前113年)出土了4根金针和5根残损银针,经考证认定是九针中一部分实物。

九针的创制为刺法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返回]针刺补泻

全身疾病补泻原则:《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经络补泻原则:《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补泻先后:《灵枢·终始》:“阴盛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补泻禁忌:《灵枢·根结》:“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提出:“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
                        

                                                  阴阳脉针的读书心得


以下心得来自于祝华英《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补泄也有先后,不管阴阳哪经失调,都是先用补法,再用泄法,如果顺序错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可能平时的用针无效由此而来
 
治疗实邪当用泻针法治疗,调治之后静息片刻,(10分钟左右)应复查其盛坚脉波、如有减退现象为有疗效。经云:泻者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若诊得依然像未经针调之前的盛坚脉波、为没有疗效
10分钟左右再查脉,“盛坚脉波”如有减退为有效。补法亦是如此。
 
如果诊察患者的阴、阳脉象双方平均下降衰退,即不应当采取针法施治。经云:阴阳形气具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故阴阳经气双虚的病人,当用甘温药品以补充阴阳气血;若强加于用针刺法治疗,易导致晕针或不良后果。
阴阳形气具不足,先用药补气血。不可先施针
凡出现象条索状拘急牵掣疼痛,多为十二经筋受病,宜采取温热燔针
筋经问题,即肌肉疼痛,宜采取温热法更好
 
治疗治疗络脉的实证、可用三棱针点刺络脉的结处”(即特别突出外显的紫黑点)放血
络脉的虚证,则因络脉内血气不足、其络脉空虚而使循环缓弱故络脉必然显得虚软下萎,所以在皮肤的表面就不易见到治疗络脉的虚证,则应该用药物补血活络治疗为宜,如用经络疗法当采用温灸法,或采用传热疗法及药物温熨法
虚症用温灸法更适合同时用药物补血活络
 
足三阳厥逆、多为寒厥;足三阴厥逆,多为热厥。热厥的脉象,两脉口寸部浮盛而尺部虚;寒厥的脉象,两人迎寸部浮盛而尺部虚
判断阴阳厥逆的金指标
 
治疗厥逆病证的理论指导,当选择足阳明经之丰隆别穴以下穴位,不可超越丰隆穴以上取穴,应以内庭陷谷为好。因为二穴低于足大阴经之公孙别穴的水平线,所以能导引足阳明经气下降以封闭足太阴经的公孙别穴,而能阻止足大阴经气过量的从公孙别穴输出入于足阳明经,并可促成阳明经气由丰隆的别穴而输入足太阴经。
选取穴位的原理,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其它也应该依此类推
 
若遇到数种特殊异常的脉象,还必须运用脏、腑辨证和望,闻、问辨证来综合诊断,才是祖国医学完整的诊断规则。
特殊脉象需配合脏腑辨证,全方位来诊断。
 

阴阳脉针的发展由来 
 原文地址:(一)云中岳" h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f9cbcf0100vkzj.html" target=_blank>阴阳脉针的发展由来 (一)云中岳作者:云中岳

《内经》在针灸诊疗中是非常重视脉诊的,通过对《内经》中脉诊方法的文献学研究 ,发现《内经 》 明确提出的诊脉法有 4种,但尚未形成后世流传的寸口诊法 ,其中提到最多的却是人迎寸口对比诊法。据此作者认为 ,人迎寸口对比诊法应是针灸诊疗中的重要诊脉法 ,以期能为针灸临床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在针灸的诊疗过程中,脉诊自始至终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 强调:“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 ” 当前,中医师包括绝大部分针灸师,在诊脉时用的基本都是寸口诊脉法。寸口诊法由于其执简驭繁的便捷性以及历代方家的广泛运用,已经是一门临床常用的技术。数千年来,望闻问切中的“ 切” 已被基本定义为寸口脉诊,中医也被形容为“ 三个指头加一个枕头 ” 。然而,回顾经典,我们可以发现,《内经》中有大量的诊断方法,而寸口诊脉法并不是其中主要的诊脉法。其中的“ 脉诊” 法分别:

寸口诊法

由于气口为脉之大会,所以各脏的脉象变化都会体现于寸口。在《素问·五藏别论》 中提到:“ 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 ,《素问 ·经脉别论篇》 提到:“ 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 ,显示出了对寸口的重视。虽然《内经 》 还在几处简单提及寸口的诊断作用,如《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曰:“ 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长者,曰足胫痛 ……脉小实而坚者,曰病在内。 ” 但没有具体操作方法,也没有寸口分部所属脏腑的具体论述 (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 》 提到的是尺肤的脏腑分部所属 ) ,尚未体现出后世流传的寸口诊法的特点。

十二经遍诊法

此诊法仅见于《灵枢·经脉》 :“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 ……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 其中“ 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 表明,此处所言“ 气口 ” 并非手腕部桡动脉处的“ 寸口” ,而是十二经各自皆有的“ 气口 ” 。随后又指出十二经脉是“ 常不可见” 的,“ 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 ,但是一旦某经有“ 邪气居之” ,则“ 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 。也就是说,在没有邪气的时候,十二经的“ 气口 ” 也摸不到明显脉动 (其中,手太阴、 足少阴、足阳明独动不休,除外) ,一旦摸到与平时不同的明显的脉动,则表示该经有邪。显而易见,与之相应的诊法必然是十二经遍诊法,而不是寸口诊法。但此法仅判断病否、是否死证,未提具体治则治法,而且操作繁琐、 诊脉不便,加上社会习俗的约束,难以在临床普及,后世已渐不用。

三部九候脉诊法

此诊法仅见于《素问 ·八正神明论 》 、 《素问 ·离合真邪论》 、 《素问 ·调经论》 、 《素问 ·三部九候论篇 》 。其中,《素问 ·三部九候论篇 》 有具体介绍:“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帝曰:中部之候奈何? ……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 ……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 ” 其中,上部的天地人三部未能明确。根据后文“ 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 之说,五神脏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四形脏 (王冰〔 1〕认为,“ 所谓形藏四者,一头角,二耳目,三口齿,四胸中也” ,这样仅仅从文中查对,而不考虑头角等又如何与“ 形藏” 相配? 似乎有些机械对待古书;张志聪〔 2〕 认为是胃、 大肠、 小肠、 膀胱,却不参考上下文,仅从有形之腑考虑,走上另外一个极端 )应为四腑,且是有形之腑,排除无形之孤腑三焦,上部的天地人所处位置又与膀胱经无关,而大肠经 (大肠为四腑之一 )已明确为中部地,所以上部的天地人三脉循行应分别对应胆经、胃经、 小肠经(胆、 胃、 小肠正是其余三腑)。此脉诊法认为“ 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 ”(即九候中有一候异常则病,有两候异常则病重,有三候异常则病危 )、 “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可见与十二经遍诊法同属于遍诊法。但二者思路不同,三部九候诊法不是考虑直接切诊经脉而得来对疾病的感知,而是先依据术理推算:“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 ,确定九候位置,然后再诊察九候中哪几候有异。由于和三部九候诊法同样的问题,后世亦渐不用。

弹按相应法〔 3〕

不少人认为,《内经 》中存在一种弹按相应法,即弹踝诊法,其见于《素问 ·三部九候论篇 》 :“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数者死。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 ” 这几句话夹杂在三部九候诊法之中,文意与上下文明显不连续。弹踝如何诊上部的天地人三候? 应是错简,应从“ 三部九候论篇” 中分离出来。     所谓的弹踝诊法以左手按踝上五寸之处,右手弹踝,根据左手的感觉判断病否、死否,甚至病在何处。1973年湖南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中的帛书《脉法》 及 1983年湖北江陵出土的张家山汉墓中的竹简《脉书》均早于《黄帝内经》 ,都有提及此法。但从其描述来看,更像是一种具体的诊脉操作手法,犹如“ 举、 按、 寻” 一样,可用来判断气口之脉动,应是遍诊法中采取的一种手法,而不应作为一种独立的诊法。 《脉法》 与《脉书》 中的“ 相脉之道 ” 〔 4〕也应是以此手法作为遍诊法的具体操作手法。

人迎寸口对比诊法

《内经》中提到最多的诊脉法是人迎寸口对比诊法,分见于《内经 》 十篇之中。其中,《灵枢 ·终始 》 、 《灵枢·经脉》、 《灵枢 ·禁服 》均详细介绍了人迎寸口脉法。

《灵枢·经脉》 中介绍十二经时,都要提到“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 等类似的句子,表明十二经脉的虚实皆是通过对比人迎寸口脉象而知。《灵枢 ·终始 》 还详细介绍了人迎寸口诊法的具体运用:“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 ……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 ,《灵枢 ·禁服 》也同样提到:“ 寸口主中,人迎主外,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 ” 此诊法通过对比人迎、寸口脉象孰盛孰衰以及是否兼“躁 ” ,可以确定病在何经,病情如何,再对相应的经脉进行补泻。另外,此诊法还能判断病势 ( 《内经 》 中其他诊脉法均未提及) ,能够指导未来的治疗,体现出该诊法较之于其他脉诊法而言的高层次。如《灵枢 ·四时气 》提到:“ 一其形,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 ” ,《灵枢 ·五色 》中也提到:“ 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 ” 可以看出这种诊脉法在《内经 》 时代已经形成一整套完整而熟练的临床技术。

可见,《内经》 中便捷、临床易行的脉诊法只有寸口诊法和人迎寸口诊法。《内经 》 为何大书特书人迎寸口脉法? 可是,后世针灸家何以不用,反而采用《脉经》 的寸口诊法? 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内经 》是古代医经家的著作,而不是经方家的著作。 《内经》 主要讨论的是针灸的诊断与治疗,而不是方药。所以还出现这么一个问题,《内经》 中只有 13个方,还是非常简单的方子,这并不表示当时经方家组方水平低,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 的《伤寒杂病论 》就是在上古的《汤液经 》基础上博采众方而来。只是遗憾古代经方家的著作几已亡佚。其次,寸口诊法中的分部脏腑所属历来都有争论。但大家有争议的是腑的分部,而脏的分部其实是一致的,所以其所针对的治疗对象是脏,而不是腑,更不是经脉。后世的脉学名著如《崔氏脉诀》 、 《诊家枢要 》、 《濒湖脉学》 、 《诊家正眼 》 、 《诊宗三昧 》 等的辨脉识病也证明寸口诊法是适用于脏腑辨证、辨病治疗的。可是医经家面对的诊治对象是经脉,而不是脏腑。 《灵枢 ·经脉 》有云:“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1,人迎寸口诊法正是通过指导调整经脉的虚实,从而达到处百病、甚至决死生的作用。   

 2再次,寸口诊法需要诊脉者仔细体会,依靠长期积累的经验才能剔除干扰因素,提取出正能反映各经脉特征的有效信息,一般的医师很难达到足够的准确度。寸口脉象是五脏六腑各经脉的脉象在传送到肺经的寸口后叠加而成的复合脉象。同位于肺经的寸关尺,在一寸九分的距离内紧密挨靠,寸部的脉动必然会波动到关部和尺部,关部和尺部的脉动也必然波及其他两部。除非是正常脉象或者非常明显的异常脉象,否则没有足够的经验,很难辨别出各脏腑准确的脉象。这对医师提出的要求很高,

3相比而言,以经脉为诊治对象的对比诊脉法对医师的要求就低多了,不需要针灸师仔细分辨寸关尺的细微差别,只要切诊经脉的气口,根据经气盛衰即可确定补虚泻实。人迎寸口诊法是古医经家在遍诊法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根据“ 气口候阴,人迎候阳 ” ,提纲挈领,对比人迎寸口的脉象盛衰,对经脉进行补虚泻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曰:“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说明将在用针之前,医者必须先诊察脉象,据脉象所呈现的虚实及病症轻重,相应决定调治方法。《灵枢·终始篇》云:“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据经上所论述的“人迎脉三盛”,当补足太阴脾经而泻足阳明胃经;“脉口一盛”,当补足少阳胆经而泻足厥明肝经。这就充分说明了未经过诊察阴、阳脉象盛衰之前,而预先就决定出所取治某经某穴的处方是不符合古圣治法的。

  

       贫道多年以来在研究探讨中认识与体会到:人体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并非常存固定的盛衰状态,患病时“十二经脉”的运行必有所变化,所以若要做到合理合法调治人体的疾病,首先必须通过诊察阴、阳脉象虚实,而后依阴阳脉波的虚实状况,决定应该调治的某经脉或某穴位,并进而据阴、阳脉象的盛衰,以确定施行或补或泻的调治外法,这才是遵守古训诊治疾病的正确规则。
   

        参阅后世各针灸家的书籍中,皆缺少阴、阳两个方面约脉象诊断,都只着重于“某类病证”即预定有“某些经验穴位”的组方,并倡导各个穴位的“经验效果”等等,所以在各穴位上却总结了很多经验。
 

       各类针灸书籍虽然也论及脉象,多只论述了两手的‘寸口脉象”,故后世以来的“针灸书籍”,仅有“阴经方面”的脉象诊侯,却没有“阳经方面”的脉象诊断,因而是一个不周全的阴阳诊断。
  

      《灵枢·经脉篇》论手太阳的肺经脉云:“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再如论手阳明的大肠经脉云:“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这说明古圣们诊脉,全是用阴、阳两方的脉象相对照,按大、小、盛、衰以确定阴阳经气的虚实。贫道谨遵古圣法诊察“脉口、人迎”阴阳动脉之成规,在诊断治疗上疗效甚好,故认为后人尤应承继先圣的诊法,即可减少误诊,又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现以大、小脉而论:如诊得“人迎”的阳脉大而“脉口”的阴脉小,便可确诊为“阳经的能量盛、阴经的能量衰”;若诊得“脉口”的阴脉大而“人迎”的阳脉小,便可确诊为“阴经的能量盛、阳经的能量衰”;若诊得“脉口、人迎”两方皆呈现盛大的脉象,只可诊断为“阴阳的经气皆盛”,而不能确诊阴、阳双方谁胜谁负。因之,“大脉”若失去“小脉”作比较,亦就失去了推论阴阳的“对照”依据。当“脉口”的阴脉失去“人迎”阳脉作相互比较时,也就失去了“对照”依据,何以确诊阴阳双方“谁盛谁衰”呢?所以,必须有对立面,才能有完整统一的辩证方法。
  

        经云:“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又云:“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以上说明的种种有“原则的施治”,全依靠诊断“脉口和人迎”以权衡三阴、三阳经气的盛衰,方可胸有成竹地施行调整阴、阳次第的补泻针法,这才是正确的诊察和治疗,若置古圣先哲们的正确规则于不顾,不依“脉口、人迎”之阴阳盛衰而施行补泻,即是盲目地“补泻”。后人遗弃“人迎脉”的诊断是十分可惜的。
    《灵枢》经是针灸疗法的鼻祖经典,其中具备着天、人合一的道理,真正是道合太虚,理应人体,实乃举世无双的“中华瑰宝”。如能遵守古训诊疗治病可起沉疴,其利乐人类功德无量。
    
下面是一典型病例及分析
严x x,男, 67岁,农民, 1980年6月 10日就诊,家属介绍患者陡然起病,经本地医生治疗无效即抬送医院,行至中途患者昏迷失知若死状而返家,后苏醒请我医治。

见患者不断呕逆,并声大气粗,口角出涎沫,额两旁太阳穴处青筋暴露,貌若怒颜,眼睛呆视,汗出如珠,小便自遗,舌质谈少苔,面色红赤。

按盛夏季节及红赤面色应得“洪脉”今诊候得左、右寸口动脉将绝,仅关、尺部微微脉波似有若无。诊候得左、右人迎的动脉盛大之象达到四倍,寸、关二部脉象特盛而尺部较其次之。

根据脉象,笔者认为患者的三阴经脉将绝却由足阳明胃经“越轨”而脱出。虽然诊察得足阳明胃经之经气盛不可遏,却不可用泻盛调治,应当急切拯救足三阴的机能运动以挽回欲绝之阳以固守脱越。故急用补针法取左右阴陵泉及三阴交,由于未备艾灸条,速燃香烟而输流温针,同时用手指按压两足的内庭穴,以导引阳面的经气下降而转入阴经。按引阳济阴为宗旨治疗20分钟后,患者的各症好转病退大半,并能握着我手致谢,复察患者两寸口的关,尺部脉波微增,但两寸部仍无脉;其左、右人迎的脉力虽减但还盛大博指。 

停止治疗观察20分钟以后,其患者的病症复发如故,再诊察病者的阴、阳动脉又复原来脉象。

笔者寻思其三阴经不能正运而竭绝于内的根源,主要是在反运动时由足阳明胃经逆越上脱所致,决定第二次治疗,采用强烈的火灸法猛转阳明胃经以进入太阴脾经。仍遵引阳济阴以加强脾经为目的,(还是在阴经取穴)因无艾条取用棉布裹成约1cm条状醮麻油燃烧施灸。先灸右阴陵泉,后灸左阴陵泉,如此反复三遍,最后灸太仓(中脘穴)二遍。经用直接灸法强烈刺激治疗后约10分钟病愈。复察患者脉象,两脉口的寸、关、尺三部脉出;两人迎之盛大脉象亦平。后走访患者病未再发,但灸疮发炎历经月余才愈。体会:此病症我在临床中初见,发病急骤,病情危重,乃急性“大厥”暴脱之证。《素问、调经论篇》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按此证开始就应当用强烈火灸法以“猛转气机回厥”治疗,故开始采用的温针补法,是多余的施治。

笔者如不明“十二经脉”的阴、阳、正、负之圆活机理,定不能正确的在足太阴“脾经”取穴而挽救这一危症,若不通过“脉口、人迎”之阴阳脉象的盛衰确诊,也难以挽回这一危症。因患者的症状在外观表现上:如面色红赤、气粗、出涎沫、呕吐等,全属“胃气上逆之”。症候,如果认为是胃气上逆而误取“足三里穴”来降逆和胃,此患者定会在“针刺得气之时”即使微弱的内三阴经气“向外绝尽”而亡。就违犯“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禁戒。所以救治阴、阳暴脱之危症,犹如火车将要越轨,是在生、死立判之际,施针灸者,必当按照明、阳经脉之正、负运动道理给予转化归正的调治,即能取得立杆见影之效。

后补充体会:以上病案是贫道初次治疗“大厥”暴脱症,尚缺乏治疗经验,故第一次用温针法取”三阴交”,是错误的取穴。因在当时认为,两脉口之阴脉将绝,温针“三阴交”以补充三阴经的经气。但之后醒悟到其“三阴交”穴位,低于足阳明胃经之“丰隆别穴”的水平线,故属错误的取穴。理当取“丰隆别穴”水平线以上的之“脾经俞穴,如地机、阴陵泉、血海穴等,才为正确的选穴。故第二次用“直接火灸法”未取三阴交的穴位,仅取阴陵泉中脘穴而治愈。按这种“大厥”暴脱急症,若不经过救治其患者必然死亡;但通过治疗若不能将“盛经之气转归于虚经”亦必然死亡。所以拯救这种“大厥”暴脱之症,必须要根据脉口、人迎之阴、阳脉象的盛衰现象而确定出治疗方法。 
  贫道每研读古经之前,必虔诚敬意稽首顿首以致礼,亦望未来同仁不可轻视。如果用针灸调治疾病,定要恢复古圣阴阳对立的“脉口、人迎”诊法,将阴、阳脉象诊断与“十二经脉”的道理相融合,以正确的辩证施治运用于临床。
    摘自祝华英道长的《黄帝内经。十二经络揭秘应用》

                     灵枢第九篇 终始
 
【本章要点】

一、针刺疗法,必须首先掌握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生理变化规律,然后根据脉象与症状等情况,制定虚补实泄的治法。
二、针刺要求针下得气,以达到气血阴阳的调和为目的。
三、指出循经近刺和远道刺法的原则,并说明针刺的深浅与先后,要根据病人体质、时令气候、发病先后、针刺部位等具体情况来灵活运用。
四、说明针刺十二禁。
五、叙述了各经气血将绝时所出现的症状。

【原文】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传之后世,以血为盟①。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天殃。
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②,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少气③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④,如此者弗灸。不巳者因而泄之,则五脏气坏矣。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⑤,溢阳为外格⑥。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⑦,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关格⑧者,与之短期。
人迎一盛,泄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泄一补⑨,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阳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
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⑩,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
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
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邪僻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淫泆须针而去。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病知愈也。故曰: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三脉动于足大趾之间,必审其实虚,虚而泻之,是谓重虚。重虚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脉动而实且疾者疾泻之,虚而徐者则补之。反此者,病益甚。其动也,阳明在上,厥阴在中,少阴在下。
膺俞中膺,背俞中背,肩膊虚者,取之上。重舌,刺舌柱以铍针也。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
补须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痏,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泻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刺诸痛者,其脉皆实。
故曰: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
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
病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阳也
属足阳明胃经,用来候六腑阳气的盛衰。

③少气:短气,元气虚弱的意思。
④至剂:指药力猛烈能迅速起效的药物。
⑤溢阳:阳经的脉气过盛不能被约束而盈溢于脉外。
⑥外格:阳气过于旺盛,阴气不能入内而被格拒于脉外,以致阴阳不能相交的意思。
⑦内关:阴气过于旺盛,阳气不能入内而被格拒于外的一种状态。
⑧关格:指阴气、阳气都很旺盛,但不相互交运达到阴平阳秘,而是相互格拒,造成阴阳离决的状态。
⑨二泄一补:取两个用泄法的穴位和一个用补法的穴位,即用泄法的取穴要倍于用补法的穴位。
⑩阴阳俱溢:指阴阳两气都偏盛到极点而充斥于五脏。
三刺:指由浅入深的分三个步骤进行针刺。
舌柱:舌下根柱部,即指舌底静脉。
补:这里指补泄两种方法。
稀按其痏:出针后不要很快按住针孔。稀,即慢;痏,指针孔。
。病在下者,阴也。痒者,阳也,浅刺之。

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
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刺热厥者,二阴一阳;刺寒厥者,二阳一阴。所谓二阴者,二刺阴也;一阳者,一刺阳也。
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必先调其左右,去其血脉,刺道毕矣。
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
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
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千里顷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粗工勿察,是谓伐身,形体yín乱,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谓失气也。
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皮乃绝汗,绝汗则终矣。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尽纵,目系绝,目系绝,一日半则死矣。其死也,色青白,乃死。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喜惊、妄言、色黄;其上下之经盛而不行,则终矣。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塞,上下不通而终矣。
厥阴终者,中热溢干,喜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气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则面黑,皮毛憔而终矣。

【注释】
①以血为盟:歃血盟誓的意思,用来表示这些道理的重要性,学习者要有坚定的决心。
②脉口人迎:脉口,指寸口脉,手腕内侧桡动脉的搏动处,属手太阴肺经,可候五脏阴气的盛衰;人迎,在颈部两侧颈动脉的搏动处【又有曰:
关前一分,左为人迎又为气口】

齐:同“剂”,药物的剂量。这里指针刺的数目与深浅程度。
缪刺:即病左刺右,病右刺左的针刺方法。
脱其五味:身体极度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五味,这里代指水谷精微。
绝皮:皮肤不显血色的意思。
绝汗:汗出将绝,脱症临死前的汗出。

【译文】
针刺的原理,全都在“终始”之中,如果要准确了解终始的含义,就必须以五脏为纲纪,以确定阴经阳经的关系。阴经主五脏,阳经主六腑。阳经承接四肢中运行的脉气,阴经承接五脏中运行的脉气。所以,在采用泄法刺治时要迎而守之,采用补法刺治时要随而济之。掌握了迎随补泄的要领,就可以使脉气调和。而调和脉气的要点,在于了解阴阳规律,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如果要将这些道理传授给后世,传授时应歃血盟誓,也只有如此,才能发扬光大。如果不加重视,这些道理就会逐渐消亡,如果不按这些方法去做,就会造成天祸。
谨慎地顺应天地间阴阳盛衰的道理,以掌握针刺终始的含义。所谓终始,就是以十二经脉为纲纪,诊察寸口和人迎两处,以了解人体阴阳的虚实盛衰,以及阴阳的平衡情况。这样也就大致掌握了阴阳盛衰的规律。所谓平人,就是平常无病的人。平人的脉口和人迎两处的脉象是和四时的阴阳变化相和的,脉气也上下相应,往来不息,六经的脉搏既无结涩和不足,也没有动疾有余的现象产生,内脏之本和肢体之末,在四时寒温变化时,就能相互协调,形肉和血气也能互为协调。这就是平常无病的人。
气短的人,脉口和人迎都会表现出虚弱无力的脉象,与两手的寸、尺两脉也不相称。这种情况,属于阴阳都不足的征象。治疗时,如果补阳,就会导致阴气衰竭,泄阴又会导致阳气脱泄。因此,只能用甘缓的药剂加以调补,如果还不能痊愈则可服用能快速起效的药物。像这样的病,切勿用艾灸治疗,如果因不能快速产生疗效,而用泄法,那么五脏的精气就会受到损害。
人迎脉比寸口大一倍的,病在足少阳胆经,大一倍而又同时出现躁动症状的,病在手少阳三焦经。人迎脉比寸口大两倍的,病在足太阳膀胱经,大两倍而又同时有躁动症状的,病在手太阳小肠经。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三倍的,病在足阳明胃经,大三倍而又同时有躁动症状的,病在手阳明大肠经。人迎脉比寸口大四倍的,并且脉象又大又快的,叫溢阳,溢阳是因为六阳盛极,而不能与阴气相交,所以称为外格。
寸口脉比人迎大一倍的,病在足厥阴肝经,大一倍而又同时有躁动
症状的,病在手厥阴心包络经。寸口脉比人迎大两倍,病在足少阴肾经,大两倍而又同时有躁动症状的,病在手少阴心经。寸口脉比人迎大三倍,病在足太阴脾经,大三倍而又同时有躁动症状的,病在手太阴肺经。寸中脉比人迎大四倍,并且脉象又大又快的,叫做溢阴。溢阴是因为六阴盛极,而不能与阳气相交,所以称为内关。内关是阴阳隔绝的死症。人迎与寸口脉都比平常的大四倍以上的,叫做关格。出现了关格的脉象,人也就接近死期了。
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一倍的,就应泄足少阳胆经,而补足厥阴肝经。用二泄一补法,每日针刺一次,施针时,还必须切人迎与寸口脉,以测病势的进退,如果表现为躁动不安的,应取上部的穴位,直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二倍,就应该泄足太阳膀胱经,补足少阴肾经。用二泄一补法,每两日针刺一次,施针时,还应切人迎与寸口脉,以测病势的进退,如果同时有躁动不安的情况的,应取用上部的穴位,直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三倍的,就应该泄足阳明胃经,补足太阴脾经,用二泄一补法,每日针刺二次,施针时,还应切人迎与寸口脉,以测病势的进退,如果表现为躁动不安的,就取上部的穴位,直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
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一倍的,应该泻足厥阴肝经,以补足少阳胆经,用二泄一补法,每日针刺一次,施针时,还应切寸口与人迎脉,以测病势的进退,如果有躁动不安的情况的,就应取上部的穴位,直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二倍的,应该泄足少阴肾经,以补足太阳膀胱经。用二泄一补法,每两日针刺一次,施针时,还应切寸口与人迎脉,以测病势的进退,如果有躁动不安的情况的,应取上部的穴位,直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三倍的,应该泄足太阴脾经,以补足阳明胃经,用二泄一补法,每日针刺两次,施针时,还应切寸口与人迎脉,以测病势的进退,如果有躁动不安的情况的,应取上部的穴位,直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每日针刺两次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太阳主胃,当谷气充盛时,人就气多血多,所以可以每日刺两次。
人迎和寸口脉的脉象都比平常大三倍以上的,叫做阴阳俱溢。这样的病,如果不加以疏理,血脉就会闭塞,气血也不能流通,流溢于肉里,就会损伤五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妄用了灸法,就会导致变易,而引发其他的疾病。
大凡针刺,都以达到阴阳调和为目的。补阴泄阳,就是补五脏不足的正气,泄六淫邪气,这样人才能声音清朗,元气充盛,耳聪目明。如果泄阴补阳,就会导致气血不畅。
所谓针下得气而有了疗效,是说实证因为用了泄法,征候便由实转虚,这种虚症的脉象虽然与原来的大小相同,但已变得虚软不坚了;如
果脉象仍然坚实,病人虽已感到轻快,但疾病也并未祛除。如果虚症用了补法,征候就会由虚转实,这种实症的脉象虽然与原来同样大小,却比先前坚实有力;如果经过针刺,脉象还像以前那样大,却虚软而不坚实,患者虽然觉得舒服,但疾病也未除去。所以应正确运用补泄的手法,以使补能充实正气,泄能祛除邪气,病痛虽不能随着出针而立即除去。但病势却必然会减轻。必须先了解十二经脉的机理,才能领悟终始章的深刻含义。阴经阳经各有固定的循行部位,与脏腑也有确定的配属关系,补虚泄实的原则也不能互为颠倒。针治也应按经取穴。
凡适于用针治的病,都应当用三刺法,使针下获得谷气流通的感觉。由于邪气侵入经脉后会与血气相温和,会扰乱阴阳之气原有的位置,使气血运行的逆顺方向倒置,脉象的沉浮异常,与四时不相应,邪气就会滞留体内而淫溢流散。这些病变,都可用针刺治疗。初刺是刺皮肤,以使浅表的阳邪排出;二刺是刺肌肉,以使阴分的邪气排出;三刺是刺分肉,以使谷气流通而能得气,但得气后就可以出针了。所谓谷气至,是说在用了补法之后,会感觉到正气充实了,在用了泄法之后,会感觉到病邪被排出了。也因此知道谷气已到了。经过针刺,邪气被排出后,虽然阴阳血气还没有得以完全调和,但已察觉病痊愈。所以说准确地使用补法,正气就可得到充实;准确使用泄法,邪气就会衰退,病痛虽然不会随着出针而立即痊愈,但病势必定会减轻的。
阴经的邪气旺盛,阳经的正气虚弱,就应该先补充阳经的正气,再泄去阴经的邪气,以调和其有余和不足。阴经的正气虚弱了,阳经的邪气盛了,应该先补阴经的正气,再泄去阳经的邪气,从而调和它的有余和不足。
足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少阴经三脉,都搏动于足大拇指与食指之间,针刺时应当察视三经的实虚。如果虚症误用了泄法,叫重虚,虚而更虚,病情就免不了会加重。凡是刺治这类病症,可以先切其脉搏,脉的搏动坚实而急速的,就立即用泄法;脉的搏动虚弱而缓慢的,就用补法,如果用了相反的针法,那么病情就会加重。至于三经动脉,足阳明经在足跗之上,足厥阴经在足跗之内,足少阴经在足跗之下。
阴经有病的,应刺胸部的腧穴;阳经有病的,应刺背部的腧穴;肩膊部出现虚症的,应当取上肢经脉的腧穴。对于重舌(舌下所生的一肿物,形状像小舌——译注。)的患者,应当用铍针,刺舌下根柱部,以排出恶血。手指弯曲而不能伸直的,即筋病;手伸直而不能弯曲的,属骨病。而病在骨的就应当治骨,病在筋的就应当治筋。
用针刺的方法补泄时,必须注意:脉象坚实有力的,就用深刺的方法,出针后也不要很快按住针孔,以利其尽量泄去邪气;脉象虚弱乏力的,就用浅刺的方法,以养护所取的经脉,出针时,则应迅速按住针孔,以防止邪气的侵入。邪气来时,针下会感觉到坚紧而疾速。谷气来时,针下会感觉徐缓而柔和。脉气盛实的,应当用深刺的方法,向外泄去邪气;脉气虚弱的,就应当用浅刺的方法,使精气不至于外泄,而养其经脉,仅将邪气泄出。针刺各种疼痛的病症,大多用深刺的方法,因为痛症的脉象都坚实有力。
所以说:腰以上的病,可取手太阴、手阳明二经的穴位针治;腰以下的病,可取足太阴、足阳明二经的穴位刺治;病在上部
的,可以取下部的穴位;病在下部的,可以取上部的穴位;病在头部的,可以取足部的穴位;病在足部的,可以取腘窝部的穴位;病在头部的,会觉得头很沉重;病在手上,臂很沉重;病在足部的,会觉得足很沉重。取穴刺治时,应先找出最先发病的部位,然后再行针刺。
春天的邪气伤人的毫毛,夏天的邪气伤人的皮肤,秋天的邪气伤人的肌肉,冬天的邪气伤人的筋骨。治疗与时令相关的病,针刺的深浅,应该因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针刺肥胖的人,应采取秋冬所用的深刺法,针刺瘦弱的人,应采取春夏所用的浅刺法。
有疼痛症状的病人,多属阴症,疼痛而用按压的方法却不确定痛处的,也属于阴症,都应当用深刺的方法。病在上部的属阳症,病在下部的属阴症。身体发痒的人,说明病邪在皮肤,属阳症,应采用浅刺的方法。
病起于阴经的,应当先治疗阴经,然后再治阳经;病起于阳经的,应当先治疗阳经,然后再治疗阴经。
刺治热厥的病,进针后应当留针,以使热象转寒;刺治寒厥的病,进针后应当留针,以使寒象转热。刺治热厥的病,应当刺阴经二次,刺阳经一次;刺治寒厥的病,应当刺阳经二次,刺阴经一次。二阴的意思,是指在阴经针刺二次;一阳的意思,是指在阳经针刺一次。
久病的人,病邪的侵入必定已经很深,针刺这类疾病,必须深刺而且留针时间要长,每隔一日应当再针刺一次。还必须先确定邪气在左右的偏盛情况,刺之以使其调和,并去掉血络中的淤血。针刺的道理大体就如此了。
针刺前,必须诊察病人形体的强弱和元气盛衰的情况。如果形体肌肉并不显得消瘦,只是元气衰少而脉象躁动的,这种脉象躁动而厥的病,必须用缪刺法,使耗散的真气可以收敛,积聚的邪气可以散去。
针刺时,刺者应如深居幽静一样,静察病人的精神活动,又如同紧闭的门窗一样,心神贯注,听不到外界的声响,以使精神内守,专一地进行针刺。或用浅刺而留针的方法,或用轻微浮刺的方法,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直到针下得气为止。针刺之后,应使阳气内敛,阴气外散,持守正气而不让其泄出,谨守邪气而不让其侵入,这就是得气的含义。
针刺的禁忌:行房事不久的不可针刺,针刺后不久的不可行房事;正当醉酒的人不可针刺,已经针刺的不能紧接着就醉酒;正发怒的人不可以针刺,针刺后的人不能发怒;刚刚劳累的人不能针刺,已经针刺的人不要过度劳累;饱食之后不可以针刺,已经针刺的人不能食得过饱;饥饿的人不可以针刺,已经针刺的人不要受饥饿;正渴的时候不可以针刺,已经针刺的人不要受渴。异常惊恐的人,应待其情绪稳定之后,才可以针刺。乘车前来的人应该让他躺在床上休息大约一顿饭的时间再给他针刺。步行前来的病人,应叫他坐下休息大约走十里路所需的时间,才可以针刺。以上这十二种情况,大多会脉象紊乱,正气耗散,营卫失调,经脉之气不能依次运行,如果此时草率地针刺,就会使阳经的病侵入内脏,阴经的病传致阳经,使邪气重新得以滋生。庸医不体察这些禁忌而用针刺,
可以说是在摧残病人的身体,使其全身酸痛无力,脑髓消耗,津液不能布输,丧失了化生五味的精微,而造成真气消亡,这就是所说的失气。
手足太阳二经脉气将绝时,病人的眼睛上视而不能转动,角弓反张,手足抽搐,面色苍白,皮包败绝,汗水暴下,绝汗一出,人也就快死亡了。
手足少阳二经脉气将绝时,病人会出现耳聋,周身关节松弛无力,目系脉气竭绝而眼珠不能转动,目系已经竭绝,过一日半的时间就会死亡了,临死时会面色青白。
手足阳明二经脉气将绝时,病人会出现口眼抽动、Z斜,易惊恐,胡言乱语,面色黄,三脉躁动,脉气不行,这时人也就要死亡了。
手足少阴二经脉气将绝时,病人会出现面色发黑,牙齿变长且多污垢,腹部胀满,气机阻塞,上下不通等症,这时就接近死亡了。
手足厥阴二经脉气将绝之时,病人会出现胸中发热,咽喉干燥,小便频数,心烦,甚至舌卷,阴囊上缩等症,并很快会死亡。
手足太阴二经脉气将绝时,病人会出现腹部胀闷,呼吸不利,嗳气,喜呕吐,呕吐时气机上逆,气机上逆面色就会发赤,如果气不上逆就会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就会面色发黑,皮毛焦枯等症状,人也因此而死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