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分钟读懂立身中正

 动力帆船 2017-04-17

太极拳的拳理中非常强调立身中正,没有正确的做好立身中正,就没法从学习一招一式的外形动作中体会意与劲、气的逐渐形成过度,更不要说去盘手或推手了。立身中正是拳理功法经过多方联系与揣摩,达到要求后的综合体现


那么具体如何做到立身中正呢?



首先,虚领顶劲。顶,头要有上顶的感觉,要以百会穴作为正上方的点,下颌要微收。头是一身之主,头正则身躯自然中正端凝。头上顶,颈部自然竖直。虚,虚虚领起,惟意思而已,不可过亦不可不及,否则长此以往同样成病,导致肩部颈部的不适甚至疼痛。


其次,心要静,胸廓要放松,呼吸要深缓。这样会将横膈膜降下来,增加了腹部的压力,自然腹部会感到比较充实。所谓上虚下实,一部分指的就是胸腹的关系。



再次,要沉肩坠肘。肩是臂的枢纽,两臂能否圆转全在两肩。肩不松,则两臂易僵。两肩应放松下垂,练久了,两臂如同挂在肩上一般。沉肩必须坠肘,肘不下坠则肩不得沉,坠肘有助沉肩,肩、肘、手三节能节节贯通,达于指梢,则可以达到臂弓的效果。总而言之,无论两臂两手如何运转,或上或下、或左或右,都要沉肩坠肘。


要注意松腰敛臀。腰胯是上下体的中枢环节。腰和胯的松活才能达到下肢重心虚实转换的灵活多变,以及在转换中心时,整个上半身都可以比较稳定的“坐落”在腰胯上,不会容易出现躯干前俯后仰,左摇右摆的问题。

两胯松开并非简单的双腿岔开,两腿岔开裆仍不会圆。裆圆则回转灵动,上下也可以合住劲。松胯下坐,能坐胯则足能平实踏地而自然抓地,足底自然如同生根一般扎住。所谓“似坐非坐”即在此。脚不能扎扎实实的生根于地面,要从胯中寻找原因。


还要能落胯,坐胯为实,落胯为虚,能坐能落,有实有虚,有虚实自有中定,一身重心首系于此,而后达于足底。屈膝全在坐胯,胯能坐便自然能屈膝。切不可只屈膝不坐胯,屈膝的高度应由坐胯的程度来定,总须垂直相对,留有伸屈变化的余地而转动皆活


温县陈小旺拳法研究会欢迎爱好者前来学习和提供爱好同钻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