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二十三糖瓜粘”甘之若饴的麦芽糖

 宛平2008 2017-04-18


大家好,我是不怎么喜欢吃糖的史军,但是每年我都会去买一种糖,它的名字叫糖瓜。为什么要买这种糖呢?

“二十三糖瓜粘”甘之若饴的麦芽糖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中国农历新年时有一个讲究——祭灶,每到腊月二十三的时候,大家都从街上买来糖瓜,贡在灶王爷的画像之前。据说灶王爷吃了糖瓜,在向玉帝汇报的时候,就会只说好话了,这也是“二十三,糖瓜粘”的来历。我并不关心这灶王爷的牙齿到底粘没有粘上,反倒是一直在琢磨,那些卖糖瓜的师傅们是用了什么神奇的手段,把糖罐里面的白砂糖自制成糖瓜。

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它们根本就不是一种糖,白糖是蔗糖,饴则是麦芽糖。根据汉代古籍《方言》的记载,最早的麦芽糖是在周朝出现的。当时的麦芽糖,真的是用麦芽的汁液熬煮而成的。那么,麦芽中的糖又是从何而来呢?


制作麦芽糖,育麦芽是关键

一般来说,植物种子都会为萌发储存大量能量物质,比如说小麦的籽粒中的淀粉。虽然淀粉是很多葡萄糖链接而成,但是淀粉一点都不甜。并且淀粉并不能直接为植物生长提供能量,小麦必须讲它们分解成更小的单位能量单位——麦芽糖。很快,种子中的储备被消耗一空,而麦苗就得以茁壮成长。如果,这些糖在被用于生长之前,就被我们提取了出来,就出现了最原始的麦芽糖——饴。

既然可以把小麦中的淀粉转化成麦芽糖,那其他淀粉也一样可以被淀粉酶变成麦芽糖。那些淀粉含量更丰富,蛋白质更少的稻米自然是再合适不过的原料了。于是,我们只要把麦芽汁与蒸熟的米饭充分混合,并且给予适当的温度。稻米中的淀粉就会被转化为麦芽糖。

拉麦芽糖



等淀粉变糖的过程完成之后,我们再从发酵的原料中挤出汁液。这时的汁液已经是富含麦芽糖的糖浆了,经过适当的熬煮,脱去水分,再经过适当的捶打,最终麦芽糖就以糖瓜之类的形态出现在我们面前了。顺便说一句,这个把淀粉变成糖的过程也是啤酒酿造工艺的基础,但是,欧洲人学会了酿啤酒,却没有学会制糖。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欧洲人获得甜味的途径只有蜂蜜。

无论怎么看,这个生产麦芽糖的过程,都跟我们现代的生物工程产业别无二致。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原料——大米,还需要酶制剂——麦芽,甚至还需要精准地调控温度以及投料时间。只有精准的技术,才能获得品质理想的麦芽糖。

遗憾的是,麦芽糖有着先天的缺陷,因为它们的甜度远不及蔗糖,作为糖瓜之类的甜品单吃还不错——北京的龙须糖,贵州的波板糖都是麦芽糖的代表作品,倘若是用作甜味剂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所以到今天反而是很少人会听说的糖了。

玉米实验室,每天一张放学小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