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拿什么奉献给读书日

 阅览共享 2017-04-18
一说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肯定没人不知道;一说植树节、教师节、重阳节,也一定很少有人不知道;但是,一说到在众多的节日里,还有“世界读书日”这么一个节日,恐怕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了。看来,要把“读书日”红红火火过起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走。

人们知道:书籍是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个“老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知识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融合。为让通过读书获取知识和信息,吸取精神能量,成为一种自觉、一种行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号召,要求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拿什么奉献给读书日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同时希望借此鼓励世人尤其是年轻人发现阅读乐趣,增强对版权的保护意识,并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不可替代贡献的人表示敬意。4月23日这一天,颇具神秘色彩,世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和加西拉索·德·拉·维加都是在1616年4月23日逝世的,许多著名作家如莫里斯·德吕翁、弗拉基米尔·纳博和曼努埃尔·梅希亚·瓦列霍等也都是在4月23日出生或辞世的。

拿什么奉献给读书日

今年4月23日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2016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9.6%,比2014年的78.6%增长了1.0个百分点。至此,我国成年国民阅读率已连续3年上涨。有资料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自2007年开始上升,至2016年已连续9年稳步回升;通过微信阅读的人数,更是突飞猛进,主要是以年轻人为主。越来越多的人拿起书本,认认真真学习;并自觉运用到工作中、竞争中、创业中、创新中。

虽说读不读书,只是一个“自选动作”。但在竞争激烈、科技一日千里的当下,已是一个“必选动作”。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个“自选动作”,“必须有”,“必须选”。
 
拿什么奉献给读书日

唯有人人读书学习,才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现代文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献给“读书日”最好的礼物,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是这一年你认认真真读了几本书?通过读书有哪些感悟、有哪些发现、有哪些体会、有哪些发明?这才是设立“读书日”的本意。

读书靠自觉。但要知道,读书能使人坚强。新文化、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新思维,都在书里;书是“文明的象征”“知识的宝库”“信息的枢纽”和“创新的动力”。人无知识不立,人无知识不强,长久的自立、自强和人生精彩,靠真水平;真水平“埋在”书本中。

2017-04-17 阳光悦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