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理论】太极拳武术属性研究

 喆夫 2017-04-18
 
   明末清初间,陈王庭吸取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式及其拳理拳法汇合众家之长而创造的陈氏太极拳,由于时代需要不同,当初太极拳是重于技击性的。拳路中有腾空连续上踢的“踢二起”,摆脚跌叉的“一堂蛇”,震足发力的“演手红拳”又名“火焰攒心”,扑前扫后的“鬼蹴脚”,扑腿下腰的“七寸靠”等腰腿极为柔软的高难度动作。

    一切事物总是随着年代、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着的。随着时代的进展,陈王庭的太极拳,既有继承典型的一面,也有创造发展的另一面。一百年前,由于火器的进化,冷兵器、拳技之勇在战场上的作用逐渐缩小,促使武术家们从新考虑练习武术的目的和发展方向的问题。 因此, 太极拳家开始提出了:“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口号,这是太极拳从技击转向强身健体的启蒙思想。另外,对于过去那种运动量较大,难度较高的武术动作,现在已经很难普及推广,对于老年人来说,即使是锻炼有素的武术家到达老年期也是不能适应的。这是太极拳动作上必然要引起变化的另一发展规律。

    如上所述,在一百多年前,太极拳的发展着重在技击方面,而近百年来则向技击、竞赛、强身健体和疗病保健四个方面不同的发展。

    对于如何定位太极拳的功能,我们必须运用发展辨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我们今天所生活的时代来说,既不能全盘否定太极拳的武术技击性而只谈其养生保健作用,反之亦不能只强调其技击性而忽略其养生保健作用。由于太极拳强调轻、松、圆、 静;训练原则主张由松入柔、运柔成刚、刚柔相济 ;同时又结合了导引、吐纳、和经络学说,采用了螺旋缠丝式的圆形运动,就更扩大了运动效果、加大了爆发力量,这一系列的训练方法和原则,目的虽为技击,但它本身就包含着强身健体、疗病养生的因素。

    现以陈氏太极拳为例,就太极拳的养生健身之道,略述一二。

    陈氏太极拳的动作为螺旋运动,是内动作旋转时所必须有的外形, 陈鑫先生原来把它称作“缠丝劲”。这是“以心养气”于骨膜、骨节之间,“敛入脊骨”,再运行于肌肤之上,由内及外,极为缠绵曲折,在螺旋大小路线上缠绕地进退曲伸而形成为圆形的动作,是陈氏太极拳的精华所在。这种运动使周身节节松开,而又节节虚虚对准,以意运气于骨膜骨节之中,运于肌肤之上,缠绕往来,畅通经络,气血周流无滞,不仅能提高“缠绕粘随”,“引进落空”的技术,同时也起到疗病保健、强身健体的作用。

    练陈氏太极拳最重要的原则是“心静用意”。太极拳家称作“练意”、“练气”、“练身”,构成了陈氏太极拳练法上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配合的整体性和内外合一性,成为一种内外兼修形神并练优越的拳术。如果能够认真做到心静用意,常年坚持练拳,则会使有关部位神经都处于一定程度兴奋状态,导致气血循环加速,经膜和毛细管扩张,开头会出现发热、发涨的感觉;运动时的手指肚似有冲动发射的感觉,会阴,涌泉等穴和小腹诸部有震动的感觉。另外,随着动作的伸缩旋转,腹腔内气流咕咕作声,全身有轻松的上升之感,又有向下松沉之意。练太极拳所以能够治疗各种慢性病,能够增强体质和精神焕发,保持工作能力和延长寿命,其根本原因正是在于“静中触动动犹静”的原则对人体所起的良好作用。

    陈氏太极拳要求肢体内外充分放松,是和心静用意同样重要的一个原则,是贯彻“用意不用力”,减少动作时用力不当的重要措施。运动时在心静的前提下用意引导肢体内外各个器官、关节和肌肉放松,逐步做到全身不该用力处毫不用力,内外各部分无一处不放松。陈鑫先生拳论中说:“沿路缠绵,静运无慌,肌肤关节,处处开张”。就是说运动时要心静不乱,动作缠绵轻灵细腻,肌肉、皮肤和骨节没有一处不放松的地方。

    练拳时,动作轻缓可以逐步体会和纠正全身内外有放松之处,因此练陈氏太极拳是从动作轻缓中求得内外放松的。通过长期内外放松的练拳,在快速动作中(发劲)也保持内外放松的状态,这就是通常说的在紧张情况下的“从容不迫”。放松从养生保健方面来说,是一种在运动中兼修“静行功”的“动中求静”的练习方法。陈氏太极拳的放松,不限于肌肉、皮肤和骨节,它要求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肌肉、皮肤和骨节都要同时放松,亦要求全身内外都放松。这种内外合一的锻炼方法,好处很多。第一,可以不引起情绪上的紧张;第二,可使腹式呼吸(自然呼吸)和横膈运动不受牵扯,在疗病保健上和技击上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肌肤骨节、处处开张”之后,气血周流无滞,气行于骨节隙缝之中,能加强节节贯串的作用,使机体产生弹性,促使血液循环,使气血畅通,起到恢复和增进健康的作用;第四,皮肤触觉和体内感觉,眼的视觉的灵敏性,动作上的顺遂和圆活性都能获得高度的发展;第五,全身骨节由于放松而自然下沉,发展了下肢的支撑力,胸部的肋骨节节下沉,外向前合,有助气沉,稳定了重心;第六,能够发展力量和速度,因为只有全身处处放松了,力量才能毫无阻碍地集中使用,动作才能毫不滞钝地圆活地加快速度。因此,放松有助于做到重心稳定,支撑八面的“静如山岳”和动作灵敏,滔滔不绝的“动若江河”。

    陈氏太极拳练习的放松,对解除疲劳,积蓄力量,提高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和技巧,都有直接关系。因此陈氏太极拳要求始终放松。

    在心静的前提下,用意引导全身放松,是我国古代保健养生方法,如静坐功,静行功,气功等所采用的主要修练方法。因之,陈氏太极拳是跟这些养生方法殊途同归的。而陈氏太极拳的优点是,在适当调整运动量的情况下,能分别适应于疗病保健,增强体质和练习技击不同的需要,这也是陈氏太极拳的适应性极为广泛的一个原因。

    陈氏太极拳的举动轻缓,是养生健体疗病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增强体质,提高技术技巧中快与重的特殊训练方法。练太极拳时动作的轻缓,既有利于调整呼吸,使呼吸顺其自然,也有利于细心检查动作的正确性和内外协调情况,也更有利于逐步提高耐力,产生出一种轻灵又沉重的内劲。每势起承转合,似停非停,气机渐运,内劲方才贯注充足。内劲充足,随意自生。周身关节松开,以意导气,贯注于骨缝之中,骨节虚虚对准,又要合住,才能节节贯串,劲到而又灵活。另外,动作轻缓灵活了,体力的消耗才能减少,精力的积聚更多,身体也就更强健了。

    陈氏太极拳的呼吸法是采自源远流长的导引术和吐纳法。陈王庭把武术中的手、眼、身、法步的协调动作同“导引”,“吐纳”结合起来,这就使陈氏太极拳成为整体的、内外统一的内功拳。在练习时要求意思、呼吸、动作松圆三者密切结合,达到“内外合一”的目的。

    陈氏太极拳呼吸法主张: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立身端正,有意识地配合动作引导气体徐徐有下行的感觉,沉入腹部脐下,力求自然,不许使力硬压。此即陈氏太极拳的腹式呼吸,它有助于调节神经,“按摩”内脏,畅通气血,促进新陈代谢,调整呼吸,进一步使动作与呼吸自然协调,做到“形神合一”。另外陈氏太极拳主张用意识指导动作,调节呼吸,在极为宁静的情绪下进行适度练习,在“气沉丹田”的基本要求下,随着动作的变换,使呼吸与“内气潜转”协调,逐渐达到“气遍身躯不稍痴”的要求。通过腹式呼吸运动,膈膜一上一下,脏作轻微的带有浅弧形的自我按摩运动,促使各种生理机制活跃起来。

    另外,陈氏太极拳调节呼吸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调息法”,还有一种“口呼鼻吸”的“迎气法”。对运动量较大,特别是在发劲时须口吐气发声者,为了适应发劲的速度,常采用“迎气法”;而对不发劲动作轻缓者,多采用“调息法”。所谓“调息法”,它是一种“悠、匀、细、缓”,“不徐不疾”的呼吸法,纯自鼻孔呼吸,“呼吸无声、不结不滞、出入绵绵,若存若止”。这种“吐唯细细,纳唯绵绵”的呼吸法,可以降低肺换气的次数,控制呼吸,缓和心脏跳动,有助于入静。另外从疗病保健上来讲,“调息法”还有一个好处,它可以减少肺脏运动量,使呼吸更为柔和,对肺弱和身体弱者有利无弊。

    由以上种种论述可知,陈氏太极拳中一切有利于练功技击的方法,也都有益于健身与养生。而太极拳由原来的技击性向技击、竞赛、强身健体、医疗保健等不同方向发展演变之势,也正是符合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由目前这种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需要指出的是,今天我们在充分利用太极拳养生健身的同时,也不要丢掉了它固有的武术技击性,这毕竟是先贤给我们留下来的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

    陈氏太极拳原有七路拳法, 经五传至陈长兴(公元771年--1853年)陈有本这一代, 原来108势的长拳和太极拳(一名十三势)第二路至第五路,在陈家沟已很少有人练习,陈氏拳家已经由博返约,专精于太极拳一路和炮捶一路(现称陈氏第二路);并且从这一时期起,陈氏太极又有老架、新架之分,随后又出现各种流派的太极拳。随着师承传习目的和个人要求的改变,太极拳武术的属性有继承,又有创造,派中衍派,流上分流,丰富了太极拳的内容,成为各取所需不同目的太极拳流派。

    各流派的太极拳,各具特点和风格,架势虽有繁简大小新老的不同,但其训练原则均主张由松入柔,运柔成刚,要求达到刚柔相济。这些新创的各流派太极拳都是经过诸前辈在实践中勤学苦练,下过一番推陈出新的功夫,几经修改而后定型的。因此只要能遵循因人而异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它们都分别适应于疗病保健、强身健体和练习技击等不同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