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谋之道:贤君有益友

 廿氏春秋 2017-04-18
  烛雏杀鸟

  齐景公喜欢把绳系在箭上射鸟。他派烛雏负责养鸟,但烛雏反把鸟给杀了,景公一气之下要杀了烛雏。晏子说:“烛雏有罪,让我先去指责他的罪过,你再去杀他。”景公说:“可以。”于是就把烛雏叫来在景公面前指责他的罪过说:“你替我们人主养鸟,反而把鸟给弄死了,是你第一条罪过;你让我们人主由于鸟被人弄死而杀人,是你第二条罪过;让诸侯们听到了我的人主只重鸟而轻士,是第三条罪过。现在烛雏的罪过已指摘完了,请你杀他吧。”景公说:“停止吧,不要杀他,赶快放他走吧!”

  赏赐直言者

  齐景公在白天披着头发乘着六匹马,带着妇人走出宫门,一位受刖刑的人跪在地上打他的马,反对他说:“你不是我的人主。”景公感到惭愧就不上朝。晏子看到裔敖就问道:“人主为什么不上朝呢?”答道:“以前人主在白天披发乘六马,还带着妇人走出宫门。今天,一位受刖刑的人跪在地上击了景公的马,反对他说:‘你不是我的人主。’景公感到惭愧就回来了,没有出去,所以不上朝。”

  晏子晋见景公,景公说:“以前我有罪,披发乘六马带着妇人走出宫门,一位受刖刑的人跪在地上打我的马,并对我说:‘你不是我的人主。’我接受天子和大夫的赏赐、信赖,能够领导老百姓来守住祖先的江山,现在反被受刖刑的人来侮辱,并侮辱到我的国家,我还可以领导诸侯吗?”

  晏子答道:“人主不必担心,我听说,在下位的人如不敢说真话,在上位的君王就要受蒙蔽,老百姓将要有很多话不敢说。现在你的行为有失检点,而受了刖刑的人反而能对你说真话,这是你的福气,所以我特别来向你庆贺,请你奖赏他吧,以表示你是好善的!对他尊敬吧,以表示你是能接受劝谏的人!”

  景公笑笑说:“这样可以吗?”晏子说:“可以。”于是叫受刖刑的人在他行为有失检点时多加劝谏他,在无事时常来朝见他。

  贤君有益友

  齐景公到晏子家里去喝酒。前行的人到晏子家门口报告说:“人主来到。”晏子穿着礼服站在门前说:“诸侯没有什么事吧?国家也没有什么事吧?为什么人主在夜晚来到我家?”景公说:“美味的酒,好听的音乐,愿意和你一同享受。”晏子答道:“替你铺卧席、摆祭器都有人,我不敢参与。”景公说:“到司马穰苴的家去。”

  前行的人又到司马穰苴的家门口报告说:“人主来到。”司马穰苴穿戴盔甲,拿着戟,站在门口说:“诸侯之间没有战事吧?大臣也没有反叛的吧?为什么人主却在夜晚来到我家?”景公说:“美味的酒,好听的音乐,愿意和你共同享乐。”答道:“替你铺卧席、摆祭器都有人,我不敢参与。”景公说:“再到梁丘据的家去吧!”

  前行的人又到梁丘据家门口报告说:“人主来到。”梁丘据左手拿着瑟,右手提着竽,边走边唱而来,景公说:“今天晚上我喝酒多么快乐啊!可是如果没有晏子、司马穰苴两个人怎能治好我的国家呢!没有梁丘据这样的大臣又怎能让我感到快乐呢!”

  君子说:“英明的人主都有益友,没有苟且享乐的大臣。景公因为有了不贪图享乐的大臣,才能跟志趣相投的朋友在一起作乐,才能不使国家危亡。”

  夫差之死

  吴国采用伍子胥、孙武的计谋,西边攻破了强大的楚国,北边威震齐国和晋国,南边讨伐越国。越王勾践出兵迎战,把吴国打败于姑苏城,打伤了阖闾的手指。军队退回去以后,阖闾对太子夫差说:“你能忘记了勾践杀你父亲这回事吗?”夫差答道:“不敢忘记。”这天晚上阖闾死了,夫差被立为吴王,任用伯嚭做宰相,实施军事训练。三年之后,吴国攻伐越国,在夫湫把越国打败。越王勾践就带兵五千人栖息在会稽山上,派大夫文种带了很多钱送给吴国太宰伯嚭来请和,愿意以臣妾的身份伺候吴国。吴王将要同意,伍子胥劝谏道:“越王为人肯吃苦,现在大王不消灭他,将来一定要后悔。”吴王不听他的话,却采用太宰伯嚭的意见与越王谋求和平。此后五年,吴王听说齐景公死了,大臣们相互争宠幸,刚立的人主又懦弱,于是率领军队去北伐齐国。子胥劝谏道:“这样不可以。勾践卧薪尝胆,安慰丧家,探望病人,并且又能用人,这个人一天不死,吴国的祸患就一天不能解除;现在越国好像是心腹的大病,齐国仅像疥疮一样,而王不先去消灭越国,反而先去攻伐齐国,这不是错误的吗?”吴王不听他的话,还是先去攻伐齐国,在艾陵把齐国军队打个惨败,于是就同邹国和鲁国的人主相会,会罢回来,更加不重视子胥的话。

  四年之后,吴国又将要去北伐齐国,越王勾践采用子贡的谋略,就率领他的军队去帮助吴国,把宝物送给太宰伯嚭,而太宰伯嚭既然多次接受越国的贿赂,也就更加爱护越国,相信越国,不分昼夜在吴王面前替越国讲话,吴王就相信太宰伯嚭的计谋。伍子胥劝谏道:“越国,是我们的大患,现在却相信那些骗人而没有根据的话去贪求齐国,就好像是一块石田,一点用处也没有。《盘庚》说:‘古人有违法不恭的人,就要把他们消灭干净,不让他们的后代甚至种族在这个国家延续下去。’这是商朝所以兴起的原因,希望你放弃齐国,而先去攻越国,否则的话,将来后悔就来不及了。”吴王不理睬,仍然派子胥到齐国去。子胥对他的儿子说:“我劝谏人主,人主不用我,我今天就可以看到吴国的灭亡!你和吴国一同灭亡不值得,也不必再有什么作为了。”于是就把他的孩子托付给齐国鲍氏看管,而自己回去报效吴王。

  太宰伯嚭和子胥之间有怨恨,因此就进谗言:“子胥为人,个性刻薄,怨恨而猜疑心强,是他的缺点。前些时大王想去攻伐齐国,子胥认为不可,大王最终还是攻伐了,而且建立了大功。子胥计谋不被采用,他就产生了怨恨。现在王又去攻伐齐国,子胥专横刚愎,极力劝谏,毁谤当权的人,把吴国的失败,侥幸算是自己计谋的成功。现在王决定亲征,集中全国的力量来攻伐齐国,而子胥的劝谏不被采纳,就假装自己有病不去,大王不能不防备,这种祸乱很容易发生。我已派人暗中监视他,他到齐国去,原来是把他的孩子托付给鲍姓人家。一个大臣,在国内不得意,在国外常和诸侯来往,他自认为是先王的谋臣,现在不被重用,心里常常感到很不快乐,希望王对此早作打算。”吴王说:“没有你这些话,我还不知道。”于是就派一个使者把属镂剑送给子胥,说:“你用这把剑自杀。”子胥说:“唉!谗臣伯嚭作乱,王却反而要我自杀。我帮助你的父亲建立霸业,又帮助你立为太子,你们家里那些兄弟都要争当太子,我曾经在先王面前誓死力争,差一点你立不了太子。你既立为太子,想把吴国土地分些给我,我却不敢接受,可是你又怎么听谗臣的话来谋杀长辈!”于是就交待舍人说:“将来在我的坟墓上一定要栽种梓树,要让它成材。而同时把我的眼珠挖下来挂在吴国城东门上,我要看着越国士兵来灭吴国。”于是自杀。

  吴王听到非常生气,就把子胥的尸体装进马皮做的袋里,投进江中。吴国人同情他,就在江边建一座祠堂,取名叫胥山。十多年后,越国袭击吴国,吴王仓促应战,失败了,派大臣去和越国谋和,越国不答应。吴王在快死的时候说:“我因为不采纳伍子胥的话才弄到这样下场;假如死者没有灵魂就算了,如果有灵魂的话,我有什么面目去见子胥呢?”于是就用棉絮盖住自己的脸,自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