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十大名方之小青龙汤 寒饮咳喘首选良方

 xylloyd 2017-04-18

在中医十大名方系列介绍中,之前我向大家介绍了六味地黄丸、小柴胡汤、逍遥散、五苓散、补中益气汤五味方剂。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小青龙汤。

中医十大名方之小青龙汤 寒饮咳喘首选良方

小青龙汤的特点

小青龙汤是治疗寒饮咳喘的一张名方,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或咳,或噎,或喘,小青龙汤主之。”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主治太阳表里俱寒,名日青龙,取东方木神伏邪之义。龙兴则云升雨降品物咸亨。

中医十大名方之小青龙汤 寒饮咳喘首选良方

小青龙汤的组成

麻黄去节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6g) ,干姜三两(6g), 甘草三两炙(6g) ,桂枝去皮三两(9g) ,半夏半升(9g) ,五味子半升(6g)。

  • [用法]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小青龙汤的出处《伤寒论》

《伤寒论》为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被历代奉为中医的经典著作。该书所运用的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确立了中医诊治疾病的规范;所记述的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治经验,对中医临证医学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所记载的大量复方,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被后世称作“众方之祖”。《伤寒论》以明·赵美刻本为底本,《伤寒论》共十卷,卷一为平脉、辨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痉湿喝病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

对《伤寒论》的介绍,我之前有发布过更为详细的解说,大家可以翻阅之前的内容。因为中医十大名方中的五苓散、小柴胡汤,包括这次介绍的小青龙汤均出自《伤寒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更多的了解一下这本中医的经典。

中医十大名方之小青龙汤 寒饮咳喘首选良方

作者:张仲景

东汉末年到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诞生了三位杰出的医学家,分别是华佗、张仲景、董奉,这三位神医并称为建安三神医或三国三大神医。其中,张仲景在历史上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 (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张仲景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也是作为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医的灵魂所在。后人研究他的医理,敬仰他的医术和医德,称他为“医圣”。在河南省南阳市还为他修建了“医圣祠”。

中医十大名方之小青龙汤 寒饮咳喘首选良方

小青龙汤的配伍特点

小青龙汤总体是一个温燥的方子,散中有收,开中有合,有温化寒饮的常用组合:干姜可以温化;甘草可以温散;五味子可以收敛,在其他的方子也经常应用。

散中有收是唯恐散之太过,汗之太过。而从病人体质来讲,应该说跟麻黄汤比,虽然我们用麻黄汤证做基础见证,作为参照,整个病人体质要注意就是说,和麻黄汤证不同,会又寒饮,说明正气已亏,所以它在发散当中,要有芍药这类酸敛,避免散之太过。那做为寒饮来讲,一温一散,温化寒饮要开,但是又怕肺气耗伤太过,所以开中有合,又有五味子。这是小青龙汤配伍中不管在表的散,在内的化,都是考虑到使它祛邪不伤正,全面兼顾的。至于温化寒饮的常用组合,姜辛味这个组合,当然后来像射干麻黄汤这些,作为表证较轻,它散水饮的力量要大一些,内饮,表证较轻,不像风寒表实那么重,他不用桂枝和麻黄合用。这个方子里用生姜,也是姜辛味的一种组合特点,因为温化寒饮的力量小一点,祛水力量大一点。后来形成了用姜辛味,干姜、细辛、五味子,干姜、细辛、五味子,都有这样的作用。针对的情况要根据寒饮内寒证的轻重,以及外来需要发散的情况。

小青龙汤的辨证要点是: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多而稀,苔白滑,脉浮。 基本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和寒饮(咳喘,痰多而稀)的最基本表现做为根据,加舌像、脉像。这是运用小青龙汤的辨证要点。

中医十大名方之小青龙汤 寒饮咳喘首选良方

小青龙汤的运用

临床运用小青龙汤既是主治表里兼证即太阳伤寒证与肺寒证相兼的重要代表方,又是主治寒饮郁肺证的重要基础方,更是主治溢饮寒证的常用变化方。

此汤方病位主要在肺、心、肾、胃四大方面,常用来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水肿等肺病证在病变过程中而出现溢饮寒证者;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引起的水肿等肾病证及内分泌失调在病变过程中出现的溢饮寒证者;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肺病证在其病变过程中而出现“咳逆倚息不得卧”;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心室肥大、心肌梗塞等心病证在其病变过程中而出现“咳逆倚息不得卧”者,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符合寒饮郁结,即可选用小青龙汤。

根据小青龙汤方药组成如干姜、桂枝、半夏均能温胃化饮,无论是水气在肺,还是肺气不降,影响胃气不能气化水津,以此而演变的胃脘水气证,只要病变证机是寒饮郁结,即可选用小青龙汤。

中医十大名方之小青龙汤 寒饮咳喘首选良方

张仲景设小青龙汤中细辛用量为三两,结合多年临床中用细辛治疗肺寒证的体会,我们正常认为治病单用细辛则不能超过一两即3g,而在小青龙汤复方中用细辛量为三两即9g ,既能增强干姜温肺化饮作用,又能制约芍药、五味子益阴补血而不恋邪气,所以用小青龙汤治疗肺寒证选择细辛的最佳用量为三两即9g。

我们临床应用小青龙汤治疗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病证时,可每剂药煎2次,每日分3次温服,以续药力,则治疗效果最为明显。

在临床工作中将小青龙汤进一步加减,治疗不同类型的咳喘病,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1/ 风寒引起老年哮喘

中医十大名方之小青龙汤 寒饮咳喘首选良方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哮喘的病因,外邪侵袭,未能及时表散,壅阻肺气,聚液成痰;或饮食不当,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壅阻肺气;或肾虚精气亏乏,摄纳失常,阳虚水泛为痰,或阴虚火灼津成痰上干于肺。可知,哮喘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气道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七夕喘促。所以,治疗哮喘病发作期,以攻邪治标、祛痰利气为主。患者感受风寒后,肺腧之寒气与肺膜之浊痰,狼狈相依,窒塞关隘,不容呼吸,而见胸闷、气憋等。方中麻黄、桂枝解表散寒、宣肺,干姜、细辛、半夏温肺化痰饮,桔梗、前胡、苏子、杏仁、枳壳、瓜蒌、葶苈子等宽胸利气祛痰,泄肺水。患者平日口干苦,短期疲乏等是气阳两伤、阴虚内热的表现,方中芦根、大力子、花粉、桑白皮清热生津,既能清肺中郁热,又能避麻黄、桂枝、干姜、细辛等温燥伤津,比白芍之敛阴养血功高一筹;五味子收敛肺气,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温燥不伤津、寒凉不伤阳,祛邪不留遗患。

2 /外感兼肺热小儿咳

中医十大名方之小青龙汤 寒饮咳喘首选良方

小孩脏腑稚嫩,为纯阳之体,真阴未充,感邪易入里化热。外感风寒,上犯于肺,导致肺气失宣发肃降而喘咳。患儿平日汗多,舌有剥苔,可见津液之虚损。故用小青龙汤中的麻黄、细辛、生姜等温散药,轻量宣肺解表散寒,而石膏、桑白皮、连翘、大力子、芦根、黄芩等重用,清热生津、苏子、半夏、葶苈子、款冬花降气祛痰、止咳平喘,五味子敛肺气,甘草和中。诸药合用,解表散寒,清热生津,化痰止咳平喘。药证相符,药到病除。

3 /风寒兼痰热闭肺哮喘

中医十大名方之小青龙汤 寒饮咳喘首选良方

对有恶寒的患者,痰稀的表寒里饮证,又有口干苦痰黄的里热证,集表寒里饮痰热于一体,治疗自然和治而效。方用麻黄辛温解表、开宣肺气,细辛、生姜、法半夏温肺化饮,大力子、石膏、桑白皮、贝母、黄芩清肺化痰、生津止渴,桔梗、瓜蒌、青皮、枳壳利气宽中、化痰平喘,杏仁、苏子、葶苈子降气化痰,五味子敛肺,炙甘草和中。诸药合用,表里双解,病症得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