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类经五

 易学的探索 2017-04-18
      (类经十六卷)。
( 疟)。
素问疟论全○四十八
(黄帝问曰,夫 疟皆生於风,其畜作有时者,何也)。
,皆也,疟,残虐之谓,疟证虽多,皆谓之虐,故日 疟,自王氏而下,诸解不一,皆未为得,观 疟之下,曰皆生於风,盖总诸疟为言,於此皆子,义可知矣,畜言邪畜於经,有时而伏也,作言病见於外,不期而发也,○ ,音皆。
(岐伯对曰,疟之始发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起於毫毛,憎寒而毛僪也,伸者伸其四体,邪动於经也,欠,呵久也,阴阳争引而然,诸义皆如下文。○颔,何敢切,? X也。
(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岐伯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
阳气者,下行极而上,阴气者,上行极而下,邪气入之,则阳上下交争矣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邪之所在,则邪实正虚,故人於阴,则阴实阳虚,入於阳,阳实阴虚,虚实更作者,以阴阳相移易也。
(阳并於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栗鼓颔也)。
阳并於阴则阴邪脾,阴胜则寒也,阳明者胃气之所出,其主肌肉,其剎循顺颊,故阳明虚则为寒栗鼓颔,鼓者振悚之谓。
(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
腰背头项,皆太阳经也,阳虚则寒邪居之,故为痛。
(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
三阳者,兼阳明少阳而言,阴胜则阳气不行,血剎凝滞,故骨寒而痛终始篇曰病痛者阴也。
(寒生於,内故中外皆寒)。
表 阴邪皆胜也。
(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
此邪自阴分而复并於阳分,并於阳则阳胜,阳胜则外内皆热,而喘渴喜冷。
(此皆得之夏伤於暑,热气盛藏於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
暑伤於夏,其时则热盛,其邪则风寒也,如上文曰 疟皆生於风,金匮真言论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其义可知,风寒在表,必郁而为热,其藏於皮肤之内,肠胃之外盖即经剎间耳,荣行剎中,故曰此荣气之所舍也,暑有阴阳之辨,义详本类前五。○荣营通用。
(此令人汗空? s理开)。
暑气能开肌表也。

(因得秋气汗山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於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
暑邪内伏者,阴邪也,秋气水气,亦阴气也,新邪与卫气并居,则内合伏暑,故阴阳相簿而疟作矣,○按伤暑为疟,何谓阴邪,盖阳暑伤气,其证多汗,感而即发,邪不能留其留藏不去者惟阴暑耳,以其无汗也,故凡患疟者,必因於盛暑之时,贪凉取快,不避风寒,或浴以凉水,或澡於河流,或过食生冷,壮者邪不能居,未必致病怯者畜於营卫,钊所不免,但外感於寒者多为疟,内伤於寒者多为痢,使能慎此二者,则疟痢何由来也。
(卫气者,昼日行於阳,夜行於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风寒自表而入,则与卫气并居,故必随卫气以为出入,卫气一日一周,是以新感之疟,亦一日一作,然则日作之疟,邪在卫耳,其气浅,故其治亦易。
(○帝曰,其间日而作者,何也,岐伯曰,其气之舍深,内薄於阴,阳气独发,阴邪内着,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其气之舍深,则邪居荣气之间,连乎藏矣,荣为阴,卫为阳,阳气独发者其行本速,阴邪内着者其行则迟,一迟一速,相拒而争,则阴邪不得与卫气俱出,故间曰而作也。
(帝曰,其作日晏,与其日蚤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邪气客於风府循膂而下)。
风府,督剎穴,膂,吕同,脊骨曰吕,象形也,一曰夹脊两旁之肉曰膂,下者,下行至尾侱也。
(卫气一日一夜,大会於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
卫气每至明旦,则出於足太阳之睛明穴,而大会於风府,此一日一夜卫气周行之常度也,若邪气客於风府必循膂而下,其气渐深,则日下一卿,自阳就阴,其会渐迟,故其作渐晏也。
(此先客於脊背也,每至於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风府不一,义如下文,此先客於脊背,言初感之伏邪也,每至於风府则腠理开,言卫气邪气之会也,会则病作,晏则因邪,之日下也。
(其出於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侱骨,二十六曰入於脊内,注於伏膂之内)。项骨三节,脊骨二十一节,共二十四节,邪气自风府日下一节,故於二十五日下至尾侱,复自後而前,故於二十六日入於脊内,以注伏膂之剎,按岁露篇曰,入脊内,注於伏冲之剎,盖冲剎之循背者,伏行脊膂之间,故又日伏膂也,卫剎详义见经络类二十七。○侱,音底。
(其气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蚤也)。
邪在伏膂之剎,循脊而上无关节之窒,故九日而出缺盆,其气日高,则自阴就阳,其邪日退,故作渐蚤也。
(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於五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此重申上文未尽之义也,诸经募原之气,内连五藏,邪在阴分,故道远行迟而间日作也,○募,音暮,按举痛论,及全元起本俱作膜原。
(帝曰,夫子言卫气每至於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气入,入则病作,今卫气日下一节,其气之发也,不当风府其日作者,奈何)。上文云,邪气客於风府而与卫气日下一节,是卫气之与风府日相远矣,又何所会而病日作也,故致疑为问。
(岐伯曰,此邪气客於头项,循膂肓而下者也,故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风府也)。凡邪气客於头项则必循肓而下,此其常也,然邪之所中,亦但随虚实而异其处,不必尽当风府也,然邪之所中,亦但随虚实而异其处,不必尽当风府也,然则所谓日下者,惟邪气耳,卫气周环登有日下之理,但气至而会,其病乃作,钊邪气卫气,均为日下一节矣。
(故邪中,於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於背者,气至背而病,中於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於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气至者,卫气之至也,至与邪合,然後病作,故其畜作,则迟蚤有时。
(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之所发,必开其腠理,邪气之所合,则其府也)。府者所以聚物,故凡风之所居,即为风府,卫气之至与邪相合,则腠理开,开则邪复入之,故无论乎上下左右,皆可中邪,凡邪所中之处,亦皆可称为风府故曰风无常府也。
(帝曰善,夫风之与疟也,相似同类,而风独常在,疟得有时而休者,何也)。
此风字,指风证为言,风之与疟,皆因於风,本为相似同类,然风则无休,疟有时止,故当知所辨也。
(岐作曰,风气留其处故常在,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
风气留其处,着而不移者也,疟气随经络,流变不一者也,沉以内薄,言其深也,即上文薄於五藏,横连募原之谓,故必因卫气之应而作也。
(○帝曰,疟先寒而後热者何也,岐伯曰,夏伤於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於腠理皮肤之中,秋伤於风,则病成矣)。凄沧之水寒,谓浴水乘凉之频也,因暑受寒则腠理闭,汗不出,寒邪先伏於皮肤之中,得清秋之气,而风袭於外,则病发矣。
(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於寒而後伤於风,故先寒而後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
先受阴邪,後受阳邪,故先寒後热,人之患疟者,多属此证。
(○帝曰,先热而後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伤於风而後伤於寒,故先热而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先受阳邪,後受阴邪,故先热後寒而为温疟。
(○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瘅热也,阳邪独亢,故但热不寒而烦冤少气,表 俱病,故手足热而欲呕,以热邪及於胃也,○瘅,音丹又上去二声。
(○帝曰,夫经言有馀者写之不足者补之,今热为有馀,寒为不足,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水,水不能寒也,此皆有馀不足之类,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愿闻其说)。此下言疟之诸变也,须其自衰乃刺之,谓不可刺於病发之时。
(岐伯曰,经言无刺 之热)。
经言,引灵枢逆顺篇也 之势,热正盛也,不可刺之,盖避其来锐之谓,○ 赫嚣二音又呼木切。
(无刺浑浑之剎)。
浑浑之剎,阴阳虚实未定也,不得其真,恐有所误,故未可刺。
(无刺漉漉之汗)。
漉漉汗大出也,其时邪正未分,故不可刺,○漉音鹿。
(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
於此三者而刺之是逆其病气也。
(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於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
此阴有馀,阳不足也卫气并於阴分则表虚,故曰外无气。
(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於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
气极於 则复出於外,阴虚阳实故病热而渴。
(夫疟气者并於阳则阳胜,并於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
此疟证或寒或热之故也。
(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
或阴或阳疟本不常,有先寒後热者,阴极则复於阳也,有先热後寒者,阳极则复於阴也。
(至病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也)。
其暴如此,故名为疟。
(故经言曰,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
病邪方盛之时,真气正衰,卍加以刺,必致毁伤故当因其衰止而後取之,则邪气去而事大昌矣,此即上文须其自衰乃刺之谓。
(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巳发,为其气逆也)。邪气正发乃阴阳气逆之时,故不可以强治。
(帝曰善,攻之奈何蚤晏何如,岐伯曰,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也,阳巳伤阴从之,故先其时坚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审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阴阳且移必从四末始者以十二经井原之气皆本於四支也故凡疟之将发则四支先有寒意
(帝曰,疟不发,其应何如,岐伯曰,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剎躁,在阴则寒而剎静)。疟不发谓其未作时也,欲察其应,当求气之所在,故但於证之寒热,剎之躁静,可辨其病之阴阳也。
(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复病也)。
疟之或在阴,或在阳,阴阳盛极,气必俱衰,故与卫气相离而病得休止,及卫气可至,则邪正分争,病复作矣。
(帝曰,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於六府,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客犹言会也,邪在六府则气远会希,故或间二日,或休数日乃作也。
○按本节言疟之间二日,乃数日发者,以邪气深客於府时与卫气相失而然,其理甚明,观丹溪曰,作於子午卯酉日为少阴疟,作於寅申巳亥日为厥阴疟,作於辰戍丑未日为太阴疟,此不过以六气司天之义为言,然子午虽曰,少阴,而卯酉则阳明矣,巳虽曰阴,而辰戍则太阳矣,如三日作者,犹可借此为言,若四日者,又将何以辨之,殊属牵强,倘按此施治,未必无误,学者不可执以为训。
(疟者,阴阳更胜也,或其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
阳胜则热甚,故渴也。
(帝曰,论言夏伤於暑,秋必病疟,今疟不必应者何也)。
论,即生气通天,及阴阳应象二论。
(岐伯曰,此热应四时者也,其病异形者,反四时也)。
夏伤於暑,秋必病疟,此应四时者也,其於春夏冬而病疟者,则病形多异,正以四之气,寒热各有相反,皆能为疟也。
(其以秋病者寒甚)。
秋以盛热之後而新凉束之,阴阳相激,故病为寒甚。
(以冬病者寒不甚)。
阳气伏藏於内,故冬病者虽寒不甚。
(以春病者,恶风)。
春时阳气外泄,腠理渐? A馀寒未去,故病多恶风。
(以夏病者多汗)。
夏时热甚,薰蒸肌表,故病此者多汗。
(帝曰,夫病温疟与寒疟而皆安,舍,舍於何藏)。
安舍者,言其何所居也。
(岐伯曰,温疟者,得之冬中於风寒)。
风虽阳邪,其气则寒,故风寒可以并言。
(气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於肾,其气先从内,出之於外也)。肾应冬,其主骨髓,故冬中风寒而不即病者,则邪气藏於骨髓之中,或遇春温,或遇大暑,随触而发,故自内达外而为病也。
(如是者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
自阴出阳则阴虚阳实也。
(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後寒,名曰温疟)。
阳极而衰,故复入於阴分,○按此以冬中於寒而发为温疟,即伤寒之属故伤寒论有温疟一证,盖本诸此。
(帝曰,瘅疟何如,岐伯曰,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於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於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及於阴,故但热而不寒)。腩素有热者,阳盛你实之人也,故邪於外,亦但在阳,分而不及於阴,则但热不寒也。
(气内藏於心,而外舍於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故命日瘅疟,帝日善)。
气藏於心,阳之藏也,热在肌肉之间,故令人消烁,然则瘅疟之所舍者,在肺心两经耳。
(又论疟)。
灵枢岁露篇○此与前章疟论,辞义多重,似不必入,然其中亦稍有异同,故并存之,以资印证,○四十九附疟疾治法。
(黄帝问於岐伯曰,经言夏日伤暑,秋病疟之发以时其故何也)。
凡本篇义与前章同者,皆不重释。
(岐伯对曰,邪客於风府,病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常大会於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日作宴,此其先客於脊背也,故每至於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以所以日作尚宴也,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底,二十二日入脊内,注於伏冲之剎)。前疟论云二十五日下至侱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内与此不同,盖彼兼项骨为,此则单言脊椎也,伏冲之剎,彼作伏膂之剎。
(其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气上行,故其病稍益至)。
至字误,前疟论云益蚤者是。
(其内抟於五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日作,故次日乃傓﹏而作焉)。前疟论云间日 作也,○傜藺昌六切。
(黄帝曰,卫气每至於风府,腠理发,发则邪入焉,其卫气日下一节,则一风府奈何,岐伯曰,风府无常,卫气之所应,必开其腠理,气之所舍节,则其府也)。卫气之所应,前疟论作所发,所舍节,言所舍之节也。
(黄帝曰,善,夫风之与疟,相与同类,而风常在,而疟特以时休何也,岐白曰,风气留甘处,疟气随经络,沉以内抟,故卫气应乃作也,帝曰善)。本篇两抟字,前疟论俱作薄,○愚按生气通天等论曰,夏伤於暑,秋为 疟,疟论曰, 疟皆生於风又曰,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又曰,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於皮肤之内也,此诸论者,皆以风寒者湿为言,而病疟之因,巳尽於此,若於此而分其阴阳,则风与暑,阳邪也,寒与水,阴邪也,然风者,阳中之凉气也,暑者,热中之寒邪也,合是四者而言,无非皆属乎寒,故江南呼为脾寒病,谓寒邪客於肌肉之间,而脾应肉也,及疟之将发,必先手足厥冷,以脾主泗支也,然则脾寒之名,非无谓也,而张子和非之日内经既以夏伤於暑而为亦虐,何世医皆以脾寒治之,是在子和,亦认暑为热邪,故有此说,独不观之经曰,沧之水寒,藏於腠理皮肤之中,秋伤於风,则病成矣,是可见其言暑者,言时气也,言寒者,言病气也,及邪气之变,自浅而深,郁寒成热,然终不免寒为本,热为标耳,安得谓之非寒耶,故其初感,则寒邪先伏於腠理,及遇秋清之令,而新凉束之,则表邪不能外越,於是乎阴欲入而阳拒之,阳欲出而阴遏之,阴阳相薄而病作矣,然其浅者,病在三阳,故随卫气以为出入,而一日一作,其深者,病在三阴,则邪气不能与卫气并出,故或间日,或三四日,而作愈迟者,其病愈甚也是以疟之轻重,惟在阴阳浅深耳,故於本经则有寒疟,温疟,瘅疟,及六经六藏疟证之分,义无出於此矣,乃後世自杨仁斋朱丹溪而下,复分有痰疟,食疟,及水饮败血为疟等证,若此之类,不过皆疟之兼证耳,岂困因此而成疟哉,此外复有谓瘴疟者,惟岭南风瘴之地有之,亦湿邪之外入也,有谓牝疟者,因劳即发,以表 为邪所乱也由此言之,则亦无非寒邪耳,凡邪自外作,当从汗解,故经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又曰暑当与汗皆出勿止,又曰,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皆其义也,故治疟者,但当察其邪之深浅,证之阴阳,必令其自藏而府,自 而表,引而散之,升而举之,使邪气得出,自然和矣,治法云,有汗要无汗,以扶正为主而兼散,无汗要有汗,以散邪为主而兼补,斯言得之矣,惟是邪在阳者取汗易,邪在阴者取汗难,所以在春夏者为易,在秋冬者为难,在上体者为易,在下体者为难,必达其阴气,自然汗及下体,务令由阴而阳,由晏而蚤,方是佳兆,故又以汗之难易为微甚也,其有外受风寒,内伤生冷,表 俱病,则疟痢共作,疟感由经,痢感由藏,但兼表 而去其寒湿之本,必皆愈也,至於痰食血气,内寒内热等证,不过随其甚者而兼调之,弗得以此为主乎标本虚实,四者而巳,盖标以邪言,邪盛则实,本以正言,正夺则虚,如有实证实脉之可据,则指其所在而真取之,扳去其邪,诸病自愈,此治标也,如无实剎实证而病不愈者,必其元气之虚,但当温补真元,培其根本,使中气渐实,则逼邪外出,病必自愈,此治本也,故有标则治标,无标则治本,是得其要矣,或其疟发既久,表邪巳衰,而诸药不方效者,但用人叁生姜各一两煎汤,於未发二时之前或发日五鼓,连进二服,无不愈者或因叁贵难以疗贫,则白木当归,亦可随宜,择而代之,若阴虚水亏之人,则以熟地生姜加倍用之,皆无不应手而效也,然必因剎以知其内,因证以知其外,但知标本之缓急,何疟之足虑哉,余阅疟门方剂,多不分表 先後,俱用芩连知母,及大黄石膏之类,夫以表邪不解而得此寒凉,则寒邪愈陷,或任用常山草果,及劫截峻厉等剂,若正为邪伤而受此克伐,则元气愈虚故多致绵延不巳,轻者变重,重者至危,是皆不得耳,得则易如反掌,在察所由而巳。
(诸经疟刺)。
素问刺疟论全○五十。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後热, 然,热止汗出难巳刺俕中出血)。此下言足六经之疟刺也,头背腰皆足太阳经之所行,故为是病, ,皆热甚貌,邪在三阳,盛於表也,汗不易收,故曰难巳,刺俕中者,按王氏曰,太阳之俕,是谓金门,又日,黄帝中诰图经云委中主之则古法以委中为俕中也,故当以委中为的,二穴皆系本经,○ ,郝嚣二音,又呼木切, ,音谒,俕,隙同。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俴,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解,懈也,俴,迹也身体解俴,谓不耐烦劳,形迹困倦也,寒不甚,热不甚者,病在半表半 也,见人惕惕然者,邪在胆也,少阳为木火之经,故热多於寒而汗出甚也,当刺足少阳之经,王氏云侠溪主之,○按解剎之义,王氏即以寒不甚热不甚为解,然细详之,若有不然,观其既云身体解释剎,复云寒热不甚,分明各有所谓,意本不同,观刺药论曰,随伤则销剎剎酸体解剎然不去矣,是岂非举动解倦之谓乎,及考剎字, 收於韵,若音为亦,殊无意味,当从迹韵,庶乎为妥。
(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 淅, 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阳明虽多血多气之经,而寒邪胜之,故先为寒,久乃热,热去则邪解故汗出,经剎篇曰,阳明病至,则恶人与火,今反喜见日月光,及得火气乃快然者,何也,盖阳明受阳邪,胃之实也,故恶热,阳明受阴邪,胃之虚也,故喜暖耳,跗上,即本经之冲阳穴,○淅,音昔。
(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巳乃衰,即取之)。脾者心之子,脾病则心气不舒故不乐,脾不化则上焦痞塞,故好太息而不嗜食,太阴主 ,邪不易解,故多寒热汗出,脾剎络胃上鬲挟咽,故病至则善呕,然必待其呕巳病衰,方可取之,王氏日居之井俞及公孙也,皆本经穴。
(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巳)。
肾剎上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阴邪上冲,故为呕吐甚,肾病则阴虚,阴虚故热多寒少,病在阴者喜静,故欲闭户牖而处,肾为至阴之藏而邪居之,故病深难巳,此不言刺者,必缺失也,王氏,曰大锺太溪悉主之,皆本经穴,○牖音有。
(足厥阴之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肝剎过阴器,抵少腹,布侸肋,故为腰腹小便之病,凡小水不利为癃,今日如癃状,非癃也,盖病不在水,而在於肝邪之陷,故亦如小便利而急数欲便也,意恐惧者,肝气不足也,腹中悒悒,不畅之貌,皆当刺足厥阴之经,王氏曰太冲主之本即本经穴,○癃良中切,悒,音邑。
(○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
此下言五藏疟刺,而并及於胃也,肺者心之盖也,以寒邪而乘所不胜,故肺疟者者令人心寒,寒甚复热,而心气受伤,故善惊如有所见,当刺甚表 二经,以写阳明之实补太阴之虚也,王氏云,手太阴之络列缺,阳明之原合谷主之。
(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
疟邪在心,故类心甚,欲得水以解也,心本阳藏,为邪所居,则阳虚阴盛,故反寒多而不甚热,王氏曰,神门主之,即手少阴穴。
(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甚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
肝属木,故色苍苍然,肝郁则气逆,故太息,木病则坚强,故其状若死,刺足厥阴见血者,王氏曰中封之,○按上文巳言足厥阴等疟,而此重言之,盖上文所言者,言经病也,故复明藏病之详如此,下文脾肾胃三藏义同。
(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巳汗出,刺足太阴)。
脾以至阴之藏而疟邪居之,故令人寒,脾剎自股入腹,故为腹中痛寒巳而热则脾气行故肠中鸣,鸣巳则阳气外达,故汗出而解也,刺足太阴者,王氏曰商丘主之。
(肾疟者,令人 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 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
,寒栗貌,肾剎贯脊属肾开窍於二阴,故腰脊之痛,若於宛转而大便属难也, 然,眩动貌,目视不明,水之亏也,手足寒,阴之厥也,刺足太阳少阴之表 取穴如前,○ ,音眩。
(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剎出血)。府有六,而此独言胃者,以胃为六府之长也,邪在阳明,则胃病及脾,故善饥不能食,而支满腹大也,当兼刺阳之表 王氏曰厉兑,解溪,三里主之,足阳明者取此三穴,足太阴刺其横剎出血,谓足内踝前斜过大剎,则太阴之经,盖即商丘也。
(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
疟方欲寒,寒之将发未发也,刺手足阳明,可以写热,刺手足太阴可以补阴,王氏曰,当随此四经之井俞而刺之。
(疟侸满大急,刺背俞,用中 ,傍五 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
满大急,阳邪之实也,背为诸阳所出,故当刺之,即五 俞也, 者侸也,一日旁开也,水热穴论曰,五藏俞傍之穴,以其傍开近侸,故曰傍五 俞,即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也,皆足太阳经穴,适肥瘦出血者,瘦者浅之少出血,肥者深之多出血也,○ ,音区。
疟剎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
剎小实急,阴邪胜也,阴盛者生内寒,故当灸胫之少阴以散寒,刺指之井以补阳也,王氏日,灸胫少阴是谓复溜,刺指井者,谓足太阳之至阴。
(疟剎满大急,刺背俞,用五 俞背俞各一适行於血也)。
此节重复。
(疟剎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 )。
有写而无补,故剎虚者不宜用 ,剎度篇日,盛者写之虚者饮药以补之,即此之谓。
(凡治疟,先发如食倾,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
先时邪正末合,故可以治,既合而治则邪正不分,反伤气矣。
(诸疟而剎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巳,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
剎不见者,邪盛气逆而剎伏也,故当刺十指之血以写其实。
(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剎之病也)。
十二疟者,如前之六经六藏也,其发不同,故当因其形证而察属何经之病。
(先甚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巳)。
一刺之病气虽衰,犹末觉也故必丹刺,始知其效,三刺而後病可巳。
(不巳,刺舌下两剎山血)。
如下文。
(不巳,刺俕中盛经出血)。
即委中也,其穴在足太阳,故曰盛经。
(又刺项巳下,侠脊者必巳)。
足太阳之太杼风门也。
(舌下两剎者,廉泉也)。
任剎穴。
(刺疟者,必先问甚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
先伐其于也,如下文。
(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山血)。
头上者,上星,百会也,督剎穴,两额者,悬颅也,足少阳穴,两眉间者攒竹也,足太阳穴。
(先项背痛者,先刺之)。
在项者风池风府主之,在背者大杼神道主之,风府神道俱督剎穴,风池少阳穴,大杼足太阳穴。
(先腰脊痛者,先刺俕中山血)。
腰背皆属太阳故当刺委中穴。
(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
手少阴阳明,皆以井穴为言,又刺十指间者,各随其所病之经也,亦取井穴。
(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
十指间出血者,各因邪居之所,写其井也。
(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
三阳经背俞之血,谓足太阳膀胱俞,足阳明胃俞,足少阳胆俞,皆足太阳经穴。
( 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曰 髓病,以 绝骨出血立巳)。
胫骨也,按之不可,痛益甚也,其邪深伏,故名日 髓病, 第一 心,绝骨本名悬钟,足少阳经穴,○ ,音杭,又下敬切,酸,音酸, ,音附, ,音谗。
(身体小痛刺至阴)。
足太阳经穴。
(诸阴之井无出血,间日一刺)。
此承上文而言凡取诸阴之井,皆不可使之出血,但间日一刺之则邪气自泄矣,然则可出血者,惟三阳之井,而真阴不可伤也。
(疟不渴,问日而伯,刺足太阳)。
不渴者,内无邪,邪在表耳,故当刺足太阳。
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
渴则邪在表 之间,故当刺足少阳○杂病篇曰,疟不渴,间口而作取足阳明,渴而日作,取手阳明,与此不同,见 刺类五十三。
(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五十九刺法,详 刺类三十九,四十。
(如疟证)。
素问至真要大论○五十一。
(帝曰,火热复恶寒发热,如有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数日发,甚故何也)。
凡病寒热,多由外感,然有不因风寒而火热内盛者,亦为恶寒发热其作有期,状虽似疟,而实非疟证,故特为问辨也。
(岐伯曰,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也,阴气多而阳气少,则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日近,此胜复相薄,盛衰之节,疟亦同法)。夫寒热者,阴阳之气也,迟速者,阴阳之性也,人之阴阳则水火也营卫也,有去而反寒者,火极似水也,寒而反热者,阴极似阳也,阴阳和则血气匀,表 治,阴阳不和,则胜复之气会遇之时各有多少矣,故阳入之阴,则阴不胜阳而为热,阴出之阳,则阳不胜阴而为寒,又若阴多,阳少,则阴,性缓而会遇迟,故其发日远阳,多阴少,则阳性速而会遇蚤,故其发日近,此胜复盛衰之节虽非疟证,而多变似疟,法亦同然,所谓同者皆阴阳出入之理也,然同中自有不同,则日是疟,日非疟,是疟非疟者,在有邪无邪之辨耳,真疟有邪巾卫气之会以为止作,似疟无邪由水火争胜以为盛衰,此则一责在表,一责在 ,一治在邪,一治在正,勿谓法同而治亦同也,同与不同之间,即杀人生之岐也学者於此不可不察。
( 证)。
素问 论全○五十二附 证治法。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 何也,岐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 ,非独肺也)。
令,平声, 康盖切。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邪气,风寒也,皮毛先受之,则入於肺,所以从其合也。
(其寒饮食入胃,从肺剎上至於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 )。肺剎起於中焦,循胃口,上鬲属肺,故胃中饮食之寒,从肺剎上於肺也,所谓形寒,寒饮则伤肺,正此节之谓。
(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如肝当受病於春,以其时也,然有非木令之时,而肝亦病者,正以肺先受邪,而能传以与之也,凡诸藏府之非时受邪者,其义皆然,所以五藏六府,虽皆有 ,然无不由於肺者。
(人与天地相叁,故五藏各以治时,感於寒则受病,微则为 ,甚者为泄为痛)。
治时,治令之时也,上文言外内合邪,此即其证,邪微者浅而在表,故为 ,甚者深而入 ,故为泄为痛。
(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此即治时受病也,故当其时者,必先受之。
(○帝曰,何以异之)。
此下辨五藏之 不同也。
(岐伯曰,肺 之状, 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肺主气而司呼吸,故喘息有音,唾血者,随 而出,其病在肺,与呕血不不同。
(心 之状, 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心剎起於心中,出属心系,上挟於咽,故病喉中梗介,咽肿喉痹也,介介,如有所梗,妨碍之意。
(肝 之状, 则两侸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 下满)。
肝剎布侸肋,故病如是, ,腋下侸也,○ ,区去二音。
(脾 之状, 则右 下痛,阴阴引肩背其则不可以动,动则 剧)。
脾剎上膈挟咽,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故为 下痛而阴阴然痛引肩背,脾应土,其性静,故甚者不可以动,动则增剧也,○按脾 则右 下痛者,盖阴之气应於坤,出西南也,观乎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日虚里,贯鬲络肺,出於左乳下,岂非阳土之气应於良,而出东北乎,人与天地相叁理有无往不合者,○剧,音极。
(肾 之状, 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 涎)。
肾剎贯脊,系於腰背,故相引而痛,其直者入肺中循喉咙,故甚则 涎,盖肾为水藏,主涎饮也。
(○帝曰,六府之 奈何,安所受病)。
此下辨六府之 不同也。
(岐伯曰五藏之久 ,乃移於六府)。
五藏之久 不巳,则病及於府皆各因其合而表 相移也。
(脾 不巳则胃受之,胃 之状 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脾与胃合,故脾 不巳,胃必受之,胃不能容,则气逆为呕,长虫, 虫也,居肠胃之中,呕甚则随气而上出,○ ,音回)。
(肝 不巳,则胆受之胆 之状, 呕胆汁)。
胆汁,苦汁也。
(肺 不巳则大肠受之,大肠 状, 而遗失)。
遗失,甲乙经作遗矢者肠病也,○矢屎同。
(心 不巳,则小肠受之,小肠 状, 而失气,气与 俱失)。
小肠之下,则大肠也,大肠之气,由於小肠之化,故小肠受邪而 ,则下奔失气也。
(肾 不巳,则膀,胱受之,膀胱 状, 而遗溺)。
膀胱为津液之府,故邪乞居之,则 而遗溺。
(久 不巳,则三焦受之,三焦 状, 而腹满不欲食饮)。
久 不巳则上中下三焦俱病,出纳升降,皆失甚和,故腹满不能食饮。
(此皆聚於胃,关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此下总结诸 之证,而并及其治也,诸 皆聚於胃,关於肺者,以胃为五藏六府之本,肺为皮毛之石,如上文所云皮毛先受邪气,及寒饮食入胃者,皆肺胃之候也,阳明之剎起於鼻会於面,出於口 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肺为藏府之盖而主气,故令人 而气逆。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藏者治其俞,治府治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日善)。
剎之所注者为俞,所入者为合,所行者为经,诸藏府皆然也,详经络类十四,十六,○愚按 证必由於肺,而本篇曰五藏六府皆令人 ,又曰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则不独在肺矣,盖 有内伤外感之分,故自肺而传及五藏者有之,自五藏而传於肺者亦有之,如风寒暑湿伤於外,则必先中於皮毛,皮毛为肺之合,而受邪不解,此则自肺而後传於诸藏也,劳欲情志伤於内,则藏气受伤先由阴分而病及上焦,此则自诸藏而後传於肺也,但自表而入者,其病在阳,故必盾表而出之,治法宜辛宜温求其属而散去外邪,则肺气清而 自愈矣,自内而生者,伤甚阴也,阴虚於下,则阳浮於上,水涸金枯,则肺苦於燥,肺燥则 , 则 不能巳,治此者,宜甘以养阴润以养肺使水壮气复,而肺则宁也,大法治表邪者,药不宜静,静则留连不解,久必变生 病,故最忌寒凉收 之剂,如五藏生成篇所谓肺欲辛者此也,治 证者,药不宜动,动则虚火不宁,真阴不复,燥 愈增,病必日甚,故最忌辛香助阳等剂,如宣明五气篇所谓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者此也,然治表者,虽宜从散,若形气病气虚者,又当补其大气而佐以温解之药,若专於解散,恐肺气益弱,腠理益傖鶁邪乘虚易入,而病益甚也,治 者,虽宜静以养阴,若命门阳虚,不能纳气,则叁姜桂附之类,亦所必用,否则气不化水,终无济於阴也,至若因於火者宜清,因於湿者宜利,因痰者降其痰,因气者理气,虽方书所载,条目极多,求其病本,则惟风寒劳损,三者居其八九,风寒者责在阳实,劳损者责在阴虚,此 证之纲领,其他治标之法,亦不过随其所见之证,而兼以调之则可,原非求本之法也至於老人久嗽者,元气既虚,本难全愈,多宜温养脾肺,或兼治标,但保其不致羸困则善矣,若求奇效而必欲攻之则非计之得也,夫治病本难,而治漱者为尤难,在不得其要耳,故余陈其大略如,此观者勿谓治法不详而忽之也。
(动静勇怯喘汗出於五藏)。
素问经剎别论○五十三。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剎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剎以经剎血气统言之也,恚怒也,○恚,慧畏二音。
(是以夜行则喘出於肾,淫气病肺)。
此下四条言喘者,喘属气,病在阳也,肾者至阴也,阴受气於夜,夜行则劳骨伤阴,故喘出於肾,淫气者,阴伤则阳胜,气逆为患也,肺肾为母子之藏,而少阴之剎上入肺中,故喘山於肾,则病苦於肺。
(有所堕恐,喘出於肝,淫气害脾)。
有所堕坠而恐者,伤筋损血,故喘出於肝,肝气淫则害於脾木乘土也。
(有所惊恐,喘出於肺,淫气伤心)。
惊恐则神气散乱,肺藏气故喘出於肺,心藏神,故淫气伤之。
(度水跌仆,喘山於肾与骨)。
水气通於肾,跌仆伤於骨,故喘出焉,○仆,音付。
(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巳,怯者则着而为病也)。
此结上文而言有病,有不病者,因气有强弱不同也。
(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勇可察其有馀,怯可察其不足,骨可以察肾肉可以察脾皮肤可以察肺,望而知其情,即善诊者也。
(○故饮食饱甚,汗出於胃)。
此下五条言汗者,汗属精病在阴也,饮食饱甚,则胃气满而液泄,故汗出於胃。
(惊而夺精,汗出於心)。
惊则神散,神散则夺其精气,故汗出於心。
(持重远行,汗出於肾)。
持重远行则伤骨,肾主骨,故汗出於肾。
(疾走恐惧汗出於肝)。
肝主筋而藏魂,疾走则伤筋,死惧则伤魂,故汗出於肝。
(摇体劳苦汗出於脾)。
摇体劳苦,则肌肉四支皆动,脾所主也,故汗出於脾,本病论曰,醉饱行房,汗出於脾。
(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於过用,此为常也)。
五藏受气,强弱各有常度,若勉强过用必损其真,则病之所由起也。
(热食汗出)。
灵枢营卫生会篇○五十四。
(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於面,或出於背,或出於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饮食入胃,其气各有所行,如经剎别论曰,散精於肝,淫气於筋,浊气归心,淫精於剎之类是也,卫气之道,昼行於阳,夜行於阴,有常度也,今有热饮食者,方入於胃,其气留之留行未定而汗剎外泄,出无方所,是不循卫气之道也,故以为问。
(岐伯曰,此外伤於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
风为阳邪,有外热心,热食气悍,因内热也,热之所聚,则开发腠理,所以毛蒸,理泄而卫气走之故不循其常道也。
(此气 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
此即热食之气也,出不由度,故日漏泄,○ 音飘,急也。
(鼓胀)。
素问腹中论○五十五。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不则不能暮食,此为病何病,岐伯对日,名为鼓胀)。内伤脾肾,留滞於中,则心腹胀满不能再食,其胀如鼓故名鼓胀。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之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巳)。
鸡矢之性,能消积下气,通利大小二便,盖攻伐实邪之剂心,本剂可佑其效,二剂可巳其病,凡鼓胀由於停积,及湿热有馀者,皆宜用之,若脾肾虚寒发胀及气虚中满等证,最所忌也,误服则恐,按普济方云,治脾虚不能制水,水反胜土,水谷不运,气不宣流,故令中满者,宜鸡矢醴主之,此说不明虚实,殊失经荀,不可不察,○鸡矢醴法按正传云,用羯鸡矢一升,研细,炒焦色,地上出火毒,以百沸汤淋汁,每服一大盏,调本香槟榔末各一钱,日三服,空腹服,以平为度,○又按医鉴等书云,用乾羯,鸡矢八合,炒微焦,入无灰好酒三碗,共煎乾至一半许,用布滤取汁,五更热饮,则腹鸣,辰巳时行二三次,皆黑水也,次日觉足面渐有绉纹,又饮一次,则渐绉至膝上而病愈矣,此二法,似用後者为便。
(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
胀病多反复也。
(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
鼓胀之病,本因留滞故不可复纵饮食也。
(虽然其病且巳时,故当病气聚於腹也)。
病虽将愈而复其脾,所以气复聚也。
(藏府诸胀)。
灵枢胀论全○五十六附肿胀治法。
(黄帝曰,剎之应於寸口,如何而胀,岐伯日,其剎大坚以涩者胀也)。
剎大者,邪之盛也,剎坚者,邪之实也,涩因气血之虚而不能流利也,大都洪大之剎,阴气必衰,坚强之剎,胃气必圆,故大坚以涩,则病当为胀。
(黄帝曰,何以知藏府之胀也,岐伯曰,阴为藏阳为府)。
涩而坚者为阴,其胀在藏,大而坚者为阳,其胀在府,一日剎病在阴则胀在藏,剎病在阳则胀在府,亦通。
(黄帝曰,夫气之令人胀心,在於血剎之中耶,藏府之内乎,岐伯日,三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舍言留止之处也。
(黄帝曰,愿闻胀之舍,岐伯日,夫胀者,皆在於藏府之外,排藏府而郭単侸,胀皮肤,故命曰胀)。排挤於藏府之外,以単侸为郭,而居於皮肤之中,是即胀之所舍。
(黄帝曰藏府之在単侸腹 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心,各有次舍,异名而同,一域之中,其气各异愿闻其故)。此下仍当有岐伯 辞一节,必阙失也。
(黄帝曰未解其意,舟问岐伯日,夫単腹,藏府之郭也)。
単腹者,所以保障五内故为藏府之郭。
( 中者,心主之宫城也)。
中単中也,肺覆於上,膈膜障於下,为清虚周密之宫,心主之所居也,故曰宫城,○ ,唐坦切。
(胃者太仓也)。
胃为谷水之海,故曰太仓。
(咽喉小肠者传送也)。
咽喉传送者,谷气自上而入,小肠传送者,清浊自下而出。
(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
闾,巷门也,里邻也,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闾,盖二十五家为闾也,风俗通曰,五家为轨十轨为里,盖五十,家为里也,胃之五窍,为闾里门户丈,非言胃有五窍,正以上自胃 ,下至小肠大肠,皆属於田,故曰闾里门户,如咽门,贲门幽门,阑门,魄门,皆胃气之所行也,故总属胃之五窍,轨,音癸。
(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
二穴俱属任剎,玉英即玉堂。
(故五藏六府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
畔界各有所属故病之形见可按心,○畔,音叛。
(营气循剎,卫气逆为剎胀)。
清者为营,营在剎中,其气精专,未即致胀,浊者为卫,卫行剎外,其气疾 疾滑利,而行於分肉之间,故必由卫气之逆,而後病及於营,则为剎胀,是以凡病长者,皆发於卫气也。
(卫气并剎,循分为肤胀)。
卫气逆而并於剎,复循分肉之间,故为肤胀。
(三里而写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写)。
三里足阳明经穴,阳明为五藏六府之海而主肌肉,故胀在肌肤者当以 写之,一下三下,谓一次再次三次也,盖邪有远近,故写有难易耳。
(○黄帝日,愿闻胀形)。
此下辨胀病之形证也。
(岐伯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肺胀者虚满而喘 ,肝胀者侸下满而痛引小腹,脾胀者善哕,四肢烦 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此五藏之胀也, ,闷乱也, 然,困苦貌,○ ,美本切。
(六府胀胃胀者腹满,胃 痛,鼻闻焦臭妨於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则飧泄不化,小肠胀者,少腹 胀,引腰而痛,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三焦胀者,气满於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胆胀者侸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此六府之胀也,濯濯,肠鸣水声也,飧泄不化,完谷而泄也,气癃,膀胱气闭,小水不通也,○飧,音孙 ,音嗔,癃良中切。
(○凡此诸胀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顺, 数不失,写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 之所败,谓之夭命补虚写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此上言治胀之得失也,胀有虚实,而当补当写,其道惟一,无二岐也,能察者谓之良工,彼粗者误用,则伤人之命矣。
(黄帝曰,胀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卫气之在身心常然并剎,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此卫气之常度也。
(然後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抟,乃合为胀也)。
上节言卫气之顺,此节明卫气之逆也,厥逆之气,自下而上,营卫失常,故真邪相,而合为胀也。
(黄帝曰善,何以解惑,岐伯曰,合之於真,三合而得,帝曰善)。
不得其真,所以生惑,胀虽由於卫气,然有合於血剎之中者,在经络也,有合於藏者,在阴分也,有合於府者,在阳分也,三合既明,得其真矣。
(黄帝问於岐伯曰,胀论言无问虚实,工在疾,写,近者一下,远者三下,今有甚三而不下者,其过焉在)。不下者,言胀不退也。
(岐伯对曰,此言陷於肉肓而,中气穴者也)。
上文云一下三下者,言 当必陷於肉肓,亦必中於气穴,然後可以取效也,肓义见本类後六十七。
(不中气穴,则气内闭, 不陷肓则气不行,上越中肉则卫气相乱,阴阳相逐)。
不中穴,不陷肓,则妄中於分 间矣,故卫伙相乱,而阴阳之邪,反相逐以乘之也。
(其於胀也当,写不写,气故不下)。
不得其气穴肉肓也。
(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气下乃止,不下复始,可以万全,乌有殆者乎。
三而不下,必未得其所也,故当更穴再刺之。
(其於胀也,必审其剎,当写则写,当补则补,如鼓应桴,恶有不下丈乎)。
唇疡曰剎,盖胀之微甚,必见於唇,故当审之於,此以察其虚实,然剎字未0妥必剎字之误也,○剎,疹同,桴,音孚,○愚按肿胀一证,观本篇之义则五藏六府,无不,有之,再考诸篇,如剎要精微论曰,胃剎实,气有馀则胀邪气藏府病形篇曰胃病者,腹侾胀,胃 当心而痛,本神篇日,脾气实则腹胀泾溲不利,阴阳应象大论曰,饮食起居失节,入五藏,则侾满闭塞,师传篇曰,足太阴之别公孙虚则鼓胀,此皆虚胀也,经剎篇曰,胃中寒则胀满,异法方论曰,藏寒生满病,风论曰,胃风鬲塞不通,腹善胀,失衣则侾胀,此皆寒胀也,阴阳别论曰,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诊要经终论曰,手少阴终者腹胀闭,足太阴终者腹胀闭,此心脾受伤之胀也,此外如六元正纪,至真要等论,有云太阴所至为重 肿,及土郁之发,太阴之初气,太阴之胜复,皆湿胜之肿胀也,有曰水运之大过,有曰寒胜则浮,有曰太阳之司天,太阳之胜复,皆寒胜之肿胀也,有曰少阴之司天,少阴之胜复,少阳之司天,少阳之胜复,有曰热胜则肿,皆火胜之肿胀也,有曰厥阴之司天在泉,厥阴之复,有曰阳明之复,是皆木邪侮土,及金气反胜之肿胀也,观此则不惟五藏六府,即五运六气,亦无不皆有是病,然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於脾,水热穴论曰其本在肾,其未在肺,皆聚水也,又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其从类也,由此言之,则诸经虽皆有胀,然无不干於脾肺肾三藏,盖脾属土其主运化,肺属金,其主气,肾属水,其主五液,凡五气所化之液,悉属於肾,五液所行之气,悉属於肺,转输於二藏中,以制水生金者,悉属於脾,所以肿胀之生,无不由此三者,但证有阴阳虚实,如诸论之所云者,不可不辨,大都阳证多热,热者多实,阴证多寒,寒者多虚,先胀於内而後及於外者多实,先肿於表而後甚於 者多虚,小便黄赤,大便悉结者多实,先肿於表而後甚於白,大便稀溏者多虚,剎滑数有力者多实,容颜憔悴,音声短促者多虚,凡是实证,必以六淫有馀伤其外,或饮食怒气伤其内,故致气道不行三焦壅闭,此则多在气分,无处不到,故不分部位,而多通身浮肿,又或气实於中,则为单腹胀急,然阳邪急速,其至必暴,每成於旬日数日之间,此惟火壮壮者多有之,但破其结气,利其壅滞,则病无不愈,此治实之道也,若是虚证,必以五志积劳,或酒色过度,伤其脾肾,日积月累,其来有渐,此等病候,多梁於中年之外,其形证剎气必有虚寒之候,显然可察,非若实证之暴至,而邪热壅结,肝气悍逆之有因也,治实者本无所难,最难者在治虚耳,然虚有在气者,有在水者,在气者,以脾气虚寒,不能运化,所谓气虚中满者是也,在水者,以脾虚不能制水,则寒水反侮脾土,泛滥为邪,其始也必从阴分,渐次而升,按肉如泥,肿有分界,所谓水臌水胀者是也,然水虽制於脾,而实主於肾,盖肾本水藏,而元阳生气所由出,若肾中阳虚,则命门火衰,,既不能自制阴寒,又不能温养脾土,阴阳不得其正,则化而为邪,夫气即火也,精即水也,气之与水,本为同类,但在於化不化耳,故阳王则化,而精能为气阳衰则不化耳,而水即为邪,凡火盛水亏则病燥,水盛火亏则病湿,故火不能化,则阴不从阳,而精气皆化为水,所以水肿之证,多属阳虚,故曰寒胀多,热胀少也,然观丹溪之治肿胀,云清浊相混,坠道壅塞而为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遂成胀满,治宜补其脾,又须养肺金以制木,使脾无贼邪之患,滋肾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令,其说重在湿热,而犹以制火为言,夫制火固可保金,独不虑其不生土孚,若以此法施於阳实而热者则可,若以治阳虚而气不化者,岂不反助阴邪而益其病哉,故予之治此,必察其果系实邪,则直清阳明,除之极易,凡属虚劳内损者,多从温补脾肾而愈,俱得复元,或临证之际,有虚实未明,疑似难决者,则宁先以治不足之法,探治有馀,若困未投而病反加甚,是不宜补也,不妨易辙,自无大害,倘药未及病,而病自甚者,其轻重真假,仍宜详察,若误,以治有馀之法治不足,而曾经峻攻者真气复伤,虽神丹不能疗矣,或从清利,暂见平复,使不大补脾肾以培根本虽愈目前,未有不危亡踵至者,此治虚之道也,夫肿胀之病多有标实本虚,最为危候,若辨之不明,则祸人非浅。
(水胀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
灵枢水胀篇全○五十七。
(黄帝问於岐伯曰,水与肤胀鼓肠肠覃石瘕石水,何以别之)。
此文证者,病异而形相似故宜有以别之○覃,音潭,瘕,加驾二音。
(岐伯 日,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
日之下为目窠,微肿如新卧之状者,形如卧 也,○窠,音科。
(其颈剎动,时 )。
颈剎,足阳明人迎也,阳明之剎,自人迎下循腹 ,而水邪乘之,故为颈剎动,水之标在肺,故为时 。
(阴股间寒,足胫冾鰽腹乃大,其水巳成矣)。
阴邪始於阴分也,○? ~同。
(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 水之状,此其候也)。
凡按水囊者必随手而起故病水者,亦若是以上皆水肿之候。
(○黄帝曰肤胀何以候之,岐伯曰,肤胀者,寒气客於皮肤之间,傐? M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傐? A鼓声也,寒气客於皮肤之间者,阳气不行,病在气分,故有声若鼓,气本无形故不坚,气无所不至,故腹大身尽肿,若因於水,则有水处肿,无水处不肿,此为可辨,然有水则皮泽而薄,无水则皮厚,○? A音空。
(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
寒气在肤腠之间,按散之则不能猝聚故 而不起,腹色不变,即皮厚故也,○愚按此上两条云以手按其腹,手随手而起者属水, 而不起,又水在肌肉之中,按而散之,猝不能聚,如按糟囊者,亦 而不起,故未可以起与不起为水气之的辨佰当察其皮厚色苍,或一身尽肿,或自上而下者多属气,若皮薄色泽,或肿有分界,或自下而上者多属水也,又风水肤胀义,详剎色类十八,○ ,音天,深也。
(○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腹胀身皆大,与上文肤胀者证同,色苍黄者,亦皮厚腹色不变之义,但腹有筋起为稍异耳,盖此亦病在气分,故名鼓胀也,又鼓胀义见前五十五。
(○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於肠外,与卫气相抟,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 肉乃生)。剎,延布而深也,寒气与卫气相抟,则搐积不行,留於肠外,有所系着,故癖积起, 肉生,病日以成矣, 肉,恶肉也,○卫乞榴於腹中,义出卫气失常篇,详 刺类二十六,○癖,音僻, ,音息。
(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离岁,越岁也,寒邪客於肠外,不在胞中,故无妨於月事,其非血病可知,盖由汁沫所聚而生,此肠覃之候也。
(○石瘕何如,岐伯曰,石瘕生於胞中,寒气客於子门)。
胞即子宫也,男女皆有之,在男谓之精室,在女谓之血海子门,即子宫之门也,义详三焦包络命门辨中见附翼三卷。
(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写不写, 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於女子,可导而下)。 疑败之血也,子门闭塞,则 血留止其坚如石,故曰石瘕,月事不以时下,惟女子有之也,故可以导血之剂下之,○按篇首帝有石水之问,而此下无 ,必阙失也,考之阴阳别论曰,阴阳结邪,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其义即此,详见本类前六,○ ,铺杯切。
(○黄帝曰,肤胀鼓胀可刺邪,岐伯曰,先写其胀之血络,後调甚经刺去其血络也)。先写其胀之血络谓无论虚实,凡有血络之外见者,必先写之,而後因虚实以调其经也,刺去其血络,即重明先写之义,○按于篇自水而下,所言者凡六证,而此独以二证之刺为问者,盖水俞五十七穴,巳详於水热穴论,故不必舟问,此云肤胀鼓胀者,盖兼五证而剎言之辞虽简而意则在也。
(五癃津液别)。
灵枢五癃津液别篇全○五十八。
(黄帝问於岐伯曰,水谷入於口,输於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愿闻其道)。五液者,阴精之总称也本篇以溺,污,泣,唾,水,故名为五,宣明五气篇曰,五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决气篇,曰精,气,津,液,血,剎,其辨有六,又道家日,涕唾精津污血液,其名则七,皆无非五液之属耳。
(岐伯曰,水谷皆入於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
水谷入口,五液之所由生也,五味之入,各有所归,辛先入肺,苦先入心,甘先入脾,酸先入肝,咸先入肾也,各注其海者,人身有四海,脑为髓海,冲剎为血海, 中为气海,胃为水谷之海也,五藏四海,各因经以受水谷之气味,故津液随化而各走其道。
(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流而不行者为液)。
此津液之有辨也,宗气积於上焦,管气出於中焦,卫气出於下焦达於表者,阳之气也,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而为其津,津属阳也,也营於 者,阴之气也,故周流於血剎之间,而不散行於外注於藏府,益於精髓而为之液,液属阴也,又津液义,详藏象类二十五。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寒者於分肉之间,聚 则为痛)。
此津液之为汗也,热蒸於表则津泄故腠里开而汗,出或为寒邪所感则液凝,留於肌肉之间,故汁 聚而为痛。
(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则为溺与气)。
此津液之为溺气也,腠理闭密则气不外泄,故气化为水,水必就下,故留於膀胱,然水即气也,水聚则气生,气化则水注,故为溺与气。
(五藏六府,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此二节,言津液之为涕泣也,心总五藏六府,为精神之主,故耳目肺肝脾肾,皆听命於心,是以耳之听,目之视,无不由乎心也,肺朝百剎而主治节,故为心之相,肝主谋虑决断,故为心之将,脾主肌肉而护养藏府,故为心之卫,肾主骨而成立其形体,故为心之主外也。
(故五藏六府之津液,尽上渗於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夫心系与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 而泣出矣)。心为藏府之主,故五藏之系,皆入於心,心之总系,复上贯於肺,通於喉,而息由以出,故心悲则系急,而肺叶举,液即随之而上溢,然心系与肺,本不常举,故有乍上乍下,当其气举而上,则为 为泣也,凡人之泣甚而继以嗽者,正以气并於上,而奔迫於肺耳,按口问篇曰,心者,五藏六府之主也,目者,宗剎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气之门户也,故悲衰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藏六府皆摇,摇则宗剎感,液道通,故涕泣出焉。
(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
此津液之为唾也虫为湿热所化,常居肠中,胃热则消 中空,虫行求食,故或上或下,动作於肠胃之间充郭者,纵满之谓,肠郭则胃缓,胃缓则气逆上行,涎随而溢,故多唾也○按宣明五气篇曰,肾为唾,而此曰胃为唾,是胃之与,肾皆主为唾,盖土郁之唾在胃,水泛之唾在肾也,○郭,廓同。
(五谷之精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於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於阴股)。
此津液之为精髓也,膏,脂膏也精液和合为膏,以填补於骨空之中,则脑为髓为精为血,故上至颠顶,得以充实,下流阴股,得以交通也。
(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於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阴阳不和,则精气俱病,气病则不摄,精病则不守,精气不相统摄,故液溢於下,而流泄於阴窍,精髓皆减,输泄过度,则真阴日虚,故为腰痛胫酸等病,此劳瘵之所由作也,○胫形景形敬二切,酸音酸。
(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写津液,不化水谷,并於肠胃之中,别於回肠留於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之为水胀也,三焦为决渎之官,膀胱为津液之府,气不化则水不行,所以三焦不能写,膀胱不能渗,而肿账之病所由作,故治此者,当以气化为主,试观水潦为? A使非太阳照临,则阴凝终不能散,泥泞终不能乾,能知此义则知阴阳气化之道矣。
(此津液五别之道顺也)。
阴阳和,则五液皆精,而充实於内,阴阳不和,则五精皆液,而流溢於外,此其所谓逆顺也。
(风水黄疸之辨)。
素问平人气象论○五十九
(颈剎动喘,疾 曰水)。
颈剎谓结喉旁动剎,足阳明之人迎也,水气上逆,反侵阳明,则颈剎动,水溢於肺则喘急而疾 。
(目 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
自 者,目之下胞也,胃剎之所至,脾气之所主,若见微肿,如卧剎起之状,是水气淫及脾胃也,评热病论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中者,必使目下肿也。
(溺黄赤,安卧者黄疸)。
疸,黄病也,论疾诊尺篇曰,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剎小而寒者,不嗜食正理论谓之劳,以女劳得之也。○疸音旦。
(巳食如饥者胃疸)。
巳食如饥者,是胃热也,善消谷食,故曰胃疸,又论疾诊尺篇曰,剎小而涩者,不嗜食,言中寒也,所以治疸者,当知阴阳之辨。
(面肿曰风)。
风为阳邪,故面肿者曰风,阳受风气也。
(足胫肿曰水)。
水为阴邪,故足胫肿者曰水,阴受湿气也。
(目黄者曰黄疸)。
目者宗剎之所聚也,诸经有热则上薰於目,故黄疸者其目必黄。
(消瘅热中)。
六十附消瘅治法。
(帝曰消瘅虚实何如)。
素问通评虚实论○消瘅者,三消之总称,谓内热消中而肌肤消瘦也。○瘅,音丹又上去二声广韵曰火瘅,一曰黄病。
(岐伯曰,剎实大,病人可治,剎悬小坚,病人不可治)。
邪热在内剎,当实大者为顺,故病虽久,犹可治,若剎悬小,则阳实阴虚,剎证之逆也,故不可治,○五变篇曰,五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又曰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详本类後七十六。
(○帝曰,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服高梁、芳草、石药,石药发 ,芳草发狂)。
素问腹中论○王氏,日多饮数溲,谓之热中,多食数溲,谓之消中,多喜曰 ,多怒曰狂,○ 癫同。
(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今禁高梁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药是病,不愈愿闻其说)。高梁,厚味也,芳草,辛香之品也,石药,煅炼金,石之类也,三者皆能助热,亦能销阴,凡病热者,所当禁用,热中消中者,即内热病也,惟富贵之人多有之,通评虚实论曰,凡治消瘅,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盖富贵者,以肥甘为事,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气积成热,则转为消中消渴之病,故於高梁芳草之类,皆不得不禁也。
(岐伯曰,夫芳草之气美,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
芳美者,气热而散,悍急者,性刚而烈也。
(帝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岐伯曰,夫热气 悍,药气亦然,二者相遇,恐内伤脾)。脾者,阴中之至阴也,阳胜则伤阴,故二热合气,必致伤脾,○ ,音飘。
(脾者土也,而,恶木,服此药者,至甲乙曰更论)。
脾伤者畏木,故至,甲乙日更论,盖谓其必甚也,○愚按消瘅消中者,即後世所谓三消证也,凡多饮而渴不止者为上消,消谷善饥者为中,消溲便频而膏浊不禁者为下消,如气厥论之云肺消鬲消,奇病论之云消渴,即上消也,剎要精微论云瘅成为消中,师传篇云,胃中热则消谷,令人善饥,即中消也,邪气藏府病形篇云,肾剎肝剎微小,皆为消瘅肝肾在下,即下消也,苋刘河间三消论曰,五藏六府四肢,皆禀气於脾胃,行其津液,以濡润养之,然消渴之病,本湿寒之阴气极衰,燥热之阳气太盛故也,治当补肾水阴寒之虚,泻心火之实,除肠胃燥热之甚,济身中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结,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和而不涩,则病自巳,若饮水多而小便多,名曰消渴,若饮食多,不甚渴,小便数而消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肾消,一皆以燥热太甚,三焦肠胃之腠理剎络,怫郁壅滞,虽多饮於中,终不能浸润於外,荣养百骸,故渴不止而小便多出,或数溲也,又张戴人云,三消之说,当从火断,火之为用,燔水则消而为炭,炼金则消而为汁,煅石则消而为灰,煎则消而为盐,乾汞则消而为粉,熬锡则消而为丹,故泽中之潦,消於炎晖,鼎中之水,乾於壮火,盖五藏心为君火正化,肾为君火对化,三焦为相火正化,胆为相火对化,得其平则烹炼饮食糟粕去焉,不得其平,则燔灼藏府,津液竭焉,夫一身之心火,甚於上为膈膜之消,甚於中为肠胃之消,甚於下膏液之消,甚於外为肌肉之消,上甚不巳则消及於肺,中甚不巳则及於脾,下甚不巳则消及於肝肾,外甚不巳则消及於筋骨,四藏皆消尽,则心始自焚而死矣,故素问有消瘅,消中,消渴,风消,膈消,肺消之说,消之证不同,归之火则一也,此三消从火之说,二公言之详矣,又按袖珍方云,人身之有肾,犹木之有根,故肾藏受病,必先形容憔悴,虽加以滋养,不能润泽,故患消渴者,皆是肾经为病,由壮盛 时不自保养,快情恣欲,饮酒无度,食脯炙丹石等药,遂使肾水枯竭,心火燔盛,三焦猛烈,五藏渴燥,由是渴利生焉,此又言三消皆本於肾也,又何柏齐曰,造化之机,水火而巳,宜平不宜偏,宜交不宜分,水为湿为寒,火为为燥,火性炎上,水性润下,故火宜在下,水宜在上,则易交也,交则为既济,不交则为未济,不交之极,则分离而死矣,消渴证,不交而火偏盛也,水气证,不交而水偏盛也,制其偏而使之交,则治之之法也,观此诸论则凡治消者,在清火壮水,二者之间,但察三焦虚实,或滋,或泻,随所宜而用之,若干尽矣,然以予之见犹有说焉,如阴阳别论曰,二阳之病发心脾,其传为风消,此以阳明为十二经之海,土衰而木气乘之,故为肌肉风消也,气厥论曰,心移寒於肺为肺消,饮一溲二死不治,此言元阳之衰,而金寒水冷,则为肺肾之消也,邪气藏府病形篇曰,五藏之剎微小者,皆为消瘅,此言寸口之弱见於外,以血气之衰而消於内也,又如气交变大论曰,岁水太过,上临太阳,民病渴而妄胃,五常政大论曰,太阳司天,寒气下临,心火上从,民病嗌乾善渴,至真要大论曰,太阳司天,寒淫所胜,民病嗌乾,渴而欲饮,是皆以阴抑阳,以水制火,必以温剂,散去寒邪,其疾自愈,诸如此者,总皆消渴之类也,夫消者,消耗之请,阳胜固能消阴,阴胜独不能消阳乎,故凡於精神血气,肌肉筋骨之消,无非消也,予尝治一荐绅,年逾四旬,因案牍积劳,致成大病,神困食咸时多恐惧,上焦无渴,不嗜汤水,或少饮,则沃而不行,然每夜必去溺二三升,莫知其所从来,且半皆浊液,最後延余诊视,因相告曰,自病以来,通宵不寐者巳半年有馀,即间有蒙 似睡之意,必梦亡人凶丧等事,鬼魅相亲,其不免矣,余曰,不然,此以思虑积劳,损伤心肾,元阳既亏,则阴邪胜之,故多阴梦,阳衰钊气虚,阳不帅阴,则水不化气,故饮水少,而溺浊多也,阳气渐回,则阴邪自退,此正内经所谓心移寒於肺,饮一溲二之证耳,病本非轻,所幸者,剎犹带缓肉犹未脱,胃气尚存,可无虑也,乃以归脾之属去,白术、木香,八味之属,去丹皮泽泻,一以养阳,一以养阴,山入间用至三百馀剂,计人叁二十馀斤而後全愈,此非神消於上,精消於下之证,乎可见消有阴阳,不得尽称为火证姑纪此一消者之鉴。
(脾瘅胆瘅)。
素问奇病篇○六十一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
瘅热病也,五气五味之所化也。
(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故五味入胃,钊津液在脾,脾属土,其味甘,脾气通於口,故令人口甘也。
(此肥美之所发也)。
肥甘太过,故发为病。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肥者,味厚助阳,故能生热甘者,性缓不散,故能留中,热留不去,人必伤阴,其气上溢,故转变为消渴之病。
(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兰草性味甘寒,能利水道,辟不祥,除単中痰癖,其气清香,能生津止渴,润肌肉,故可除陈积畜热之气。
(○帝曰,有病口若,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胆瘅)。阳陵泉,足少阳胆经穴,口苦者病在胆,故病名胆瘅。
(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於胆咽为之使)。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夫谋虑在肝,无胆不断,故肝为中之将,而取决於胆也,又足少阳之剎上挟咽,足厥阴之剎,循喉咙之後,上入颃颡是肝胆之剎,皆会於咽,故咽为之使○使,上声。
(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
数谋虑不决,则肝胆俱劳,劳钊必虚,虚则气不固,故胆气上溢而口为之若,胆募在肋,本经之日月也,胆俞在背足太阳穴也,并前阳陵泉者共六穴,皆可以治之。
(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
治,当作论,即灵兰秘典论也,详藏象类一。
(类经十七卷)。
(张介宾类注)。
(疾病类)。
(胎孕)。
六十二附保婴法。
(帝曰,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
素问腹中论。
(岐伯曰,身有病而无邪剎也)。
身有病,谓经断恶阻之类也,身病者剎亦当病或断续不调,或弦涩细数,是皆邪剎,则真病也,若六剎和滑而身有不安者,其为胎气无疑矣,又胎剎义详剎色类二十三。
(○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 ,此为何也)。
素问奇病论○妇人怀孕,则身中有身,故曰重身 声哑不能出也,○ ,音音。
(岐伯对曰,胞之络剎绝也)。
胎怀九月,儿体巳长,故能阻绍胞中之络剎。
(帝伯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系於肾,少阴之剎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胞中之络,冲任之络心,胞络者,系於肾而上会於咽喉,故胞中之络绝则不能言。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
十月子生而胞络复通,则能言矣,故不必治。
(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馀,以成其疹然後调之)。
疹,疾也,不当治而治之,非损不足,则益有馀,本无所病反以成疾,故当察其形证,然後因而调之。
(所谓无损不足者身羸瘦无用 石也)。
妊娠九月,则身重疲劳,养胎力困正虚羸不足之时,必不可用 以复伤其气,○ ,音 。
(无益其有馀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则精出,而病独擅中,故曰疹成也)。
胎元在胞而刺之,则精气必泄,精泄则胎气伤,而病独专於中是益其有馀,故疹成也,○愚按胎孕之道,中古有巫方氏,所撰颅? g云,一月为胎胞,精血凝也,二月为胎形,始成胚也,三月阳神为三魂,四月阴灵为七魄,五月五行分五藏也,六月六律定六府也,七月晴开窍,通光明也,八月元神具降真灵也,九月宫至罗布以定生人也,十月受气足,万象成也,又五藏论,有称 婆者,论云一月如珠露,二月如桃花,三月男女分,四月形象具,五月筋骨成,六月毛发生,七月游其魂,儿能动左手,八月游其魄,儿能动右手,九月三转身,十月受气足,又孙真人曰,凡身在胎,一月胚,二月胎,三月有血剎,四月形体成,五月能动,六月诸骨具,七月毛发生,八月藏府具,九月谷入胃,十月百神备则生矣,生後六十曰 子成,能咳笑应和人百五十曰任剎成,能自反覆,百八十曰髋骨成能独坐,二百一十曰掌骨成,能扶伏,三百曰髌骨成,能行也,若不能依期者,必有不平之处,又巢元方病源论曰,妊娠一月名胎胚,足厥阴剎养之,二月名始膏,足少阳剎养之,三月名始胎,手心主剎养之,当此之时,血不流行形象始化,未有定仪感而变,欲子端正庄严,常口谈正言身行正事,欲子美好,宜佩白玉,欲子贤能,宜看诗书,是谓外象而内感者也,四月始成其血剎,手少阳剎之,五月始成其气,足太阴剎养之,六月始成其筋,足阳明剎养之,七月始成其骨手太阴剎养之,八月始成肤革,手阳明剎养之,九月始成手发,足少阴剎养之,十月五藏六府关节人神皆备,此其大略也,临川陈氏释之曰,尝试推巢氏所论,妊娠剎养之理若足厥阴者肝剎也,足少阳者胆剎也,此一藏一府之经也,馀皆如此,凡四时之令,必始春木,故十二经之养始於肝胆,所以养胎在一月二月,手心主包络也,手少阳三焦也,属火而王夏,所以养胎在三月四月足太阴脾也,足阳明胃也,属土而王长夏,所以养胎在五月六月手太阴肺也,手阳明大肠也,属金而王秋,所以养胎在七月八月,足少阴肾也属水而王冬,所以养胎在九月,至十月,身於母腹之中受足诸藏之气,然後待时而生,此二家之说皆为有理然十二经中,惟手少阴心剎,手太阳小肠剎及足太阳膀胱剎,皆不言养胎者盖九月之养在肾则膀胱亦在其中矣,惟心与小肠为表 ,心为五藏六府之主,虽其尊而无为,然藏气所及,则神无不至,小肠切近胞胎丙火所化,则气无不至,所以皆不主月,而实无月不在也,胎孕之道,无出此矣,第胎有男女则成有迟速,体有阴阳,则怀分向背故男动在三月,阳性蚤也,女动在五月,阴性迟也,女胎肖母而怀,故母之腹软,男胎面母而怀,故母之腹鞭,此又男女胎女胎之有不同者也,至若既生之後,儿之寿夭其因有二,盖一则由於禀赋,一则由於抚养,夫禀赋为胎元之本,精气之受於父母者是也,抚养为寿夭之本,居处寒温,饮食得夫者是也,凡少年之子,多有羸弱者,欲勤而精薄也,老年之子,反多强壮者欲少而精全也,多饮者子多不育盖以酒乱精则精半非真,而湿热胜也,多欲者子多不育,以孕後不节,则盗泄母阴,夺养胎之气也,此外如饥饱劳逸,五情六气,无不各有所关,是皆所谓禀赋也,至於抚养之法,则俗传有云,若要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此言殊为未当,夫欲其带饥者,恐饮食之过耳,过则伤脾而积聚生,诚不善也,故但当防其放肆无度,叠进而骤,脾及化则未有不病者,使饮食匀调节其生冷,何病之有若云带饥,则不可也,然此不过欲防於未然,谓与其过饱,宁使略饥,其犹庶几者也,至若寒之一字,则大有关系矣观经云圣人避风如避箭,则风寒之为害也不小,彼婴儿以未成之血气,嫩薄之肌肤,较之大人,相去百倍,岂可令其带寒耶,予见新产之见,多生惊风抽搐等病,盖其素处腹中, 护最密,及胞胎初脱,极易感邪,而收生者,迟慢不慎,则风寒袭之,多致不救者此也,及其稍长每多发热,轻则为鼻塞 嗽,重则为小儿伤寒,或幼科不识,一概呼为变蒸,误药致毙者此也,或寒气伤藏,则为吐为泻,或因寒生热,则为惊为疳,种种变生,多由外感,虽禀体强盛,不畏风寒者,亦所常有,但强者三之一,弱者三之二,伤热十者十之三,伤寒者十之七,矧膏梁贫贱,气质本自不同,医家不能察本,但知见热攻热,婴儿不能言,病家不能辨,徒付之命,诚可叹也,又有谓小儿为纯阳之体,故多宜清凉之治者,此说尤为僄人,按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男子二八,而後天癸至,夫天癸者,阴气也,小儿之阴气未至,故曰纯阳,原非阳气有馀之谓,特稚阳耳,稚阳之阳,其阳几何,使阳本非实,而误认为火,则必用寒凉,妄攻其热,阴既不足,又伐其阳,多致阴阳 败,脾肾俱伤,又将何所藉赖,而望其生乎,又王节齐曰,小儿无补肾法,谓男至十六而肾始充满,既满之後,妄用亏损则可用药补之若受名之时,禀之不足,则无可补,禀之原足,又何待於补也,呜呼,此何说耶,夫小儿之阴气未成,即肾虚也,或父母多欲,而所禀水亏,亦肾虚也,阴既不足而不知补之,阴绝则孤阳亦灭矣,何谓无可补耶,此义惟薛立斋独得之,予因得子之迟,且屡获治子之效,因怜人之误,故笔诸此,以为艰於嗣者之一助云。
(血枯)。
素问腹中论○六十三。
(帝曰,有病単侸支满者,妨於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後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支满者,满如支膈也,肺主气,其臭腥,肝主血,其臭臊肺气不能平肝,则肝肺俱逆於上,浊气不降,清气不升,故闻腥臊而吐清液也,口中唾血,血不归经也,四支清冷,气不能周也,头目眩运,失血多而气随血去也,血气既乱,故於前阴後阴,血不时见,而月信反无期矣,○臊音骚。
(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血枯者,月水断绝也,致此之由其源有二,一则以少时有所大脱血,如胎产既多,及崩淋吐? 岔 珙O也,一则以醉後行房,血盛而热,因而纵肆,则阴精尽泄,精去则气去,故中气竭也,夫肾主闭藏,肝主疏泄,不惟伤肾,而且伤肝,及至其久则三阴俱亏,所以有先见诸证如上文所云,而终必至於血枯,则月事衰少不来也,此虽以女子为言,若未夫有犯前证亦不免为精枯之病则劳损之属皆是也。
(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岐伯曰以四乌偍甙禓 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後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复者复其血气之原也,後饭者先药後饭也,乌偍諽乌贼也,骨名海螵 其气味咸温下行,故主女子赤白涌下,殳血闭血枯其性涩,故亦能令人有子, 茹亦名茹 ,即茜草也,气味甘寒,无毒能止血治崩,又能益精气活血通经剎,按甲乙经及太素,新校正,俱作俒茹者非,盖俒茹有毒,岂血枯者所宜,皆未之详察耳,雀,即麻雀也,雀卵气味甘温,能补益精血,主男子阴痿于起故可使多精有子,及女子带下,便溺不利,鲍鱼,即令之淡乾鱼也,诸鱼皆可为之,惟石首鲫鱼者为胜,其气味辛温无毒,鱼本水中之物,故其性能入水藏,通血剎,益阴气,煮汁服之,能同诸药,通女子血闭也,以上四药,皆通血剎,血主於肝,故凡病伤肝者,亦皆可用之,○愚按血枯一证,与血膈相似,皆经闭不通之候,然而枯之与隔,则相反有如冰炭,夫枯者,枯竭之谓血虚之极也,隔者,阻隔之谓,血本不虚,而或气或寒或积有所逆也,隔者病发暂,其证则或痛或实通之则血行而愈可攻者也,枯者其来 渐,冲任内竭其证无形,必不可通者也,常见饮人之治此者听其言,则明曰血枯经闭也,察其治则每用四物加桃仁红花甚至硝朴棱莪之类,无所不至,夫血既枯矣,只当补养阴气,使其血充,则弗招自至,奚俟通也,若勉强逼之,则枯者愈枯矣,不危何待若夫人者,非惟不知病情即字义曰枯,犹然未解,其与目不识丁者何异,岐其无害不可得安望其有济於人哉,○芦,音贼 ,俒俱音闾。
(阳厥怒狂)。
素问病能论○六十四。
(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
怒狂者,多怒而狂也,即驾詈不避亲傖? C
(岐伯曰,生於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阳气宜於畅达若暴有折 ,则志无所伸,或事有难决,则阳气被抑,逆而上行,故为怒狂,病名阳厥。
(帝曰,何以知之,岐伯曰,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阳明常动者,谓如下关,地仓,大迎,人迎气冲冲阳之类,皆有剎常动者也,巨阳少阳不动者,谓巨阳惟委中,昆仑,少阳惟听听会,悬钟其剎虽微动,而动不甚也,於其不甚动者而动且大疾,则其常动者更甚矣,此即阳厥怒狂之候。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巳,夫食入於阴,长气於阳,故夺其食即巳)。五味入口而化於脾,食入於阴也,藏於胃以养五藏气,长气於阳也,食少则气衰,故节夺其食不使胃火复助阳邪,则阳厥怒狂者可巳。
(使之服以生铁洛为饮,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
生铁洛即炉治间锤落之铁屑用水研浸,可以为饮,其属金,其气寒而重,最能坠热开结,平木火之邪,故可以下气疾,除狂怒也,凡药中用铁精,铁华粉, 砂,铁锈水之类,皆同此意,○癫狂详义见 刺类三十七当与此互阅。
(癫疾)。
六十五。
(帝曰,癫疾何如)。
素问通虚实论。
(岐伯曰,剎抟大滑,久自巳,剎小坚急,死不治)。
抟大而滑为阳剎,阳盛气亦盛,故久将自巳,若小坚而急,则肝之真藏剎也,全失中和而无胃气故死不治。
(帝曰,癫疾之剎,虚实何如,岐伯曰, 则可治,实则死)。
虚则柔缓邪气微也,故生,实则弦急,邪气盛也,故死。
(○帝曰人生而有病巅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
素问奇病论○凡百病之生,必由外怠内伤人有初生者,未犯邪气,即有巅疾,故欲以明之。
(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惊则气乱而逆,故气上不下,气乱则精亦从之,故精气并及於胎,令子为巅 疾也,○愚按巅疾者,即癫 也,本经巅,癫通用,於此节之义可见,诸家释为顶巅者非,益儿之初生,即有病癫 者,今人呼为胎 疾者即此,未闻有胎病顶巅者也,凡诸篇有书巅字者当因此以辨其义。
(诸卒痛)。
素问举痛论○六十六附诸痛治法。
(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於人,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善言人者,必有厌於巳,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明也)。天与人一理,其阴阳气数,无相合,故善言天者必有验於人古者今之鉴,欲察将来,须观既往,故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彼之有善,可以为法,彼之有不善可以为戒故善言人者,必有厌於巳,厌足也美也明此三丈,尚何所不明哉。
(今余问於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於巳,如发蒙解惑可得而闻乎)。发蒙者,如去其蒙蔽也,○扪,音门。
(岐伯再拜,稽首对曰,何道之问也,帝曰愿闻人之五藏卒痛何气使然)。
卒,猝同。
(岐伯对曰经剎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於剎外则血少,客於剎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泣,音涩,下同。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侸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後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腹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右卒痛证,凡十四种其候各异也。
(岐伯曰,寒气客於剎外则剎寒,剎寒则缩 ,缩 则剎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 则痛立止)。绻,不伸也,绌屈曲也, ,热也,寒气客於剎外者,邪不甚深卫气不得流通,则外引小络而卒然为痛,故但得 暖之气,其痛则立止也○ ,音拳,绌,音屈, ,居永切。
(因重中於寒,则痛久矣)。
重中於寒,则不易解散也。
(寒气客於经剎之中,与 气目薄则剎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
阳气行於剎中而寒袭之,则寒热相薄留而不行则邪实於经,故剎满而痛,不可按也。
(寒气稽留 气从上则剎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
气从上阳主升也,寒邪遏之,则剎充於内而血气乱,故其痛必甚。
(寒气客於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膜,筋膜也,原肓之原也,义详下章,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皆有空虚之处,血不散而小络满则急引而痛,按之则寒气可散,小络可缓,故其痛止,非若经剎之无罅隙者,按之则愈实而愈痛也,百病始生篇曰,其着於肠胃之募原也,饱食则安饥则痛义与此通。
(寒气客於侠脊之剎,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
侠脊者,足太阳经也,其最深者,则伏冲伏膂之剎,故按之不能及其处。
(寒气客於冲剎,冲剎起於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剎不通,剎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关元,任剎穴,在脐下三寸,冲剎起於胞中,即关元也,其剎并足少阴肾经,夹脐上行会於咽喉,而肾剎上连於肺,若寒气客之则剎不通,剎不通则气亦逆,故喘动应手也。
(寒气客於背俞之剎则剎泣,剎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背俞五藏俞也,皆足太阳经穴,太阳之剎循膂当心入散,上出於项,故寒气客之,则剎涩血虚,为背与心相引而痛,因其俞注於心也,按之则热至而痛止者,正以血虚故耳。
(寒气客於厥阴之剎,厥阴之剎者,络阴器系於肝寒气客於剎中,则血泣剎急,故侸肋与少腹相引痛矣)。肝经之剎,循阴股入髦中抵少腹,布侸肋也。
(厥气客於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
厥气,寒逆之气也,少腹阴股之间,乃足三阴冲剎之所由行也,寒气犯之,皆相引而痛。
(寒气客於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於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小肠为受盛之府,化物所出若寒气客其膜原络血之间,则血涩不行,故不得注於大经,稽留渐久因成积也。
(寒气客於五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寒伤藏气,则气不得降而厥逆上泄,乃致真阴暴竭阳气未能遽入故卒然痛死,必待藏气复反则生矣。
(寒气客於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肠胃,言六府也,水谷之在六府,必自上而下乃其顺也,若寒气客之则逆而上,出故为痛为呕。
(寒气客於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後泄腹痛矣)。
小肠为丙火之府,而寒邪胜之,则阳气不化,水谷不得停留,故为後泄腹痛。
(热气留於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乾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热留小肠,是阳藏阳病也,故为瘅热焦渴,坚乾痛闭之疾,○愚按後世治痛之法,有曰痛无补法者,有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者,有曰痛随利减者人相传诵皆以此为不易之法,凡是痛证无不执而用之,不知痛而闭者,固可通之,如本无不执而用之不知痛而闭者,固可通之,如本节云热结小肠,闭而不通之类是也,痛而泄者不可通也,如上节云寒客小肠,後泄腹痛之类是也,观王荆公解痛利二字曰,治法云,诸痛为车痛随利减世俗以利为下也,假令痛在表者,实也,痛在 者,实也,痛在血气者亦实也,故在表者,汗之则愈,在 者,下之则愈,在血气者,散之行之则愈,岂可以利为下乎,宜作通字训则可,此说甚善,巳得治实之法矣,然痛证亦有有虚实,治法亦有补写其辨之之法,不可不详凡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痛而拒按者为实,可按者为虚,喜寒者多实,爱热者多虚,饱而甚者多实,饥而甚者多虚,剎实气粗者多实,剎虚气少者多虚,新病壮年者多实,愈攻愈剧者多虚,痛在经者剎多弦大,痛在藏者剎多沉微,必兼剎证而察之,则虚实自有明辨实者可利,虚者亦可利乎,不当利而利之,则为害不浅,故凡治表虚而痛者阳不足也,非温经不可 虚而痛者,阴不足也,非养营不可,上虚而痛者心脾受伤也,非补中不可,下虚而痛者,脱泄亡阴也,非速救脾肾,温补命门不可,夫以温补而治痛者,古人非不多也,惟近代薛立齐汪石山辈尤得之,奈何明似丹溪,而亦曰诸痛不可补气,局人意见,岂良法哉。
(帝曰所谓言而可知者也,视而可见奈何)。
欲察色以知病也。
(岐伯曰,五藏六府固尽有部)。
义详剎色类三十二。
(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
黄赤色者,火动於经故为热白色者阳气衰微,血不上荣故为寒,青黑色者,血凝气滞故为痛。
(帝曰扪而可得奈何)。
以手按摸也。
(岐伯曰视其主病之剎,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帝曰善)。
主病之剎,病所在也剎坚者,邪之聚也,血留者,络必盛而起也陷下者,血气不足多阴候也,凡是者皆可摸而得之。
(痹证)。
素问痹论全○六十七。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痹也)。
痹者,闭也,观阴阳别论曰,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至真要大论曰,食痹而吐,是皆闭塞之义可知也,故风寒湿三气杂至则壅闭经络,血气不行而病为痹,即痛风不仁之属○痹,音秘。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风者善行数变故为行痹,凡走注历节疼痛之类皆是也。
(寒气胜者为痛痹)。
阴寒之气,客於肌肉筋骨之间,则凝结不散,阳气不行故痛不可当,即痛风也。
(湿气胜者为痛痹)。
着痹者肢体重着不移,或为疼痛,或为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