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咳嗽中医百家方之14:泻白散,主治小儿荨麻疹初期肺热咳嗽

 高州仔 2017-04-18

治疗咳嗽中医百家方之14:泻白散,主治小儿荨麻疹初期肺热咳嗽

【方源】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

地骨皮15g,桑白皮15g,甘草3g。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治疗咳嗽中医百家方之14:泻白散,主治小儿荨麻疹初期肺热咳嗽

地骨皮

【功效】

清泄肺热,平喘止咳。

主治肺炎、支气管炎及小儿荨麻疹初期等属肺热咳嗽

【疗效评定】

陈秀萍运用泻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久咳不愈96例。结果治愈52例,占54.1%;好转40例,占41.7%;无效4例占4.2%。总有效率为95.8%。病程小于1个月者除2例好转外,全部治愈,且多数患者只需治疗1个疗程。病程大于2个月而治愈者均须治疗15日。4例无效者其病程在3个月以上。

孙彦敏等运用泻白散加味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120例,并随机与酮替芬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64例,显效36例,占56.3%;有效26例,占40.6%;无效2例,占3.1%。总有效率96.9%。对照组56例,显效21例,占37.5%;有效27例,占48.2%;无效8例,占14.3%。总有效率85.7%。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治疗咳嗽中医百家方之14:泻白散,主治小儿荨麻疹初期肺热咳嗽

桑白皮

【验案】

梅某,女,56岁,10月3日初诊。感冒后咳嗽迁延不愈2个月余。患者2个月前发热、恶寒、鼻塞、咽痛,治疗后好转。此后咳嗽持续不断,喉痒即咳,痰黏量少不易咯出,口渴,咽干不适,胸闷,曾先后服用螺旋霉素、头孢拉定、环丙沙星,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效不佳。刻诊:咽喉部暗红,咽后壁滤泡增生,舌质偏红,苔薄,脉细数。证属风热犯肺,化燥伤阴,肺失宣肃。治宜疏风宣肺,清热利咽,润燥止咳。予泻白散加减。处方:桑白皮12g,地骨皮20g,知母12g,黄芩20g,天花粉15g,郁金15g,射干20g,桔梗15g,沙参15g,麦门冬15g,甘草9g,川贝母12g。水煎服,日1剂,分3次口服。并嘱忌服辛辣香燥之品。2005年10月8日二诊,服上方4剂后感觉咽喉轻松舒服,咳嗽减轻,伴随症状减轻。原方加减继服4剂。2005年10月11日三诊,咳嗽大减,咽痒、咽干、胸闷、口渴诸症基本消失,咽部红赤大减,舌尖边红,苔白,脉和缓。守方继进2剂。诸症悉除。

【按语】

本方治证为肺有伏火郁热,主要以咳喘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为主要临床表现,当以清肺热、平喘咳为治法。方中桑白皮主人肺经,清泄肺热,平喘止咳,为君药。地骨皮甘寒入肺,可助君药泻肺中伏火,且有养阴之功,君臣相合,清泻肺火,以复肺气之肃降。炙甘草、梗米养胃和中,以扶肺气,共为佐使。四药相配,共奏清肺泻热、止咳平喘之功。桑白皮、地骨皮均为平和之品,而避黄芩、黄连之苦寒,防其过寒伤正,且梗米、甘草养胃益肺,使金清气肃,则喘咳可平。

治疗咳嗽中医百家方之14:泻白散,主治小儿荨麻疹初期肺热咳嗽

甘草

本方主治肺炎、支气管炎及小儿荨麻疹初期属伏热塞肺之咳嗽,临床以咳喘,皮肤蒸热、日哺尤甚,脉细数为使用指征。若兼肺经热重,用本方清热之力嫌缓时,加黄芩、知母等以增强清泄肺热之效,或合苇茎汤以增强清肺热之效;若燥热咳嗽,加瓜萎皮、川贝母等以润肺止咳;若阴虚潮热甚者,加青荡、鉴甲、银柴胡等以增强退虚热;若烦热口渴者,加天花粉、芦根等以清热生津;扁桃体红肿,加连翘、马勃、板蓝根以清热解毒。

由于本方药物平和,尤其适宜于正气未伤,伏火不甚者,但对风寒咳嗽、或肺虚喘咳者不宜使用。以泻白散命名的方剂,除本方外,尚有二方。其一见于《证治准绳》,组成比本方多贝母、紫苑、桔梗、当归、瓜娄仁五味药。清肺祛痰止咳作用较本方强,主治肺痈初期,尚未成脓之证。其二见于《沈氏尊生书》,组成比本方多人参、知母、黄芩三味药。有清肺益气作用,主治肺热咳嗽而兼气虚之证。三方名同实异,宜区别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