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大美诠释了长白山,而是长白山成就了大美

 报喜竹的书包 2017-04-19

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明法而不议,四时有成理而不说”,后世学者诠释:“大美,谓覆载之美也”“利及万物不言所利”。长白山,绵延覆盖近2000平方公里土地,以其丰富的生态资源养育了数千万人口;天池水滥觞了图门江、松花江、鸭绿江三大水系,衍生出千万条细密支流,滋润了东北广袤的黑土地。长白山因其博大故言“覆载”之大美,天池水因其滋养故言“利及万物不言”之壮美。这与庄子的哲思不谋而合。可否这样说:不是大美诠释了长白山,而是长白山成就了大美。

长白山是中国东北的生态之根、万水之源、民族之魂,著名学者余秋雨认为,长白山是当代世界最好的生态天堂。这种生态之美,主要体现在他的天然神韵。中国的山水分布多是北雄南秀,山水美学告诉我们“泰山天下雄、峨嵋天下秀、华山天下险、黄山天下奇、青城天下幽……而长白山则是‘天下野’”。茫茫长白林海错落有致的生长着原始的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高山苔原,这些繁多的树种植被,静默地伫立成群、伫立成林、伫立成原始天然的长白林海、伫立成互不喧嚷、自然和谐的另类社会。在这和谐的另类社会中生活着种类繁多的生态物种。譬如挺拔奇秀的美人松、憨态可掬的中华秋沙鸭。

置身于这种得天独厚的生态大美,人可以释怀芜杂的凡俗功利,将渺如纤尘的小我融化到天造地设的大美中,进入 “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人生境界。这和苏轼前《赤壁赋》中所云“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化软实力是衡量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这是长白山人为什么要发掘和打造长白山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学者说长白山文化是高句丽文化和满族文化,笔者认为从广义上说,这仅仅是长白山文化的冰山一角。文化的本质是能够被传承的意识形态,涵盖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学、美学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多个维度。长白山的文化应是多元的、丰富的,其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不应来自于庙堂和书卷。她可以敲击出“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的清脆;可以流淌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潺湲;可以通透着“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温馨;传递出“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淳朴…………

长白山的文化,既有中华民族团结御辱的苦难抗争,也有长白山人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曲折历史和智慧积淀。长白山的文化与长白山的生态之间是一种灵魂和血肉的关系。以山为骨骼、以水为血脉,以长白山人的智慧和汗水凝聚长白山的灵魂。它无需精致,但要幽雅;无需翰墨留香,但需山灵水秀;无需淘进“千古风流人物”,但应融汇现代文明。四海宾朋来此,不必生出“先忧后乐”的慨叹,但应感受“山肴野蔌,杂然相陈”“曲水流觞、乐得其所”“小桥流水、悠然见山”的生态韵味。

长白山不宜与泰山比人文、不宜与黄山比奇秀、不宜与华山比险峻,不是长白山没有人文、没有奇秀、没有险峻,而是因为人文、奇秀、险峻等都不是长白山的个性。长白山的个性是什么?笔者认为就是其无以伦比的生态大美。

长白山的文化不在于从远古的书卷中寻章摘句、牵强附会,而在于今日的开掘、传承、创新与呵护。长白山人,肩负着保护与开发、新建与修复、继承与创新、吸纳与扬弃的多重使命,不能恣意挥霍自然的恩赐,无所作为或胡作非为。

长白山人须朝着“建设世界名山、打造文化名城”的发展目标,沿着“旅游城镇化、城镇景区化、景区国际化”的发展路径,“让城市融入大自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长白山文化应成为中华文化中清新、健朗,脉络鲜明的一部分,让长白山成为四海宾朋和长白山人为之振奋、为之欣然、为之忘我的大美圣山,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天堂、独具匠心的文化圣地、令人向往的宜居家园。

稿件征集:

长白山旅游随笔、游记、短租故事、旅行心得、房东交流等。

推文一经采纳,稿酬50-200元不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