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浮热甚、微数之脉,慎不可灸

 抱朴言 2017-04-19




脉浮热甚、微数之脉,慎不可灸


抱朴言:至美中医、至朴之言



灸法属于火疗的一种,是中医的特色疗法,源自于热能胜寒的治疗思想。寒症以火熏之为顺,热症反以火熏之则为逆。《伤寒论》里面把误用火疗而伤人的病证称为火逆。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逆。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伤寒论中举了两个火逆的脉证,一是脉浮热甚的表实证;二是微数之脉的阴虚证。这两种脉证都属于热症,脉浮热甚是以阳邪盛为主的热症。微数之脉则是以阴虚为主的热症。

 

①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唾血。

 

这是以阳邪为主的表实证,证见脉浮、体热。当以汗解,今不以汗解,反以火熏之。会导致灸火伏于体内而无从出,再加之灸火相助,则热甚。火气动血、迫血上行,故咽燥唾血。

 

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这是阴虚发热的脉证,微脉为虚证、数脉为热证。阴不敛阳,虚火浮越而为热。灸疗本为除寒,而不能散热。对于阴虚发热的病人使用了灸法,体内虚火必因灸火而甚,此为烦逆。

 

灸法本以追虚,现反逐热则为实。热则伤血,又加火气,使血散于脉中。血主濡之,现气血消散则不能濡润筋骨,故而焦骨伤筋。


/完/



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抱朴言"
至美中医、至朴之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